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琴声·人生·心声——《琵琶行(并序)》目 录CONTENTS01品味诗歌情感,找准诗序矛盾点,能够理解“青衫湿”背后的精神共鸣。02反复通读,品味音乐描写,能够将音乐起伏与诗人和琵琶女的人生浮沉联系起来。03剖析感情、生平、音乐三线合一的叙事结构,能够概述本诗的写作结构。假如诗人有朋友圈是真的“恬然自安,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吗?不是任务一:感情线活动1:朗读课文第四段“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请你圈点勾画出诗人“谪居卧病浔阳城”的表现。(1)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2)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3)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身体状况:卧病居住状况:地势荒僻,环境恶劣生活趣味:孤独苦闷任务一:感情线活动2:你又如何理解“是夕始觉有迁谪意”?感斯人言;琵琶女与琵琶声是诗人情绪的决堤口任务二:生平线活动1:我们说小序里“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的原因是“感斯人言”。在诗中白居易将这种“有感而发”化为了一句诗,请思考具体是哪句诗?那白居易和琵琶女的地位如此悬殊,为什么白居易会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共鸣?任务二:生平线活动2:请同学们通过助读材料1和课文第三段对读,通过小组讨论找到两位“天涯沦落人”的经历之同。同忆京城同叹年华同感处境相同之处 白居易 琵琶女 自言本是京城女我从去年辞帝京年少成名老大嫁做商人妇曲罢曾教善才服谪居卧病浔阳城往往取酒还独倾去来江口守空船同有才华提示:可用诗句回答任务三:音乐线活动1: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慨叹仅仅是和琵琶女乍然相逢的结果吗?在诗人和琵琶女的相遇、相知、相泣中,什么贯穿始终?琵琶声任务三:音乐线思考:三次琵琶弹奏后诗人的反应分别是什么?(1)主人忘归客不发(2)我闻琵琶已叹息(3)江州司马青衫湿任务三:音乐线活动2:品读第一次演奏。结合序言和第一段,思考“主人忘归客不发”的原因。①铮铮然有京都声——他乡遇乡音。②醉不成欢惨将别——以乐消离愁。(浔阳地僻无音乐)任务三:音乐线活动3:品读第二次演奏。诗歌第二段表面是写音乐,其实是映射琵琶女的身世变化,请具体分析。音乐线 感情线 (词语概括即可) 生平线(诗句) 白居易 琵琶女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悲愤不平忧愁压抑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做商人妇。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畅快喜悦任务三:音乐线活动4:品读第三次演奏①第三次琵琶曲的曲调是怎样的?②为什么第三次琵琶曲会“凄凄不似向前声”呢?琵琶女听到诗人倾诉后,既悲自己的漂流沦落,又悲诗人的被贬遭际,所以乐声更凄悲。可见此时两人的感情更加相通,达到了相融。凄凄不似向前声任务四:三线合一活动1:请你品读诗歌小序,尝试简要概括三线(感情线、生平线、音乐线)的发展脉络?① 感情线——琵琶女漂沦憔悴,诗人曲罢悯然,忧郁伤感,精神上的理解;② 生平线——琵琶女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转徙于江湖间;都来自京城,少年得志,现实零落,相似的经历;③ 音乐线——铮铮然有京都声,有共同的心境。任务四:三线合一活动2:“感情线”“生平线”“音乐线”在诗序中的起伏变化是否一致?“三线合一”的叙事结构是如何指向主题的?感情是核心音乐是纽带生平是基础任务四:三线合一活动3:人跟人离开所有现实的隔阂,阶级、学历、经历的隔阂,我们有人对人的一种关心,那个是真正同情的本意。请你谈谈“青衫泪”背后的同情精神。超越身份的相互尊重与关怀是让三线结合的重要因素。在诗人眼里琵琶女并不是简单的艺人,他对琵琶女的理解超越她的身份,她只是一个孤独无依的有丰富内心世界的女子。在琵琶女眼里诗人并不是从京城来到九江的落马的高官,而是一个可怜的需要安慰的同道中人。这首诗的可贵在于以平等尊重视角看待彼此,让音乐的演奏没有任何杂质,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共鸣。任务五:链接高考 阅读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宿千岁庵听泉刘克庄因爱庵前一脉泉,樸衾来此借房眠。骤闻将谓溪当户,久听翻疑屋是船。变作怒声犹壮伟,滴成细点更清圆。君看昔日兰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诗中对泉声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请大家结合相关诗句,进行简要赏析。(提示:可从手法、感情等方面进行分析)(6分)布置作业【教材链接】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单元研习任务——《学写文学短评》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匠心,学习欣赏时应当重点关注,细加品味。比如,曹操《短歌行》运用比兴手法和典故表述心志, 陶渊明《归园田居》用白描呈现日常生活画面,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用瑰丽的想象表现梦境,白居易《琵琶行》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等,请从今天学过的《琵琶行》中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则3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你好感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