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7月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本溪水洞是国内乘航游程最长的地下溶洞,洞道宽阔,两岸景观绝佳。据此完成7~8题。地理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从汉朝和平元年到明朝崇祯年间,我国古代文献记载了100多次有明确日期的太阳黑子活动。据此完成13题。1.太阳黑子活动发生在太阳外部的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臭氧层图22.太阳黑子数目的变化周期大体上是7.本溪水洞属于A5年B.11年C.22年D.50年A风成地貌B.海岸地貌3.太阳活动峰年可能出现的现象是C.喀斯特地貌D.冰川地貌A.赤道地区出现极光B.全球各地白昼时间变长8.在本溪水洞中可观赏到C.无线电长波通信受干扰D.威胁运行在太空中的宇航器安全A天坑B.角峰C.牛轭湖D.石钟乳位于长江上游的虎跳峡江水滔天,危峰耸峙。据此完成4~6题。2024年6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青海省调研,为高原农业指明方向。青藏高原的年楚河谷有小粮仓之称,是青藏高原的富饶之地和人口集中区域之一,图3示意年楚河谷某时段热力环流!据此完成9~11题。图1图34.长江流经虎跳峡河段时流速较快的主要原因是9.据图分析,该时段年楚河谷A.河道宽阔B.植被稀疏A.盛行谷风B.山坡温度下降C.落差较大D.含沙量大C.谷地多阴雨D.谷地为上升气流5.以下地貌中与虎跳峡成因相似的是10.年楚河谷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A雅鲁藏布大峡谷B.黄河三角洲A机械化程度高B.光热条件好C.松嫩平原D.吐鲁番盆地C.高温多雨D.水能丰富6.长江上游河段开发的合理举措是11.年楚河谷成为青藏高原人口集中区域之一的主要原因是A.发展航运B.开发水电A工业繁荣,利于就业B.矿产丰富,水运便利C.水产养殖D.农田灌溉C.地势较低,气候适宜D.环境优美,气候发达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员克服南极内陆地磁干扰,释放带有无线电探空仪的探空气球上2024年五一期间,哈市游客接待总量达到624万人,同比增长35%,其中外地游客排名前十客升到30km的高空,获取了大气层相关数据。图4示意大气垂直分层,据此回答12~14题。源地分别是吉林、辽宁、北京、内蒙古、山东、河北、广东、河南、江苏、浙江,较往年增长71.7%。据此回答20~22题。20.推测来哈外地游客中吉、辽游客比较多的原因是高度kA.出行成本较低B.在途时间较长c.经济实力更强D.文化差异明显21.五一期间,广东游客来哈旅行最可能选择的交通方式是A.铁路B.航空C.海运D.公路变花曲22.大量游客的到来对哈尔滨城市的影响是①提升城市知名度②缓解交通压力③带动服务业发展④增加就业机会温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图4云南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湿热,多高原山地,对外交通不便,形成特有地域文化。12.探空气球在上升过程中先后经历了根据下图回答23~25题。A.对流层平流层B.平流层对流层C.高层大气平流层D.对流层高层大气13.探空气球上升过程中测得A.气温持续上升B.氧气浓度升高C.气压不断降低D.水汽含量增多14.此次探空气球上升至30km时所处大气层A.水汽杂质含量高,天气现象多变B.气流运动较平稳,利于航空飞行C.臭氧的含量最低,大气密度最小D.存在若干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图5图6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千旱区之间的过渡地带,在气候、水文、植被等方面与西北23.下列能够代表云南地域文化的是千旱区极为相似,植被稀疏矮小,根系发达且具有深根性。据此完成1516题。A.黄梅戏B.过桥米线C.妈祖文化D.草原毡包15.当地自然植被类型为24.形成云南“鸡蛋用草串着卖”的民俗原因是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C.温带荒漠D.热带荒漠①地形崎岖.高低不平②稻草量大,就地取材③美观好看,追求艺术④跨沟过坎,鸡蛋易碎16.植被的深根性是为了适应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A.千旱环境B.严寒环境C.多雾环境D.潮湿环境25.云南传统民居吊脚楼架的主要作用是水稻土是人们多年耕耘、晒田、施肥培育出的土壤,温暖湿润的长江流域红壤区是我国水稻A.防寒保暖B.通风防潮C.防火防盗D.遮风挡雨土的主要分布区之一。据此完成17~19题。2024年4月23日,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顺利召开,为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发、17.水稻土形成的主导因素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给出了清晰指引。据此完成26~28题。A.地形B.气温C.降水D.人类活动26.下列省区属于西部大开发范围的是18.与东北地区的黑土相比,长江流域红壤有机质含量低的原因是A.甘肃B.河南C.湖北D.浙江A.植被稀疏,枯枝落叶较少B.风化较弱,有机质来源少27.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大保护为前提的原因是西部地区C.气温较高,微生物活动强D.降水较多,淋溶作用较强A.旅游资源丰富B.生态环境脆弱19.增加红壤有机质含量的合理措施是C.劳动力成本低D.市场要求有限A.引水灌溉B.植树造林28.东西部分工协作,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西部地区适宜发展C.平整土地D.增施有机肥A.电子信息业B.现代金融业C.国际航运业D.加工制造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