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8张PPT)山水之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山中宰相,听松仙人他才高八斗,具宰相之才,却固守山林;他最爱深山,有仙风道骨,听风吹松林。他就是南朝人——陶弘景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古代的“书”“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dú)”“信札(zh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用来记事陈情。它的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可以写景,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也可以谈论政事,还可以勉励后学等等。壹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的共同谈论,共同欣赏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四季都指水中潜游的鱼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林,四季都有。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早晨消散夕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人间仙境。欲界,没有摆脱世俗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的境界,这里指人间。仙都,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从再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这形作名,奇异美景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异景色了。①晓雾将歇②夕日欲颓古义:消散 今义:休息古义:坠落 今义:萎靡◆古今异义字词清单◆一词多义欲夕日欲颓实是欲界之仙都副词,将要名词,欲望、欲念◆词类活用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形容词用作名词,奇异景色贰再读课文,理清结构,感受情感。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由朗读第二部分,进一步感受山川之美,联想作者笔下的美景。请充分发挥想象,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或你认为最有表现力的一个字或词,与大家分享你联想到的画面。山水小品文山水小品是散文品种之一,短小灵活,简练隽永,可议论抒情,随性抒写自己感兴趣的所见所闻,是一种轻便自由的文学形式。默读课文,探究作者在描写山川景物时的顺序和写法有何特点?思考:文中哪一句最能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愉悦赞美自豪惋惜钦慕【师生齐读】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男生】高峰入云 【女生】清流见底【男生】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女生】青林翠竹,四时俱备。【男生】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女生】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男生】实是欲界之仙都。 【女生】实是欲界之仙都。【男女生齐读】实是欲界之仙都。(加强)【教师读】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淡泊宁静,方能纵享山水之美性爱山水,每经涧谷,必坐卧其间,吟咏盘桓。——《南史·陶弘景传》欲界与其奇愿大家保持一份自然宁静,让心灵自在而丰盈,让身心徜徉于青林翠竹,惊喜于沉鳞竞跃,不惶不惑,不惧不忧。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同列“唐宋八大家”。时间 原因 对象 地点 内容 心情苏轼月夜无眠,相约张怀民夜游承天寺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将要,打算门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服,正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动人游兴,于是)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高兴的样子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考虑,想到共同,一起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来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院子里散步。院子里于是和取乐,游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形容水的澄澈院子里(的月光)如积水般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纵横,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大概是均为水生植物交错纵横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语气词,相当于“罢了”只是①盖竹柏影也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语气词,相当于“罢了”今义:耳朵◆古今异义字词清单古义:大概是今义:器物上部有遮蔽作用的东西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只是 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但是再读课文,理清结构,感受情感。思考:这三部分的表达方式有何不同?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夜游承天寺心理变化高兴孤独惊喜悠闲平静愉悦感慨万千有人评价这句话:“全句无一个字在写月,又无一字不在写月。”你如何理解?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了一幅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图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结合写作背景和你对苏轼生平、思想的认识,谈谈对“闲人”的理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对王安石变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坐牢期间,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宋太祖赵匡胤在执政时期已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获释出狱后,苏轼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不得随意外出,无住所,无薪俸,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1. 处境:作者为贬谪之人,有职无权,清闲无比。2. 心境:作者富有闲情雅致,郁郁不得志之时仍能悠游自如欣赏美丽的月色。自嘲“闲人”自我安慰自称“闲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从这句话中你能读出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经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能从苏轼身上学到什么?乐观、旷达拓展延伸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的一生屡遭贬谪,离开黄州之后,一路被贬,一直被贬到海南。历经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尽了人间丑态。他说“ 此心安处是吾家”。却说:“眼前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贬官杭州:贬官黄州: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我本来就没有家,不安身在这里又能到哪里去呢 何况就算是故乡,也没有像这里这样优美的湖光山色。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长江环抱着城郭,可知江鱼的味道鲜美,茂竹漫山遍野,只觉阵阵笋香。贬官惠州:贬官海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被贬到这南方边远的荒岛上虽然是九死一生,但我并不悔恨。因为这次南游见闻奇绝,是平生所不曾有过的。乐观豁达开朗洒脱胸襟开阔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个瑜伽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林语堂《苏东坡传》重读这两篇短文,说说它们在句式、节奏、用词方面有哪些不同之处。句式 节奏 用词《答谢中书书》 句式整齐 四字一句 兼用对偶 极具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 用词精美,描写生动《记承天寺夜游》 长短句结合 富有节奏变化 语言朴素自然人生若遭遇困境,如果我们不能改变世界,那就改变自己的心境!用乐观的心态应对生活的磨难,把挫折当作攀登人生高峰的垫脚石,拥抱一个诗意的人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