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 年春季学期期末质量监测高一年级语文参考答案1.(3 分)A 【解析】B 项原文为“他不是从自我出发,而是从社会出发”,选项为“不仅从自我出发,还从社会出发”,曲解文意;C 项原文为“以往学界还缺乏关注”,选项为“学界的关注度一直不高”,将“以往”曲解为“一直”;D 项原文为“或许是讨论文学细节更为重要的意义”,选项为“这对讨论文学细节具有重要的意义”,变或然为必然。2.(3 分)C 【解析】A 项因果倒置。B 项张冠李戴,将卢卡奇的观点说成是作者的观点;此外,“应该是”表主观判断,选项中的“是”表事实,且少了“从其倡导的‘总体性’出发”这个前提条件,扩大了范围。D 材料一并未强调“把人物作为统率故事、细节的灵魂”。3.(3 分)D 【解析】漫画只被提及了一次,不算多频次。4.(4 分)【参考答案】①文学细节 ②打通隔膜 ③刻画人物(或塑造人物) ④模拟真实【评分建议】答对一点 1 分,共 4 分,顺序有误不得分。【解析】文学细节的这三个层次功能之间是层层包含关系。从“这些细节展现出作家视野中有他者”可知“打通隔膜”包含“刻画人物”;从“这个层面的细节,已经不仅是模拟真实,而且参与到对于人物的刻画之中”可知“刻画人物”层次包含“模拟真实”。5.(6 分)【参考答案】没有“细节肥大症”。①这段描写是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在凤姐等人的撺掇下把众人逗得开怀大笑的场景,是情节之中的细节;②这段描写抓住了人物性格的关键特征并体现出其在贾府的不同地位,从动作、神态等不同角度细致、丰富地表现她们的“笑”,凸显了人物的不同个性。这段细节描写不仅是情节之中的细节,也为塑造人物、书写命运而存在,所以没有细节肥大症。【评分建议】观点 1 分,答对第一点 2 分,第二点 3 分;如有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如观点错误,不给分。6.(3 分)C 【解析】“汉人放羊”的故事没有使文章一波三折。7.(3 分)B 【解析】居麻对“我”并无讽刺和不尊重之意。8.(4 分)【参考答案】暴风雪中,牧民急切盼望沙漠中的羊群回家(或:为归来的家畜忙碌不停);暗夜中,羊群身披白雪沉默归来。荒漠中,羊(动物)与人,彰显着生命的顽强与温度。【评分建议】点明环境 1 分,讲述人物和动物活动各 1 分,评价 1 分。如有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高一语文参考答案·第 1页(共 5页)9.(6 分)【参考答案】真实性:①场景真实:作者选取“冬牧场”这一场景具有真实性;②取材真实:作者与居麻对话,和嫂子一起找羊,看居麻给羊治病等事件,都是作者亲身经历;③生存状态(情感)真实:文章真实再现了牧人冬天的艰辛寂寞的生存状态与情感体验。文学性:①表达方式:叙事与抒情相交融,作者既讲述冬季牧羊的艰辛,也抒发对羊群历经磨难顽强生存下来的同情和敬意,不同表达方式转换自然。②语言:语言生动形象,描写细腻传神,如写“羊群晚归”的一段文字;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居麻的经验丰富、吃苦耐劳,真实感人。【评分建议】兼顾“真实性”和“文学性”,每点 2 分,三点即可得 6 分。如只答“真实性”,给 4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0.(3 分)BDF 【解析】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11.(3 分)B 【解析】“金”在文中指金属,《劝学》中“金就砺则利”的“金”意为“金属制的刀斧等”,两者意思不同。12.(3 分)A 【解析】武阳郡丞元宝藏起兵响应李密,让魏征主管起草文书。13.(8 分)【参考答案】(1)(4 分)你虽有病,但还未到衰老,哪能就这样辞官呢?【评分建议】及:到;庸:哪里,表反问。一处 1 分,语意通顺 2 分。(2)(4 分)太宗亲临询问病情,屏退身边的人,交谈一整天才回宫中。【评分建议】左右:身边的人,随从,近臣,侍从;乃:才。一处 1 分,语意通顺 2 分。14.(3 分)【参考答案】①魏征家中起初没有正厅,是唐太宗为其建造的。②在魏征死后,太宗遵从魏征意愿,只赐给了他素褥布被。③妻子裴氏知道魏征平日里节俭,拒绝太宗以一品官的礼节来安葬魏征。【评分建议】每点 1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5.(3 分)D 【解析】尾联“惟有青山似洛中”一个“惟”字是说今日的金陵除去山川地势与六朝时依然相似,其余的一切都大不一样了。江山不改,世事多变,令人感慨万千。故 D 项错误。16.(6 分)【参考答案】①均运用典故,委婉批判当世。许诗以陈后主《玉树后庭花》暗喻统治者奢靡亡国,影射晚唐颓势;王词化用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典故,借“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直指北宋沉溺享乐的危机。②通过对比,深化主题。许诗“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以英雄功业的短暂对比青山的永恒,王词“念往昔,繁华竞逐”与“但寒烟衰草凝绿”以前朝奢靡对比当下荒凉。均深化了对金陵繁华一去不返,人间权势终归于尽的慨叹。③均借景抒情,凸显历史沧桑。许诗以“松楸远近千官冢,高一语文参考答案·第 2页(共 5页)禾黍高低六代宫”写荒冢与残宫,王词以“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写寒烟惨淡、绿草衰黄之景,均凸显历史沧桑之感。【评分建议】手法概括 1 分,内容分析 2 分,每点 3 分。任意答出两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7.(6 分)【参考答案】(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3)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朝飞暮卷,云霞翠轩;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评分建议】每答出一空给 1 分,多字、少字、错字不给分。第(3)题如有其他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亦可给分。18.(3 分)【参考答案】“止”改为“至” “宠”改为“庞” “始”改为“使”【评分建议】改对一处错字给 1 分,改对三处给 3 分。【解析】这三个词语正确书写为:截至 庞大 使然19.(3 分)C20.(4 分)【参考答案】①语序不当:应把“其时已至”放在“其势已成”之前;②重复赘余:删去“完全”。【评分建议】改对一处给 2 分,两处 4 分。21.(4 分)【参考答案】观点一:应使用省略号。理由:省略号标示列举事例的省略,展现了人工智能应用之广泛,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观点二:应使用冒号。理由:冒号表示总结上文,凸显了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强调人工智能发展之盛。【评分建议】观点 1 分,点明标点符号作用 1 分,结合文意分析 2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2.(6 分)【参考答案】示例:曙光,原指清晨的日光,后也用于比喻即将到来的美好前程。造句示例一:清晨,一道曙光划破了黑暗的天际,预示着新的一天开始了。造句示例二: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评分建议】阐明本义和比喻义 2 分,造句每句 2 分,要求用词准确,贴合语境,语句通顺,语意连贯。参考词语:“天平”“干戈”“玉帛”“藩篱”“烽火”等。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高一语文参考答案·第 3页(共 5页)23.(60 分)【写作提示】这句话提示我们:真正的幸福不在物质丰盈的港湾,而在精神航船永远高悬的希望之帆。身处社会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我们要超越浅层次的感官享乐,守护内心的希望之火,保持对未知的向往和对美好的坚信,这才是保持幸福感的燧石。【评分标准】一等【20~16 分】 二等【15~11分】 三等【10~6分】 四等【5~0 分】基 础 内 容 20 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等 级 表 达 20 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体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 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潦草难辨发 特 深刻 较深刻 略显深刻 个别语句有深意展 等 级 征 20 分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说明: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 项 16 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1.深刻:(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2)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3)观点具有启发作用2.丰富:(4)材料丰富(5)论据充足(6)形象丰满(7)意境深远3.有文采:(8)用词贴切(9)句式灵活(10)善于运用修辞手法(11)文句有表现力4.有创意:(12)见解新颖(13)材料新鲜(14)构思新巧(15)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16)有个性特征三、缺标题扣 2 分;不足字数,每少 50 字扣 1 分;每一个错别字扣 1 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酌情扣 1~2 分。四、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高一语文参考答案·第 4页(共 5页)附文言文参考译文:魏征,字玄成,是魏州曲城县人。幼年丧父,潦倒失意,扔下产业而不经营,胸怀大志,学贯古今,特别留意先秦纵横家的学说。隋末大乱,假托出家做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起兵响应魏公李密,让魏征主管起草文书。李密接到元宝藏的文书,总是称赞写得好,后来闻知是魏征所做,立即招他前来。魏征向李密献上十条计策,但李密未能采用。后来随同李密来到京师,很长时间也没出名。魏征便请求安抚山东地区,于是朝廷升任他为秘书丞,他便驾乘驿车疾驰至黎阳。当时李勣还在为李密防守,魏征写信给他说:“当初魏公因叛乱起兵,振臂大呼,聚众数十万人,声威震动覆盖半个天下,但一旦失败就不能振作,最终归附唐朝,就是知道天意已确定归属的缘故。如今您处在兵家必争之地,不早点图谋保全自己的办法,那么大势一去就不可挽回!”李勣收到信,就决定归附唐朝。贞观三年,魏征以秘书监身份参与朝政。贞观七年,任侍中。当时尚书省有些久拖不决的案件,下诏让魏征审理。魏征平时不熟悉法律,只把握根本原则,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人人都从心里佩服。进封左光禄大夫、郑国公。因多病提出辞职。太宗说:“您难道没有看到金属在矿里,没有什么值得珍贵的吗?擅长冶炼金属的工匠把它锻造成器物,人们才觉得它宝贵。朕正是把自己比作金属,把爱卿你比作好的工匠,而加以磨砺。你虽有病,但还未到衰老(的地步),哪能就这样辞官呢?”有一天,太宗宴请群臣,太宗说:“贞观以前,跟随我平定天下,辗转奔波于乱世,这是房玄龄的功劳。贞观之后,进献忠诚的劝告,纠正朕的过错,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着想),只有魏征一人罢了。即使是古代的名臣,也没有办法超越他们!”亲自解下佩刀,来赐给他们两人。太宗曾经问群臣说:“魏征与诸葛亮哪一个贤能?”岑文本说:“诸葛亮兼备将相的才干,魏征不能同他相比。”太宗说:“魏征实践仁义,来辅佐我,想使我达到尧、舜的地步,即使是诸葛亮也无法同他匹敌。”贞观十七年,魏征病重。魏征家里原没有正厅,太宗命令停建小殿,把材料给魏征建造正厅,仅用五天就完工,并赐给魏征素褥布被,来遵从其意愿。太宗亲临询问病情,让身边的人退避,(和魏征)交谈一整天才回宫中。这天晚上,太宗梦见魏征还像平日一样,等到天亮时,魏征逝世。太宗亲自到魏征家中吊唁,为他哭得非常悲伤,下令停止上朝五天。追赠魏征为司空、相州都督,谥号“文贞”。赐给他羽葆、鼓吹、班剑等仪仗队伍四十人,将他陪葬于昭陵。将下葬时,他的妻子裴氏推辞说:“魏征平日节俭,现凭借一品官的礼节安葬,仪仗器物太多,不合他的本意。”太宗答应了她的请求,便用素车载棺,白布做帷幔,不用涂车及草人草马等物。高一语文参考答案·第 5页(共 5页)【考试时间:2025年7月3日07:30~10:00】2025年春季学期期末质量监测高一年级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讨论文学的细节,不妨从鲁迅先生的名篇《孔乙己》谈起,且重温这个开篇: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一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这段话,包含着丰富的细节,触及文学细节各个层次的功能。文学细节第一个层次的功能,是要模拟真实。第一句用“曲尺形的大柜台”简练勾勒出故事的核心场景,并借着“柜里面预备着热水”这个细节,将读者的目光转移到柜台后,塑造出场景的立体感。同时,又巧妙地以“热水”用来“温酒”这个细节,衔接到对于酒客的描写。鲁迅先生笔力老辣,寥寥几句,咸亨酒店如在读者眼前。文学细节第二个层次的功能,是要刻画人物。鲁迅先生以“短衣”和“长衫”这两个着装上的细节,传神地写出两个阶层的人,并在下文以名句“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写活了孔乙己内心的纠结。这个层面的细节,已经不仅是模拟真实,而且参与到对于人物的刻画之中。文学细节第三个层次的功能,是要打通隔膜。对于这第三个层次,以往学界还缺乏关注。文学评论家阁晶明在《“那钱上还带着体温”》一文中,细读《孔乙己》里“四高一语文·第1页(共10页)扫描全能王创建文”“十文”“一文”“十儿文”这些不同的细节。这仅仅是一些经济学意义上的细节吗?不是,鲁迅先生的小说,之所以可以熟练而准确地写出这些经济层面的细节,在于他对于经济所指向的社会关系有深刻的把握。他不是从自我出发,而是从社会出发,展开卓越的写作。一言以蔽之,这些细节展现出作家视野中有他者。诚如鲁迅先生的名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和鲁迅先生相比,我们作为当下的写作者,能否脱口说出一个卡车司机每天的里程,一个外卖员每天的单数,一个清洁工每天的收入?如何以细节联结自我与他者,打通人与人的隔膜,或许是讨论文学细节更为重要的意义。(摘编自黄平《细节模拟真实、塑造人物、打通隔膜》)材料二:细节可以揭示出小说的秘密。小说是时间的艺术,如何在时间之流中呈现一定密度和频次的细节,是小说艺术成败的关键要素。在这里,所谓密度是指一个细节单元的体量,频次主要是指相同或相似细节出现的频率。一般而言,小说中的细节描写越丰富越好,但这并不等于无原则的堆砌和罗列细节。匈牙利哲学家卢卡奇从其倡导的“总体性”出发,认为细节应该是情节之中的细节,应该是为了塑造人物、书写命运而存在,否则就是“细节肥大症”。所谓“肥大”不仅是细节的“量”的问题,还指细节所承担的功能及其艺术效果。就人物塑造而言,作家常常采取外貌、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但如果没有抓住人物性格的关键特征,再多的细节也无法掩饰人物形象的模糊和空洞。“细节肥大症”不仅是写作技巧问题,还是以何种姿态来面对人、书写人的写作伦理问题。很多推理小说的细节描写极其严密和精细,但很少能塑造出光彩动人的人物形象,根本原因还是没有把人物作为统率故事、细节的灵魂。小说往往通过“细节的洪流”来成就别样的小说艺术。所谓“细节的洪流”,是说“众多细节不再是悬念或者宏大叙事抛弃的多余之物,相反这是一种历史存在”。卡夫卡的《变形记》用大量细节精细地描述了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之后的各种变化和感受,细节不为情节发展而设置,却有力地表现了主人公艰难的生存境遇和体验。如果没有这些“细节的洪流”,读者无法“原凉”一位不交待格里高尔“为何变”“如何变”的作者。小说艺术常常通过调节相同或相似细节的出现频次来实现不同的艺术效果。美国文学评论家米勒在《小说与重复》中写道:“对一部小说的阐释,在一定程度上要通过诸如此类重复出现的现象来完成。”理解了这种“重复”与“频次”,也就拿到了打开小说艺术的钥匙。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奥雷里亚诺上校反复制作又销毁小金鱼的细节,似乎在象征着人类永不停息地劳作、永不停息地抗争,但这种抗争又是徒劳的。这个多频次的细节描写实现了制造悬念、推进叙事、前后呼应的效果。(摘编自李晓禺《细节揭示出小说的秘密》)高一语文·第2页(共0页)扫描全能王创建2025年春季学期期末质量监测高一年级语文参考答案1.(3分)A【解析】B项原文为“他不是从自我出发,而是从社会出发”,选项为“不仅从自我出发,还从社会出发”,曲解文意;C项原文为“以往学界还缺乏关注”,选项为“学界的关注度一直不高”,将“以往”曲解为“一直”;D项原文为“或许是讨论文学细节更为重要的意义”,选项为“这对讨论文学细节具有重要的意义”,变或然为必然。2.(3分)C【解析】A项因果倒置。B项张冠李戴,将卢卡奇的观点说成是作者的观点:此外,“应该是”表主观判断,选项中的“是”表事实,且少了“从其倡导的‘总体性’出发”这个前提条件,扩大了范围。D材料一并未强调“把人物作为统率故事、细节的灵魂”。3.(3分)D【解析】漫画只被提及了一次,不算多频次。4.(4分)【参考答案】①文学细节②打通隔膜③刻画人物(或塑造人物)④模拟真实【评分建议】答对一点1分,共4分,顺序有误不得分。【解析】文学细节的这三个层次功能之间是层层包含关系。从“这些细节展现出作家视野中有他者”可知“打通隔膜”包含“刻画人物”:从“这个层面的细节,已经不仅是模拟真实,而且参与到对于人物的刻画之中”可知“刻画人物”层次包含“模拟真实”。5,(6分)【参考答案】没有“细节肥大症”。①这段描写是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在凤姐等人的撺掇下把众人逗得开怀大笑的场景,是情节之中的细节:②这段描写抓住了人物性格的关键特征并体现出其在贾府的不同地位,从动作、神态等不同角度细致、丰富地表现她们的“笑”,凸显了人物的不同个性。这段细节描写不仅是情节之中的细节,也为塑造人物、书写命运而存在,所以没有细节肥大症。【评分建议】观点1分,答对第一点2分,第二点3分:如有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如观点错误,不给分。6.(3分)C【解析】“汉人放羊”的故事没有使文章一波三折。7.(3分)B【解析】居麻对“我”并无讽刺和不尊重之意。8.(4分)【参考答案】暴风雪中,牧民急切盼望沙漠中的羊群回家(或:为归来的家畜忙碌不停);暗夜中,羊群身披白雪沉默归来。荒漠中,羊(动物)与人,彰显着生命的顽强与温度。【评分建议】点明环境1分,讲述人物和动物活动各1分,评价1分。如有其他答案,可的情给分。高一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5页)9.(6分)【参考答案】真实性:①场景真实:作者选取“冬牧场”这一场景具有真实性:②取材真实:作者与居麻对话,和嫂子一起找羊,看居麻给羊治病等事件,都是作者亲身经历:③生存状态(情感)真实:文章真实再现了牧人冬天的艰辛寂寞的生存状态与情感体验。文学性:①表达方式:叙事与抒情相交融,作者既讲述冬季牧羊的艰辛,也抒发对羊群历经磨难顽强生存下来的同情和敬意,不同表达方式转换自然。②语言:语言生动形象,描写细腻传神,如写“羊群晚归”的一段文字;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居麻的经验丰富、吃苦耐劳,真实感人。【评分建议】兼顾“真实性”和“文学性”,每点2分,三点即可得6分。如只答“真实性”,给4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0.(3分)BDF【解析】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11.(3分)B【解析】“金”在文中指金属,《劝学》中“金就砺则利”的“金”意为“金属制的刀斧等”,两者意思不同。12.(3分)A【解析】武阳郡丞元宝藏起兵响应李密,让魏征主管起草文书。13.(8分)【参考答案】(1)(4分)你虽有病,但还未到衰老,哪能就这样辞官呢?【评分建议】及:到:庸:哪里,表反问。一处1分,语意通顺2分。(2)(4分)太宗亲临询问病情,屏退身边的人,交谈一整天才回宫中。【评分建议】左右:身边的人,随从,近臣,侍从;乃:才。一处1分,语意通顺2分。14.(3分)【参考答案】①魏征家中起初没有正厅,是唐太宗为其建造的。②在魏征死后,太宗遵从魏征意愿,只赐给了他素褥布被。③妻子裴氏知道魏征平日里节俭,拒绝太宗以一品官的礼节来安葬魏征。【评分建议】每点1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5.(3分)D【解析】尾联“惟有青山似洛中”一个“惟”字是说今日的金陵除去山川地势与六朝时依然相似,其余的一切都大不一样了。江山不改,世事多变,令人感慨万千。故D项错误。16.(6分)【参考答案】①均运用典故,委婉批判当世。许诗以陈后主《玉树后庭花》暗喻统治者奢靡亡国,影射晚唐颓势:王词化用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典故,借“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直指北宋沉溺享乐的危机。②通过对比,深化主题。许诗“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以英雄功业的短暂对比青山的永恒,王词“念往昔,繁华竞逐”与“但寒烟衰草凝绿”以前朝奢靡对比当下荒凉。均深化了对金陵繁华一去不返,人间权势终归于尽的慨叹。③均借景抒情,凸显历史沧桑。许诗以“松揪远近千官高一语文参考答案·第2页(共5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云南省保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答案.docx 云南省保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答案.pdf 云南省保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