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上学期期末监测试卷八年级语文考生注意:本试卷共8页,三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量为120分钟二察题号三总分(三)(四)得分排一、积累与运用(20分)【文化湖源】请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3题。(8分)(①清清②皎皎)明月高空悬,((①,点点②粒粒)繁里布长级满天,我们头项的星空既美丽又神秘。人类从诞生起,就对它充满好奇,产生了太(①句句②种种)退想,并用有限的想象力编织出许多神话故事,如“夸尔父追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如果说这些古代神话满足了人类精神上的需求,和那么古代天文学的萌生,则是人类有意识地观察自然、观测宇宙,以满足生产生活之需。为了耕()种,人们需要了解季节和气候;为了出行,人们必须bi如()号最别方向;为了起居和休息,人们需要掌握时间。这些都与日月星辰的天象变化有关。早在两千三百多年前,诗人屈原就发出了“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瞰之?”的“天问”。::(节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4月19日,有删改)校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耕bian个2.从语段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叠词,将对应的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意见正确的一项是()(3分)A.把“观察自然”和“观测宇宙”调换位置。B.删掉“的萌生”。C.在“生活之需”后面加“的结果”。D.把“萌生”改成“产生”。【科技创新】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5题。(7分)材料一所谓数字人,是指通过计算机图形渲染、动作捕捉、深度学习、语音合成等技术打造的虚拟或仿真人物。2022年,数字人大量涌现,除了“天好妤”,还有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的“文天天”、新华网的“校竹”、浙江卫视的“谷小雨”、救煌研究院的“伽瑶”、国家博物馆的“艾雯雯”、中华书局的“苏东坡数字人”…他们或化身为文博八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场所的导游,或成为文化短剧的主角,或担任对外传播的文化大使,以又潮又酷的方式讲述着传统文化的故事。(选自《光明日报》2023年1月4日)材料二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圆满闭幕,给观众留下美好的冰雪记忆。与往届不同,本届冬季运动会启用数字人技术,让吉祥物蒙古彩娃“安达”和“赛努”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他们身着特色服装,外形逼真,动作自然,在信息播报、场馆介绍等多个场景中出现,以亲和的形象、有趣的互动、十足的科技感提升了观众的观赛体验,再次引发人们对数字人的关注。(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3月1日)4.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数字人的大量涌现促进了计算机图形渲染、动作捕捉等技术的发展。B.材料一主要介绍了数字人以新潮的方式讲述着传统文化故事。C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的吉祥物“天好”外形逼真,动作自然,在多个场景中出现。D.体育赛事中运用数字人技术提升了观众的观赛体验,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对此感兴趣。5.学校要开展“你好,数字人”专题实践活动,同学们都想了解什么是数字人及运用数字人技术的优势,请你结合材料为大家介绍。(4分)【诗文传承】6.古诗文名句默写。(5分)(1)芳草鲜美,(陶渊明《桃花源记》)(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集中表现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的诗句是:(3)成语“秋水伊人”源自《蒹葭》中的诗句:二、阅读(50分)(一)现代文阅读I(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学校教育一直围绕升学率展开,与升学率密切相关的教育项目不断得以强化。虽然教育部门三令五申并明确将升学率从考评学校和教师的指标体系中删除,但升学率作为学校量化考核依据和部门教育政绩的惯性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从家庭教育来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不舍得让孩子参加劳动,一怕累着孩子,二怕占用孩子学习时间,还有家长认为,AI时代随着技术快速进步,人类的工作和劳动将逐渐被机器替代,人类未来可能不再需要劳动。从整个社会来看,近年来宣传导向的偏差导致很多人价值观变形甚至扭曲。比如对于成功的定义,其标准越来越倾向于赚钱的多少和曝光率的高低。这种导向之下,各路明星占据着网络流量,而那些勤勤恳恳、默默耕耘的劳动者则备受冷落。劳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参与,需要政府、村社(社区)、企业、家庭和学校共同承担起这个责任。全社会要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八年级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