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五年级上册(五四制)分层作业15.地球——我们的家园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五年级上册(五四制)分层作业15.地球——我们的家园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德与法治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 五年级上册(五四制)分层作业
15.地球——我们的家园
基础回顾
一、填空题
1.太阳能、_____________、水能、生物能等_____________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2.6月5日是世界_____________日。
3.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_____________甚至_____________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4.在世界地图上,我找到青藏高原属于_____________洲。
二、选择题
1.五年一班的同学开展“地球与环境问题”主题讨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李明说:“到目前为止,除了地球,还有好多别的星球适合人类生存。”
B.王军说:“地球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C.林丽说:“人类破坏与污染环境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2021年4月,云南野生亚洲象走出森林穿越城镇一路向北,数万人一路守护帮助象群折返,人、象在陪伴中收获相互的信任。这体现了( )。
A.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B.我国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
C.我国自然资源的种类不断增加
3.清洁能源不包括( )。
A.煤炭 B.风能 C.生物能
4.人类居住的地球,约( )的面积被海洋覆盖。
A.71% B.29% C.61%
5.世界环境日为每年几月几日?( )
A.6月5日 B.3月21日 C.12月1日
6.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清洁能源低碳高效利用。以下属于清洁能源的有( )。
①太阳能 ②风能 ③煤炭 ④水能 ⑤生物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7.垃圾回收再利用是世界性的潮流和时尚,推广“分类垃圾箱”的主要好处是( )。
①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②减少垃圾对人们的生活空间的占用
③减轻大气污染,保护臭氧层 ④有利于资源的再利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8.在( )人们的房屋是依河而建的。
A.中国乌镇 B.哈尼族人的村寨 C.寒冷的北极
9.下列行为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是( )。
A.在景区岩石上刻字留念
B.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野餐
C.参与社区树木认养活动
三、判断题
1.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空间、环境和资源,约29%的面积被海洋覆盖,陆地面积约占71%,所以我们将地球划分为七大洲四大洋。( )
2.因纽特人用冰砖垒砌御严寒的冰屋,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例证。( )
3.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我们应该保护环境。( )
4.导致海洋里垃圾横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使用不降解的白色垃圾,并把大量垃圾排放到海洋里。( )
5.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与地球相类似的星球,如果地球毁灭了,人类可以迁居到其他星球上去。( )
6.为了保护地球家园,人类不断探索创新,大力发展使用新能源,新能源的广泛应用,可以完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
7.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
8.世界第二大平原—亚马孙平原位于北美洲南部亚马孙河中下游,那里地势低平,面积近400万平方公里。( )
能力延伸
四、简答题
我们共同的责任。为了保护地球,人类采取了很多措施。请从制定法律法规、发展循环经济、设立生态环境主题日、规范日常生活行为四个方面各举一例,阐述人类的具体行动。
五、辨析题
有人说:“沙尘暴是不可能根治的,我们就不用治理了。”也有人说:“即便沙尘暴不能根治,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你赞同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六、综合题
你所在的小区正在推行垃圾分类,但实施过程中遇到以下问题。部分居民认为垃圾分类太麻烦,经常混投垃圾;老年人记不清分类标准,经常分错类别;物业监管不到位,分类垃圾桶经常出现混装现象
(1)请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可能原因(至少两点)
(2)作为社区小志愿者,请你提出两条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
参考答案
一、
1.风能 清洁 2.环境日 3.索取 破坏 4.亚
二、
1.A 2.A 3.A 4.A 5.A 6.B 7.C 8.A 9.C
三、
1.× 2.√ 3.√ 4.√ 5.× 6.× 7.√ 8.×
四、
制定法律法规方面:例如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该法律明确规定了政府、企业和个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与义务。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制定了严格的处罚措施,如对违法排放污染物的企业,可处以罚款、责令停产整治等处罚,从法律层面约束人们的行为,为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
发展循环经济方面:以垃圾分类回收利用为例。城市中设置分类垃圾桶,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等。可回收物如废纸、塑料瓶、金属等被回收后,经过加工处理能够重新变成生产原料,制造新的产品,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对新资源的开采,降低了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是发展循环经济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
设立生态环境主题日方面:世界地球日就是典型例子。每年的4月22日为世界地球日,在这一天,世界各地会举办各类宣传活动,如环保知识讲座、主题展览、志愿者环保行动等。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公众对地球环境问题的认识,增强人们保护地球的意识,倡导大家共同参与到环境保护行动中来 。
规范日常生活行为方面:比如倡导绿色出行。鼓励人们步行、骑自行车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相较于开私家车,步行和骑行零排放,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能减少人均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这一行为的推广,有助于降低空气污染,减少能源消耗,是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的保护地球的具体行动 。
五、
第二种说法是正确的。面对生活环境的破坏,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要积极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我们的地球,将伤害降到最低,实现生活的可持续发展。
六、
(1)宣传教育和意识不足:部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环保意识,认为分类麻 烦且与个人利益无关。针对老年人的分类标准宣传方式可能不够直观或简单,导致记忆困难。监管和激励机制缺失:物业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如定期检查、监控设备),导致混投行为无法被及时发现和纠正。缺乏奖惩措施(如分类积分兑换奖品),居民缺乏参与动力。
(2)改进建议
优化宣传方式,提升分类便利性针对老年人:制作图文并茂的分类指南(如贴图标签),在垃圾桶旁设置语音提示设备,或组织志愿者“一对一”指导。
针对全体居民:通过社区微信群、短视频等渠道,定期推送分类技巧和环保知识,强调分类的长期益处。
加强监管与正向激励物业层面:增设智能垃圾桶(自动识别分类错误并提醒),安排保洁员定时检查,对混装严重的垃圾桶区域重点巡查。
社区层面:推行“垃圾分类积分制”,正确分类可兑换生活用品,每月公示“分类之星”家庭名单,激发积极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