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茂名市电白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茂名市电白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八年级语文质检练习(一)
说明:1.范围: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9、10、12课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2.答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别、学号按要求填写好。
3.答题必须用黑色的钢笔或签字笔按要求答在答卷上。
一、积累运用(21分)
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1)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蒹葭》)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衿》)
(3)式微式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式微》)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文文同学在复习古诗文时,按照诗歌蕴含的不同情感进行专题复习,请你根据提示,帮助他写出相应诗句。
关键词 相应诗句 解读
相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君子追求淑女没能如愿,日夜心头挂牵,睡不着,表现君子的相思之苦。
求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诗人想渡湖却没有船只,委婉含蓄地写出了自己想从政却无人引荐的境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7分)
时光静静地___________,tián jìng的春天的帷幕已经拉开。阳春三月,这里处处是浓浓的春意:春风轻棉、绿草茵茵;春花盛开,花香弥漫;春水chán chán,诗意盎然。那个寒冷的季节已经销声匿迹;无论是中山公园,还是滨河公园,到处都是___________、花团锦簇,一派生机勃勃的____________。漫步其中,每一处的美景都令人tàn wéi guān zhǐ。如是,早春的味道装饰着萌动的大地,向全国各地的游客发出邀请。本着游客至上、安全有序,景区工作人员为大家提出了多种人性化服务。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1)tián jìng( ) (2)chánc hán( ) (3)tàn wéi guān zhǐ( )
3.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流动 碧草连天 现象 B.流动 衰草连天 现象
C.流淌 碧草连天 景象 D.流淌 衰草连天 现象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本着游客至上、安全有序的原则,景区工作人员为大家提起了多种人性化建议。
B.本着游客至上、安全有序的原则,景区工作人员为大家提供了多种人性化服务。
C.本着游客至上、安全有序的意义,景区工作人员为大家提出了多种人性化建议。
D.本着游客至上、安全有序的意义,景区工作人员为大家提供了多种人性化服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6题。(4分)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某中学八(1)班准备开展“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活动。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主持的“诚信建设万里行”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于6月29日下午在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举行。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央网信协、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负责同志以及19家中央新闻单位负责同志和骨干编辑记者共10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人民日报、新华社负责同志以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分别发言。启动仪式后,各媒体进行了集中采访活动。
5.活动一:声情并茂诵古诗——在诗歌诵读比赛中,文文同学准备诵读《蒹葭》,但是不知道如何选择配乐。为了更好地表现诗歌内容和意境,请你从下列歌曲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推荐给文文,并说明理由。(2分)
A.《二泉映月》————悲苦辛酸 B.《在水一方》————清逸婉约
C.《战台风》————气势磅礴 D.《彩云追月》————轻快写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活动二:别出心裁品古诗——文所在的小组模仿古人,从诗歌中选取不同的字词组合成对联,这是文文同学选好的下联,请你帮他选出最恰当的备选词,补全上联。(2分)
备选词:两岸 秋色里 伊人 苍苍水 蒹葭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满庭梧叶月明中
二、阅读(49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7~11题。(18分)
【甲】桃花源记
(东晋)陶渊明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山静日长
罗大经
午睡初足,旋①汲山泉,煮苦茗啜之。从容步山径,抚松竹,与廢犊②共偃息于长林丰草间。坐弄流泉,漱齿濯足。既归竹窗下,则山妻③稚子,作笋蕨④,供麦饭,欣然一饱。弄笔窗前,随大小作数十字,展所藏法帖、墨迹、画卷纵观之。兴到则吟小诗,或草《玉露》⑤一两段,再烹苦茗一杯。出步溪边邂逅园翁溪叟问桑麻说粳稻,量晴校雨,探节数时,相与剧谈一晌。归而倚仗柴门之下,则夕阳在山,紫绿万状,变幻顷刻,恍可入目。
【注释】①旋:随即,不久。②震犊(mí dú):小鹿。③山妻:隐士之妻。常用作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的谦辞。④笋蕨:竹笋和蕨菜。⑤玉露:作者有笔记《鹤林玉露》。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具答之/归而倚仗柴门之下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巘多生怪柏
C.不足为外人道也/漱齿濯足 D.欣然规往/欣然一饱
8.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兴到则吟小诗,或草《玉露》一两段,再烹苦茗一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用三条“/”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出 步 溪 边 邂 逅 园 翁 溪 叟 问 桑 麻 说 粳 稻
10.有人认为,《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与《蒹葭》中的“伊人”都象征着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好事物。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作者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2~14题。(10分)
古蜀人的艺术创造力
王仁湘
①广汉三星堆遗址和成都金沙遗址等重大考古发现,让我们了解到古蜀文明的特质所在。大量金、铜、玉、石骨牙类文物遗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考古发现大量形体高大、威严神圣、地域特色浓郁的精美青铜文物,再现了四川先民独特的生存意象与奇幻瑰丽的心灵世界,也体现出古蜀族非凡的艺术想象力与惊人的创造力。
②出土自三星堆二号坑中的青铜立人像经过精心修复,整体形象基本完整,成为三星堆出土青铜造像体量最大的一件文物,十分引人注目。
③青铜高台立人像光华熠熠、气势磅礴,以1:1的比例仿真铸造,如此巨大的青铜立人像,在商周考古中闻所未闻。远观立人铜像体态修长,端正直立,双臂平抬,双手对握为环形,手握之物已失。近观立人铜像,着纹样华丽的冠服,裸露十趾,两足正立。足下是两层高台,装饰4个连接为一体的兽首,兽首作细目翘鼻独角状。这尊铜像巍巍立定在恰以容足的高台上,双手握物,极目远眺,好似在奉献,又好似在默祷,气度庄重肃穆,神情祥和虔诚。
④青铜立人头著筒形高冠,刺簪束发,冠分上下两层。下层饰回纹一周,纹作两排平行。上层为大眼兽面之形,仅为一对带眉毛的大眼睛,耳鼻均无。兽面双目中的两睛略为圆形,处在冠面两侧位置,眼形球体很大,大到涨出眼眶之外。立人冠式为兽面冠,兽面的眉心有一圆形装饰,或以为是太阳象征。太阳是为天眼,兽面的双目与太阳图像同在,立人冠可称为“天目冠”。
⑤立人像方面宽颐,鼻梁高隆;双唇紧闭,两耳外张;重眉舒展,清目极远。坚毅中显露出一种虔诚,和善中透射出一种肃穆,这是一种非常特别的表情。外角明显翘起的杏仁双目,让人感受到目光炯炯。
⑥立人像冠服所饰纹样繁缛,衮衣绣裳的飘逸华美透过斑驳锈色畅达地放射出来。那些细腻的刻画,将立人本体的高贵表露无遗。立人像身躯挺拔,身穿紧袖内服、半臂式外套和裙式下裳。内衣无领窄缘,长袖短摆,袖长及腕,摆平及胯,向右开衫,腋下系扣。外套为半臂短袖,袖口宽缘,衣摆稍长于内衣,向右开襟。下裳实为裙装,开为前后两片,前高后低,前片平齐过膝,后片叉分及足。在立人像衣外还有一条大带,大带作编织之形,沿外衣缘口左斜跨肩,两端于背后肩胛处结扎。
⑦立人衣裳繁纹满饰,纹样构图取图案化形式,对称工整,有大块单元,也有连续小图,应为锦绣织物。半臂外衣纹样最精,纹样分为两组,以前后中线为界。前后中线构图相同,用相间的一旋一圆的眼形图案组成垂直纹饰带,将外衣中的图案分为左右两组。左侧一组为排列成方阵的4条龙纹,龙纹两两相背,龙爪紧握为拳,龙翅高展,龙鬣飞扬,迅雷疾风,威之武之。右侧一组为竖向平行排列的两排兽面纹,构图简约,稍见眉目而已,春煦秋阳,温之霭之。
⑧下裳前后摆纹样雷同,纹分两段,均为兽面图像。上段为大眼兽面,主体为圆形双目,两眼间有鼻形图案。下段前后各有4张倒置兽面,兽面一般也是只表现双目,但戴有三齿高冠。这样子是兽是人,尚不能判定。
⑨这尊青铜立人像会是谁的雕像?在小国寡民时代,王具有多重身份,既是号令平民众生的国君,又是统领大小巫师的群巫之长。立人像穿着礼服,手奉祭器,似乎正在主持一次隆重的祭典。立人像身穿衮衣,具有王者身份;又见它立于高台之上,手握神器,同时又具有巫者身份。
⑩我以为三星堆祭祀坑埋藏的是古蜀时代智慧的结晶,那都是古蜀时代独特而精彩的文创作品,是记录一个地区一个时代思想的文化遗产。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4月17日,有删减)
12.阅读文章,在插图横线上标注具体名称。(每空限4字)(3分)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1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青铜立人像整体形象非常完整,是三星堆出土青铜造像体量最大的一件文物。
B.立人冠式为兽面冠,兽面的眉心是一个呈圆形的装饰,这个是太阳的象征。
C.立人像身穿紧袖内服、半臂式外套和裙式下裳,内衣和外套一左一右开襟。
D.根据衣着和姿势可以推断,立人像既具有王者身份,同时又具有巫者身份。
14.第⑦段画线句的说明对象是什么?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5~18题。(15分)
于木匠
侯发山
①于木匠,顾名思义,是个木匠,是我们邻村的,方圆十几里就数他的手艺高。在过去那个年月,木匠有干不完的活儿。于木匠有了这手艺,日子过得从容散淡,不分农忙和农闲,背着刨子大锛之类的工具,走村串户,成为乡下的一道风景。大家当面尊称他“于师傅”,可是背后都称呼他“愚师傅”或者“榆师傅”。
②我的个子矮,中学毕业后,我还没锄把高,爹就让我跟于木匠学手艺,他说木匠虽然是个粗活儿,但好赖是个手艺,风吹不着,雨刮不到,也说不上有多累,进了雇主家,跟见到娘家人一样,高接远送。我答应了,于木匠不答应。爹不知道跑了多少趟,于木匠才松口。
③第一天,师父就问我:“你想学油漆还是学木工?”师父会做家具,也会给家具上漆,即油漆匠的活儿也会干,是个全把式。
④我说:“都学。”爹给我说过,学会武艺不压身。多一样手艺,多一条活路。“别蹬鼻子上脸,给你点颜色,就想开染坊啊?”师父冷着脸。我不知道师父的意思,傻乎乎地瞅着他。
⑤师父重复:“学油漆还是学木工?”我想了想,觉得油漆匠的活路简单,不就是拿起刷子涂抹一下,跟小时候用尿泥糊墙壁差不多,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便说:“学木工。”于木匠没再说话,算是应允了。
⑥木工的活儿看似粗活儿,实际是个细活儿。师父做家具不画图纸,都在脑子里装着。他对着雇主给的木料看一眼,开始动手了,先是打墨儿解板,接下来是拼制板和撑,再用刨子推光,熬胶合缝,紧接着是凿眼开榫……他忙活的时候,哑巴似的极少说话,只让我打下手。有时候,我手脚迟一点,他就会用身边的工具惩罚我,或用尺子打我,或用铅笔戳我。我不敢有任何反抗的行为。我有时觉得一天也干不下去,真想撂挑子。但想着爹低三下四求他的样子,我忍了,拿着“徒弟徒弟,三年奴隶”的古话来安慰自己。
⑦那天晚上,我们给一户人家做完活儿后,天已经黑得瞅不到人影了。主人再三挽留,师父拒绝了,说:“三四里路,抬脚就到家了。”走出大门没多远,师父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我说:“说好的,管吃不管住,不能让人拿了话柄。”
⑧走到半路,忽然,路旁窜出一只野狗,可能看我个子小好欺负,不声不响地扑到我的腿上咬了一口,然后转身跑了。我哇地哭出声来,既害怕又疼痛。师父挥舞着手中的铁斧,狠狠地对着逃跑的野狗叫道:“有种冲我来啊?”然后,他背上我,一路小跑来到镇卫生院,谁知道,镇里没有狂犬疫苗,他就拦了辆顺路的货车,把我送到县防疫站打了疫苗,回来时已经是凌晨两点。后来,我爹要给师父一笔费用作为酬谢。师父不耐烦地说:“六个指头挠痒,多一道子。跟着我出的事,咋能让你出钱?”
⑨我学徒三年期满的时候,本村的张全请师父做一个梳妆台。师父照例去看主人家备的料。张全说:“有剩余的料头,可以做个小板凳或小桌子。”“料头”指的是做完家具后剩余的边角料。
⑩“你方圈左近打听一下,老于打家具,哪有多余的料头?”师父的脸色阴沉着,一瞅就是不高兴。张全知道自己捅到了马蜂窝,赔着笑脸解释:“于师傅,我不是那个意思,真不是那个意思。”师父不再理睬他,开始选木料。
果然,梳妆台做好后,没有剩余一块板一根梁撑,地上只有白花花的锯末和刨花。时间久了,我便明白,高明的木匠从不浪费木料,用料头做小家具是同行在讨好主人,在遮自己的丑。
梳妆台做好后,张全拿出事先预备好的油漆,让师父给刷上颜色。师父拒绝了,说:“我只做家具,不干这活儿。”“您不是会这个吗?”张全不以为然地说。在他看来,那是放羊拾柴火,顺手捎带的事。
“就算会,我也不干!”师父的话硬邦邦的,落在地上都能砸个坑。“我可以加钱。”“加钱也不干。”师父一边收拾家具一边说。张全没辙,只得讪讪地说:“好,好,我再找油漆匠。”看他的表情,好似还有“离了王屠户,不吃连毛猪”的意思。
回来的路上,我忍不住问师父:“师父,有钱怎么不赚呢?”
师父叹口气,说:“巩县有个康百万庄园,镇园之宝是留余匾,匾上讲‘遇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推之,凡事皆然 ’啰唆这么多,到底说的啥呢,就是说凡事留有余地,给别人留口饭吃,不能做尽做绝了。”
那一刻我忽然觉得,师父好可亲,好可爱,真想跟着他再学三年。
(选自《百花园》2024年第5期,有删改)
15.文章开头写道:“可是背后都称呼他‘愚师傅’或者‘榆师傅’。”你认为于木匠真的“愚”吗?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结尾说“那一刻我忽然觉得,师父好可亲,好可爱,真想跟着他再学三年”,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我”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结合语境,回答括号内的问题。(4分)
(1)“别蹬鼻子上脸,给你点颜色,就想开染坊啊?”师父冷着脸。(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就算会,我也不干!”师父的话硬邦邦的,落在地上都能砸个坑。(加点的文字有何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于木匠在教导徒弟时非常严厉,甚至会用工具惩罚徒弟,你如何看待他的这种教育方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按要求完成19~20题。(6分)
19.下列选项关于《经典常谈》内容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论语》是孔子所著的,《孟子》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定的。
B.刘向整理编定的《战国策》是一部重要古史,记录的我们常提到的战国时代这一时期的史事。
C.《史记》开创了“断代述史”的形式,《汉书》“纪传体”的创新深深影响了后世正史的写作。
D.朱憙最早将《大学》《中庸》《论语》《春秋》编在一起,后来这四部经典被称为“四书”。
翻开《经典常谈》内容涉及面较广,可根据阅读需要进行组合阅读。
小文阅读了《“四书”第七》一章后,小语给他推荐了《诸子第十》,理由是:因为《“四书”第七》主要谈及儒家思想主张,而《诸子第十》可以了解春秋战国其他思想流派如道家、法家等的思想主张,两相联读,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先秦诸子的思想。
20.小言阅读了《〈诗经〉第四》,请你给他推荐目录中的联读章节一章,并说明理由。(4分)
我选择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共50分)
21.请以“乐在____________中”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不少于500字;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和人名。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八年级语文质检练习(一)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21分)
1、(10分)(1)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
(2)纵我不往 子宁不嗣音
(3)胡不归 胡为乎中露
(4)与君离别意 天涯若比邻
(5)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2.(3分)(1)恬静 (2)潺潺 (3)叹为观止
3.(2分)C【解析】流动,液体或气体移动:流淌,指流着,向前流动。
第一处形容“时光”的消逝,可用“流淌”;衰草连天,意思是形容荒草遍地,极其荒凉的样子。碧草连天,一片无尽的碧绿草地直接天边。
第二处语境,“乡间的田野,像一幅展开的画卷,充满了诗情画意”,应用“碧草连天”;景象,指景色、情景;指状况、气象。现象,能被人感觉到的一切情况。现象是人能够看到、听到、闻到、触摸到的。按照是否有自然属性来分,现象可分为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第三处形容公园,故填“景象”。故选C.
4.(2分)B【解析】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画横线的句子“本着游客至上、安全有序”缺少成分,应在末尾加上“的原则”;“提出了……服务”搭配不当,应改为“提供了多种人性化服务”;故选B.
5.(2分)选择B。《蒹葭》营造了蒹苍露白、秋水澄明、清幽纯净的意境,这一意境和“清逸婉约”相配。
6.(2分)两岸蒹葭秋色里
二、阅读(49分)
7.(3分)D【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代词,他们/结构助词,的;B.形容词,与世隔绝的/形容词,极高的;C.动词,值得/名词,脚;D.相同,都是形容词,“高兴的样子”;故选D.
8.(4分)(1)老人和小孩都和悦幸福,自得其乐。
(2)兴致来了就吟诵小诗,有时(用)草书(写)一两段《玉露》,再煮上一杯苦茶。
9.(3分)出步溪边/邂逅园翁溪叟/问桑麻/说粳稻
10.(4分)同意。桃花源是渔人偶然闯入却又失落的理想社会,象征现实中难以实现的乌托邦;“伊人”始终隔水相望,象征理想或美好事物难以触及的朦胧与虚幻;二者均以距离感和不可及性,暗含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思考。(开放性题目,学生若答“不同意”但能结合文本自圆其说,亦可酌情给分。)
11.(4分)[甲]文:描绘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表现桃源人真诚淳朴、热情好客的民风,寄托了作者对社会及政治的美好理想,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乙]文:表现作者对与世隔绝、自由悠闲的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参考译文】
中午刚刚睡足,就打点山泉水,捡几根松树枝,煮苦茶喝(它)。悠悠然不慌不忙地走在山路上,摸摸松树竹子,跟小鹿(一样)都在高高的树林和茂盛的草地里休息。坐下来赏玩奔流的泉水,(用这水)漱口洗脚。很快回到竹子做窗的家里,就有山居的妻子和幼小的孩子,做了竹笋和蕨菜,端上麦子煮的饭,高高兴兴地吃一个饱。在窗子旁边提笔起来,管他多少写个几十个字,(或者)展开收藏的模板字帖、(名士)真迹、画卷来一起欣赏。兴致来了就吟诵小诗,有时(用)草书(写)一两段《玉露》,再煮上一杯苦茶。出门到溪边踱步,偶然遇到种田或垂钓的老人,问问桑叶麻藤,谈谈粳米稻谷,猜猜天气情况,探讨、计算时节,一起畅谈一晌午。回家后靠在柴门旁边,就只见夕阳挂在山上,(树林和天空中)紫色、绿色纷繁众多,变幻迅速,美丽得让人目眩。
12.(3分)①筒形高冠②裙式下裳 ③两层高台
13.(3分)D【解析】A.依据第②段“整体形象基本完整,成为三星堆出土青铜造像体量最大的一件文物”可知,选项中“青铜立人像整体形象非常完整”的说法与原文不符;
B.依据第④段“立人冠式为兽面冠,兽面的眉心有一圆形装饰,或以为是太阳象征”可知。选项中“这个是太阳的象征”的说法太绝对;
C.依据文章第⑥段“内衣无领窄缘,长袖短摆,袖长及腕,摆平及胯,向右开衫,腋下系扣。外套为半臂短袖,袖口宽缘,衣摆稍长于内衣,向右开襟”可知,“内衣和外套一左一右开襟”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D.
14.(4分)半臂外衣纹样(图案)“左侧一组为排列成方阵的4条龙纹”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龙纹两两相背,龙爪紧握为拳,龙翅高展,龙鬣飞扬,迅雷疾风,威之武之”运用了摹状貌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15.(3分)于木匠并不愚。①他手艺高超,做家具不用画图纸,并且从来不浪费木料;②他做事有原则拒绝用剩余料头做小家具来讨好雇主,且木工、刷漆只做一样;③他对徒弟要求严格,还给徒弟讲做事留有余地的道理,这些都显示出他的智慧和精明。
16.(4分)①师父在“我”被野狗咬伤后对“我”的关心和照顾,让“我”感受到他的善良和温暖;②师父对自己手艺的自信和坚持原则,让“我”敬佩;③师父在教导“我”做人做事道理时展现出的智慧和豁达,让“我”折服。所以,“我”产生了想继续跟着他学习的想法。
17.(4分)(1)这个句子运用了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师父对“我”的不满和警告,刻画出师父严厉的性格特点。
(2)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师父拒绝张全的要求时的坚决。
18.(4分)于木匠用工具惩罚徒弟,看似严厉粗暴。但在传统手艺传承里,木工是个精细活,这样的方式能让徒弟集中注意力,快速熟悉工作流程与要求,养成做事专注、手脚麻利的习惯,从而在磨练中迅速成长,掌握手艺精髓。
19.(2分)B【解析】A.《论语》是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成的;C.《史记》开创了“纪传体”,《汉书》开创了“断代史”;D.“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故选B.
20.(4分)《辞赋第十一》理由:因为《〈诗经〉第四》专门介绍的《诗经》是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辞赋第十一》中介绍的屈原的《楚辞》是中国诗歌浪漫主义的源头,两相对照,可以领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诗歌的不同魅力。
三、作文(50分)
21.(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