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图是距今4300-3900年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平面图(面积约280万平方米)。该遗址可以用于研究( )
A.奴隶制国家聚族而居的状况 B.仰韶文化较高的阶级分化
C.中国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D.中原地区国家的初始形态
2.春秋战国时期,孔子阐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圣人耐(能)以天下为一家”;庄子指出“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墨子也说“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这体现了三位思想家( )
A.思想逐渐趋同 B.对社会统治失序的反思
C.阶级利益一致 D.对中央集权理念的认同
3.汉文帝时,淮南王自以为与皇帝最亲,“逐汉所置吏,而请自置相、二千石。皇帝骫(枉;曲)天下正法而许大王”。汉景帝时,“梁孝王,景帝母弟,窦太后爱之,令得自请置相、二千石”。这说明当时( )
A.中央对地方难以构成制度约束
B.中央集权面临潜在危机
C.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D.皇权专制受到严重挑战
4.在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体制下,区域政治、经济中心不仅是人口聚集区,也是文本记录中的灾害多发区与易发区。下图为《安史之乱前后各地水灾发生频次变化示意图》,据此可知( )
A.中央赈灾能力增强 B.北方灾害显著减少
C.南方重要性在增加 D.南方全面超越北方
5.宋代“客人多自江西、湖南搬运斛斗(粮食)、竹木前来建康府,往往算请盐钞并粜米以回”;南宋杭州城市人口众多,所需粮食“赖苏、湖、常、秀、淮、广等处客米到来”;此外,宋代两浙路粮食甚至已经通过杭州、泉州等港口远销至海外。这本质上反映了宋朝( )
A.南北经济差距扩大 B.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
C.海外贸易繁荣发展 D.粮食贸易市场分布较广泛
6.宣德四年(1429 年),明政府以“钞法不通,由商居货不税”,即以商贩拒用正在贬值的大明宝钞为由,在全国 33 个府州县商贾所集之处,增收门摊税课五倍,自北京至南京沿大运河设立钞关 7 处,即郭县、临清、济宁、徐州、淮安、扬州、上新河。这说明,明代
A.商业税成为财政的主要来源 B.商帮带动长途贩运贸易
C.政府通过经济手段调控经济 D.政府厉行重农抑商政策
7.英国布莱克本商会访华团在1896—1897年的报告中说:“与土棉工业有关的一个最奇怪的现象是,和其他农产品相比,原棉价格高昂。”对此,比较合理的解释是( )
A.西方商品倾销有所加剧 B.本土棉织生产陷入困境
C.战争导致交通运输瘫痪 D.民族资本收购原料增多
8.1923—1926年,《新青年》杂志共出季刊与不定期刊9期,发文113篇,其中译文41篇,占总数的36%。从翻译群体来看,留法群体译文占总译文的32%,留苏群体译文占总译文的52%。在这些译文当中,列宁著作译文9篇,斯大林译文4篇,其余译文主要涉及反映苏俄的具体情况以及列宁、斯大林思想和关注中国革命问题等方面。这说明《新青年》在当时( )
A.促使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B.推动了青年界学术问题的探讨
C.深刻反思新文化运动启蒙的不足 D.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9.如图为河北省省会变迁次序及路线,其中2—9出现在1913—1949年。其主要原因在于( )
A.国家政局变迁 B.社会性质改变 C.都城频繁迁移 D.城市地位升降
10.1956年,河北省印制卫生宣传材料150多万份,印发各种防疫小册子14种,共十多万册;此外,还采用座谈会、卫生讲座、报告会等形式进行口头宣传,普及防病知识。仅1956年,河北省举办卫生讲座和报告会达5万多次。这可用于说明当时河北省( )
A.推动了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B.完善了基层医疗卫生体系
C.关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D.重视公共卫生观念的养成
11.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智慧粮库”建设。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建成智能化粮库1300余座,中央储备粮科技储粮覆盖率达98%,粮食储存损耗率降至1%以下。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实现了粮情监测、智能通风、低温储粮等全流程数字化管理。这些举措( )
A.创新运用科技手段战胜了饥饿威胁 B.扩大了国家粮食储备的总量规模
C.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D.提升了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
12.如图所示的历史事件( )
A.建立起了广阔的殖民世界 B.增强了伊斯兰文化的影响
C.推动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D.扩大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
13.13—14世纪,受骑士文学影响,西欧骑士比武的形式和规则发生了改变,如参赛队伍的每个出战者需要宣称为一名贵妇的荣誉而战。观众席上也不乏贵妇的身影。如图为反映当时骑士比武场面的绘画作品。这些现象的出现( )
A.瓦解了封君封臣制度 B.塑造了骑士英雄传奇
C.推动了文学体裁创新 D.冲击了传统禁欲风气
14.1851年,英国女教师大约只有7万人,到1901年,女教师达17.2万人;1854年,佛洛伦斯·南丁格尔小姐(英国近代护理学和护士教育创始人)带了38名英国第一批护士奔赴克里来亚战地,到1891年,女护士已有5.3万多名。这缘于( )
A.就业人口结构的变化 B.妇女运动的直接推动
C.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D.欧洲政治文化的重构
15.在苏联“一五计划”时期,农机制造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它在四年内增长了3.6倍。拖拉机的产量由1925年的538台,增加到1929年的4569台,各种播种机和打谷机的产量也在不断攀升。这说明当时苏联( )
A.国民经济比例没有失调 B.工业化促进农业机械化
C.计划经济利于农业发展 D.集体化促进农业机械化
16.从欧洲传入被压迫国家和地区的民族主义是以民族文化认同和发展为核心的,这使得被压迫民族发动起义时,既注重保留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又注重吸收西方的先进事物,从而阻碍了西方现代化模式对其他民族的文化征服。由此可知,民族解放运动客观上( )
A.维护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B.铲除了落后地区的封建势力
C.阻碍了新兴国家的近代化 D.塑造了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二、材料题
17.民族政策是古代中国“边疆治理”的重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防范“北虏”南下,明朝修建九边重镇,修缮长城并驻重兵,……明朝对南部边疆也未放弃经营。在南部蛮夷地区大量派驻军队,以卫所的形式驻守各地。……在卫所以外蛮夷聚居的边远地区,普遍推行土司制度。
——摘编自方铁《论元明清三朝的边疆治理制度》
材料二 十功者,平准噶尔为二,定回部为一,扫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二次受廓尔喀降,合为十。
——摘编自《御制十全记》
(1)概括材料一明朝边疆治理的措施,并简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政府为维护西北疆域所作的一系列努力。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哪吒到底是谁?哪吒最早原是印度佛教中的护法神“那吒”。宋代以后,道教将佛教的“那吒”吸收并改造为道教神祇“哪吒”,赋予其更丰富的本土化特征。明代小说《封神演义》对哪吒的形象进行了全面塑造,赋予其叛逆、勇敢、忠诚的性格特征,使其成为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哪吒。1979年动画片《哪吒闹海》,哪吒变身为一个反抗东海龙王压迫、为民除害的英雄形象。2019年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赋予哪吒“逆天改命”的现代精神,引发广泛共鸣。2025年《哪吒之魔童闹海》,“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深深打动观众。随着电影在全球热播,引起了海内外观众的巨大反响。
——摘编自付方彦《哪吒形象在中国的流变过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哪吒与中华文化”的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正确,阐释清晰,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大航海时代”到来之前,与其他大陆几乎处于隔绝状态的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资本主义兴起之后,欧洲人发现了美洲,开始对印第安人进行征服,并掠夺当地财富。美洲的气候适宜发展大型种植园经济,因此需要大量劳动力,于是数量众多的欧洲白人移民到美洲,还从非洲移民了大量黑人……到19世纪70年代,加勒比群岛、秘音、古巴等地也育成千上万的华工。欧洲文化、非洲文化、亚洲文化等与当地的印第安人文化碰撞交融,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拉丁美洲文化。
——摘编自于开贺《拉丁美洲历史文化的多元发展——评<绚丽多彩的现代拉丁美洲文化>》
材料二 1990年至2005年期间,世界迁移者年均总数增加了3600万,从1.55亿增加到1.91亿,增长率从1990—1995年的1.4%增加到2000—2004年的1.9%。2005年,全世界的1.91亿迁移人口中,有1.15亿迁往发达国家,7500万迁往发展中国家;大约1/3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迁移,1/3是从发展中国家迁到发 达国家。以此可知,“南南”迁移者与“南北”迁移者大致一样多。但总体上看,向高收入国家迁移的人数增长大于向低收入国家迁移的人数增长。
——摘编自王希恩《当代族际人口流迁与民族过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文化交流的角度说明移民的到来对美洲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并指出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动力。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后半叶,长期在国际茶叶贸易中处于垄断地位的中国遭遇印度、锡兰等新对手,逐渐丧失了竞争优势。印度茶在种植上经过科学的剪枝与采摘,而且是以节省人工的机器制造出来的。印度“凡种茶之地,政府皆开通道路以便运输”。中国茶则多是分散的小农经营,产于山区,运输主要靠人力挑运,然后再辗转运至通商口岸。印度茶业经营方式完全采取现代公司制,阿萨姆公司(英国商人创办的股份公司)于1852年宣布首次获利3000英镑。随后,私人资本纷纷投资于植茶业,到1870年印度茶叶开始改变中国茶叶在英国市场的垄断局面。从对近代中国茶叶国际贸易由盛转衰的考察,我们似乎已经感受到世界经济趋向一体化的肇端。
——摘编自林齐模《近代中国茶叶国际贸易的衰减——以对英国出口为中心》
材料二 2022年以来,越来越多国家加入人民币“朋友圈”。在国际地缘政治冲突中,美元被用作金融武器和制裁工具,极大损害其国际信誉;面对汹涌而来的通货膨胀,美欧国家一改此前零利率政策,短期、高频、大幅的加息政策导致全球金融市场高度动荡;美元、欧元和日元等主要货币汇率大幅波动,英国养老金市场、美国硅谷银行、瑞士信贷银行等相继爆发危机;美国为维护霸权,在国际投资与贸易中“脱钩断链”,打压竞争对手等。面临发展、安全、环境等全球性挑战,众多国家选择与中国合作、与人民币合作,显示了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中国纪检监察报》采访中国银行研究院资深研究员王家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印度茶叶贸易取得成功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越来越多国家加入人民币“朋友圈”的原因。结合所学,列举21世纪初,中国政府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具体史实。
参考答案
1.D
2.B
3.B
4.C
5.B
6.C
7.D
8.D
9.A
10.D
11.C
12.C
13.D
14.C
15.B
16.A
17.(1)措施:北方设重镇,修长城,派重兵守卫;南方建立卫所,驻扎军队,屯田开发;推行土司制度。
意义: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促进了边疆地区开发;有利于民族交融与联系,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
(2)努力:击溃准噶尔部分裂势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
18.示例一:
论题:哪吒形象的演变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典型特征。
阐释:哪吒的形象起源于古代印度佛教,随佛教东传进入中国后,经历了千年演变,最终成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这一过程展现了中华文化对外来文明的包容吸纳,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宋代道教将佛教护法神“那吒”吸纳为本土神祇“哪吒”,并赋予其道教神性,明代《封神演义》融入了儒家伦理与民间对个性解放的诉求,将哪吒塑造成反抗父权、追求自由的少年英雄,哪吒从宗教护法神向文学经典神话人物的转型,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创新性。现代以来,哪吒形象的重塑与时代主题深度契合,展现了新时代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创新表达,体现了中华文化的连续性。
综上,哪吒形象的千年演变,是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的生动体现,更是“文化自信”的历史根基。
示例二:
论题:哪吒形象的演变折射出时代发展影响中华文化。
阐释:佛教护法神“那吒”被道教吸纳为“哪吒”,这体现了唐宋时期“三教合一”的思想趋势。明代《封神演义》通过哪吒的叛逆,表达了对程朱理学束缚人性的批判,与商品经济发展催生的市民意识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后,哪吒形象的重塑始终紧扣时代主题。1979年《哪吒闹海》中,哪吒反抗东海龙王的压迫,体现了改革开放初期勇于开拓、敢闯敢试的时代精神: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强调英雄主义,反映了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进程中个人价值的觉醒:2025年《哪吒之魔童闹海》,又通过多元文化符号的叠加,传递了新时代“文化自信”与“美美与共”的理念。
综上,社会发展推动文化符号与时俱进,文化发展应顺应时代潮流,从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19.(1)影响:独立发展的印第安文化毁灭殆尽;吸收了各地移民的文化,推动文化多样性;形成了新的文化认同;发展了欧洲文化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中华文化也在美洲传播。
(2)特点:移民人数大幅增长;出现“南北迁移”和“南南迁移”现象;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吸引(自愿)迁移;“知识精英”移民成为新趋势。
主要动力:经济全球化。
20.(1)成功因素:政府支持;民间私人资本的支持;种植技术的进步;交通运输便利;工业革命后机器的投入使用;新的商业经营方式出现(股份公司等)。
(2)原因:美元作为金融武器和制裁工具损害了美国的国际信誉;美欧的金融政策造成通货膨胀爆发和金融市场动荡;美国在国际投资贸易中打压竞争对手;世界面临发展、安全、环境等全球性挑战。
史实:2010年,中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三大成员,仅次于美国和日本;2015年,中国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2016年,人民币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之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