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题:《9加几》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9页例1及相关习题教材分析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基础,教材从一共有多少盒酸奶引出,引导孩子从不同算法进行计算,再探讨“凑十法”,然后利用小棒,使学生直观感受“凑十法”,了解口算的过程,理解算理。学情分析学生年龄小,对于抽象的知识不易掌握。不过由于前面学习了数的组成,教师需要运用直观教学法,让抽象的知识变为直观的操作,能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凑十法的计算道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学中,给学生多说多算的机会,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学目标:初步学会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通过操作、观察、分析等活动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初步理解“凑十法”的算理,体会“凑十法”在计算中的方便和便捷,感受数与运算的一致性。在探究中体验成功的乐趣,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学会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难点:理解算理,形成“凑十法”的思考过程,感受数与运算的一致性。教学准备:准备教学课件、整捆和单根小棒。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有几位数字宝宝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请看,你最喜欢哪一个,猜猜老师最喜欢谁?引出数字10。展示生活中常见的10。数数大比拼,分为红蓝队,PK哪一队数的更快。观察对比两组物品,你有什么发现?预设:将物品整齐摆放,10个放一堆,有了10的好数多了。10+6=16 10+1=11 10+3=13继续口算:10+4= 10+8=师:所以10加几等于十几。师:看来10加几的题目特别好算,它可真是我们的好朋友,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计算问题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9加几。(板书课题:《9加几》)新知探究:师:学校正在举行运动会,小朋友们都在做什么呢?预设:有的同学在表演啦啦操,有的同学在跑步,有的同学在跳绳,还有的同学在数酸奶。师:我们走近发酸奶的小朋友,仔细观察。寻找信息,提出问题。师:关于酸奶的图片,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根据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预设1:箱子里有9盒酸奶。预设2:箱子外有4盒酸奶。预设3:一共有多少盒?(板书:一共有几盒牛奶?)师:应该怎样列式?为什么?预设:列式是9+4=。因为要求一共有多少盒酸奶,就要把箱子里的9盒酸奶和箱子外的4盒酸奶这两部分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板书:9+4=)探索算理,展示算法。师:9+4=?你是怎么算的,可以数一数,移一移,说一说你的想法。预设1:从1开始一个一个数,有13盒牛奶。预设2:盒子里有9盒酸奶,从9往后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酸奶,所以9+4=13。师:你是从9后面接着一个一个数出一共有13盒。预设3:把箱子外面的1盒酸奶放进箱子里,箱子里凑成了10盒,再和外面的3盒合起来,10加3得13。所以9+4=13。师:这种方法真巧妙,他是借助了10这个好朋友把9凑成10再计算。师:接下来我们一起用小棒表示酸奶,边摆边数,再请10这个好朋友帮我们算一算吧!箱子里面有9盒酸奶,我们可以摆9根小棒表示,箱子外面有4盒酸奶,我们摆4根小棒来表示。师:想一想:9+4该怎么算呢?你能摆一摆、移一移,请10这个好朋友来帮我们计算吗?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再请个别同学上台说一说。预设:把4盒酸奶分成1盒和3盒,把1盒放进牛奶箱里,1盒和9盒酸奶合起来是10盒,箱子外还有3盒,10+3=13,所以9+4=13。师:哪位同学能上台指着算式,完整地说一说,怎么算9+4?预设:把4分成了1和3,先算9+1=10,再算10+3=13,所以9+4=13。教师板书:师:为什么要把4分成1和3?把1盒牛奶移到盒子里呢?预设:因为9和1合起来是10,10加几就等于十几,所以,要从4中分出来1,和9凑成十。师:看来10真是帮助我们计算的好帮手,这种将9凑成10的方法叫做“凑十法”。我们一起来说一说是怎么计算的吧:9加4可以这样算:把4分成1和3,1和9凑成10,10+3=13。再请学生个别回答。3、巩固算法,加深理解师:接下来,我们再用这种方法解决数苹果的问题,一根小棒表示1个苹果,左边有9个苹果,就摆9个小棒,右边有2个苹果,就摆2根小棒。请同学们摆一摆小棒,也用凑成十的方法,移一移,算一算。预设:先把右边的2根小棒分成1和1,9和1凑成10,10+1=11。知识运用:现在我们不摆小棒了,你能解决有几个 的问题吗?左边有9个 ,右边有6个 ,一共有几个 。请孩子圈一圈,算一算,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9+6=预设:把7分成1和6,9和1凑成10,10+6=16 。完成书本做一做第1题。总结:同学们,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让我们坐上记忆的小火车一起回忆一下吧!选词填空,回忆计算9加几的方法。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回家与家长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教一教爸爸妈妈,怎么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板书设计9加几教学反思本节课我以生活中的10和数数大比拼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发现10加几计算起来更方便快捷,为后面的凑十法的计算做了铺垫。新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先让学生细心观察情景图,找出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发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再让学生经历数一数、摆小棒、移动小棒的过程,说一说怎么计算9+4,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理解凑十法的计算过程,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的纪律较好,但是氛围略显沉闷,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巩固练习部分的内容,可以多创设有趣的情境,活跃课堂氛围,并且设计多样的课堂活动,比如课堂游戏等。(共30张PPT)9加几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2345687910生活中的“10”生活中的“10”数数大比拼+3=13+1=11+6=16101010情境导入情境导入箱子里有9盒。外面有4盒。一共有几盒?9 + 4 =13怎么来的?13怎么来的?9 + 4=131310凑十法9 + 2=1110119 + 6=151510巩固练习1.圈一圈,算一算,说一说。9 + 3 =1210129 + 8 =171017记忆小火车171+1=9 + 4=139 + 6=1515109 + 2=1111109 + 8=17109 + 3=1212109 +131+3=13109 +9 +1+5=9 +1+7=9 +1+2=1311151713139 + 4 =10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课堂小结下课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9加几希沃白板课件.pptx 9加几教学设计.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