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第一框 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创境激趣 议题提出案例一:16岁的小边涉嫌多次盗窃被拘留。开庭审理前,小边提出委托自己在大学读书的哥哥为自己辩护。案例二:孙某和赵某发生借贷纠纷,赵某起诉至人民法院要求孙某偿还借款。在开庭准备阶段,赵某申请人民陪审员王某回避,理由是孙某是王某的学生,老师可能偏袒学生作出对其有利的判决。经调查,王某曾是某中学的教师,孙某是该中学的毕业生。但孙某进校时,王某已经退休,二人并不认识。于是人民法院作出决定,驳回赵某的申请。赵某不服,申请复议。人民法院经复议,维持驳回回避申请的决定。上述案例中涉及到当事人的什么诉讼权利?分议题一如何认识诉讼权利?01引思明理 议题解决一、诉讼权利面面观1.保障诉讼权利为充分保障诉讼过程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诉讼法赋予当事人广泛的诉讼权利,司法机关保障当事人充分行使这些诉讼权利。在诉讼过程中,司法机关办理任何案件均应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因素的影响,这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重要宪法原则在诉讼领域的体现。相关链接引思明理 议题解决2.诉讼权利的内容一、诉讼权利面面观(1)当事人有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的权利诉讼代理人: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在刑事诉讼中,帮助被害人、自诉人或者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辩护人:在刑事诉讼中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法律规定刑事案件被告人可以为自己辩护。引思明理 议题解决2.诉讼权利的内容一、诉讼权利面面观(1)当事人有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的权利①原因:当事人因身陷纠纷而参与诉讼时,很可能面临缺乏法律知识与技能、无暇参加诉讼活动等问题。此时,当事人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帮助其进行诉讼。②意义:诉讼代理人和辩护人的主要职责是根据事实和法律,维护当事人合法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使案件得到公正的审理。引思明理 议题解决(2)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2.诉讼权利的内容①含义:在诉讼中,当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具有法律规定不宜参加案件审理或有关诉讼活动的情形时,当事人有权要求其退出,这就是诉讼法中规定的回避制度。②意义:该制度有利于保证案件的公正审理,消除当事人的疑虑,增加裁判的正当性。注意1:回避的主体是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不包括诉讼代理人、证人等。注意2: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时,应决定延期审理。引思明理 议题解决(2)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2.诉讼权利的内容在民事诉讼中,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上述人员在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在刑事诉讼中,除上述情形外,如果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也应当依法回避。相关链接引思明理 议题解决2.诉讼权利的内容(3)当事人有上诉的权利①我国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除特殊情况外,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理便告终结。当事人如果不服一审裁判,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上诉。②上诉权是法律赋予当事人的重要诉讼权利,是否提出上诉,完全由当事人自主决定,他人不得限制或干涉。引思明理 议题解决上诉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提起的,如果不及时提起,一审裁判就会生效,当事人就会失去上诉权。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不服判决和不服裁定的上诉期限分别为15日和10日。在刑事诉讼中,不服判决和不服裁定的上诉日期分别为10日和5日。2.诉讼权利的内容(3)当事人有上诉的权利注意: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即必须提交书面上诉状,口头上诉无效。知识拓展:判决和裁定的区别由于判决是人民法院在案件审理程序终结时,根据查明和认定的事实,适用法律对案件实体问题做出的权威性判定,将给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带来重大影响,因而诉讼法对其规定了稍长的上诉期,以便让当事人有更为充裕的时间进行考虑、权衡;裁定主要是人民法院对程序性事项作出的判定,如对当事人的起诉不予受理等,更多关注快速推进诉讼程序的需要,因此,诉讼法对其规定了稍短的上诉期。引思明理 议题解决考点: 诉讼权利某婚庆公司网购80只花瓶,在收货后第6天申请退货。商家同意退货申请后开箱验货,发现多只花瓶均留存有水渍,于是拒绝退款。买家要求商家按照“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则退货并承担退货运费,因协商未果,遂将商家告上法庭。该类案件( )①双方当事人均可提起诉讼,并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进行诉讼 ②原告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被告有委托辩护人的权利 ③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当事双方都要注意留存证据 ④若不服人民法院判决,应在15日内提起上诉以启动再审程序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A引思明理 议题解决被告人张某,男,16岁,2023 年伙同其他4人盗窃10次之多,盜窃范围从惠农区流窜到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盗窃目标主要是摩托车和面包车,张某被指控盗窃价值37899元,数额巨大,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4年9月1日张某的父母找到法律援助中心请求帮助。许律师受中心指派和张某父母的委托,无偿担任张某的辩护人。许律师认为张某在共同犯罪中只是随同或帮助他人实施盗窃,对盗窃的赃物去向不关注、不在乎、不追求分赃,且属未成年人,应当从轻处罚;经辩护律师调查、核实取证,对指控证据不足的部分提出异议,且被告人张某在案发后,认罪态度较好,可以酌情从轻处罚。最后落实张某的盗窃数额为15000元,判处有期徒刑7年。●许律师的法律援助对张某有何意义 ●张某获得法律援助的依据是什么?案情决定了律师不可能有太大作为,但是由于许律师对案情的深入的分析,反复的奔波取证,将公诉人指控盗窃价值37899元降至15000元,终于使法院减轻对张某的判决。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分议题二02如何理解法律援助制度?引思明理 议题解决二、寻求法律援助(1)原因:在生活中,有一些公民因受经济条件或其他因素影响,难以在诉讼过程中充分行使诉讼权利,从而可能丧失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宝贵机会。(2)内容:国家建立法律援助制度,设置法律援助机构,指派或安排律师、公证员、法律工作者等为经济困难的公民和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辩护等法律服务。1.法律援助:引思明理 议题解决2.法律援助的申请:⑴在民事和行政纠纷中,经济困难的公民可以就依法请求国家赔偿、请求确认劳动关系或支付劳动报酬等事项申请法律援助,获得法律咨询或代理服务。涉及维护英雄烈士人格权益或因见义勇为行为主张相关民事权益等情形的,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不受经济困难条件的限制。(2)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因经济困难而没有委托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或部分特殊案件的当事人,也可以经法定程序,获得法律援助机构指派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或代理。引思明理 议题解决想一想:14周岁的小叶在刘某的教唆下,涉嫌抢劫,被提起公诉。小叶没有委托辩护人。其父母恨自己儿子不成器,也未为其聘请。据此,小叶可以如何寻求法律援助 法院应当为小叶指定辩护人。刑事诉讼法规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这体现了刑事诉讼过程中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引思明理 议题解决2.法律援助的申请:(1)在民事和行政纠纷中,经济困难的公民可以就依法请求国家赔偿、请求确认劳动关系或支付劳动报酬等事项申请法律援助,获得法律咨询或代理服务。涉及维护英雄烈士人格权益或因见义勇为行为主张相关民事权益等情形的,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不受经济困难条件的限制(3)未成年人申请法律援助的,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提出。相关链接:刑事诉讼法规定:”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这体现了刑事诉讼过程中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2)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因经济困难而没有委托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或部分特殊案件的当事人,也可以经法定程序,获得法律援助机构指派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或代理。引思明理 议题解决3.法律援助的申请的审查:法律援助机构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要及时决定提供法律援助;不符合条件的,要书面告知理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不得收取任何财物。引思明理 议题解决考向2 法律援助[2024·辽宁校联考模拟]甲公司因拖欠员工张某劳动报酬4.52万元,被张某诉至A市人民法院。在A市人民法院调解下,双方自愿达成还款协议,但甲公司一直拒绝执行该调解书的给付义务。张某表示多个月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来源,生活十分困难。在本案中( )①人民法院的民事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已具有法律效力 ②张某因生活困难,可向甲公司所在地法律援助机构提出援助申请 ③如果甲公司不履行调解书内容,张某可向上级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④法律援助机构收到申请如不符合条件,应该口头或书面告知理由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引思明理 议题解决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寻求法律援助诉讼权利面面观保障诉讼权利的必要性当事人的诉讼权利(3种)原因含义申请审查体验导行 议题提升了解生活中法律援助的案例,理解法律援助的目的与意义。【课后作业】完成《学案》62-65页背诵:背诵诉讼权利的内容及法律援助制度的相关规定。体验导行 议题提升1-5 DDCAC 6-10 DBBCD11.(1)对申请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援助的决定,看申请主体的经济情况、申请的内容等是否符合法律要求的事项。(2)①李某与6名农民工关于工资的协议违背了国家法律的相关规定,不具有法律效力。②李某应优先保证农民工的工资收入,在没有收到业主给付的工程款的情况下,应依法先行垫付拖欠的农民工工资。③承包商李某没有支付农民工工资,侵犯农民工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④该案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