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上学期期末监测试卷八年级历史考生注意:本试卷共6页,2大题,20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量为60分钟题号二总分得分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567810111213141516即答案制长1.1949年10月,《人民日报》报道:“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正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报道都A.宣告祖国大陆获得统一B.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尽C.宣布世界和平得以实现D.表明了土地改革已经全部完成都粱2.据《中国共产党湖南历史》记载,到1952年4月,全省共捐献人民币1986亿元(旧币)。工商界以提前完成纳税任务为实际行动,竞缴税款。材料中的“捐献”是:为了婴A.开展土地改革B.支援抗美援朝C.和平解放西藏D.发展湖南经济长3.中朝军民密切配合,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会战清川江、鏖战长津湖等,此后又区实施多次进攻战役,粉碎“绞杀战”、抵御“细菌战”、血战上甘岭。材料所述事件A.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B.涌现了黄继光、左权等战斗英雄尽C.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D.取得了中国反抗侵略的首次胜利4.20世纪50年代某剧团排演了《苏殿选和互助组》一剧后,许多农民提高了思想认识,纷纷转人常年互助组。下列史事与该剧内容密切相关的是A.筹建新中国B.土地改革C.抗美援朝D.三大改造5.我国第一座工人纪念馆坐落于大庆市,它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一石油魂”为主题,展示了“铁人”精神。“铁人”精神的代表人物是A.焦裕禄B.王进喜C.雷锋D.杨靖宇6.绘制年代尺是帮助学生形成时空观念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②处体现的历史阶段特征是①9③④1949年1953年1966年1976年1978年A.拨乱反正,成就显著B.政权巩固,社会过渡C.探索建设,曲折发展D.改革开放,继往开来八年级历史试卷第1页(共6页)7.习近平总书记说:.“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16.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下列选项与上述表述相符合的是A.开天辟地B.生死攸关C.走向成熟D.伟大转折8.“春联”可以折射出社会的风貌。1974年的一副春联:“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20世纪80年代的一副春联:“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中国农民生活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主要得益于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家庭联产承包贵任制的实行C.“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D.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开发179.在执行国家法定节假日基础上,某自治州政府安排自治州成立纪念日放假2天,民族节日放假7天。这体现的是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各地支援边疆开发C.节日活动精彩纷呈D.旅游行业蓬勃发展10.下面是某校音乐节歌单(部分),该歌单的主题应是畲族民歌《我是山哈人》;回族民歌《花儿与少年》;傣族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高山族民歌《娜鲁湾情歌》;维吾尔族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的A.礼赞新中国B.民族一家亲C.军民鱼水情D.共筑小康梦11.新中国出现了三个“区”:“特别行政区”为解决港澳台问题;“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民族自治区”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三“区”的出现体现了A.“一国两制”,有效推行B.民族平等,共同繁荣C.制度创新,中国特色D.科技进步,推动发展元12.1955年,中国政府依据“必须走出去”的战略决策,派周恩来等代表参加了亚非是会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这次会议A.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合作B.宣告了不结盟运动的正式成立卡C.恢复了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又13.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史上出现过三次建新201972年交高潮,引发右图中第二次高潮的重速151992年要原因是交10k1949年(A.中苏建立了外交关系数5A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认1949195919691979198919992008年份C.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D.中国加人了世界贸易组织14.油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逐渐形成了如下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最根本的相同点是习近平新A.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时代中国邓小平“三个代表”科学B.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特色社会理论重要思想发展观主义思想特C.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997年2002年2012年2017年(3D.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15.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1987年会见外国友人时说:“我们正在搞一个更大的经济特区。”这个经济特区于1988年建立,它是A.深圳经济特区B.珠海经济特区C.上海浦东开发区D.海南经济特区八年级历史试卷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