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江市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七年级历史质量监测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阳江市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七年级历史质量监测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机密★启用前
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卷
七年级历史
本试卷共6页,3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
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
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史载,大运河开通后,每年从南方运到北方的粮食高达五六百万石,大运河几乎成为唯一的
南粮北运的水路通道,运河沿岸兴起了二十余座繁华的都市。这说明大运河的开通()。
A.实现了国家大一统
B.有利于中外经济的交流
C.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D.促进了南北方经济交流
2.588年,隋文帝杨坚命令杨广率水陆大军50余万渡江作战,进攻江南的陈朝,589年,陈后主
被俘投降,陈朝灭亡。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
A.夺取了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B.结束了长期分裂,统一全国
C.夺取了陈朝政权,建立唐朝
D.击败了东西突厥,控制西域
3.有学者认为:“大批中下层地主阶级士子以及自耕农出身的读书人,由科举考试入仕途,参与和
掌握各级政权。”该学者意在强调科举制(
)。
A.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
B.造成了人们思想僵化
C.杜绝了藩镇割据的现象
D.强化了世家大族垄断
4.贞观年间,唐太宗曾对大臣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
行驳正。”唐太宗这段话可用以研究(
A.科举取士制度
B.三省六部制度
C.藩镇割据现象
D.重文轻武政策
5.某同学收集大唐文化发展资料时,发现日本正仓院有一
组画作“鸟毛立女屏风”,其中仕女的服饰、构图与唐代
的《簪花仕女图》如出一辙。这体现了()。
A.文化交流的双向性B.中日文化的交流
C.民族交融的重要性D.日本文化的优越性
[唐]簪花仕女图[日]鸟毛立女屏风
6.下表为《全唐诗》的部分摘录内容。据此可知(
)。
诗人
诗句
王维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杜甫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白居易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A.科举考试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B.农业生产为唐诗提供素材
C.文学创作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D.唐诗繁荣依赖于农业发展
七年级历史试卷第1页(共6页)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卷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D 2.B 3.A 4.B 5.B 6.B 7.D 8.D 9.B 10.D
11.A 12.C 13.D 14.C 15.C 16.B 17.B 18.A 19.C 20.A
21.C 22.C 23.B 24.A 25.B 26.C 27.D 28.D 29.B 30.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31 小题 12 分,第 32 小题 16 分,第 33 小题 12 分,
共 40 分)
31.(12 分)
(1)史料类型: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图像史料。(一个史料 2分,共四分)
信息:唐朝鸿胪寺主管民族事务与接待外国使臣;唐朝民族交融加强,对外交往活跃。(任
答一点得 2分)
(2)选择:第一组(选出组别给 2分)
时代风貌: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社会风气开放,兼容并包,充满活力;崇尚和谐统一。(一
点 2分,答出 2 点得 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选择:第二组
时代风貌:社会崇尚朴素;世俗文化兴起;纺织技术进一步发展。
选择:第三组
时代风貌: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东西方文化相互影响;世
俗文化繁荣。
32.(16 分)
(1)特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对外开放、兼容并包、中外相互学习等言之有理亦可)
(2分)
史实并说明:遣唐使。(举例 2分)日本多次派遣使节到中国学习先进文化,推动日本仿
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大化改新,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等;(说明2分)
鉴真东渡。鉴真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
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等。
(2)原因: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造船技术高超;宋
朝偏居江南,陆路交通被北方政权切断,只能开辟海外贸易;商人阶层 发展迅速;宋朝
城镇日渐繁荣,商品经济繁荣等等。(任答两点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3)特点:对外贸易范围广;广州是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澳门是贸易全球化的中转港;出
口商品以农产品、手工业产品为主,品种丰富;白银大量输入等等。(任答 2 点得 2分)
原因:澳门被葡萄牙人租借;清朝实行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只留广州一处进行
对外贸易;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政府重农抑商封建经济繁荣;商品经济发展;等等。(任
答 2 点得 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33.(12 分)
(1)开明的民族政策。(平等、包容)(2分)
特点:民族友好往来;民族关系和睦;民族交融等。(或者双向交流、双向学习、兼容并
包、平等团结、和平交往等)(任答一个 2分)
(2)特点:互相吸收。(2 分)
相同之处:模仿中原王朝制度,创制文字,发展生产。(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
分)
(3)措施:在东南地区设置澎湖巡检司,加强对台湾的管理;在西北地方设立北庭都元帅府
等机构,管理西域军政事务;在云南设置行省;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在中
央设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任写 2个得 4分)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