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吕梁市2024-2025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总。2.考试作答时,请将答案正确地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方学者通过考古探险得出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融人西方文明”的起点;后有中国学者通过中亚考古,实证中国游牧文明对丝路的主动塑造;又有中亚学者根据中亚考古遗址的系统性破坏,提出西方中心叙事掩盖了殖民掠夺对丝路文明的破坏。据此可知,关于丝绸之路的研究A.西方学者的学术视角更合理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C.忽视非西方国家学者的贡献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2.魏晋时期,佛教日趋兴盛。统治者对其持瞥惕态度,时人指斥佛教人国会带来“国空民穷”、“遗弃二亲孝道顿绝”等危害。而到了唐代,蕴含孝道思想的佛经却流传十分广泛。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儒家思想走向衰落B.政治生态与社会需求的倒逼C.统治者的大力提倡D.儒佛思想体系的结构性交融3.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材料结论英国核物理学家吉姆·萨里姆的纪录片《探路者》表明白塔尼的科学研究是16一17世纪欧洲A通过实地考察,指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直接近代科学兴起的主要引用了阿拉伯科学家白塔尼观察数据。原因。高二历史第1页(共8页)研究者指出,《一千零一夜》故事里不仅包括阿拉说明阿拉伯文明对古B伯人的故事,还包含了古代波斯、埃及、印度、希代其他地区的文化具腊、罗马等地区的故事。有兼容性。《全唐文》记载:唐宣宗大中二年,大食(阿拉伯帝反映出唐朝与阿拉伯国)人李彦升在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卢钧的推帝国经济文化交流荐下参加科举考试,进士及第。频繁。学者撰文强调:阿拉伯数学家们把他们从印度人证明了阿拉伯是东西D学来的“1一9”九个数字,广泛应用并介绍到欧洲。方文化交流的桥梁。':4.据文献记载,马铃薯自清后期传入内蒙古地区后迅速且广泛传播引种,成为当地农牧民的主要食材之一,该地流传着“高产作物山药蛋,又是菜来又是饭,炒丝丝,蒸片片,莜面饺饺做馅馅”的俗语。据此可知,马铃薯的传人、A.促进了内蒙古地区的社会发展B.有利于内蒙古地区的民族交融C.致使农业成为内蒙古地区的主导产业D.见证了内蒙古地区与美洲的直接联系5.1753年,伏尔泰完成《赵氏孤儿》的改编,将原剧中屠岸贾改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原本霸道野蛮,但与昔日心爱之人重逢使他内心变得柔软,最终成为一位充满仁义道德的真正君子。两年后该剧在巴黎首演,巴黎民众反响热烈。伏尔泰改编《赵氏孤儿》意在A.推动中法文化的交流互鉴B践行儒家的治国理念C.迎合法国民众的文化需求D借中国文化批判现实6.欧洲殖民者到来前,美洲印第安人独立发展出特色鲜明的古代文化。但16世纪以来的欧洲航海家认为,美洲社会发展仍处于原始阶段。为此,他们实行“文明开化”政策,组织原住民参加布道、阅读圣经等活动,并创立面向印第安儿童的专门学校,教授他们基督教知识和殖民者语言。欧洲殖民者的“文明开化”政策A.导致了美洲文明彻底消亡B.意在促进美洲教育的近代化C.反映了欧洲社会转型需求D.利于英语成为美洲主流语言高二历史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