3.2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第三课时) 课件 (共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第三课时) 课件 (共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3章 一元方程与方程组
3.2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第3课时 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数学史话
丢番图(Diophante )(246~330)
对于丢番图的生平事迹,人们知道得很少。
但在一本《希腊诗文选》
其中有 46 首和代数问题有关的短诗。
丢番图对代数学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後来的数论学者有很深的影响。
请算一算,丢番图活到多少岁?
解:设丢番图活到 岁.
根据墓志铭的描述列出方程: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答:丢番图活到84岁。
【墓志铭】
过路的人!
这儿埋葬着丢番图。
请计算下列数目,
便可知他一生经过了多少个寒暑。
他一生的六分之一是幸福的童年,
十二分之一是无忧无虑的少年。
再过去七分之一的生命旅程,
他建立了幸福的家庭。
五年后儿子出生,
不料儿子竟先于父亲四年而终,
年龄不过父亲享年的一半,
晚年丧子老人真可怜,
悲痛之中度过了风烛残年。
请你算一算,丢番图活到多少岁,
才和死神见面?
观察各项系数,能不能将各系数先化为整数?如何化简?
1. 等式的基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 ,或除以同一个不为 的数, 两边仍然相等.

0
等式
2.写出下列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1)2和4 ; (2)2和3 ;
(3) 2,3和6 ; (4)4,5和6 .
4
6
6
60
解方程:
想一想
若要使方程的系数变成整数系数,方程两边应该同乘什么数?
去分母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解含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
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去括号
移项
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1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一般形式 → 去分母 → 去括号 → 移项 → 合并同类项 → 系数化为 1 → x=a形式
例1 解下列方程:
解:去分母(方程两边乘以12),得
去括号,得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分数线暗含着括号
1. 解下列方程:
解:去分母(方程两边乘以15),得
去括号,得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下列方程的解法对不对?如果不对,你能找出错在哪里吗?
解方程:
解:去分母,得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约去分母3后, 在去括号时出错
qu
去括号符号错误
去分母时方程右边的“1”漏乘最小公倍数6
去分母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下列方程的解法对不对?如果不对,你能找出错在哪里吗?
解方程:
解:去分母,得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去括号,得
小心漏乘,记得添加括号!
去分母时,应将方程的左右两边同乘分母的 ;
去分母的依据是 ,去分母时不能漏乘 ;
去分母与去括号着两步分开写,尽量不要跳步,防止忘记变号.
最小公倍数
等式的基本性质2
没有分母的项
例2 解下列方程:
解:去括号,得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对于不同形式的方程求解时不一定每个步骤都要用到,也不一定完全按照顺序进行,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解:整理方程,得
去分母(方程两边乘30),得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去括号,得
2.解下列方程:
解:去分母(方程两边乘以10),得
去括号,得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解:去分母(方程两边乘以2),得
去括号,得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解:去括号,得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方法二
去分母(方程两边乘以6),得
去括号,得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解:整理方程,得
例3 若关于 的方程 与 的解相同,求 的值。
解:由方程 ,得
代入方程 ,得
,解得
课堂小结
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特征:系数含有 分数
依据: 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运算律等
步骤:
确定分母的 最小公倍数 ;
方程 左右两边 同乘这个数,约去 分母 .
小马在解关于 的方程 去分母时,方程右边 忘记乘6,因而求得的解为 ,试求 的值,并正确解方程.
解:按小马去分母的方法,得
把 代入上面得方程,得
所以原方程为
解这个方程,得
解这个方程,得
下 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