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1.(2024七下·南宁期末)下图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剖面图(沿南纬3°)读图,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东临大西洋,西接印度洋 B.刚果河两次穿过南纬3°C.①为东非高原 D.②为撒哈拉沙漠【答案】B【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国家、居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解析】【分析】读图可知,撒哈拉以南非洲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刚果河两次穿过南纬3°;①为刚果盆地;②为东非高原。故答案为:B。【点评】刚果河是非洲流量最大的河流,流经刚果盆地,受地形影响,河道弯曲且支流众多,在低纬度地区易出现多次穿越同一纬线的现象。(2024七下·南宁期末)读北美洲地形简图(左图)和北美洲沿40°N地形剖面图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右图),回答下面小题。2.从海陆位置看,北美洲( )A.东部濒临太平洋,西部濒临大西洋B.与亚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C.北部濒临北冰洋,南部濒临墨西哥湾D.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3.据图可知,北美洲的地势特征为( )A.中间低,四周高 B.东高西低C.西高东低 D.东西高,中间低4.造成右图中①地和②地年降水量出现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纬度 B.地形 C.气候 D.人类活动【答案】2.C3.D4.B【知识点】美洲概况【解析】【点评】北美洲是世界第三大洲,北部濒临北冰洋,东部濒临大西洋,西部濒临太平洋,南部濒临墨西哥湾,南部隔巴拿马运河与南美洲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望。地势东西高,中部低。2.读图可知,从海陆位置看,北美洲北临北冰洋,南至墨西哥湾,C正确;西部濒临太平洋,东部濒临大西洋,A错误;北美洲与亚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而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BD错误。故答案为:C。3.读北美洲地形剖面图可知,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地势的特点为东西高、中部低,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4.①地位于山脉西侧(迎风坡),②地位于山脉东侧(背风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受西部落基山脉阻挡,在迎风坡(①地)形成地形雨,降水丰富;气流越过山脉后,在背风坡(②地)因空气下沉、水汽减少,降水稀少。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地形因素,B正确;与纬度、气候、人类活动关系不大,ACD错误。故答案为:B。(2024七下·南宁期末)菲律宾中部的保和岛上有1000多座只长草不长树的石灰岩小山丘,山丘上的草在雨季时为绿色,热季时则被炎热的太阳晒干,“草堆”干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巧克力摆放在大地上,又被称作“巧克力山”。读保和岛巧克力山景观图(左图)和保和岛气温降水示意图(右图),回答下面小题。5.结合材料,判断保和岛( )A.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B.气温年较差大C.降水季节变化明显 D.降水集中在夏季6.假设你是游客,欣赏“巧克力山”景观的最佳时段应该是( )A.3-5月 B.6-8月C.9-11月 D.12月至次年2月【答案】5.C6.A【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解析】【点评】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第一步:根据7月温度判断南北半球,7月温度高则为北半球,7月温度低则为南半球;第二步:以“温"定“带”,根据最冷月气温判断气候带;第三步:以“水”定“型”根据降水量判断气候类型,主要从季节变化和年降水量两个方面讨论。5.A、读图文材料可知,由于该岛为热带季风气候,A错误;B、热带地区全年高温,各月均温差异小,B错误;C、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分为明显的旱季和雨季,C正确;D、降水集中在6-10月份,D错误。故答案为:C。6.每年热季,“草堆”干枯,转为褐色,根据右图降水量和气温的变化图,可知3-5月份降水稀少,气温最高,草类完全干枯,褐色景观最典型,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2024七下·南宁期末)自2023年10月以来,巴勒斯坦加沙地带武装组织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持续升级,以色列军队在加沙地区的轰炸与封锁,使得巴勒斯坦大量的平民遭受伤亡。读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国家位置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7.中东地区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是( )A.领土纠纷 B.水源争夺 C.石油开采 D.信仰不同8.巴以冲突发生后,巴勒斯坦物资极度缺乏。中国向巴勒斯坦提供人道主义援助,运载着物资的轮船通过亚非分界线到达地中海东岸的巴勒斯坦。轮船航行中通过的亚非分界线指的是( )A.苏伊士运河 B.霍尔木兹海峡C.白令海峡 D.巴拿马运河9.下列有关冲突所在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B.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清真寺是麦加的大清真寺C.多为白色人种,官方语言为英语D.耶路撒冷和麦加都被视作是伊斯兰教的圣地【答案】7.A8.A9.C【知识点】中东的位置和范围;中东人文地理特点(宗教与文化习俗)【解析】【点评】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波斯湾的唯一出口是霍尔木兹海峡,该海峡是世界上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是世界上重要的产油国;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是中东地区发生战争和冲突的重要因素。7.历史上,双方对 “巴勒斯坦地区” 的领土划分存在根本分歧。以色列在 1948 年建国后,通过多次战争实际控制的领土远超联合国分治决议划定的范围,而巴勒斯坦寻求建立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国家,领土纠纷成为冲突的核心,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8.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连接红海与地中海,是亚非两洲的天然分界线。中国物资船从印度洋经红海、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可抵达巴勒斯坦,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9.A、中东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耶路撒冷被三大宗教视为“圣城”,A正确;B、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清真寺是麦加的大清真寺,B正确;C、中东地区多为阿拉伯国家,官方语言主要是阿拉伯语,C错误;D、耶路撒冷和麦加都被视作是伊斯兰教的圣地,D正确。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2024七下·南宁期末)2024年2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信表示热烈祝贺中国第五个南极地区考察站——秦岭站开站,在科考站中,科考队员通过智慧温室大棚采用先进的无土栽培技术和自动化管理,使得科考队员吃上了亲手栽种的蔬菜,实现了“蔬菜自由”。下图为南极地区简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面小题。10.有关南极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5个南极科考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B.建造温室大棚的过程可能会经历酷寒、大风和暴雨等C.秦岭站位于南极点的正北方向D.在南极地区建设温室大棚的最佳时期是6-8月11.南极洲上禁止播种植物,温室大棚中也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原因是( )A.展示科技水平 B.保护生态环境C.提高作物品质 D.降低种植成本【答案】10.C11.B【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解析】【点评】南极地区位于南极圈以南,纬度高,气候具有酷寒、多大风、干燥的特点;南极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和科学考察的宝地。10.A、由图可知,南极的五个科考站中,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北,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故A错误;B、南极地区气候特征为酷寒、干燥、烈风,年降水量极少,故B错误;C、南极点是地球最南端,所有地点相对于南极点均位于正北方向,因此任何南极科考站都在南极点的正北方,故C正确;D、6-8 月为南极的极夜期,气候严寒,不利于施工,故D错误。故答案为:C。11.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受到全世界的重视。针对南极地区的和平利用、科学考察、环境保护等,1959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南极洲上禁止播种植物,温室大棚中也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原因是保护生态环境,故B正确;目的不是为了展示科技水平,提高作物品质,大棚无土栽培会提高种植成本,故ACD错误。故答案为:B。(2024七下·南宁期末)2023年5月,俄罗斯铁路公司总裁表示,计划建设俄罗斯国内的首条高铁。首条高铁线距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途中经过特维尔、博罗维奇等重要城市,计划在2027年建成通车。下为俄罗斯示意图及莫斯科—圣彼得堡高铁线路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莫斯科一圣彼得堡高铁线路选线在首都和圣彼得堡两个城市间的原因是( )A.便于矿产资源的运输 B.沿线城市和人口密集C.路线较短,占用耕地少 D.途经山地,建设难度较小13.结合俄罗斯的自然环境特点,判断高铁在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①遇到洪水灾害②突降暴雪③沿线多冻土④多沙尘天气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答案】12.B13.D【知识点】俄罗斯自然地理概况;俄罗斯的交通特点【解析】【点评】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自然因素(地形:较为平坦,桥隧长度最短;气候:远离气象灾害多发地;地质:远离地质灾害多发地;水文:途经地区江河较少);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历史文化因素。影响现代交通线路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一般均为社会经济因素,科技是技术支持因素,自然条件是基础限制因素。12.A、高铁主要是客运,对于矿产资源的运输影响不大,A错误;B、莫斯科至圣彼得堡沿线是俄罗斯欧洲部分的核心区域,分布着众多城镇,人口密度高,客运需求旺盛,是高铁选线的主要依据,B正确;C、俄罗斯耕地主要集中在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占用耕地不是该选线主要考虑响因素,C错误;D、俄罗斯西部整体地形区为东欧平原,地形不是该选线主要影响因素,D错误。故答案为:B。13.俄罗斯高铁沿线,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洪水灾害较少,①错误;俄罗斯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漫长,莫斯科至圣彼得堡沿线冬季常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暴雪天气频繁,影响施工安全与进度,②正确;纬度高,气温低,冻土广布,③正确;俄罗斯欧洲部分植被覆盖率高,地表沙源少,沙尘天气罕见,④错误。故答案为:D。(2024七下·南宁期末)“合掌屋”是日本的一种传统民居,多为木造结构,屋顶以茅草覆盖,呈人字形。目前主要分布在日本的白川合掌村,该村四面环山,水田纵横,农业生产以使用小型、轻型农机具为主。下图为日本局部示意图及合掌屋示意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面小题。14.下列对日本合掌屋的描述,错误的是( )A.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和积雪滑落B.屋顶厚厚的茅草可以抵御冬季寒风侵袭C.木造结构稳固,可以降低地震带来的伤亡D.日本森林资源匮乏,建筑材料需要进口15.该地农业生产以使用小型、轻型农机具为主,主要原因是( )A.气候温暖湿润,土质疏松 B.山地丘陵多,地块分散C.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 D.河网稠密,土质粘重【答案】14.D15.B【知识点】日本概况【解析】【点评】日本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屿及其周围的3900多个岛屿组成,日本的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交通运输便利,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市场狭小,经济对外依赖性强,日本进口原料,出口产品,形成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14.日本北部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寒冷降雪丰富,屋顶厚厚的茅草可抵御冬季寒风侵袭,人字形的屋顶利于预防冬季雪灾,AB不符合题意;日本多火山地震,木造结构稳固,可以降低地震带来的伤亡,C不符合题意;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是世界上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合掌屋的木材和茅草均取自当地,无需进口,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D。15.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耕地被山脉、河流分割为小块梯田或坡地。小型农机具灵活轻便,适合在狭窄地块和坡地作业,大型农机具难以施展,B正确;人均耕地少不代表地块小,不是以小型农业机械为主的原因,C错误;气候温暖湿润,土质疏松,与小型机械无关,A错误;河网稠密会分割耕地,但不是主要原因,且与土壤无关,D错误。故答案为: B。16.(2024七下·南宁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截止2023年,全球已举办24届冬奥会,其中欧洲西部举办了13届,有10届是在某山脉周边国家举行,被称为“冬季运动之乡”。2026年冬奥会设在意大利,该国将是第3次举办冬奥会。材料二 下图为历届冬奥会举办地示意图和意大利首都罗马气候图。(1)由图可知,还没有举办过冬奥会的国家和地区主要位于 (填“南”或“北”)半球;冬奥会举办届数最多的大洲,绝大多数国家属于 (经济发展水平)国家。(2)欧洲西部冬奥会举办地多分布在阿尔卑斯山脉附近,其有利条件为 。(3)图中等温线分布规律得出世界1月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因素。(4)意大利首都罗马是历史文化名城,该地的气候特点是 。(5)欧洲西部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异常丰富,在比赛闲暇之余,运动员们还可以欣赏当地的自然人文风光。请列举一处欧洲西部著名的旅游景点: 。【答案】(1)南;发达(2)冬季降雪多,积雪时间长;山地地形,坡度适宜等。(3)纬度(4)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5)挪威峡湾、埃菲尔铁塔、古罗马斗兽场【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欧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欧洲西部繁荣的旅游业【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历届冬奥会举办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南半球国家因纬度低、缺乏冰雪条件,未举办过冬奥会;欧洲西部是冬奥会举办核心区域,国家多为发达国家。(2)欧洲西部冬奥会举办地多分布在阿尔卑斯山脉附近,其有利条件为:冬季受西风和地形影响,降雪量大,积雪持续时间长;山地地形起伏大,坡度适宜,适合滑雪、雪橇等冰雪运动场地建设;山脉周边自然景观优美,旅游配套设施完善,便于赛事组织和游客接待。(3)图中等温线分布规律得出世界 1 月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其主要影响因素为纬度因素。纬度越低,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多,气温越高;反之,纬度越高,气温越低。(4)读图可知,意大利罗马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5)欧洲西部旅游资源丰富,如英国的伦敦塔桥、荷兰风车、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西班牙的斗牛、挪威的峡湾风光等。【点评】欧洲西部多半岛、岛屿,欧洲西部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异常丰富,挪威陡峻幽深的峡湾、瑞士冰雪皑皑的山峰、西班牙阳光灿烂的海滩、法国景色如画的田园、风光旖旎;千年古都罗马、音乐之都维也纳、艺术之都巴黎,精湛典雅;古老的城堡、庄严的教堂、为数众多的博物馆,风格各异;西班牙的斗牛场、意大利的狂欢日以及慕尼黑的啤酒节。(1)读图可知,历届冬奥会举办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冬奥会举办届数最多的大洲是欧洲,欧洲经济发达,大多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2)欧洲南部为阿尔卑斯山脉,该地位于中纬度地区,冬季气温低,降雪多,积雪时间长,山地地形,坡度适宜滑雪,因此欧洲西部冬奥会举办地多分布在阿尔卑斯山脉附近。(3)由图中等温线分布规律得出,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纬度低,气温高,纬度高,气温低,可知其主要影响因素为纬度因素。(4)读图可知,意大利罗马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5)欧洲西部旅游资源丰富,如英国的伦敦塔桥、荷兰风车、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西班牙的斗牛、挪威的峡湾风光等。17.(2024七下·南宁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自2022年3月中旬以来,南亚许多地区笼罩在令人窒息的高温和干旱中,连马路都被热到融化。而6月份以后,南亚却迎来另一番景象,洪水泛滥,暴雨成灾,干湿转换的力度让人吃惊。材料二 斯里兰卡,素有“宝石王国”的美称。拉特纳普拉地区2000平方公里范围内是宝石的主要产地。随着大量开采和出口,斯里兰卡的宝石资源也大幅下降。近几年政府已经对一些河流进行阶段管制,禁止大型机械开采。因全球经济低迷,加之国内环境的不稳定等原因,斯里兰卡宝石商品出口产值不断减少,该国的经济发展也严重受损。材料三 下图为南亚气候类型分布图、孟买气候统计图和斯里兰卡示意图。(1)材料一中描述的高温天气主要出现在每年3-5月,这时正值南亚的 季。(2)导致南亚洪水泛滥的季风为图中箭头所示的 (风向)季风,季风气候显著,使得印度成为 灾害最多的国家,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3)根据图中斯里兰卡的河流特点,判断斯里兰卡的地势特征是 。(4)据材料分析近年来斯里兰卡宝石商品出口产值减少的原因。(任答一点)【答案】(1)旱(2)西南;旱涝;水稻和小麦(3)中间高,四周低(4)全球经济低迷,需求量减少【知识点】南亚的位置与国家;南亚地形、气候与河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解析】【分析】(1)南亚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特点是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6到9月为雨季,10月到次年5月是旱季,因此每年3-5月,正值南亚的旱季。(2)导致南亚洪水泛滥的季风为图中箭头所示的西南季风,西南季风将印度洋的湿润水汽输送至内陆,形成降水,西南季风不稳定,导致南亚水旱灾害频繁,印度是水旱灾害最多的国家。南亚地形平坦,水热条件好,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水稻喜湿热,主要分布在降水丰富的东北部和沿海地区;小麦喜温凉,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少的恒河上游和德干高原西北部。(3)斯里兰卡的河流多从岛屿中部向四周分流,形成放射状水系。水系分布与地势密切相关 —— 水往低处流,因此可推断其地势中部高、四周低。(4)近年来斯里兰卡宝石商品出口产值减少的原因有:全球经济低迷,需求量减少;国内环境不稳定;政府对河流开采进行阶段管制,禁止大型机械开采,导致产量下降等。【点评】南亚地区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每年的6-10月,盛行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季风,降水丰富,为南亚的雨季;西南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造成水旱灾害。(1)南亚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特点是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6到9月为雨季,10月到次年5月是旱季,因此每年3-5月,正值南亚的旱季。(2)导致南亚洪水泛滥的季风为图中箭头所示的西南季风,西南季风将印度洋的湿润水汽输送至内陆,形成降水,西南季风不稳定,导致南亚水旱灾害频繁,印度是水旱灾害最多的国家。南亚地形平坦,水热条件好,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3)斯里兰卡的河流由中部流向四周,可知这里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4)近年来斯里兰卡宝石商品出口产值减少的原因有:政府出台政策管制开采;斯里兰卡的宝石资产量降;全球经济低迷,需求量减少;国内社会环境不稳定,影响出口贸易等。18.(2024七下·南宁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南美洲有世界最长的山脉、最大的河流、最广的雨林、最湿热的气候、最多元的文化,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值得前去探索。下图为南美洲地形分布图和气候类型分布图。【独特的位置与气候】(1)南美洲被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过, (热量带)面积广阔,气候类型以热带雨林气候和 气候为主。【独特的地形特征】(2)南美洲西部分布着年轻高大的、世界最长的山脉—— 山脉。【独特的热带雨林】(3)南美洲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广的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 (地形区),当地为了经济快速发展,大规模开发亚马孙河流域,导致热带雨林遭受破坏。请思考热带雨林被破坏后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任答一点)。【独特的多元文化】(4)南美洲是世界上种族成分非常复杂的大洲,由于不同人种之间长期通婚,形成了数量和比例巨大的 人种。【答案】热带;热带草原;安第斯;亚马孙平原;生物多样性减少;混血【知识点】巴西的人口与城市;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美洲概况【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南美洲被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过,由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因此南美洲热带面积广阔,气候类型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2)安第斯山脉纵贯南美洲西部,全长约 8900 千米,是科迪勒拉山系的南部分支,由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3)南美洲拥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北部的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为多种物种提供栖息地,热带雨林面积锐减将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具有保持水土的功能,热带雨林面积锐减将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热带雨林进行光合作用会吸收二氧化碳,热带雨林面积锐减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从而导致全球变暖。(4)南美洲历史上曾是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殖民地,欧洲白人、非洲黑人及当地印第安人长期通婚,形成了混血人种。目前,巴西、阿根廷等国混血人种占比显著,使南美洲成为“世界人种大熔炉”。【点评】南美洲热带范围广阔,温带面积不大,寒带缺失,气候类型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其中亚马孙平原属热带雨林气候,巴西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19.(2024七下·南宁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氢能是能源系统中的重要成员,近年来日本和澳大利亚在“褐煤制氢”领域开展了密切合作。卖褐煤与氢使用对比示意图、日本加氢站分布图、澳大利亚煤炭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日本和澳大利亚都属于工业发达的国家,在矿产资源方面,日本矿产资源匮乏,工业原料和燃料主要依赖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因此被称作“ ”。(2)日本在澳大利亚利用褐煤生产氢能,然后运回日本,制氢厂的最佳选址应位于澳大利亚煤炭资源分布图中的 (序号)处,原因是该地 。(3)从材料可知,日本与澳大利亚经济互补性很强。下列关于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四面环海,海洋性气候广布②日本可能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矿、铁矿、牛肉等③两国发展经济的共同优势是海岸线长,海运使利④两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都很高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4)两国开展“褐煤制氢”合作,对日本工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包括 。(任答一点)【答案】(1)进口;坐在矿车上的国家(2)①;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褐煤资源丰富(3)C(4)缓解能源缺乏;减少大气污染【知识点】空气质量和污染指数;日本的工业;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和工矿业;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解析】【分析】(1)日本国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匮乏,工业原料和燃料主要依赖从国外进口,形成了 “进口 — 加工 — 出口” 的经济模式。澳大利亚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尤其是煤炭、铁矿石等储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因此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2)由图可知,日本在澳大利亚利用褐煤生产氢能,然后运回日本,制氢厂的最佳选址应位于澳大利亚煤炭资源分布图中的①处,原因是该地城市密集,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褐煤资源丰富,靠近褐煤产地,能够节省运输成本。(3)日本主要为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澳大利亚分布最广的气候是热带沙漠气候,①错误;由图可知,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日本矿产和原料匮乏,日本可能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矿、铁矿、牛肉等,②正确;日本和澳大利亚两国发展经济的共同优势是海岸线长,海运便利,③正确;两国都是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水平都很高,④正确。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4)日本能源短缺,依赖进口,“褐煤制氢” 合作可增加能源供应渠道,缓解能源危机;氢能属于相对清洁的能源,相比传统煤炭燃烧,能减少二氧化碳、粉尘等污染物排放,改善工业生产中的环境问题。【点评】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经济发达,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因有许多古老的动物,如袋鼠、鸸鹋、鸭嘴兽等,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因放养绵羊和出口羊毛最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铁矿、铝土矿、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而且开采的矿石一半以上用于出口,被誉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1)日本和澳大利亚都属于工业发达的国家,在矿产资源方面,日本矿产资源匮乏,工业原料和燃料主要依赖进口,所以日本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港湾优良方便进口原料和出口工业制成品;澳大利亚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因此被称作“坐在矿车上的国家”。(2)由图可知,日本在澳大利亚利用褐煤生产氢能,然后运回日本,制氢厂的最佳选址应位于澳大利亚煤炭资源分布图中的①处,原因是该地城市密集,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褐煤资源丰富,靠近褐煤产地,能够节省运输成本。(3)日本主要为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澳大利亚分布最广的气候是热带沙漠气候,①错误;由图可知,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日本矿产和原料匮乏,日本可能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矿、铁矿、牛肉等,②正确;日本和澳大利亚两国发展经济的共同优势是海岸线长,海运便利,③正确;两国都是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水平都很高,④正确。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4)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当用于工业生产时,燃烧后只会生成水蒸气,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和温室气体。因此,日本和澳大利亚两国开展“褐煤制氢”合作,对日本工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包括:减少大气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工业生产提供可靠的能源来源。20.(2024七下·南宁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美国和以色列都属于农业发达国家。美国用不到3%的农业人口养活全国3亿多人,同时长年稳居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下图为美国本土地区简图。【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1)美国大部分地处五带中的 带,大部分地区热量比较充足;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地形大致呈南北纵列分布, (地形类型)面积大,耕地面积广大:拥有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土壤肥沃。(2)图中N代表的农业带是乳畜带,请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提示:包括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克服不利打造精准农业】材料二以色列创造沙漠中的农业奇迹,其50%以上的水来自海水淡化,借助高科技打造出精准农业体系。其南部地区成为世界最发达的灌溉农业区,生产高质量的水果、蔬菜和花卉等农产品,大量出口欧洲。下图分别为以色列分布图和以色列精准农业体系示意图。(3)沙漠主要分布在以色列的 部地区。(4)为了缓解该地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以色列主要通过 措施来克服当地不利的自然条件以发展农业。【答案】北温;平原;地形平坦,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的生长;美国的制造业带,交通便利,城市和人口分布密集,市场广阔;南;海水淡化、精准灌溉【知识点】中东匮乏的水资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美国概况;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解析】【分析】(1)美国本土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属于北温带,光热条件适宜农作物生长;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中部大平原面积占国土一半以上,地势平坦开阔,是世界上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配合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的灌溉水源,形成农业发展的先天优势。(2)N是美国东北部五大湖附近的乳畜带,这里的乳畜业非常发达。自然条件件:①地形平坦,位于五大湖沿岸,气候冷湿(温带大陆性气候),适宜多汁牧草生长;②水源充足,五大湖提供丰富的灌溉和养殖用水。人文条件:①位于美国东北部制造业带,城市密集,人口超过 1 亿,乳肉产品消费市场广阔;②交通网络发达,临近五大湖水运和铁路公路,便于乳制品快速运输;③农业科技发达,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高,养殖技术成熟。(3)读图及材料可知,沙漠主要分布在以色列的南部地区。(4)由图及材料知,以色列创造沙漠中的农业奇迹,其50%以上的水来自海水淡化,借助高科技打造出精准农业体系。其南部地区成为世界最发达的灌溉农业区,生产高质量的水果、蔬菜和花卉等农产品,大量出口欧洲。为了缓解该地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以色列主要通过海水淡化和精确灌溉等节水技术措施来克服当地不利的自然条件以发展农业。【点评】美国地处北美大陆南部,北临加拿大,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湾;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并且实现了农业地区专门化,机械化水平高,效率高,产量大。1 / 1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1.(2024七下·南宁期末)下图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剖面图(沿南纬3°)读图,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东临大西洋,西接印度洋 B.刚果河两次穿过南纬3°C.①为东非高原 D.②为撒哈拉沙漠(2024七下·南宁期末)读北美洲地形简图(左图)和北美洲沿40°N地形剖面图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右图),回答下面小题。2.从海陆位置看,北美洲( )A.东部濒临太平洋,西部濒临大西洋B.与亚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C.北部濒临北冰洋,南部濒临墨西哥湾D.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3.据图可知,北美洲的地势特征为( )A.中间低,四周高 B.东高西低C.西高东低 D.东西高,中间低4.造成右图中①地和②地年降水量出现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纬度 B.地形 C.气候 D.人类活动(2024七下·南宁期末)菲律宾中部的保和岛上有1000多座只长草不长树的石灰岩小山丘,山丘上的草在雨季时为绿色,热季时则被炎热的太阳晒干,“草堆”干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巧克力摆放在大地上,又被称作“巧克力山”。读保和岛巧克力山景观图(左图)和保和岛气温降水示意图(右图),回答下面小题。5.结合材料,判断保和岛( )A.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B.气温年较差大C.降水季节变化明显 D.降水集中在夏季6.假设你是游客,欣赏“巧克力山”景观的最佳时段应该是( )A.3-5月 B.6-8月C.9-11月 D.12月至次年2月(2024七下·南宁期末)自2023年10月以来,巴勒斯坦加沙地带武装组织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持续升级,以色列军队在加沙地区的轰炸与封锁,使得巴勒斯坦大量的平民遭受伤亡。读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国家位置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7.中东地区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是( )A.领土纠纷 B.水源争夺 C.石油开采 D.信仰不同8.巴以冲突发生后,巴勒斯坦物资极度缺乏。中国向巴勒斯坦提供人道主义援助,运载着物资的轮船通过亚非分界线到达地中海东岸的巴勒斯坦。轮船航行中通过的亚非分界线指的是( )A.苏伊士运河 B.霍尔木兹海峡C.白令海峡 D.巴拿马运河9.下列有关冲突所在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B.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清真寺是麦加的大清真寺C.多为白色人种,官方语言为英语D.耶路撒冷和麦加都被视作是伊斯兰教的圣地(2024七下·南宁期末)2024年2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信表示热烈祝贺中国第五个南极地区考察站——秦岭站开站,在科考站中,科考队员通过智慧温室大棚采用先进的无土栽培技术和自动化管理,使得科考队员吃上了亲手栽种的蔬菜,实现了“蔬菜自由”。下图为南极地区简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面小题。10.有关南极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5个南极科考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B.建造温室大棚的过程可能会经历酷寒、大风和暴雨等C.秦岭站位于南极点的正北方向D.在南极地区建设温室大棚的最佳时期是6-8月11.南极洲上禁止播种植物,温室大棚中也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原因是( )A.展示科技水平 B.保护生态环境C.提高作物品质 D.降低种植成本(2024七下·南宁期末)2023年5月,俄罗斯铁路公司总裁表示,计划建设俄罗斯国内的首条高铁。首条高铁线距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途中经过特维尔、博罗维奇等重要城市,计划在2027年建成通车。下为俄罗斯示意图及莫斯科—圣彼得堡高铁线路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莫斯科一圣彼得堡高铁线路选线在首都和圣彼得堡两个城市间的原因是( )A.便于矿产资源的运输 B.沿线城市和人口密集C.路线较短,占用耕地少 D.途经山地,建设难度较小13.结合俄罗斯的自然环境特点,判断高铁在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①遇到洪水灾害②突降暴雪③沿线多冻土④多沙尘天气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2024七下·南宁期末)“合掌屋”是日本的一种传统民居,多为木造结构,屋顶以茅草覆盖,呈人字形。目前主要分布在日本的白川合掌村,该村四面环山,水田纵横,农业生产以使用小型、轻型农机具为主。下图为日本局部示意图及合掌屋示意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面小题。14.下列对日本合掌屋的描述,错误的是( )A.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和积雪滑落B.屋顶厚厚的茅草可以抵御冬季寒风侵袭C.木造结构稳固,可以降低地震带来的伤亡D.日本森林资源匮乏,建筑材料需要进口15.该地农业生产以使用小型、轻型农机具为主,主要原因是( )A.气候温暖湿润,土质疏松 B.山地丘陵多,地块分散C.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 D.河网稠密,土质粘重16.(2024七下·南宁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截止2023年,全球已举办24届冬奥会,其中欧洲西部举办了13届,有10届是在某山脉周边国家举行,被称为“冬季运动之乡”。2026年冬奥会设在意大利,该国将是第3次举办冬奥会。材料二 下图为历届冬奥会举办地示意图和意大利首都罗马气候图。(1)由图可知,还没有举办过冬奥会的国家和地区主要位于 (填“南”或“北”)半球;冬奥会举办届数最多的大洲,绝大多数国家属于 (经济发展水平)国家。(2)欧洲西部冬奥会举办地多分布在阿尔卑斯山脉附近,其有利条件为 。(3)图中等温线分布规律得出世界1月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因素。(4)意大利首都罗马是历史文化名城,该地的气候特点是 。(5)欧洲西部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异常丰富,在比赛闲暇之余,运动员们还可以欣赏当地的自然人文风光。请列举一处欧洲西部著名的旅游景点: 。17.(2024七下·南宁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自2022年3月中旬以来,南亚许多地区笼罩在令人窒息的高温和干旱中,连马路都被热到融化。而6月份以后,南亚却迎来另一番景象,洪水泛滥,暴雨成灾,干湿转换的力度让人吃惊。材料二 斯里兰卡,素有“宝石王国”的美称。拉特纳普拉地区2000平方公里范围内是宝石的主要产地。随着大量开采和出口,斯里兰卡的宝石资源也大幅下降。近几年政府已经对一些河流进行阶段管制,禁止大型机械开采。因全球经济低迷,加之国内环境的不稳定等原因,斯里兰卡宝石商品出口产值不断减少,该国的经济发展也严重受损。材料三 下图为南亚气候类型分布图、孟买气候统计图和斯里兰卡示意图。(1)材料一中描述的高温天气主要出现在每年3-5月,这时正值南亚的 季。(2)导致南亚洪水泛滥的季风为图中箭头所示的 (风向)季风,季风气候显著,使得印度成为 灾害最多的国家,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3)根据图中斯里兰卡的河流特点,判断斯里兰卡的地势特征是 。(4)据材料分析近年来斯里兰卡宝石商品出口产值减少的原因。(任答一点)18.(2024七下·南宁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南美洲有世界最长的山脉、最大的河流、最广的雨林、最湿热的气候、最多元的文化,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值得前去探索。下图为南美洲地形分布图和气候类型分布图。【独特的位置与气候】(1)南美洲被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过, (热量带)面积广阔,气候类型以热带雨林气候和 气候为主。【独特的地形特征】(2)南美洲西部分布着年轻高大的、世界最长的山脉—— 山脉。【独特的热带雨林】(3)南美洲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广的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 (地形区),当地为了经济快速发展,大规模开发亚马孙河流域,导致热带雨林遭受破坏。请思考热带雨林被破坏后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任答一点)。【独特的多元文化】(4)南美洲是世界上种族成分非常复杂的大洲,由于不同人种之间长期通婚,形成了数量和比例巨大的 人种。19.(2024七下·南宁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氢能是能源系统中的重要成员,近年来日本和澳大利亚在“褐煤制氢”领域开展了密切合作。卖褐煤与氢使用对比示意图、日本加氢站分布图、澳大利亚煤炭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日本和澳大利亚都属于工业发达的国家,在矿产资源方面,日本矿产资源匮乏,工业原料和燃料主要依赖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因此被称作“ ”。(2)日本在澳大利亚利用褐煤生产氢能,然后运回日本,制氢厂的最佳选址应位于澳大利亚煤炭资源分布图中的 (序号)处,原因是该地 。(3)从材料可知,日本与澳大利亚经济互补性很强。下列关于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四面环海,海洋性气候广布②日本可能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矿、铁矿、牛肉等③两国发展经济的共同优势是海岸线长,海运使利④两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都很高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4)两国开展“褐煤制氢”合作,对日本工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包括 。(任答一点)20.(2024七下·南宁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美国和以色列都属于农业发达国家。美国用不到3%的农业人口养活全国3亿多人,同时长年稳居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下图为美国本土地区简图。【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1)美国大部分地处五带中的 带,大部分地区热量比较充足;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地形大致呈南北纵列分布, (地形类型)面积大,耕地面积广大:拥有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土壤肥沃。(2)图中N代表的农业带是乳畜带,请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提示:包括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克服不利打造精准农业】材料二以色列创造沙漠中的农业奇迹,其50%以上的水来自海水淡化,借助高科技打造出精准农业体系。其南部地区成为世界最发达的灌溉农业区,生产高质量的水果、蔬菜和花卉等农产品,大量出口欧洲。下图分别为以色列分布图和以色列精准农业体系示意图。(3)沙漠主要分布在以色列的 部地区。(4)为了缓解该地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以色列主要通过 措施来克服当地不利的自然条件以发展农业。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国家、居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解析】【分析】读图可知,撒哈拉以南非洲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刚果河两次穿过南纬3°;①为刚果盆地;②为东非高原。故答案为:B。【点评】刚果河是非洲流量最大的河流,流经刚果盆地,受地形影响,河道弯曲且支流众多,在低纬度地区易出现多次穿越同一纬线的现象。【答案】2.C3.D4.B【知识点】美洲概况【解析】【点评】北美洲是世界第三大洲,北部濒临北冰洋,东部濒临大西洋,西部濒临太平洋,南部濒临墨西哥湾,南部隔巴拿马运河与南美洲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望。地势东西高,中部低。2.读图可知,从海陆位置看,北美洲北临北冰洋,南至墨西哥湾,C正确;西部濒临太平洋,东部濒临大西洋,A错误;北美洲与亚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而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BD错误。故答案为:C。3.读北美洲地形剖面图可知,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地势的特点为东西高、中部低,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4.①地位于山脉西侧(迎风坡),②地位于山脉东侧(背风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受西部落基山脉阻挡,在迎风坡(①地)形成地形雨,降水丰富;气流越过山脉后,在背风坡(②地)因空气下沉、水汽减少,降水稀少。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地形因素,B正确;与纬度、气候、人类活动关系不大,ACD错误。故答案为:B。【答案】5.C6.A【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解析】【点评】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第一步:根据7月温度判断南北半球,7月温度高则为北半球,7月温度低则为南半球;第二步:以“温"定“带”,根据最冷月气温判断气候带;第三步:以“水”定“型”根据降水量判断气候类型,主要从季节变化和年降水量两个方面讨论。5.A、读图文材料可知,由于该岛为热带季风气候,A错误;B、热带地区全年高温,各月均温差异小,B错误;C、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分为明显的旱季和雨季,C正确;D、降水集中在6-10月份,D错误。故答案为:C。6.每年热季,“草堆”干枯,转为褐色,根据右图降水量和气温的变化图,可知3-5月份降水稀少,气温最高,草类完全干枯,褐色景观最典型,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答案】7.A8.A9.C【知识点】中东的位置和范围;中东人文地理特点(宗教与文化习俗)【解析】【点评】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波斯湾的唯一出口是霍尔木兹海峡,该海峡是世界上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是世界上重要的产油国;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是中东地区发生战争和冲突的重要因素。7.历史上,双方对 “巴勒斯坦地区” 的领土划分存在根本分歧。以色列在 1948 年建国后,通过多次战争实际控制的领土远超联合国分治决议划定的范围,而巴勒斯坦寻求建立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国家,领土纠纷成为冲突的核心,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8.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连接红海与地中海,是亚非两洲的天然分界线。中国物资船从印度洋经红海、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可抵达巴勒斯坦,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9.A、中东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耶路撒冷被三大宗教视为“圣城”,A正确;B、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清真寺是麦加的大清真寺,B正确;C、中东地区多为阿拉伯国家,官方语言主要是阿拉伯语,C错误;D、耶路撒冷和麦加都被视作是伊斯兰教的圣地,D正确。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答案】10.C11.B【知识点】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解析】【点评】南极地区位于南极圈以南,纬度高,气候具有酷寒、多大风、干燥的特点;南极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和科学考察的宝地。10.A、由图可知,南极的五个科考站中,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北,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故A错误;B、南极地区气候特征为酷寒、干燥、烈风,年降水量极少,故B错误;C、南极点是地球最南端,所有地点相对于南极点均位于正北方向,因此任何南极科考站都在南极点的正北方,故C正确;D、6-8 月为南极的极夜期,气候严寒,不利于施工,故D错误。故答案为:C。11.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受到全世界的重视。针对南极地区的和平利用、科学考察、环境保护等,1959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南极洲上禁止播种植物,温室大棚中也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原因是保护生态环境,故B正确;目的不是为了展示科技水平,提高作物品质,大棚无土栽培会提高种植成本,故ACD错误。故答案为:B。【答案】12.B13.D【知识点】俄罗斯自然地理概况;俄罗斯的交通特点【解析】【点评】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自然因素(地形:较为平坦,桥隧长度最短;气候:远离气象灾害多发地;地质:远离地质灾害多发地;水文:途经地区江河较少);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历史文化因素。影响现代交通线路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一般均为社会经济因素,科技是技术支持因素,自然条件是基础限制因素。12.A、高铁主要是客运,对于矿产资源的运输影响不大,A错误;B、莫斯科至圣彼得堡沿线是俄罗斯欧洲部分的核心区域,分布着众多城镇,人口密度高,客运需求旺盛,是高铁选线的主要依据,B正确;C、俄罗斯耕地主要集中在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占用耕地不是该选线主要考虑响因素,C错误;D、俄罗斯西部整体地形区为东欧平原,地形不是该选线主要影响因素,D错误。故答案为:B。13.俄罗斯高铁沿线,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洪水灾害较少,①错误;俄罗斯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漫长,莫斯科至圣彼得堡沿线冬季常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暴雪天气频繁,影响施工安全与进度,②正确;纬度高,气温低,冻土广布,③正确;俄罗斯欧洲部分植被覆盖率高,地表沙源少,沙尘天气罕见,④错误。故答案为:D。【答案】14.D15.B【知识点】日本概况【解析】【点评】日本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屿及其周围的3900多个岛屿组成,日本的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交通运输便利,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市场狭小,经济对外依赖性强,日本进口原料,出口产品,形成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14.日本北部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寒冷降雪丰富,屋顶厚厚的茅草可抵御冬季寒风侵袭,人字形的屋顶利于预防冬季雪灾,AB不符合题意;日本多火山地震,木造结构稳固,可以降低地震带来的伤亡,C不符合题意;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是世界上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合掌屋的木材和茅草均取自当地,无需进口,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D。15.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耕地被山脉、河流分割为小块梯田或坡地。小型农机具灵活轻便,适合在狭窄地块和坡地作业,大型农机具难以施展,B正确;人均耕地少不代表地块小,不是以小型农业机械为主的原因,C错误;气候温暖湿润,土质疏松,与小型机械无关,A错误;河网稠密会分割耕地,但不是主要原因,且与土壤无关,D错误。故答案为: B。16.【答案】(1)南;发达(2)冬季降雪多,积雪时间长;山地地形,坡度适宜等。(3)纬度(4)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5)挪威峡湾、埃菲尔铁塔、古罗马斗兽场【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欧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欧洲西部繁荣的旅游业【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历届冬奥会举办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南半球国家因纬度低、缺乏冰雪条件,未举办过冬奥会;欧洲西部是冬奥会举办核心区域,国家多为发达国家。(2)欧洲西部冬奥会举办地多分布在阿尔卑斯山脉附近,其有利条件为:冬季受西风和地形影响,降雪量大,积雪持续时间长;山地地形起伏大,坡度适宜,适合滑雪、雪橇等冰雪运动场地建设;山脉周边自然景观优美,旅游配套设施完善,便于赛事组织和游客接待。(3)图中等温线分布规律得出世界 1 月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其主要影响因素为纬度因素。纬度越低,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多,气温越高;反之,纬度越高,气温越低。(4)读图可知,意大利罗马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5)欧洲西部旅游资源丰富,如英国的伦敦塔桥、荷兰风车、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西班牙的斗牛、挪威的峡湾风光等。【点评】欧洲西部多半岛、岛屿,欧洲西部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异常丰富,挪威陡峻幽深的峡湾、瑞士冰雪皑皑的山峰、西班牙阳光灿烂的海滩、法国景色如画的田园、风光旖旎;千年古都罗马、音乐之都维也纳、艺术之都巴黎,精湛典雅;古老的城堡、庄严的教堂、为数众多的博物馆,风格各异;西班牙的斗牛场、意大利的狂欢日以及慕尼黑的啤酒节。(1)读图可知,历届冬奥会举办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冬奥会举办届数最多的大洲是欧洲,欧洲经济发达,大多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2)欧洲南部为阿尔卑斯山脉,该地位于中纬度地区,冬季气温低,降雪多,积雪时间长,山地地形,坡度适宜滑雪,因此欧洲西部冬奥会举办地多分布在阿尔卑斯山脉附近。(3)由图中等温线分布规律得出,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纬度低,气温高,纬度高,气温低,可知其主要影响因素为纬度因素。(4)读图可知,意大利罗马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5)欧洲西部旅游资源丰富,如英国的伦敦塔桥、荷兰风车、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西班牙的斗牛、挪威的峡湾风光等。17.【答案】(1)旱(2)西南;旱涝;水稻和小麦(3)中间高,四周低(4)全球经济低迷,需求量减少【知识点】南亚的位置与国家;南亚地形、气候与河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解析】【分析】(1)南亚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特点是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6到9月为雨季,10月到次年5月是旱季,因此每年3-5月,正值南亚的旱季。(2)导致南亚洪水泛滥的季风为图中箭头所示的西南季风,西南季风将印度洋的湿润水汽输送至内陆,形成降水,西南季风不稳定,导致南亚水旱灾害频繁,印度是水旱灾害最多的国家。南亚地形平坦,水热条件好,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水稻喜湿热,主要分布在降水丰富的东北部和沿海地区;小麦喜温凉,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少的恒河上游和德干高原西北部。(3)斯里兰卡的河流多从岛屿中部向四周分流,形成放射状水系。水系分布与地势密切相关 —— 水往低处流,因此可推断其地势中部高、四周低。(4)近年来斯里兰卡宝石商品出口产值减少的原因有:全球经济低迷,需求量减少;国内环境不稳定;政府对河流开采进行阶段管制,禁止大型机械开采,导致产量下降等。【点评】南亚地区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每年的6-10月,盛行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季风,降水丰富,为南亚的雨季;西南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造成水旱灾害。(1)南亚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特点是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6到9月为雨季,10月到次年5月是旱季,因此每年3-5月,正值南亚的旱季。(2)导致南亚洪水泛滥的季风为图中箭头所示的西南季风,西南季风将印度洋的湿润水汽输送至内陆,形成降水,西南季风不稳定,导致南亚水旱灾害频繁,印度是水旱灾害最多的国家。南亚地形平坦,水热条件好,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3)斯里兰卡的河流由中部流向四周,可知这里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4)近年来斯里兰卡宝石商品出口产值减少的原因有:政府出台政策管制开采;斯里兰卡的宝石资产量降;全球经济低迷,需求量减少;国内社会环境不稳定,影响出口贸易等。18.【答案】热带;热带草原;安第斯;亚马孙平原;生物多样性减少;混血【知识点】巴西的人口与城市;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美洲概况【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南美洲被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过,由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因此南美洲热带面积广阔,气候类型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2)安第斯山脉纵贯南美洲西部,全长约 8900 千米,是科迪勒拉山系的南部分支,由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3)南美洲拥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北部的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为多种物种提供栖息地,热带雨林面积锐减将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具有保持水土的功能,热带雨林面积锐减将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热带雨林进行光合作用会吸收二氧化碳,热带雨林面积锐减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从而导致全球变暖。(4)南美洲历史上曾是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殖民地,欧洲白人、非洲黑人及当地印第安人长期通婚,形成了混血人种。目前,巴西、阿根廷等国混血人种占比显著,使南美洲成为“世界人种大熔炉”。【点评】南美洲热带范围广阔,温带面积不大,寒带缺失,气候类型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其中亚马孙平原属热带雨林气候,巴西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19.【答案】(1)进口;坐在矿车上的国家(2)①;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褐煤资源丰富(3)C(4)缓解能源缺乏;减少大气污染【知识点】空气质量和污染指数;日本的工业;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和工矿业;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解析】【分析】(1)日本国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匮乏,工业原料和燃料主要依赖从国外进口,形成了 “进口 — 加工 — 出口” 的经济模式。澳大利亚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尤其是煤炭、铁矿石等储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因此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2)由图可知,日本在澳大利亚利用褐煤生产氢能,然后运回日本,制氢厂的最佳选址应位于澳大利亚煤炭资源分布图中的①处,原因是该地城市密集,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褐煤资源丰富,靠近褐煤产地,能够节省运输成本。(3)日本主要为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澳大利亚分布最广的气候是热带沙漠气候,①错误;由图可知,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日本矿产和原料匮乏,日本可能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矿、铁矿、牛肉等,②正确;日本和澳大利亚两国发展经济的共同优势是海岸线长,海运便利,③正确;两国都是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水平都很高,④正确。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4)日本能源短缺,依赖进口,“褐煤制氢” 合作可增加能源供应渠道,缓解能源危机;氢能属于相对清洁的能源,相比传统煤炭燃烧,能减少二氧化碳、粉尘等污染物排放,改善工业生产中的环境问题。【点评】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经济发达,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因有许多古老的动物,如袋鼠、鸸鹋、鸭嘴兽等,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因放养绵羊和出口羊毛最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铁矿、铝土矿、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而且开采的矿石一半以上用于出口,被誉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1)日本和澳大利亚都属于工业发达的国家,在矿产资源方面,日本矿产资源匮乏,工业原料和燃料主要依赖进口,所以日本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港湾优良方便进口原料和出口工业制成品;澳大利亚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因此被称作“坐在矿车上的国家”。(2)由图可知,日本在澳大利亚利用褐煤生产氢能,然后运回日本,制氢厂的最佳选址应位于澳大利亚煤炭资源分布图中的①处,原因是该地城市密集,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褐煤资源丰富,靠近褐煤产地,能够节省运输成本。(3)日本主要为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澳大利亚分布最广的气候是热带沙漠气候,①错误;由图可知,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日本矿产和原料匮乏,日本可能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矿、铁矿、牛肉等,②正确;日本和澳大利亚两国发展经济的共同优势是海岸线长,海运便利,③正确;两国都是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水平都很高,④正确。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4)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当用于工业生产时,燃烧后只会生成水蒸气,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和温室气体。因此,日本和澳大利亚两国开展“褐煤制氢”合作,对日本工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包括:减少大气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工业生产提供可靠的能源来源。20.【答案】北温;平原;地形平坦,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的生长;美国的制造业带,交通便利,城市和人口分布密集,市场广阔;南;海水淡化、精准灌溉【知识点】中东匮乏的水资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美国概况;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解析】【分析】(1)美国本土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属于北温带,光热条件适宜农作物生长;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中部大平原面积占国土一半以上,地势平坦开阔,是世界上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配合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的灌溉水源,形成农业发展的先天优势。(2)N是美国东北部五大湖附近的乳畜带,这里的乳畜业非常发达。自然条件件:①地形平坦,位于五大湖沿岸,气候冷湿(温带大陆性气候),适宜多汁牧草生长;②水源充足,五大湖提供丰富的灌溉和养殖用水。人文条件:①位于美国东北部制造业带,城市密集,人口超过 1 亿,乳肉产品消费市场广阔;②交通网络发达,临近五大湖水运和铁路公路,便于乳制品快速运输;③农业科技发达,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高,养殖技术成熟。(3)读图及材料可知,沙漠主要分布在以色列的南部地区。(4)由图及材料知,以色列创造沙漠中的农业奇迹,其50%以上的水来自海水淡化,借助高科技打造出精准农业体系。其南部地区成为世界最发达的灌溉农业区,生产高质量的水果、蔬菜和花卉等农产品,大量出口欧洲。为了缓解该地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以色列主要通过海水淡化和精确灌溉等节水技术措施来克服当地不利的自然条件以发展农业。【点评】美国地处北美大陆南部,北临加拿大,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湾;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并且实现了农业地区专门化,机械化水平高,效率高,产量大。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学生版).docx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