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山西省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山西省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

资源简介

山西省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
1.(2025·山西)材料的开发与研究助力我国航空航天事业飞速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问一号”探测器使用的新型基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属于硅酸盐材料
B.“长征五号”火箭的芯一级尾段使用的钛合金具有强度高、耐高温的优点
C.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天和”推进器使用的氮化硼材料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D.“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将高铌钛铝合金应用于火箭发动机叶片,该合金属于纯净物
2.(2025·山西)下列情形不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
A.光线透过树叶的缝隙射入密林中
B.在观察钠的燃烧时,发现火焰呈黄色
C.放映电影时,放映室射到银幕上的光柱
D.用红色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胶体
3.(2025·山西)下列过程中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利用覆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
B.利用中和胃酸过多:
C.通入石灰乳中制取漂白粉:
D.利用铝粉和溶液制取少量:
4.(2025·山西)在实验室配制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所需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B.使用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完好,瓶口处是否漏液
C.在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需用的仪器有①②③④⑤⑥
D.定容时加水不慎超过了刻度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
5.(2025·山西)下列转化过程中需要加入氧化剂的是(  )
A. B. C. D.
6.(2025·山西)逆水煤气变换反应为:,这是实现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在一定条件下,下列说法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CO的浓度保持不变
B.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等于零
C.和完全转化为CO和
D.、、CO、的浓度一定相等
7.(2025·山西)关于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是负极,发生反应
C.向电极附近迁移
D.若将装置中的换为,则为负极
8.(2025·山西)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石墨和金刚石互为同位素
C.反应中涉及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D.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9.(2025·山西)下列关于氯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化性:
B.可用于生产盐酸和“84”消毒液
C.利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共热可制得
D.中含有的杂质可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
10.(2025·山西)光催化甲烷无氧转化为乙烷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的广泛关注,其反应式可以表示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与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得到
B.和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戊烷是甲烷的同系物,戊烷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D.一定条件下,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得到一氯甲烷
11.(2025·山西)营养师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职业。随着公众对健康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将有越来越多的营养师出现在医院、学校、餐厅和食品企业中。下列关于基本营养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葡萄糖是最重要的单糖,其分子式为
B.我们日常食用的花生油、牛油等均属于油脂
C.淀粉和纤维素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二者水解生成的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下可以转变为乙醇,此过程被广泛应用于酿酒和生产燃料乙醇
D.蛋白质均能溶于水,且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
12.(2025·山西)化学在资源开发和食品工业中不可缺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海水中制得的氯化钠除了供食用,还作为化工原料用于生产纯碱、钠、氯气等
B.通过石油的催化裂化和裂解,可以得到乙烯、丙烯、甲烷等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
C.豆腐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美食,葡萄糖酸内酯是制作豆腐常用的防腐剂
D.抗坏血酸(即维生素C)是水果罐头中常用的抗氧化剂
13.(2025·山西)下列做法与调控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是(  )
A.“竖炉炼铁”前将铁矿石进行粉碎
B.在试管中加入溶液,再滴入2滴溶液,分解速率加快
C.在试管中混合溶液与稀硫酸,加热,出现浑浊的速率加快
D.将丙烷、丁烷等气体加压后储存在钢瓶中
14.(2025·山西)Y某实验小组用如下流程探究含氮化合物的转化。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反应条件已略去)(  )
A.“反应1”生成气体为,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B.“反应2”生成气体为,的摩尔质量为30
C.“反应3”生成红棕色气体
D.工业上利用“反应4”生产硝酸
15.(2025·山西)江门中微子实验项目完成了35.4米直径的有机玻璃球(全球最大)和41.1米直径的不锈钢网架等探测器的关键部件的研制和生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锈钢中的合金元素主要是和
B.有机玻璃的主要成分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C.掺有(钆)的闪烁体可作为俘获中微子的靶物质,的电子数是91
D.该实验中用到1000吨超纯水,水与重水()属于同素异形体
16.(2025·山西)下表列出了七种元素(用字母表示)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族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2 X         R    
3 M Y Z     Q W  
(1)写出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半径:X   R(填“大于”或“小于”)
(2)Q和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   (填化学式)。
(3)化合物MW的电子式为   ,其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   。
(4)实验室提供了下列试剂:溶液、溶液、氨水、溶液。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碱性:   。
17.(2025·山西)某实验小组为制取少量二氧化硫并探究其化学性质,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①装置甲中铜丝可以抽拉,目的是   。
②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若生成的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则参加反应的的质量为   。
(2)为分别检验的漂白性和还原性,装置乙和丙中盛放的试剂依次是   (填标号)。
A.石蕊溶液 B.品红溶液 C.酸性溶液
(3)装置丁中盛放的试剂是足量溶液,其作用是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8.(2025·山西)物质类别和核心元素的价态是我们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两个重要视角。部分含铁物质的类别与相应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Y俗称   ,写出它的一种常见用途:   。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Z在空气中转化为:   。
(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转化为:   (写一个即可)。
(4)某小组同学研究的化学性质,预测能与下列试剂中的   (填序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①溶液 ②溶液 ③酸性溶液 ④新制氯水
(5)实验室提供了下列试剂:溶液、溶液、淀粉溶液、粉。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溶液中的具有氧化性:   。
19.(2025·山西)我国化学工作者成功开发出新型零排放的制氢技术,这项突破性工艺的反应式为。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一种有机物,可以先从其结构入手。某有机物的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该物质是   (填标号),它属于   (填“烃”或“烃的衍生物”),其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
A. B. C. D.
(2)乙醇和乙酸之间可以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反应条件已略去):
写出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催化氧化生成有机物B的化学方程式:   (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
(3)由乙酸得到有机物A的反应类型是   ,实验室制备A时,为加快反应速率,一般需加热并加入浓硫酸,浓硫酸的作用是   ;并将产生的A蒸气经导管通到饱和溶液的液面上方,饱和溶液的作用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无机非金属材料;合金及其应用;硅酸盐
【解析】【解答】A. 新型基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属于新型复合材料,不属于硅酸盐材料,故A错误;
B.钛合金具有强度高、耐高温、抗腐蚀等优点,广泛适用于航天领域,故B正确;
C.BN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错误;
D.合金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 新型基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属新型复合材料;
B.钛合金具有强度高、耐高温、抗腐蚀等优点;
C.BN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合金是由金属元素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2.【答案】B
【知识点】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解析】【解答】A.密林中的空气含有悬浮的尘埃、小液滴等,形成气溶胶,空气中的胶体粒子散射光线,形成光亮的 “通路”,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故A不符合题意;
B.焰色反应是金属元素受热激发后电子跃迁释放能量的结果,并非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故B符合题意;
C.放映室空气中含有灰尘等微小颗粒,形成气溶胶,光线通过胶体时被散射,形成明显的光柱,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故C不符合题意;
D.直接对 胶体体系进行激光照射,胶体粒子散射激光,形成清晰的红色 “通路”,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有性质。
3.【答案】D
【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A.该方程式不符合电荷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A错误;
B.碳酸氢钠电离产生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碳酸氢根和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B错误;
C.石灰乳中氢氧化钙是固体,不可拆成离子形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C错误;
D.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Al(OH)4]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该方程式电荷不守恒;
B.碳酸氢钠电离产生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
C.石灰乳中氢氧化钙应保留化学式;
D.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
4.【答案】D
【知识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解析】【解答】A.实验所需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1.0mol/L×0.1L×40g/mol=4.0g,故A正确;
B.摇匀的过程中,要上下颠倒容量瓶,因此使用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完好,瓶口处是否漏液,故B正确;
C. 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需要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托盘天平、容量瓶、量筒和胶头滴管,故C正确;
D.定容时加水不慎超过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小,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
5.【答案】C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常见氧化剂与还原剂
【解析】【解答】A. 时,N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需要加入氧化剂,故A错误;
B.时,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需要加入还原剂,故B错误;
C.时,Na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故C正确;
D.时,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需要加入还原剂,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加入氧化剂,说明原本的物质为还原剂,在反应的过程中化合价升高。
6.【答案】A
【知识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解答】A.CO的浓度保持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正确;
B.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零,故B错误;
C.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故C错误;
D.初始投料比不同,反应转化的量也不同,平衡时、、CO、的浓度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百分含量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物理量不变,据此判断。
7.【答案】D
【知识点】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
【解析】【解答】A.该装置为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正确;
B.Zn的活动性强于Cu,Zn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则电极反应式为 ,故B正确;
C.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向电极附近迁移 ,故C正确;
D.由于活动性:Zn>Fe,将Cu换为Fe,Zn仍为负极,Fe为正极,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该装置构成原电池,金属活动性:Zn>Cu,则Zn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Cu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8.【答案】C
【知识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解析】【解答】A.石墨的总能量低于金刚石的总能量,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A错误;
B.石墨和金刚石均为碳元素形成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
C.石墨转化为金刚石为化学变化,一定涉及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故C正确;
D.图示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9.【答案】A
【知识点】氯气的化学性质;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卤素元素的非金属性从 F 到 I 依次减弱,因此氧化性也依次减弱,则氧化性:, 故A错误;
B.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生成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水得到盐酸,氯气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次氯酸钠是“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故B正确;
C.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故C正确;
D.HCl易溶于水,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因此中含有的杂质可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故D正确;
故选A。
【分析】氯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是一种强氧化剂,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0.【答案】B
【知识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甲烷的物理、化学性质;烯烃
【解析】【解答】A.一定条件下,乙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烷,故A正确;
B.乙烷为饱和烃,不能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错误;
C.戊烷与甲烷都是饱和烃,在组成上相差4个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戊烷有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三种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
D.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A.乙烯与氢气加成得到乙烷;
B.乙烷为饱和烃;
C.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D.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11.【答案】D
【知识点】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A.葡萄糖是最重要的单糖,能直接被人体吸收,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其分子式为 ,故A正确;
B.花生油(植物油)、牛油(动物油)均属于油脂,故B正确;
C.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下可分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广泛应用于酿酒和生产燃料乙醇,故C正确;
D.并非所有蛋白质都能溶于水,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A.葡萄糖是单糖;
B.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类化合物;
C.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D.并非所有蛋白质都能溶于水。
12.【答案】C
【知识点】石油的裂化和裂解;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解析】【解答】A.海水中的氯化钠除食用外,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例如可以通过侯氏制碱法:利用 NaCl、NH3、CO2制备 Na2CO3,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氯气(氯碱工业),故A正确;
B.石油的催化裂化可将重油断裂为汽油等轻质油,而裂解是深度裂化,目的是得到乙烯、丙烯、甲烷等小分子化工原料,故B正确;
C.葡萄糖酸 内酯是制作豆腐常用的凝固剂,而不是防腐剂,其原理是水解生成葡萄糖酸,使蛋白质胶体凝聚成豆腐,故C错误;
D.抗坏血酸(维生素 C)具有还原性,能防止水果罐头中的成分被氧化,是常用的抗氧化剂,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A.氯化钠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B.石油的催化裂化可将重油断裂为汽油等轻质油;
C.葡萄糖酸 内酯是制作豆腐常用的凝固剂;
D.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13.【答案】D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A.将铁矿石进行粉碎,能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故A不符合题意;
B.是溶液分解的催化剂,滴入2滴溶液加快其分解速率 , 故B不符合题意;
C.加热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故C不符合题意;
D.将丙烷、丁烷等气体加压后储存在钢瓶中是为了方便储存,与反应速率无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压强、反应物浓度等。
14.【答案】B
【知识点】含氮物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NH3为四原子分子,的原子数为,故A正确;
B.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的摩尔质量为30g/mol,故B错误;
C.反应3:2NO+O2=2NO2,常温常压下,NO2为红棕色气体,故C正确;
D.工业上利用3NO2+H2O=2HNO3+NO生成硝酸,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发生反应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H2O+2NH3↑,通入氧气,催化氧化,发生反应2:,再通入氧气氧化得到NO2,反应3:2NO+O2=2NO2,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则反应4的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
15.【答案】A
【知识点】原子中的数量关系;同素异形体;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A.不锈钢的主要合金元素通常为铬(Cr)和镍(Ni),铬能提高耐腐蚀性,镍可增强韧性和耐酸性,故A正确;
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通过人工合成的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而非天然高分子,故B错误;
C. 的质子数为 64(原子序数 = 质子数),原子的电子数 = 质子数 = 64,故C错误;
D.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水(H2O)与重水(D2O)是由氢的不同同位素(H 和 D)组成的化合物,属于同位素组成的化合物,并非同素异形体,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A.不锈钢的主要合金元素通常为铬(Cr)和镍(Ni);
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合成高分子;
C.原子符号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
D.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16.【答案】(1);大于
(2);
(3);离子键
(4)向试管中加入溶液,滴加氨水直到不再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溶液,边滴边振荡,沉淀消失;向试管中加入溶液,滴加氨水直到不再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溶液,边滴边振荡,沉淀不消失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1)X为Li元素,Li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X的半径大于R,故答案为: ;大于。
(2)Q为S元素,W为Cl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酸性: > ,故答案为: ; 。
(3)化合物MW为NaCl,NaCl为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其电子式为 ,含有的化学键为离子键,故答案为: ;离子键。
(4)Mg(OH)2是中强碱,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要证明二者的碱性强弱,可通过前者不可溶于强碱而后者可溶于强碱证明,实验方案为:向试管中加入溶液,滴加氨水直到不再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溶液,边滴边振荡,沉淀消失;向试管中加入溶液,滴加氨水直到不再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溶液,边滴边振荡,沉淀不消失,故答案为: 向试管中加入溶液,滴加氨水直到不再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溶液,边滴边振荡,沉淀消失;向试管中加入溶液,滴加氨水直到不再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溶液,边滴边振荡,沉淀不消失。
【分析】根据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为Li元素,R为O元素,M为Na元素,Y为Mg元素,Z为Al元素,Q为S元素,W为Cl元素。
17.【答案】(1)便于控制铜与浓硫酸反应随开随停;;6.4g
(2)B、C
(3)除去多余的,防止其污染环境;
【知识点】二氧化硫的性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解析】【解答】(1)①装置甲中铜丝可以抽拉,目的是便于控制铜与浓硫酸反应随开随停,故答案为:便于控制铜与浓硫酸反应随开随停。
②装置甲中,铜丝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③若生成的S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则参加反应的Cu的物质的量为0.1mol,质量为6.4g,故答案为:6.4g。
(2)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还原性,用品红溶液检验SO2的漂白性,为避免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将SO2吸收而无法检验漂白性,应先检验漂白性,装置乙和丙中盛放的试剂依次是品红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选B、C,故答案为:B、C。
(3)装置丁中盛放的试剂是NaOH溶液,其作用是除去多余的,防止其污染环境;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除去多余的,防止其污染环境 ; 。
【分析】装置甲中,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制得SO2,装置乙中盛放品红溶液,用于验证二氧化硫的漂白性,装置丙中盛装酸性高锰酸钾,用于验证二氧化硫的还原性,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因此装置丁中用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硫。
18.【答案】(1)铁红;红色颜料或冶炼金属铁的原料等
(2)
(3)或等
(4)③④
(5)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溶液,再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为蓝色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1)Y为Fe2O3,俗称铁红;Fe2O3为红棕色固体,通常用作红色颜料或冶炼金属铁的原料,故答案为:铁红;红色颜料或冶炼金属铁的原料等。
(2)Z为,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被氧化为Fe(O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
(3)Fe和稀硫酸、硫酸铁、硫酸铜等反应均可转化为硫酸亚铁,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转化为:或等,故答案为:或等 。
(4)具有较强还原性,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新制氯水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选③④,故答案为:③④。
(5)根据所给试剂,可用氯化铁溶液氧化KI生成碘,然后用淀粉检验碘,故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溶液中的具有氧化性的方案为: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溶液,再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为蓝色,故答案为: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溶液,再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为蓝色 。
【分析】Y是铁元素为+3价的氧化物,则Y为Fe2O3,X是铁元素为+3价的硫酸盐,则X为Fe2(SO4)3,Z为铁元素为+2价的碱,则Z为Fe(OH)2。
19.【答案】(1)B;烃的衍生物;羟基
(2)
(3)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催化剂;吸收多余的乙醇和乙酸蒸气,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知识点】醇类简介;乙酸的化学性质;酯的性质;酯化反应;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该物质中3种原子的数量比为2:6:1,则该物质是CH3CH2OH,选B;CH3CH2OH含C、H、O三种元素,它属于烃的衍生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羟基,故答案为:B;烃的衍生物;羟基。
(2)由分析可知,B为乙醛,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3)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酸乙酯A,属于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制备乙酸乙酯时,加入浓硫酸作为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收集乙酸乙酯时饱和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乙醇和乙酸蒸气,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故答案为: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催化剂;吸收多余的乙醇和乙酸蒸气,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分析】(1)该球棍模型表示CH3CH2OH;
(2)乙醇催化氧化生成B,B氧化得到乙酸,则B为乙醛,乙醇和乙酸反应得到A,则A为乙酸乙酯;
(3)乙酸和乙醇的反应为酯化反应(取代反应),制备乙酸乙酯时加入浓硫酸作催化剂。
1 / 1山西省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
1.(2025·山西)材料的开发与研究助力我国航空航天事业飞速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问一号”探测器使用的新型基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属于硅酸盐材料
B.“长征五号”火箭的芯一级尾段使用的钛合金具有强度高、耐高温的优点
C.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天和”推进器使用的氮化硼材料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D.“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将高铌钛铝合金应用于火箭发动机叶片,该合金属于纯净物
【答案】B
【知识点】无机非金属材料;合金及其应用;硅酸盐
【解析】【解答】A. 新型基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属于新型复合材料,不属于硅酸盐材料,故A错误;
B.钛合金具有强度高、耐高温、抗腐蚀等优点,广泛适用于航天领域,故B正确;
C.BN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错误;
D.合金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 新型基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属新型复合材料;
B.钛合金具有强度高、耐高温、抗腐蚀等优点;
C.BN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合金是由金属元素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2.(2025·山西)下列情形不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
A.光线透过树叶的缝隙射入密林中
B.在观察钠的燃烧时,发现火焰呈黄色
C.放映电影时,放映室射到银幕上的光柱
D.用红色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胶体
【答案】B
【知识点】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解析】【解答】A.密林中的空气含有悬浮的尘埃、小液滴等,形成气溶胶,空气中的胶体粒子散射光线,形成光亮的 “通路”,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故A不符合题意;
B.焰色反应是金属元素受热激发后电子跃迁释放能量的结果,并非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故B符合题意;
C.放映室空气中含有灰尘等微小颗粒,形成气溶胶,光线通过胶体时被散射,形成明显的光柱,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故C不符合题意;
D.直接对 胶体体系进行激光照射,胶体粒子散射激光,形成清晰的红色 “通路”,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有性质。
3.(2025·山西)下列过程中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利用覆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
B.利用中和胃酸过多:
C.通入石灰乳中制取漂白粉:
D.利用铝粉和溶液制取少量:
【答案】D
【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A.该方程式不符合电荷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A错误;
B.碳酸氢钠电离产生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碳酸氢根和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B错误;
C.石灰乳中氢氧化钙是固体,不可拆成离子形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C错误;
D.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Al(OH)4]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该方程式电荷不守恒;
B.碳酸氢钠电离产生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
C.石灰乳中氢氧化钙应保留化学式;
D.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
4.(2025·山西)在实验室配制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所需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B.使用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完好,瓶口处是否漏液
C.在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需用的仪器有①②③④⑤⑥
D.定容时加水不慎超过了刻度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
【答案】D
【知识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解析】【解答】A.实验所需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1.0mol/L×0.1L×40g/mol=4.0g,故A正确;
B.摇匀的过程中,要上下颠倒容量瓶,因此使用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完好,瓶口处是否漏液,故B正确;
C. 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需要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托盘天平、容量瓶、量筒和胶头滴管,故C正确;
D.定容时加水不慎超过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小,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
5.(2025·山西)下列转化过程中需要加入氧化剂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常见氧化剂与还原剂
【解析】【解答】A. 时,N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需要加入氧化剂,故A错误;
B.时,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需要加入还原剂,故B错误;
C.时,Na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故C正确;
D.时,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需要加入还原剂,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加入氧化剂,说明原本的物质为还原剂,在反应的过程中化合价升高。
6.(2025·山西)逆水煤气变换反应为:,这是实现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在一定条件下,下列说法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CO的浓度保持不变
B.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等于零
C.和完全转化为CO和
D.、、CO、的浓度一定相等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解答】A.CO的浓度保持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正确;
B.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零,故B错误;
C.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故C错误;
D.初始投料比不同,反应转化的量也不同,平衡时、、CO、的浓度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百分含量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物理量不变,据此判断。
7.(2025·山西)关于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是负极,发生反应
C.向电极附近迁移
D.若将装置中的换为,则为负极
【答案】D
【知识点】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
【解析】【解答】A.该装置为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正确;
B.Zn的活动性强于Cu,Zn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则电极反应式为 ,故B正确;
C.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向电极附近迁移 ,故C正确;
D.由于活动性:Zn>Fe,将Cu换为Fe,Zn仍为负极,Fe为正极,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该装置构成原电池,金属活动性:Zn>Cu,则Zn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Cu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8.(2025·山西)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石墨和金刚石互为同位素
C.反应中涉及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D.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答案】C
【知识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解析】【解答】A.石墨的总能量低于金刚石的总能量,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A错误;
B.石墨和金刚石均为碳元素形成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
C.石墨转化为金刚石为化学变化,一定涉及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故C正确;
D.图示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9.(2025·山西)下列关于氯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化性:
B.可用于生产盐酸和“84”消毒液
C.利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共热可制得
D.中含有的杂质可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
【答案】A
【知识点】氯气的化学性质;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卤素元素的非金属性从 F 到 I 依次减弱,因此氧化性也依次减弱,则氧化性:, 故A错误;
B.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生成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水得到盐酸,氯气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次氯酸钠是“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故B正确;
C.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故C正确;
D.HCl易溶于水,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因此中含有的杂质可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故D正确;
故选A。
【分析】氯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是一种强氧化剂,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0.(2025·山西)光催化甲烷无氧转化为乙烷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的广泛关注,其反应式可以表示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与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得到
B.和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戊烷是甲烷的同系物,戊烷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D.一定条件下,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得到一氯甲烷
【答案】B
【知识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甲烷的物理、化学性质;烯烃
【解析】【解答】A.一定条件下,乙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烷,故A正确;
B.乙烷为饱和烃,不能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错误;
C.戊烷与甲烷都是饱和烃,在组成上相差4个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戊烷有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三种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
D.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A.乙烯与氢气加成得到乙烷;
B.乙烷为饱和烃;
C.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D.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11.(2025·山西)营养师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职业。随着公众对健康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将有越来越多的营养师出现在医院、学校、餐厅和食品企业中。下列关于基本营养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葡萄糖是最重要的单糖,其分子式为
B.我们日常食用的花生油、牛油等均属于油脂
C.淀粉和纤维素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二者水解生成的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下可以转变为乙醇,此过程被广泛应用于酿酒和生产燃料乙醇
D.蛋白质均能溶于水,且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
【答案】D
【知识点】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A.葡萄糖是最重要的单糖,能直接被人体吸收,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其分子式为 ,故A正确;
B.花生油(植物油)、牛油(动物油)均属于油脂,故B正确;
C.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下可分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广泛应用于酿酒和生产燃料乙醇,故C正确;
D.并非所有蛋白质都能溶于水,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A.葡萄糖是单糖;
B.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类化合物;
C.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D.并非所有蛋白质都能溶于水。
12.(2025·山西)化学在资源开发和食品工业中不可缺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海水中制得的氯化钠除了供食用,还作为化工原料用于生产纯碱、钠、氯气等
B.通过石油的催化裂化和裂解,可以得到乙烯、丙烯、甲烷等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
C.豆腐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美食,葡萄糖酸内酯是制作豆腐常用的防腐剂
D.抗坏血酸(即维生素C)是水果罐头中常用的抗氧化剂
【答案】C
【知识点】石油的裂化和裂解;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解析】【解答】A.海水中的氯化钠除食用外,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例如可以通过侯氏制碱法:利用 NaCl、NH3、CO2制备 Na2CO3,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氯气(氯碱工业),故A正确;
B.石油的催化裂化可将重油断裂为汽油等轻质油,而裂解是深度裂化,目的是得到乙烯、丙烯、甲烷等小分子化工原料,故B正确;
C.葡萄糖酸 内酯是制作豆腐常用的凝固剂,而不是防腐剂,其原理是水解生成葡萄糖酸,使蛋白质胶体凝聚成豆腐,故C错误;
D.抗坏血酸(维生素 C)具有还原性,能防止水果罐头中的成分被氧化,是常用的抗氧化剂,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A.氯化钠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B.石油的催化裂化可将重油断裂为汽油等轻质油;
C.葡萄糖酸 内酯是制作豆腐常用的凝固剂;
D.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13.(2025·山西)下列做法与调控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是(  )
A.“竖炉炼铁”前将铁矿石进行粉碎
B.在试管中加入溶液,再滴入2滴溶液,分解速率加快
C.在试管中混合溶液与稀硫酸,加热,出现浑浊的速率加快
D.将丙烷、丁烷等气体加压后储存在钢瓶中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解析】【解答】A.将铁矿石进行粉碎,能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故A不符合题意;
B.是溶液分解的催化剂,滴入2滴溶液加快其分解速率 , 故B不符合题意;
C.加热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故C不符合题意;
D.将丙烷、丁烷等气体加压后储存在钢瓶中是为了方便储存,与反应速率无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压强、反应物浓度等。
14.(2025·山西)Y某实验小组用如下流程探究含氮化合物的转化。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反应条件已略去)(  )
A.“反应1”生成气体为,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B.“反应2”生成气体为,的摩尔质量为30
C.“反应3”生成红棕色气体
D.工业上利用“反应4”生产硝酸
【答案】B
【知识点】含氮物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NH3为四原子分子,的原子数为,故A正确;
B.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的摩尔质量为30g/mol,故B错误;
C.反应3:2NO+O2=2NO2,常温常压下,NO2为红棕色气体,故C正确;
D.工业上利用3NO2+H2O=2HNO3+NO生成硝酸,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发生反应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H2O+2NH3↑,通入氧气,催化氧化,发生反应2:,再通入氧气氧化得到NO2,反应3:2NO+O2=2NO2,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则反应4的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
15.(2025·山西)江门中微子实验项目完成了35.4米直径的有机玻璃球(全球最大)和41.1米直径的不锈钢网架等探测器的关键部件的研制和生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锈钢中的合金元素主要是和
B.有机玻璃的主要成分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C.掺有(钆)的闪烁体可作为俘获中微子的靶物质,的电子数是91
D.该实验中用到1000吨超纯水,水与重水()属于同素异形体
【答案】A
【知识点】原子中的数量关系;同素异形体;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A.不锈钢的主要合金元素通常为铬(Cr)和镍(Ni),铬能提高耐腐蚀性,镍可增强韧性和耐酸性,故A正确;
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通过人工合成的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而非天然高分子,故B错误;
C. 的质子数为 64(原子序数 = 质子数),原子的电子数 = 质子数 = 64,故C错误;
D.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水(H2O)与重水(D2O)是由氢的不同同位素(H 和 D)组成的化合物,属于同位素组成的化合物,并非同素异形体,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A.不锈钢的主要合金元素通常为铬(Cr)和镍(Ni);
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合成高分子;
C.原子符号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
D.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16.(2025·山西)下表列出了七种元素(用字母表示)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族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2 X         R    
3 M Y Z     Q W  
(1)写出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半径:X   R(填“大于”或“小于”)
(2)Q和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   (填化学式)。
(3)化合物MW的电子式为   ,其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   。
(4)实验室提供了下列试剂:溶液、溶液、氨水、溶液。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碱性:   。
【答案】(1);大于
(2);
(3);离子键
(4)向试管中加入溶液,滴加氨水直到不再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溶液,边滴边振荡,沉淀消失;向试管中加入溶液,滴加氨水直到不再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溶液,边滴边振荡,沉淀不消失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1)X为Li元素,Li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X的半径大于R,故答案为: ;大于。
(2)Q为S元素,W为Cl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酸性: > ,故答案为: ; 。
(3)化合物MW为NaCl,NaCl为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其电子式为 ,含有的化学键为离子键,故答案为: ;离子键。
(4)Mg(OH)2是中强碱,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要证明二者的碱性强弱,可通过前者不可溶于强碱而后者可溶于强碱证明,实验方案为:向试管中加入溶液,滴加氨水直到不再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溶液,边滴边振荡,沉淀消失;向试管中加入溶液,滴加氨水直到不再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溶液,边滴边振荡,沉淀不消失,故答案为: 向试管中加入溶液,滴加氨水直到不再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溶液,边滴边振荡,沉淀消失;向试管中加入溶液,滴加氨水直到不再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溶液,边滴边振荡,沉淀不消失。
【分析】根据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为Li元素,R为O元素,M为Na元素,Y为Mg元素,Z为Al元素,Q为S元素,W为Cl元素。
17.(2025·山西)某实验小组为制取少量二氧化硫并探究其化学性质,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①装置甲中铜丝可以抽拉,目的是   。
②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若生成的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则参加反应的的质量为   。
(2)为分别检验的漂白性和还原性,装置乙和丙中盛放的试剂依次是   (填标号)。
A.石蕊溶液 B.品红溶液 C.酸性溶液
(3)装置丁中盛放的试剂是足量溶液,其作用是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答案】(1)便于控制铜与浓硫酸反应随开随停;;6.4g
(2)B、C
(3)除去多余的,防止其污染环境;
【知识点】二氧化硫的性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解析】【解答】(1)①装置甲中铜丝可以抽拉,目的是便于控制铜与浓硫酸反应随开随停,故答案为:便于控制铜与浓硫酸反应随开随停。
②装置甲中,铜丝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③若生成的S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则参加反应的Cu的物质的量为0.1mol,质量为6.4g,故答案为:6.4g。
(2)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还原性,用品红溶液检验SO2的漂白性,为避免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将SO2吸收而无法检验漂白性,应先检验漂白性,装置乙和丙中盛放的试剂依次是品红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选B、C,故答案为:B、C。
(3)装置丁中盛放的试剂是NaOH溶液,其作用是除去多余的,防止其污染环境;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除去多余的,防止其污染环境 ; 。
【分析】装置甲中,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制得SO2,装置乙中盛放品红溶液,用于验证二氧化硫的漂白性,装置丙中盛装酸性高锰酸钾,用于验证二氧化硫的还原性,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因此装置丁中用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硫。
18.(2025·山西)物质类别和核心元素的价态是我们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两个重要视角。部分含铁物质的类别与相应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Y俗称   ,写出它的一种常见用途:   。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Z在空气中转化为:   。
(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转化为:   (写一个即可)。
(4)某小组同学研究的化学性质,预测能与下列试剂中的   (填序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①溶液 ②溶液 ③酸性溶液 ④新制氯水
(5)实验室提供了下列试剂:溶液、溶液、淀粉溶液、粉。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溶液中的具有氧化性:   。
【答案】(1)铁红;红色颜料或冶炼金属铁的原料等
(2)
(3)或等
(4)③④
(5)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溶液,再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为蓝色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1)Y为Fe2O3,俗称铁红;Fe2O3为红棕色固体,通常用作红色颜料或冶炼金属铁的原料,故答案为:铁红;红色颜料或冶炼金属铁的原料等。
(2)Z为,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被氧化为Fe(O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
(3)Fe和稀硫酸、硫酸铁、硫酸铜等反应均可转化为硫酸亚铁,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转化为:或等,故答案为:或等 。
(4)具有较强还原性,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新制氯水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选③④,故答案为:③④。
(5)根据所给试剂,可用氯化铁溶液氧化KI生成碘,然后用淀粉检验碘,故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溶液中的具有氧化性的方案为: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溶液,再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为蓝色,故答案为: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溶液,再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为蓝色 。
【分析】Y是铁元素为+3价的氧化物,则Y为Fe2O3,X是铁元素为+3价的硫酸盐,则X为Fe2(SO4)3,Z为铁元素为+2价的碱,则Z为Fe(OH)2。
19.(2025·山西)我国化学工作者成功开发出新型零排放的制氢技术,这项突破性工艺的反应式为。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一种有机物,可以先从其结构入手。某有机物的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该物质是   (填标号),它属于   (填“烃”或“烃的衍生物”),其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
A. B. C. D.
(2)乙醇和乙酸之间可以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反应条件已略去):
写出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催化氧化生成有机物B的化学方程式:   (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
(3)由乙酸得到有机物A的反应类型是   ,实验室制备A时,为加快反应速率,一般需加热并加入浓硫酸,浓硫酸的作用是   ;并将产生的A蒸气经导管通到饱和溶液的液面上方,饱和溶液的作用是   。
【答案】(1)B;烃的衍生物;羟基
(2)
(3)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催化剂;吸收多余的乙醇和乙酸蒸气,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知识点】醇类简介;乙酸的化学性质;酯的性质;酯化反应;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该物质中3种原子的数量比为2:6:1,则该物质是CH3CH2OH,选B;CH3CH2OH含C、H、O三种元素,它属于烃的衍生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羟基,故答案为:B;烃的衍生物;羟基。
(2)由分析可知,B为乙醛,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3)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酸乙酯A,属于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制备乙酸乙酯时,加入浓硫酸作为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收集乙酸乙酯时饱和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乙醇和乙酸蒸气,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故答案为: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催化剂;吸收多余的乙醇和乙酸蒸气,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分析】(1)该球棍模型表示CH3CH2OH;
(2)乙醇催化氧化生成B,B氧化得到乙酸,则B为乙醛,乙醇和乙酸反应得到A,则A为乙酸乙酯;
(3)乙酸和乙醇的反应为酯化反应(取代反应),制备乙酸乙酯时加入浓硫酸作催化剂。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