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艾青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学习目标:了解诗人艾青及诗歌的时代背景。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壹贰深情诵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叁我爱这土地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向太阳》等。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也享有声誉。其诗歌以“土地”“太阳”为主要意象,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走近诗人:我爱这土地,——因为它强大无比。我爱这土地,——因为它文化灿烂。学习目标了解诗人及诗歌的写作背景,熟读并背诵这首诗歌。(重点)把握诗歌中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难点)体会诗歌蕴含的深沉而真挚的爱国之情。(重点)作者名片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浙江金华人,诗人。他的诗作主要反映了当时中华民族的苦难和命运,表现了对光明的热烈向往,风格朴素雄浑。在诗歌理论上,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强调诗人的时代使命感。代表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阳》《光的赞歌》等。——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熟读诗歌,找出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对祖国的眷恋和热爱。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诗中是通过什么形象来表达爱国激情的?细读感悟——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虚拟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作用:这种寓情于形象的描写,不仅有助于感情的抒发,也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感,避免空吟无有依。回望历史——彼时的土地: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侵占南京。在华中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日军使用集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手段,对无辜平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进行了长达40多天的血腥大屠杀,共杀害我同胞30余万人。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回望历史——彼时的土地:时代背景抗战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词语解释。嘶哑:汹涌:悲愤:腐烂:深沉:黎明:(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声音沙哑。悲痛愤怒。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坏。沉着持重;思想感情不外露。时间词。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整体感知听朗读,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歌是按照怎样的思路进行书写的?全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唱歌的内容,并由此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儿的形象代之以诗人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心。鸟的歌唱为何用“嘶哑”一词,而不用“清脆”或“嘹亮”?“嘶哑”表达出“鸟儿”歌唱不已,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面对困难斗争的几多悲伤,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不会停止对祖国的爱的表达。如果用“清脆”或“嘹亮”虽添了亮色,但少了艰辛,减弱了对大地挚诚感情的表达。“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