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第一节 喀斯特地貌第四章 常见地貌类型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遥望东界遥峰下,峭峰离立,分行竞颖,复见粤西面目。盖此丛立之峰,西南始于此,东北尽于道州,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而此又其西南之极云。”——《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二》1.你知道徐霞客描述的是哪种类型的地貌吗 2.这类地貌如何形成的 3.这类地貌对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影响 学习目标:1.以桂林地区为例,归纳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自然地理条件;2.以桂林地区为例,区分地表、地下地貌景观,并能简单描述其特点;3.结合图文案例,说明喀斯特地貌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桂林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桂林山水甲天下山清水秀洞奇石美桂林四绝分析“桂林山水”的自然地理条件优势桂林山水是对桂林旅游资源的总称,是世界自然遗产。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包括山、水、喀斯特岩洞、石刻等。在桂林山水中又以漓江流经阳朔的那一段最为美丽。桂林石刻始于东晋,兴于唐,盛于宋明清,现存唐至清代石刻近2000件。1.[区域认知]桂林喀斯特地貌广布的条件有哪些?石灰岩1. 碳酸钙溶解反应:CaCO3 + H2O + CO2 → Ca(HCO3)22. 碳酸钙沉淀反应:Ca(HCO3)2 →CaCO3 + H2O + CO2概念:在适当条件下,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又称为岩溶地貌。岩石水一、喀斯特地貌的概念与形成条件形成作用:溶蚀或淀积可溶性(如石灰岩)、透水性流动性 溶蚀力分析“桂林山水”的自然地理条件优势桂林山水是对桂林旅游资源的总称,是世界自然遗产。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包括山、水、喀斯特岩洞、石刻等。在桂林山水中又以漓江流经阳朔的那一段最为美丽。桂林石刻始于东晋,兴于唐,盛于宋明清,现存唐至清代石刻近2000件。1.[区域认知]桂林喀斯特地貌广布的条件有哪些?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岩石条件:石灰岩广布(厚度大、岩性纯)、石灰岩裂隙比较发育。水文条件:地势东、西、北部高,中、南部低,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漓江纵贯南北生物条件:植被茂盛,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含量较高,水的溶蚀力强峰林石芽石林溶沟峰丛洼地孤峰地表喀斯特地貌结合教材、学历案及视频,说一说地表喀斯特地貌有哪些类型,并观察其特点。呈长条形或网格状,崎岖不平面积较大,底部平坦洼地边缘残留的岩体,呈锥状耸立。坝 子峰丛峰林基座相连基座不相连孤峰进一步溶蚀进一步溶蚀思考:峰丛和峰林有什么异同?读图4.2“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观演变示意图”,同桌讨论,简要描述地表喀斯特地貌的演变过程。①首先大气降水在平坦的岩石表面溶蚀出溶沟,②溶沟进一步加深加宽就形成了溶蚀洼地,③溶沟相互交错,将岩石分割成峰丛,④峰丛进一步向深处溶蚀,演化成峰林,⑤大量山峰被溶蚀变矮甚至消失,剩余孤峰,⑥孤峰进一步被溶蚀成残丘。地表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分析“桂林山水”的自然地理条件优势桂林山水是对桂林旅游资源的总称,是世界自然遗产。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包括山、水、喀斯特岩洞、石刻等。在桂林山水中又以漓江流经阳朔的那一段最为美丽。桂林石刻始于东晋,兴于唐,盛于宋明清,现存唐至清代石刻近2000件。3.[区域认知]桂林地下河众多的原因是什么?贵州溶洞景观溶洞内部景观地下河石钟乳石笋石柱阅读教材并结合学历案,说一说地下喀斯特地貌有哪些类型,并观察其特点。地下喀斯特地貌类型溶洞常呈层状分布分析“桂林山水”的自然地理条件优势桂林山水是对桂林旅游资源的总称,是世界自然遗产。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包括山、水、喀斯特岩洞、石刻等。在桂林山水中又以漓江流经阳朔的那一段最为美丽。桂林石刻始于东晋,兴于唐,盛于宋明清,现存唐至清代石刻近2000件。3.[区域认知]桂林地下河众多的原因是什么?地表水通过喀斯特漏斗进入地下溶洞,溶洞相连形成地下河。天生桥天坑喀斯特地区洞穴顶部崩塌,残留的部分就形成天生桥。地下水继续溶蚀,溶洞不断扩大,顶部塌陷,形成天坑思考:地下水沿着裂隙溶蚀岩石,形成溶洞(地下河);在流水溶蚀作用下,溶洞继续扩大,可能会发生什么?分析“桂林山水”的自然地理条件优势桂林山水是对桂林旅游资源的总称,是世界自然遗产。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包括山、水、喀斯特岩洞、石刻等。在桂林山水中又以漓江流经阳朔的那一段最为美丽。桂林石刻始于东晋,兴于唐,盛于宋明清,现存唐至清代石刻近2000件。3.[区域认知]桂林地下河众多的原因是什么?地表水通过喀斯特漏斗进入地下溶洞,溶洞相连形成地下河。4.[地理实践力]喀斯特地貌对桂林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假如你是生活在喀斯特地貌山区的居民,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探讨当地地貌对人类活动有哪些影响。(提示:可从土壤、岩石、水源、农业、交通、生态等方面思考)材料一:这些山峰坡度陡、土层薄,一旦植被被破坏,就容易产生石漠化现象。喀斯特地区“缺土不缺地,缺水不缺雨”。材料二:据报道,从2013年底全面开工建设到2018年12月1日全线通车,贵州省贵阳“地铁一号线”让人整整等了5年。在初期评审中,贵阳地铁一号线也被全国各地专家打上“最难”标签,他们建设贵阳地铁一号线就像在心脏上做手术、给大脑做CT。材料三:喀斯特洞穴冬暖夏凉,可以储存居住,在一些暗河落差大的地段,可以建立地下水电站,如中国云南六郎洞地下水发电站。材料四: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景观。三、喀斯特地貌对生产、生活影响农业:地形崎岖,土层浅薄,土壤贫瘠,地表水缺乏,水土流失严重,不利于农业生产;交通:地质条件不稳定,交通不便,增加施工难度,桥隧比重大,增加建设成本。1.是重要的旅游资源2.喀斯特洞穴内冬暖夏凉,为居住、防空、储藏等提供了便利;3.局部地区可以发展水电、科研勘探三、喀斯特地貌对生产、生活影响利弊生态:石漠化严重,土壤退化,耕地减少,植被减少,旱涝灾害等发生频率增加。喀斯特地貌溶蚀地貌沉积地貌溶沟和石芽、石林峰林和孤峰地下溶洞溶洞-石钟乳、石笋、石柱钙华有利:形成独特的地貌形态和景观,利于当地发展旅游业不利:喀斯特地貌土层薄,肥力低,地表缺水,不利于农业生产不利于交通道路、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分布地区:西南地区形成条件: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具有一定的孔隙和裂隙);水的溶蚀能力、流动性(高温多雨的气候)总结影响22岁,徐霞客戴上母亲亲手做的远游冠,离别家乡踏上征途。他竹杖芒鞋,快把明朝版图走遍了,其足迹踏遍了当今中国的十九个省、市、自治区。徐霞客在游历考察过程中,曾经三次遭遇强盗,四次绝粮。他51岁时的第四次出游中,他计划考察湖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出游不久,就在湘江遇到强盗,他的一个同伴受伤,行李、旅费被洗劫一空,人也险些丧命。当时,有人劝徐霞客不如回去,并要资助他回乡的路费,但他却坚定地说:“我带着一把铁锹来,什么地方不可以埋我的尸骨呀!”徐霞客继续顽强地向前走去。没有粮食了,他就用身上带的绸巾去换几竹筒米;没有旅费了,就用身上穿的夹衣、袜子、裤子去换几个钱。重重的困难被踩在脚下,他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2020年1月11日,坐落在贵州平塘喀斯特洼地大窝凼中被誉为“中国天眼”的全球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入运行。2021年3月31日起,中国天眼向全世界天文学家征集观测申请。读“射电望远镜及周围景观图”,完成1~3题。1.贵州平塘大窝凼的成因可能是( )A.地质时期海水遗迹 B.陨石撞击的深坑C.石灰岩溶洞坍塌 D.岩浆喷发的火山口2.大窝凼地区多岩溶漏斗、天坑、溶洞和地下河,与之成因相同的地貌是( ) 3.该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 )①土壤肥沃,适合发展种植业 ②地表水源丰富,生产生活供水充足 ③地貌景观丰富独特,适合发展旅游业 ④地表破碎,地形崎岖,交通不便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CCC课堂检测课后思考问题研究:如何提升我国西南喀斯特峰丛山地的经济发展水平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