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科期末测试题说明:1.本检测题包括两道大题28道小题。满分90分,测试时间为60分钟。2.请认真填写答题卡的相关内容。选择题答案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案请用黑色字迹的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已确认的我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前的元谋人。此研究结论最可信的依据是(A.口耳相传B.史书记载C.视频图片D.化石遗迹2.广州增城金兰寺遗址发现距今约6000年的彩陶文化遗存,出土陶鼎、陶豆、陶纺轮、骨镞、石镞、石锛、石矛等多种文物。与金兰寺遗址约处于同一时期的是(A.蓝田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人遗址D.大汶口遗址3.图1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良渚古城遗址金纪念币,由出土玉琮及其纹饰等组合设计。考古发现良渚遗址玉器种类繁多,制作精美,主要用于礼仪、佩挂、镶嵌穿缀使用。有些墓地随葬玉器有数十件,有些达数百件,但有些则较少。这表明当时()A.生产力水平落后B.已经出现社会分工图1C.进入了阶级社会D.形成统一封建国家4.黄帝是华夏始祖…也是夏朝人、商朝人、周朝人、秦朝人的祖先,还是匈奴人、鲜卑人的共同祖先…从华夏文化、汉文化等文化概念中跳出来,成为中华各民族的共祖。此材料体现的观念是(A.民族认同B.华夷有别C.阶级分化D.国家统一5.图2是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中青铜器克罍(1éi)的铭文拓片,铭文大意为:“周王对太保说,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奉,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该铭文拓片可直接用于研究()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6.我国青铜文化,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技术娴熟、内容丰富,是世图2界文化宝库中的精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A.二里头铜鼎B.司母戊鼎C.利簋D.青铜面具七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7.甲骨文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文字,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从图3的甲骨文可以印证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寸现代汉字羊牛猪狗图3A.土地制度B.天文历法C.分封制度D.农耕生活8.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依据。下列研究西周历史的材料中,最接近历史真相的史料是(A.《诗经》赫赫宗周,褒姒灭之。B.《吕氏春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皆数至而无寇。C.清华简周幽王进攻申国,申侯联络曾国、西夷犬戎联合打败周(出土文物:战国楚简)王,西周灭亡,并没有“烽火戏诸侯”的故事。D.晁福林《论平王东迁》举烽传警乃汉代备匈奴之事,非周代所能有。9.图4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设计者将国宝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此理念源自的思想学派是()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10.孔子倡导“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孟子主张“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图4上述言论都强调的是()A.完善个人品德B.坚持独特个性C.突破礼制束缚D.反对专制暴政11.在晋国霸业兴盛的一百多年间,晋国主持的大盟会就有38次。据史书记载:鲁国的国君去洛阳见周王只有1次,还未行朝见之礼,而去晋国朝见多达21次。此材料反映()A.封建等级森严B.中央集权加强C.社会和平稳定D.周王室渐衰微12.法国学者认为“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周时已有的中国力量,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这种权力的“聚合、集中”是指()A.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B.表明了秦朝疆域辽阔人口众多C.确立了儒学两千多年主导地位D.反映了秦朝法律严苛覆盖全国13.宋代汪洙《神童诗》中“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诗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武王伐纣B.大泽乡起义C.楚汉之争D.黄巾起义14.《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现象,汉初的统治者实行了(A.盐铁专卖,统一铸币B.严刑峻法,加强集权C.尊崇儒术,控制思想D.休养生息,轻徭薄赋七年级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