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历史答案(3.20)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A C B C B A B B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A D C D C D B C D题号 21 22 23 24 25答案 C D B D A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26.(16分)(1)商鞅变法。(2分)为了富国强兵。(2分)推行县制,奖励耕织。(2分)(2)主父偃(2分)颁布推恩令。(2分)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2分)(3)改汉姓,与汉族通婚。(2分)促进民族交融,促进北魏经济发展。(2分)27.(16分)(1)①;②;⑤;⑥(4分)(2) 科举制(2分)设立进士科(2分)(3) 善于用人、重视经济发展、善于改革、关注民生等。(两条即可4分)(4) 重文轻武政策(2分)(5) 善于改革,发展经济,关注民生;重视人才的培养与任用;对各级官吏要加强监督等。(2分)28.(18分)(1)孔子;(2分)创办私学。(2分)(2)张骞。(2分)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直接推动了陆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2分)(3)“诗仙”;(2分)《红楼梦》(或《石头记》)。(2分)(4)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4分)(5)宋应星(2分)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3月教学质量检测九年级历史学科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把握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出土稻谷”“干栏式建筑”“猪纹陶钵”这三个关键词反映的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2.《礼记》中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主要得益于(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察举制 D.刺史制度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一世界遗产的评价是:“李冰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这一世界遗产是( )A.灵渠 B.长城 C.都江堰 D.大运河4.学习历史要学会用思维导图来梳理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某同学在学习了《百家争鸣》这一课后,绘制了一幅如图所示的百家争鸣思维导图。下列依次填写在空格中的内容,正确的是( )A.①王室衰微②百家争鸣 ③私学兴起B.①王室衰微 ②私学兴起 ③百家争鸣C.①百家争鸣 ②私学兴起 ③王室衰微D.①私学兴起 ②百家争鸣 ③王室衰微5.反腐败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中国历朝历代都曾为此作出过努力。秦朝负责监察百官,被称为“风霜之吏”的官员是(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转运使6.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标志着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历史事件是( )A.丝绸之路开辟 B.西域都护的设置 C.北庭都护的设置 D.安西都护的设置7.司马迁著的《史记》,体例完备,史料翔实,叙事简洁,文笔生动,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这部史书可以作为我们了解历史史实的重要参考资料,你在《史记》中不可能查到的历史史实有( )①《伤寒杂病论》的发表 ②蔡伦改进造纸术③小篆作为统一通用文字 ④统一铸造五铢钱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8.下图是小华同学绘制的三国鼎立形势图,其中①②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A.①曹操 ②成都 B.①曹丕 ②成都C.①曹丕 ②长安 D.①曹操 ②长安9.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西晋末年,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由此可以推断( )①内迁少数民族和汉族交融加强 ②南方取代了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③契丹族入主中原迅速统一全国 ④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某展览分为“一河千载通南北”“货通南北利四方”等部分。据此判断,该展览的主题是( )A.大运河文化展 B.都江堰文化展 C.明长城文化展 D.宋航海文化展11.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A.秧马模型 B.曲辕犁模型 C.耧车模型 D.罗盘针模型12.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下列史实中,与唐太宗直接相关并体现上述观念的是( )A.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C.派遣玄奘前往天竺 D.把金城公主嫁给赤德祖赞(尺带珠丹)13.唐朝的对外开放影响了亚洲文明的发展,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唐朝对外开放的主要表现包括( )①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②玄奘西游天竺 ③日本“遣唐使”来华 ④鉴真东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以下对《北宋时期形势图》解读正确的是( )A.①是党项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的辽政权B.上图体现北宋时期政权并立,民族政策开明C.北宋与②政权订立“澶渊之盟”,有利于保持和平局面D.北宋与①政权以淮水一大散关为分界线,偏安南方15.在现代社会,“微信”“支付宝”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秦朝的圆形方孔钱 B.唐朝的开元通宝C.汉朝的五铢钱 D.北宋的“交子”16.元朝的行省起初是中央的派出机构,后来逐渐演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各行省在中央统一领导之下,独立处理本省的军政事务,由此可知,行省制度( )A.极大地削弱了中央集权 B.开创地方行政基本模式C.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D.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17.《梦粱录》记载南宋首都“万物所聚,诸行百市” “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物”表明了宋代经济繁荣,以下能证实这一观点的是( )①开封城市坊分离 ②会子成为与铜钱并行的货币③黄河流域成为经济重心 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8.中国象棋是一种古老的益智游戏,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以下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火”旁的“炮”最早可能始于明代 B.“相”退出历史舞台始于朱元璋C.“楚河、汉界”源于春秋战国的历史 D.“围魏救赵”的象棋战术源于春秋史19.下列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它们共同反映了当时( )A.民族关系和睦 B.唐朝经济繁荣 C.科技成就突出 D.中外友好往来20.阅读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示意图。其中③处应该填入的内容是( )A.废丞相 B.设御史台 C.设通判 D.设军机处21.英国明史学者崔瑞德说:“在这个过程中,他进行了15世纪末欧洲地理大发现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这里的“他所进行的海上探险”是( )A.汉武帝开辟海上丝绸之路 B.郑成功收复台湾C.郑和下西洋 D.戚继光抗倭22.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关于古代农民起义的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陈胜、吴广起义后建立“张楚”政权B.184年,张角等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C.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D.政治腐败和财政危机是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重要原因23.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以监督西藏地方的管理事务;1762年,清朝设立伊犁将军,为新疆南北两路的最高军政长官。以上官职的设置旨在( )A.加强海防 B.安定边疆 C.发展交通 D.繁荣经济24.秦汉时期,士大夫阶层与皇帝尚且能够共治天下,“坐而论道”;到了明清时期,却变成士大夫在皇帝面前“跪受机宜”。这一变化体现了( )A.尊崇儒术的影响 B.科举考试的变化C.重文轻武的政策 D.皇权的不断强化25.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 ②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③贾思勰写成《齐民要术》 ④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④① D.④③①②二、非选择题(26题16分,27题16分,28题18分,共50分)26.(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31个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员治理……鼓励农民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报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由于变法顺应了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事件的目的。归纳概括材料一所反映这一事件的两项内容。(不得照抄材料)(6分)材料二:西汉初,诸侯势力强大,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甚至举兵叛乱。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议。那时候,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因此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针对材料二出现的问题,汉武帝采纳了哪位大臣的什么建议,来解决了这一问题?针对地方上“私人铸币”的问题,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什么?(6分)材料三:公元496年,孝文帝走出了汉化过程中最彻底的一步,将本家族由拓跋氏改为元氏,所有功臣旧族,包括鲜卑族和其他北方民族,统统改姓……同时,孝文帝以行政手段促使鲜卑族与汉族通婚,下令北方四个门第最高的家族的代表人——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将女儿送进后宫。——摘编自葛剑雄《盏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3)根据材料三,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4分)27.(16分)鉴于往事,资于治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地方管理】材料一①郡县制度 ②刺史制度 ③三省六部制 ④八股取士 ⑤行省制度 ⑥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 ⑦分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 ⑧设军机处(1)从材料一的表中,找出下列各朝代加强对地方管理的制度或措施,将序号填入表格。(4分)朝代 秦朝 汉朝 元朝 明朝制度或措施 【人才选拔】材料二根据儒家“征召有才能的人才能更好地解决国家种种问题”的基本信条,隋唐时期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才打开了入仕的大门。——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2)材料二中的“选官制度”是什么?该制度正式创立的标志是什么?(4分)【治国之道】材料三唐太宗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他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同时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政治上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发展经济,改革税制……使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3)根据材料三,归纳“盛世”和“鼎盛”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请列举两条即可)(4分)【安邦之策】材料四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授的“阵图”行军布阵……——以上两则材料均摘编自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4)材料四反映的是宋朝的什么政策?(2分)(5)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古代中国的治国理政有哪些经验值得吸收借鉴。(2分)28.(18分)在中国历史发展的星河中,杰出人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思想圣哲】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1)材料一的名言出自哪位思想家 他的哪一举措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对教育的垄断 (4分)【交流使者】材料二:西汉一朝各方面的代表人物,集中出现在汉武帝时期。这些代表人物的许多活动及其成果,都是具有开创性的、集大成的,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着巨大的、长久的影响。——摘编自甘霖《变局》(2)由材料及所学知识,举出一例汉武帝时期在对外交流方面具有“开创性、集大成”特点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果。(4分)【文学大师】(真正的诗人都是大梦想家.你做过仗剑走天涯的梦,做过修仙羽化的梦,再没有一种更好的事物会像一首诗走得那么远,从一千年前到一千年后,我们所有人依然在诗里仰望你那轮唐朝的月亮。——徐海蛟《故人在纸一方》)材料三:(3)材料中的“你”在诗歌史上享有怎样的美誉?写出图片人物最著名的一部代表作。(4分)【民族英雄】材料四:(4)由图片及诗句写出图中人物抗击侵略的主要史实。(4分)【科学巨匠】材料五:(5)图中著作的作者是谁 (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九年级历史答案.docx 初三历史月考试题3.20 - 副本.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