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4-2025学年(下)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4-2025学年(下)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
A.天朝上国的宗藩理念
B.中华民族的多元构成
C.华夏民族共同体意识
D.中华文明的延续发展
天一大联考
3.唐代宗(762一779年在位)十年内四次下诏禁止官道、京城六街屯田营种,但“诸军及诸府,
2024一2025学年(下)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皆于道路开凿营种”的现象仍屡禁不止。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A.中央集权日益强化
B.商贸流通的滞后


C.国家财政出现困难
D.交通网络的发展
4.表2是中国古代乡村管理组织的演变情况。表中现象说明
表2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
秦汉
“百家一里”“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一乡多达12500户
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县五百户以上皆置一乡,三千户以上置二乡,五千户以上置三乡,万户以上置四乡”,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乡约500户~2500户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隋唐
“百户为里,五里为乡”,一乡约500户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五家为一小保,五小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合计一都250户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A.国家介人乡村的力度不断增强
B.中央对地方军事管理走向强化
C.百姓承担的赋役负担日益沉重
D.基层治理自治化程度日益提升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5.明人曾说:“金陵、新安(即徽州)、吴兴三地,剞劂之精者,不下宋版。”当时,徽商所刻之书,
1.据专家分析,距今5000多年的郑州市荥阳青台遗址出土的9个呈北斗九星状排列的陶罐
多为珍贵的儒家经、史、舆地等文献,如明末吴勉学,“搜古今典籍,并为之付梓,刻资费及十
(如图1所示)的大小与北斗九星的亮度基本相符。陶罐斗柄均朝向北方,这一特征在传统
万”。明代徽商的行为
星象学中预示着冬季的降临。据此可知,当时的先民
A.旨在推动文化教育普及
B.助力其财富的迅速膨胀
C.反映传统经济政策改变
D.有助于儒家文化的传承
6.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政府财政支出中有了一项新内容:用于举办现代工交企业的经
费。这批企业多数是大型工厂,耗资很多,如1866一1894年,福州船政局共用去经费1842
万元;1876一1894年,江南制造局共耗资2108万元。由此可推知,当时清政府
A.积极地引进军事技术
B.主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C.面临严峻的内外形势
D.加强对民营工业的扶植
图1
7.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科学”在中国极具影响力。胡适说:“这样几乎全国一致的崇信,
A.以固定形式开展祭祀活动
B.具备一定的天文观测能力
究竟有无价值,那是另一个问题。我们至少可以说,自从中国讲变法维新以来,没有一个自
C.掌握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
D.构建了农耕经济生态系统
命为新人物的人敢公然毁谤‘科学'的。”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2.表1是司马迁著作中的部分内容。这体现了
表1
A.人们文化生活丰富多样
B.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思想
相关内容
原文
C.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思考
D.文化观念的转变与更新
8.抗战期间,内迁到西南的知识分子,特别是高校师生,通过文学创作、歌咏、戏剧、报刊、壁
北方的匈奴
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
报、美术、电影等形式对当地百姓进行宣传。在他们的宣传和鼓动下,云南民众表示“不用
南方的南越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
敌人和汉奸银行的钞票,不买敌人的货物,不卖粮食和一切物品给敌人和汉奸”。由此可
东北的朝鲜
箕子者,纣亲戚也;朝鲜王满者,故燕人也
见,知识分子的做法
东南的东越
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也,姓驺氏
A.创新了文化的宣传方式
B.提高了民众文化水平
西方的西南夷
庄骑者,故楚庄王苗裔也
C.增强了民众的国家意识
D.保障了抗日物资供应
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
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