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共27张PPT@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1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共27张PPT@视频)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五金厂里的是枪支散件,
还是五金件?
如果是枪支散件,
“刑不刑”?
10.1
正确
行使
诉讼权利
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
诉讼权利,公平保障
法律援助,正义续航
总议题:从真实案件看法律守护与权利保障
Part one
诉讼权利,
公平保障
议学情境一
宁波市五金制品厂负责人陈海波自2005年从事五金制造,2014年起承接以色列、美国客户订单生产产品出口。
2022年公安机关查获30余万零配件,部分被鉴定为枪支散件。
2024年4月18日,宁波中院一审判决陈海波犯非法制造、买卖枪支罪,判15年并追缴违法所得,彭某某判3年6个月。二人不服上诉,上诉内容包括量刑过重、对产品性质不知情等,聘请辩护律师从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等方面辩护。
2025年3月19日,浙江高院终审改判,陈海波判10年6个月,彭某某判3年,原因是主观恶性、社会危害小等。
议学任务:
1.该案审理中被告行使了哪些诉讼权利?
2.为什么要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提示:上诉权,委托辩护人的权利
一、诉讼权利面面观
1.保障诉讼权利的必要性
为充分保障诉讼过程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诉讼法赋予当事人广泛的诉讼权利,司法机关保障当事人充分行使这些诉讼权利。
【相关链接】在诉讼过程中,司法机关办理任何案件均应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因素的影响。这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重要宪法原则在诉讼领域的体现。
一、诉讼权利面面观
2.公民享有的基本诉讼权利
实体权利是指实体法所确认的的权利,如民法中的人身权与财产权,消费者权益法中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等。
①适用情况:
当事人因身陷纠纷而参与诉讼时,很可能面临缺乏法律知识与技能、无暇参加诉讼活动等问题。此时,当事人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帮助其进行诉讼。
②诉讼代理人和辩护人的主要职责:
根据事实和法律,维护当事人合法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使案件得到公正的审理。
程序权利是指程序法所确认的权利,如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权、上诉权和辩护权、代理权、申请回避权等。
(1)当事人有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的权利
相关链接:诉讼代理人和辩护人
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
原告 / 被告
刑事诉讼
帮助被害人、自诉人或者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
(原告)
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被告)
诉讼代理人
辩护人
注意: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不存在辩护人,辩护人只存在刑事诉讼中;代理人、辩护人一般是律师。
【诉讼代理人】 
《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辩护人】
《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规定:
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
(一)律师;
(二)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一、诉讼权利面面观
2.公民享有的基本诉讼权利
(2)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
①回避制度的含义:在诉讼中,当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具有法律规定不宜参加案件审理或有关诉讼活动的情形时,当事人有权要求其退出,这就是诉讼法规定的回避制度。
②回避制度意义:有利于保证案件的公正审理,消除当事人的疑虑,增加裁判的正当性。
注意:
1.回避的主体是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不包括诉讼代理人、证人等。2.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时,应决定延期审理。
相关链接:回避制度
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检人(三员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上述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在民事诉讼中
在刑事诉讼中
在刑事诉讼中,除上述情形外,如果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也应当依法回避。
一、诉讼权利面面观
2.公民享有的基本诉讼权利
(3)当事人有上诉的权利
①两审终审制:
我国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除特殊情况外,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理便告终结。当事人如果不服一审裁判,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上诉。
01
02
②上诉自由:
上诉权是法律赋予当事人的重要诉讼权利,是否提出上诉,完全由当事人自主决定,他人不得限制或干涉。
两审终审制的例外是:
①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最高审判机关,它作出的判决或裁定是终审,不得上诉或抗诉。
②死刑案件除了适用普通程序,还适用特殊程序,即死刑复核程序,只有经过死刑复核程序后,二审关于死刑的判决才能发生法律效力。
相关链接:上诉期限
上诉期限 一审判决(实体) 一审裁定(程序)
民事诉讼 15日 10日
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 10日 5日
【注意】
①判决是解决实体法律关系,裁定是解决诉讼的程序性问题;
②裁定可以采取口头形式或者书面形式,而判决必须采取书面形式,因此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即必须提交书面上诉状,口头上诉无效。
③裁定一般有不予受理、对管辖权有异议、中止诉讼、驳回起诉的裁定可上诉,其余裁定一律不准上诉。一审判决可以上诉。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Part two
法律援助,
正义续航
议学情境二
见义勇为无疑值得表彰,但是如果因见义勇为受伤,损失该由谁来承担呢?上海铁路运输法院曾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
议学任务:
1.什么制度为柴先生“撑腰”?
2.法律援助对柴先生有何意义?
3.法律援助的申请程序是什么?
议学活动二
法律援助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01
02
议学任务:
1.什么制度为柴先生“撑腰”?
2.法律援助对柴先生有何意义?
提供专业法律支持
降低维权成本
增强维权信心
二、寻求法律援助
1.法律援助的必要性
在生活中,有一些公民因受经济条件或其他因素影响,难以在诉讼过程中充分行使诉讼权利,从而可能丧失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宝贵机会。
2.法律援助的含义和内容
(1)含义:是国家为保护和促进人权而建立的一种无偿法律服务制度。
(2)内容:国家建立法律援助制度,设置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志愿者等为经济困难的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
未成年人犯罪、可能被判处无期以上刑期的、残疾人等
注意:法律援助制度≠司法救助制度
实施主体:
司法救助:人民法院
法律援助: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
救助对象:
司法救助:针对经济上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如追索赡养费等生活困难者、因自然灾害等造成生活困难者。
法律援助:为经济困难者、残疾者、弱者等。
救助内容:
司法救助:对当事人缓交、减交或免交诉讼费用。
法律援助: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无偿法律服务。
程序启动:
司法救助:一般由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申请,法院审查决定。
法律援助:需当事人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机构审查后决定是否提供援助。
二、寻求法律援助
3.法律援助适用情形
(1)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
①经济困难的公民可以就依法请求国家赔偿、请求确认劳动关系或支付劳动报酬等事项,申请法律援助,获得法律咨询或代理服务。(穷人)
②涉及维护英雄烈士人格权益或因见义勇为行为主张相关民事权益等情形的,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不受经济困难条件的限制。(好人)
(2)在刑事诉讼活动中:
对于经济困难而没有委托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或部分特殊案件的当事人,也可以经法定程序,由法律援助机构指派的律师为其进行刑事辩护或代理。(穷人、特殊案件的当事人)
(3)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未成年申请法律援助的,可以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提出。
知识整合:法律援助的对象
(1)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
①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②被告人是盲、聋、哑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③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人民法院均应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2)我国《律师法》规定:
④公民在赡养、工伤、刑事诉讼、请求国家赔偿和请求依法发给抚恤金等方面需要获得律师帮助,但是无力支付律师费用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获得法律援助。
二、寻求法律援助
申请
审查
办理


4.法律援助的申请程序与要求
02
01
程序:法律援助机构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要及时决定提供法律援助;不符合条件的,要书面告知理由。
要求: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不得收取任何财物。
情感提升
见义勇为、互帮互助,是传统美德;但知恩图报,同样也是一种美德。
要撑腰“跌倒的美德”,就需要多一些制度保障,用法律为好人“撑腰”,用法治力量扶起“跌倒的美德”,让好人不再“流血又流泪”。
课堂总结
10.1
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一、诉讼权利面面观
二、寻求法律援助
1.保障诉讼权利的必要性
2.公民享有的
基本诉讼权利
①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的权利
②申请回避的权利
③上诉的权利
1.法律援助的必要性
2.法律援助的含义和内容
3.法律援助适用情形
4.法律援助的申请程序与要求
课堂练习
1.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可以委托辩护人为其进行诉讼。( )
2.宋某如果不服一审判决可以在10 日内提出上诉。( )
3.法律援助都是针对经济困难群体实施的。( )
4.诉讼代理人和辩护人的主要职责是帮助当事人打赢官司。( )
5.上诉权是法律赋予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是否提出上诉由监察机关决定。( )
×【详解】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
×【详解】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当事人不服判决的上诉期限为15日,而刑事诉讼的当事人不服判决的上诉期限是10日,因此判断宋某不服一审判决的上诉期,要看是哪种诉讼。
×【详解】法律援助的受援对象为经济困难者、残疾者、弱者,或者经人民法院指定的特殊对象。
×【详解】诉讼代理人和辩护人的主要职责是根据事实和法律,维护当事人合法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使案件得到公正的审理。
×【详解】上诉权是法律赋予当事人的重要诉讼权利,是否提出上诉,完全由当事人自主决定,他人不得限制或干涉。
课堂练习
1.佘某因涉嫌一起灭门惨案被判处死缓,一审判决后,佘某委托的李律师提起上诉,但二审认为一审证据确凿维持了原判。后佘某又委托李律师多次申诉,最高人民法院启动再审程序,以证据不足宣判佘某无罪释放。历经29年,佘某终于无罪释放后,他委托李律师申请国家损害赔偿,最后总计获得787万余元赔偿款。据此,可判定本案中( )
①最高人民法院的再审程序属于终审裁判
②若佘某关于死缓判决一审不服,应在15日内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
③佘某在依法请求国家赔偿时,可申请法律援助
④李律师既是诉讼代理人又是辩护人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D
课堂练习
2.2023年以来,衡水市桃城区司法局积极推动落实法律援助法,桃城区司法局加大对农民工、老年人、妇女儿童等群体的法律援助工作力度,确保法律援助惠及更多的困难群众。下列对法律援助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
①法律援助机构收到申请后要及时提供法律援助
②法律援助制度是我国促进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
③法律援助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法律援助是由法院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实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课堂练习
3.2024年2月起,孙某未经他人许可,以34000元的价格,将自己从网络购买、互换得到的4万余条含姓名、电话号码、电子邮箱等个人信息,通过微信、QQ等方式贩卖给刘某。刘某在获取相关信息后用于虚假的外汇业务推广。据此,人民检察院对孙某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孙某作为本案的被告人可以委托辩护人行使其诉讼权利
②刘某可根据与孙某签订的买卖合同获得所购信息所有权
③孙某应该为其侵权行为承担损害赔偿并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
④公益诉讼彰显司法保障个人信息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决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