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地理 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8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2022年7月1日某时刻,两艘轮船航行在我国东海海域,两艘轮船的船员同时看到太阳位于海平面上。下图表示此刻轮船的地理位置,轮船向北航行,乙轮船航行速度快于甲。据此完成下面各题。1.此刻北京时间可能是( )A. 5:00 B. 7:00C. 17:00 D. 19:002.太阳位于船员的( )A. 东南 B. 东北C. 西南 D. 西北2024年是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以下简称西格段)通车运营40周年,截至2024年4月底,西格段累计发送旅客突破1.1亿人次、发送货物4.8亿吨。青藏铁路全长1956千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在冻土上路程最长的高原铁路,被誉为“天路”,西格段全长816.5千米。图为“青藏铁路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3. 青藏铁路西格段经过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泊——青海湖,来到青海湖景区游客不能够体验到的民俗风情是 ( )A. 身穿藏袍跳锅庄舞 B. 品尝酥油茶和糌粑C. 住进牛毛毡搭成的帐篷 D. 住当地传统民居——吊脚楼4. 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吸引了众多游客,下列关于青藏高原旅游必备品及其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棉服:海拔高,气温低B. 防晒霜: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C. 氧气袋:海拔高,空气稀薄,含氧量少D. 雨伞:气候湿润,全年降水丰富5.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人类不合理活动,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的有 ( )①设立自然保护区 ②退耕还林、还草 ③全面禁猎,休牧育草 ④开采砂金以增加居民收入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石牌镇地处汉江之滨,古时商贾云集,舟楫繁忙,南来北往的人们路过这里都会吃上一碗豆腐。该镇种植的黄豆富含微量元素,豆腐的制作工艺考究,口感独特。近年来,全镇半数以上劳动力在外从事豆制品加工及相关产业,“石牌豆腐郎”远近闻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6.古时石牌镇豆腐声名远播,主要得益于( )A. 历史悠久 B. 交通便利C. 宣传有力 D. 物美价廉7.当前有些“石牌豆腐郎”将豆制品加工企业迁回家乡发展,看重的是该镇的( )①产业基础 ②人才优势 ③劳动力数量 ④市场需求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8.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为保障“石牌豆腐”品质,可采取的有效举措是( )A. 采购外地大豆 B. 开发新产品C. 制定技术标准 D. 举办文化节大岭村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距广州市区约15千米。村内有保存较为完好的岭南风格建筑群。2000年以来,大岭村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产业逐渐多元化。2020年村内户籍人口2653人,常住人口4000余人,各项产业总收入约9000万元。下表示意大岭村的发展阶段及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大岭村从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 )①外来人口比重增加 ②乡村景观趋于破碎 ③农业生产功能增强 ④就业形式逐渐多样A. ①② B. ①④C. ②③ D. ③④10. 大岭村产业逐渐多元化的根本原因是( )A. 交通便利 B. 政策扶持C. 市场需求 D. 环境优美11. 大岭村的发展经验最适合推广应用到( )A. 规模较小,将要搬迁撤并的乡村 B. 距城较近,文化特色鲜明的乡村C. 规模较大,人口不断减少的乡村 D. 距城较远,城乡联系不强的乡村大部分蔬菜品种都不耐冬季严寒和夏季的高温多雨及台风灾害,这种习性与各地气候条件结合,形成了蔬菜生产和供应的季节性“淡季”。下图为“我国上海、云南和海南三地间蔬菜流向示意图”。完成以下各题。12.推测云南蔬菜运往海南的时间最可能是( )A. 1~3月 B. 4~5月 C. 6~9月 D. 10~12月13.云南省夏季发展蔬菜生产基地的最有利自然条件是( )A. 地势较高,气候温凉 B. 纬度较低,高温多雨C. 气候干燥,病虫害少 D. 空气稀薄,光照充足14.上海、云南和海南三地间蔬菜运输规模日趋扩大,其根本原因是( )A. 农业科技发展 B. 市场需求增长C. 交通条件改善 D. 农业政策优惠陕西省东北部的某县,地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该县人民积极响应“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号召,结合该地的气候特点,通过与相关农业开发公司合作,自筹资金,进行生态核桃林区开发建设,治理了荒山荒坡的水土流失,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找到了新出路。据此完成以下各题。15.该县结合气候特点,发展生态核桃林,水土流失随之得到治理,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 整体性 B. 差异性C. 单一性 D. 永恒性16.提升水土流失治理能力,大力发展经济林,为当地经济发展找到了新出路,这说明( )A. 土地质量影响着当地经济的发展B. 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当地气候环境C. 生态核桃林种植适合在全国推广D.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得到彻底治理二、非选择题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黔南地区地处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盆地过渡地带,地势起伏大,历来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该地区水热资源充沛,沟壑纵横,山峦延绵,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水土流失现象严重。该地区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近年来茶叶种植成为其支柱产业。下图示意黔南地区云雾镇不同生物措施对坡面产流产沙的调控效应。(1)简析黔南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2)说出不同生物措施下产沙量的差异,并分析人工草地的产沙量低于自然恢复草地的原因。(4分)(3)简述当地水土流失可能导致的后果。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多省交界地区,受地形、地貌影响,发展落后于省内其他地区的城市称为边界城市。2022年11月,专家建议推动资源和政策红利向省际边界城市倾斜。下图为赣州周边边界城市分布图。(1)指出边界城市共有的特征。(2)简述图示边界城市发展具有的优势条件。(3)说出发展边界城市的主要意义。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在云贵高原某地发现一段两侧近似直立的河谷。下图示意该河谷发育过程中的三个时期。(1)分析该河谷的发育过程。(8分)(2)推测该河谷堆积物的主要来源。(4分)(3)说明该河谷形成前后自然环境的变化。(6分)一、单选题1.【答案】A【解析】两艘轮船的船员同时看到太阳位于海平面上,说明甲、乙两轮船都位于晨昏线上。根据图示显示,甲在乙的西北方向且此时为北半球夏半年,可知甲、乙同在晨线上。7月1日,北半球各地应该6:00之前日出。故选A。2.【答案】B【解析】7月1日处于北半球夏半年,全球各地(极昼、极夜地区除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故B正确。3.【答案】D【解析】青藏铁路西格段经过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泊——青海湖,来到青海湖景区游客不能够体验到的民俗风情是身穿藏袍跳锅庄舞;品尝酥油茶和糌粑;住进牛毛毡搭成的帐篷;ABC正确;吊脚楼是东南亚的传统民居,D错误,故选D。4.【答案】D【解析】青藏高原旅游必备品及其原因正确的是:棉服:海拔高,气温低;防晒霜: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氧气袋:海拔高,空气稀薄,含氧量少;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高寒特征显著,全年降水比较少,D错误。故选D。5.【答案】A【解析】设立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还草,全面禁猎,休牧育草,都有利于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①②③正确;开采砂金会破坏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④错误。故选A。6.【答案】B【解析】根据文字材料“石牌镇地处汉江之滨,古时商贾云集,舟楫繁忙”,说明石牌镇水运交通便利,南来北往的人们路过这里都会吃上一碗豆腐,因此声名远播,B正确。7.【答案】A【解析】由材料“古时商贾云集,舟楫繁忙,南来北往的人们路过这里都会吃上一碗豆腐”,可知该镇豆制品加工产业基础好,①正确;由材料“该镇豆腐的制作工艺考究,口感独特”可知,该镇具有从事豆制品加工及相关产业的人才优势,②正确;石牌镇是隶属于湖北荆门钟祥市的小镇,人口数量不多,市场需求不大,③④错误。故选A。8.【答案】C【解析】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可制定技术标准,规范生产流程,实施标准化生产,保障“石牌豆腐”品质,C正确;由材料“该镇种植的黄豆富含微量元素”可知,采购外地大豆,无法保障黄豆的品质,A错误;开发新产品与豆腐品质无关,B错误;举办文化节,可提升“石牌豆腐”的知名度,扩大市场,但无法保障“石牌豆腐”品质,D错误。9.【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2020年大岭村常住人口大于户籍人口,可推测外来人口较多,结合材料和表格信息可看出,从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主要产业由农业,转变为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大岭村产业逐渐多元化,发展动力也转变为外部投资、商企进驻,可推测大岭村外来人口比重增加,人们从事的产业活动类型增多,就业形式逐渐多样,①④正确;材料中提到,村内有保存较为完好的岭南风格建筑群,大岭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这说明该村乡村景观得以保留,得到很好的保护,而不是破碎化,②错误;从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大岭村主要产业由农业,转变为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可推测农业生产功能减弱,旅游观光等文化功能增强,③错误。故选B。10.【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大岭村从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主要产业由农业,转变为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产业逐渐多元化,发展动力由村民个体主导转变为外部投资、商企进驻,这说明大岭村的产业发展主要受市场因素的驱动,产业转变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市场决定了产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C正确;交通、政策、环境为产业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支撑,但与市场需求相比,均不是根本原因,ABD错。故选C。11.【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大岭村距广州市区约15千米,村内有保存较为完好的岭南风格建筑群,大岭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说明大岭村的发展得益于离大城市较近,文化特色鲜明,所以大岭村的发展经验最适合推广应用到与其区位条件相似的乡村,B正确,D错误;大岭村人口较多,规模较大,并且吸引了大量外来常住人口,不属于将要搬迁撤并和人口减少的乡村,AC错。故选B。12.【答案】C【解析】冬季,海南岛有“天然温室”之称,是我国北京、上海等城市的蔬菜供应基地。夏季海南气温高,病虫害多发,种菜风险大;多暴雨,有台风过境,田间易积水,蔬菜易涝;昼夜温差较小,栽培蔬菜质量差,产量较低,因此需从云南调入蔬菜,故选C。13.【答案】A【解析】云南为东部地区的广阔市场提供东部夏季不能生产的凉性蔬菜,主要是由于地势较高,气候温凉,A对。14.【答案】B【解析】市场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与规模,上海、云南和海南三地间蔬菜运输规模日趋扩大,其根本原因是市场需求量增长,B正确;农业科技发展、交通条件改善和农业政策优惠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与规模,但并不是根本原因,A、C、D错误。15.【答案】A【解析】该县结合气候特点,发展生态核桃林,既增加了经济收入,又加强了水土保持,使水土流失得到治理,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A正确。与差异性无关,B错误。自然地理环境没有单一性和永恒性的特点,C、D错误。故选A。16.【答案】A【解析】提升水土流失治理能力,大力发展经济林,为当地经济发展找到了新出路,说明土地质量影响着当地经济的发展,要加强水土保持,A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17.【答案】(1)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多暴雨;地表崎岖,坡度陡峻;土层较薄,植被根系浅;坡地过度开垦,人为扰动强。(2)产沙量差异:耕地>经济果木林>自然恢复草地>水土保持林>人工草地>水平阶整地+经济果木林。原因:人工草地植被层较厚,且密度大,对土壤保护效果明显,产沙量较低。(3)冲毁土地,破坏农田;土壤肥力减退,生产力下降甚至丧失;旱涝灾害和地质灾害频发,生态失调;河湖、水库淤积,综合效益降低。18.【答案】(1)地处行政区交界处附近;距离中心城市远,城市规模小,等级低;经济腹地小,经济水平低。(2)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土地面积广阔且价格低廉;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3)有利于因地制宜,发挥区域特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经济融合,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转移;扩大大城市经济腹地;缩小省域经济差异,实现共同富裕等。19.【答案】(1)外力作用沉积形成深厚的石灰岩,地壳抬升形成高原,裂隙发育;地表水下渗溶蚀裂隙,裂隙扩展扩大形成地下暗河;地下暗河继续下蚀,洞穴空间拓展,形成溶洞;洞顶坍塌,地下暗河出露,形成河谷。(8分)(2)洞顶洞壁坍塌物;河流上游搬运的物质;崖壁坍塌物。(4分)(3)地表破碎,地形起伏大;地下暗河变成地表河流;形成新的生物群落。(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