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绵阳市涪城区2025年春七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明清时期,广东许多有技艺之人难以入仕。地方学子多苦读八股,轻视实学与技艺,科技人才屡遭埋没。从材料看,明清时期广东科举制度对科技发展的影响主要是( )A. 提倡格物致知 B. 促成实学风气 C. 压制技术创新 D. 完善教育体系2. 隋末“拥有万户的城市空空荡荡,千里之内没有烟火”。唐代贞观年间出现了“商旅、行旅在野外停宿,没有盗贼侵扰;连续几年农业丰收”的景象。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隋文帝编订户籍、发展经济 B. 武则天重视生产C. 唐太宗以民为本、发展生产 D. 唐玄宗励精图治3.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白居易在《登观音台望城》中,以围棋局和菜畦为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 ① 建筑布局规整,坊市、街道排列整齐的特点。此处①应为( )A. 咸阳 B. 洛阳 C. 杭州 D. 长安4. “及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反,天子之兵弱不能抗,遂陷两京。肃宗起灵武,而诸镇之兵共起诛贼。其后禄山子庆绪及史思明父子继起,中国大乱。”材料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导致( )A. 北方地区遭到了浩劫 B. 唐朝政治腐败边疆形势紧张C. 长安和洛阳相继陷落 D. 使高仙芝军队兵败阿拉伯军5. 唐代王建《凉州行》有云:“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以上诗句可用于研究唐朝( )A. 政治制度的演变 B. 农耕技术的进步 C. 民族交融的现象 D. 艺术形式的多样6. 印度(天竺)的戒日王邀请玄奘在曲女城宣讲佛法之后,立即向唐朝派出了代表团,在玄奘回国之前,代表团就到了长安,受到唐太宗的隆重接待。此后,唐朝也派使者回访了戒日王。这说明了玄奘西行( )A. 使佛教在印度开始传播 B. 促进了中印的友好交往C. 推动了唐朝经济的发展 D. 连通西域与唐朝的联系7. 唐代诗人杜甫在《兵车行》中写到“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旨在揭露统治者( )A. 穷兵黩武 B. 知人善任 C. 开源节流 D. 居安思危8. 河北、河东、陕西沿边州军的解额【指各地解(乡)试合格解送礼部参加省(会)试的举人数额】比其他路要多,东南州军是“百人取一人”,而西北州军是“十人取一人”。这三路举人还享有比其他各路举人可以早三年被赐出身、文学、助教等优待,从而有可能至少早三年入仕做官。宋朝科举这种特殊的规定主要是为了( )A. 应对边患的军事压力 B. 扩大统治基础C. 践行崇文抑武的国策 D. 照顾落后地区9. 李焘所著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记载,“自契丹取燕蓟以北,拓跋(党项族)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这段史料用来研究宋朝时期的( )A. 民族关系 B. 经济重心南移 C. 政权分立 D. 重文轻武政策10. 下图为宋高宗赐岳飞手札。该手札约书于绍兴四年(1134年)前后,是宋高宗回复岳飞对边防的呈报,并加冕其恭忠体国。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 宋高宗“绍兴四年”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B. 以文献记载为依据的历史解释才具说服力C. 该手札可作为研究北宋边防的第一手史料D. 该手札不仅是重要历史材料也是艺术作品11. 元朝在西藏地区,因俗而治,多制并举。对于民政,委托地方俗首领负责。同时,设立机构,具体实施元朝中央的各项政令,专管元朝驻藏军队,负责驿站。据此可知,这一机构是( )A. 宣政院 B. 澎湖巡检司 C. 西域都护府 D. 伊犁将军12. 宋朝时,引入龙骨水车等灌溉工具,引进占城稻等外来优良品种,一年两熟稻麦复种技术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使得南方农业生产水平超过北方。这些做法( )A. 导致北方少数民族大规模南迁 B. 为经济重心南移提供有利条件C. 直接促进了货币贸易量的增长 D. 表明区域性商业网络已经形成13. 元朝郭守敬编制的《授时历》,运用中国已有的仪器圭表,融合阿拉伯天文学的传统,精确推算出一年为365.2428天,与现行公历的取值几乎相同。材料旨在说明( )A. 文明交流推动科技进步 B. 学习西方符合历史潮流C. 社会实践丰富人类生活 D. 科技发展需要扎根传统14. “往还三年,经济大海,绵邈弥茫,水天连接。……皆斫(用刀、斧等砍)木为盘,书刻干支之字,浮针于水,指向行舟。”该材料所指的发明是(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指南针 D. 火药15. 明朝朝廷重要文书由内阁拟定批答文字,送请皇帝批准,皇帝可将章奏“留中”(不作处理)、“改票”(加以删改)或“中旨”(从宫中直接传旨)。该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 集思广益,减少失误 B. 分工协作,提高效率C. 相互制约,杜绝贪腐 D. 权力集中,强化皇权16. 历史上的中外文化交流不仅推动了中国与世界的对话,也为人类社会共同发展注入了新生机。下列史实能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A. 文成公主入藏 B. 文天祥抗元 C. 北方各族内迁 D. 郑和下西洋17. 下列史事中,最能说明“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这一观点的是( )A. 文成公主入藏 B. 戚继光抗倭C. 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D. 李自成起义18. “驱荷寇,播一世英明,藩王正气参天地;辟荆榛,开千秋伟业,国姓遗风耀古今。”下列四个选项中与对联反映史实一致的是( )A. 郑成功收复台湾 B. 粉碎大、小和卓的叛乱C. 康熙帝两次雅克萨之战 D. 戚继光抗倭19. 清朝大臣张廷玉被皇帝召见,他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时,只是抄写传达皇帝的旨意,而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张廷玉的职务最有可能是( )A. 丞相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 军机大臣20. 下图所示是清代苏州籍宫廷画家徐扬描绘苏州风物的巨幅画作。它反映出清朝( )《盛世滋生图》A. 商业管控严格 B. 海外贸易频繁 C. 商帮竞争激烈 D. 商业贸易兴盛二、解答题(共60分)2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几乎在所有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领域都留下了新的记录。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为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材料二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发展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的科技,是在隋唐经济高度繁荣基础上的延续。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和混战的局面。那时经济发展,城市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两大因素的结合,使宋元文化突飞猛进,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艺术家,反映了那个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请回答:(1)材料一所说的三项发明分别是什么?(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宋元科技发展的原因。(3)结合上述材料,请为当代中国科技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22. 请运用历史学科素养,完成下面各题。(1)宋朝的陈普在《历代传授歌》中写道:“北齐后周犹一隅,隋文混一朔南暨。(北齐后周盘踞一方,隋文帝名扬四海)。“结合所学,简述陈普在文中高度赞扬隋文帝的原因。(2)对图二帝王,《旧唐书》赞曰:“高皇创图,势若摧枯。国运神武(译文:高皇帝创立了国家,扩张势力如同摧枯拉朽,国家的运势昌盛)。“结合所学,以具体史实证明该评价。(3)“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是图三人物的治国理念,简述他是如何“以古为镜”以人为镜”的,并指出他还重用过哪些著名的贤相?(4)图四人物在其统治前期,推行过哪些改革措施?三、论述题(共22分)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表:中国古代大事记(部分)时期 事件北宋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明朝 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天工开物》初刊明末清初 郑成功收复台湾——摘编自齐世荣、吴于廑《中国古代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天工开物》的作者。(2)为举办主题学习活动,请从材料中选出同一领域的两个历史事件,结合其反映的史实,拟定一个主题并加以论述。(要求:价值观正确,选取正确,主题明确,史论结合。)绵阳市涪城区2025年春七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5 CCDAC 6——10 BAAAD11——15 ABACD 16——20 DDADD二、解答题(共60分)21.【答案】(1)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2)经济发展;城市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元朝统一全国;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3)保持国家统一安定,促进经济持续繁荣发展、加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取长补短,培养人才、树立创新意识等。22.【答案】(1)建立隋朝,定都长安,统一全国,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的分裂局面,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废除前朝的选官制度,重视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即可。)(2)李渊是镇守太原的隋朝官僚,在隋末农民大起义大起义中趁机起兵反隋。618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随后消灭了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了全国。(3)以古为镜:他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以人为镜: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他常劝谏唐太宗要居安思危要戒骄戒奢。魏征死后,太宗失去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贤相:房玄龄、杜如晦。(4)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等。23.【答案】(1)宋应星。(2)事件1:戚继光抗倭。事件2:郑成功收复台湾。主题: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论述:明朝中期,东南沿海倭寇猖獗,戚继光临危受命,多次击退倭寇的侵犯,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戚继光抗倭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明朝末年,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宝岛台湾。1662年,郑成功率兵收复台湾,至此被荷兰殖民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反抗外来侵略,他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事件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事件2:《天工开物》初刊。主题: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论述: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匠人毕昇发明的,这一发明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并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天下开物》一书,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体现了中国科学技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被誉为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