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眉山县级学校高一年级期末联考历史试题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世界各地上古时代的传说中,均有关于洪水的叙事。例如,中国有大禹治水,苏美尔文明的《吉尔伽美什》有众神用洪水毁灭人类的故事,古埃及文明中存在纳奇斯洪水的记载,玛雅文明同样有天神发动洪水毁灭人类的传说。材料旨在强调古代人类文明()A.存在一定的关联 B.有某种程度相似性C.各文明交流频繁 D.呈现多元发展格局2.根据波斯帝国文献记载,国内人员因公出差时,到达地的规定接待流程如下。这反映了波斯帝国()1.差旅人员将随身携带的介绍信交给传舍的书吏2.驿站书史起草一份收据,内容包含差旅人员所要执行任务的起点和目的地、膳食提供者等信息3.书吏加盖双方印章,存档并定期审计A.中央高度集权 B.道路交通发达 C.行政管理规范 D.官僚体系复杂3.12世纪初,英王亨利一世重用了一大批“新人”成为朝臣,亨利常常鼓励他们与大贵族抗衡。这些所谓的“新人”大多出身“寒微”,主要由低等级的贵族男爵组成。这一做法()A.推动了内阁制的形成 B.加强了英国国王的权威C.完善了等级君主制度 D.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4*.伊斯兰教禁止活埋女婴,主张妇女有财产继承权,提倡赈济贫民,向孤儿、乞丐和过路人施舍;主张停止部族之间的血亲复仇;限制高利贷,善待和释放奴隶。这些主张A.具有明显的时代局限 B.促进了社会的昌盛繁荣C.结束了教派仇杀 D.具有人文关怀,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5.15至16世纪时期,由于受到剥削,穿越撒哈拉沙漠的贸易被遗弃,取而代之的是桑海帝国与葡萄牙人的海上贸易,贸易格局的变化虽然富有成效,但却也造成了之前权力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最终导致了桑海帝国的溃败。由此可见,桑海帝国溃败的原因是()A.外部贸易格局变化引发内部动荡 B.依赖传统贸易商道错失转型良机C.实行中央集权影响经济发展活力 D.西方殖民者军事侵略与经济渗透6.哥伦布远洋航行后,与西班牙王室达成约定:获得其治理地方上全部东西的10%,以及从这些地方收受进款和利润的10%另外西班牙还要给哥伦布全部土地的1/8。材料表明哥伦布远航()A.目的是得到西班牙王室的认可 B.为西班牙王室带来了巨大财富C.助推了西班牙非洲市场的开拓 D.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7.下图是弗吉尼亚公司的广告。弗吉尼亚公司成立不久,就印制了吸引风险投资的小册子,小册子号召广大英国同胞发扬爱国精神,积极参与,说他们必须“前往世界的每个角落,用一个王国的物资供应另一个王国”。这反映了()A.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B.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新兴的经营方式C.弗吉尼亚对广大英国民众的吸引力D.英国建立最早的海外殖民垄断公司8.新航路开辟后,价格革命在欧洲很多国家成为普遍现象。价格革命瓦解了封建制度和自然经济模式,它反映了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价格体系的变动,扩大了国内商品市场,工商业中的资本主义关系获得了发展,从而导致西欧国家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的变化。据此可知,价格革命()A.打破了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 B.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C.直接引发了欧洲的商业革命 D.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转型9.学者认为,14世纪黑死病在欧洲肆虐,一些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不再利用“宗教异端”的外衣,而是直接对教会所宣扬的宗教禁欲主义进行猛烈的抨击,西欧思想家对基督教意识形态的否定已经从隐形的否定发展为显性的批判。该学者意在说明黑死病()A.使欧洲人抛弃了基督教信仰 B.导致整个欧洲劳动力的短缺C.推动了欧洲人民的思想解放 D.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10*.伏尔泰提出人类历史上有四个“值得重视”的时代:伯里克利时代、奥古斯都时代、文艺复兴时代和路易十四时代,并将路易十四时代作为最辉煌灿烂的黄金时代大加赞颂。伏尔泰的观点()A.体现历史进步的信念 B.肯定君主享有至高无上权威C.说明启蒙运动反专制并不彻底 D.反映伏尔泰寄希望于“开明”君主11*.1688年光荣革命后建立的新政权中,不仅政变的策划者加官封爵,荣耀风光,而且不少前朝的达官显贵,如保王分子的子弟哈里法克斯侯爵、桑德兰伯爵等,依然在政府、议会里占据首要地位,而在政变中扮演配角的资产阶级并未获得内阁职位和议会席位。这表明英国光荣革命()A.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有利于英国社会秩序的稳定C.是多种势力相互妥协的产物 D.没有彻底清除旧的封建势力12.如图为1841-1882年英国进口税种数量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自由贸易政策的推动 B.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C.经济危机的持续打击 D.英国殖民霸权的确立13.1863年,一个美国人想象了从未谋面的美国时任总统林肯和俄国时任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会面的场景,并创作了如图所示的漫画《两极相会》,漫画中两人握手惺惺相惜。对此解读合理的是作者()A.主张美俄合作防范西欧的殖民扩张B.揭露了美俄企图联手争夺世界霸权C.认为二人推动了部分国民获得自由D.宣扬美国民主优越于俄国专制制度14.18世纪,英国工人认为自己遭受苦难的根源是机器,他们往往采取捣毁机器的方式同资本家斗争;19世纪初,工人开始走上街头,利用工会组织团结起来,提出了普选权的要求,把斗争的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这表明英国()A.工人的群体意识和组织性增强 B.工业革命催生了阶级矛盾C.工人运动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 D.生产力进步推动思想解放15.近代以来,非洲国家的国界线大多以直线为主(如下图)。与这种状况的形成关联最密切的是()A.1884年柏林会议的召开 B.一战后民族自决原则的确立C.1960年非洲独立年的出现 D.1990年殖民体系彻底崩溃16.19世纪末埃塞俄比亚反帝斗争胜利的最重要原因是()A.意大利力量相对较弱 B.得到了广泛的国际援助C.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抵抗 D.孟尼利克皇帝领导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道小题,第17题24分,第18题16分,第19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材料一他们不可以被买卖,但他们仍旧是不自由的,他们不能擅自离开土地。他们有权耕种分到的土地用以谋生,而且通常不能加以剥夺。他们每星期要在主人的辖地上劳作数日,还得修缮主人的道路、桥梁和围墙。他们的思想受到宗教严格控制,定期要到教堂参加宗教活动。当他们结婚、继承父辈的田产或使用当地的磨坊时,要向主人纳税,到了圣诞节和复活节,也得付些钱款。-摘编自勒纳等《西方文明史》材料二西欧封建社会是一种刚性体制。它的权力结构固定,权力的行使方式僵化而不易改变,由此各权力结构之间便出现了空隙,为新生产力因素提供了活动空间,便于体制外的异已力量滋生和成长,而后发展壮大成体制外的力量,并与体制内的权力中心发生冲突,最终导致封建社会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摘编自钱乘旦《中世纪西欧的几个特点》(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被迫为主人负担的义务。概括“西欧封建社会是一种刚性体制”在经济、政治、思想领域的基本特征(10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中世纪后期西欧出现的新变化,分析指出当时出现的“体制外的异己力量”及其发展产生的影响。(14分)18.每个国家基于自己的历史和现实,其政治制度必然会有自己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这些制度性要素主要就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亦即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来实现各种政治权力之间的全面制衡,以防止任何一个政治势力单独控制全国的政治生活。-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首先是《权利法案》(1689年),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1694年),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无可能。-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三“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德意志帝国宪法》(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联邦制所体现的权力结构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是如何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来实现政治权力的制衡的。(6分)(2)从君主的权力方面,谈谈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并联系两国政治体制确立的背景分析其原因。(10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1789-1917年欧洲历史上占主要地位的,一是建立在使用无生命动力基础上的工业化;二是建立在对人类权利与义务新认识之上的政治革命。这两点都在欧洲历史上有深远的渊源,它们既不是自古有之,也并非只是与外部世界的偶然联系才发展到1917年。-摘自(美)威廉·麦克尼尔《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提取材料中的部分或整体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眉山县级学校高一年级期末联考历史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B D A B B D C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D A C A A C二、非选择题17.【答案】24分(1)义务:耕种领主的自营地;自备工具为领主服劳役;向领主缴纳各种赋税。(4分)特征:经济上庄园与农奴制度;政治上封君封臣制;思想上基督教控制精神生活。(6分)(2)异己力量:取得一定自治权的城市;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一些城市兴办的大学;逐步兴起的民族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或资本主义萌芽)等。8分)影响:有助于王权的加强;有利于民族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打破基督教会对思想的束缚;导致封建社会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6分)18.【答案】16分(1)特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2分)实现:联邦政府拥有大权,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4分)(2)不同:英国王权受到限制,德意志皇帝权力至高无上。(4分)原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德国通过王朝战争完成统一,保留了封建残余。(6分)19.【答案】(12分)评分说明项目及赋分 要求观点2分 观点明确阐述8分,分三个等级(一 等7-8分,二等4-6分, 三等0-3分),总结2分。 史实正确,需用欧洲史的相关史实论证, 若用美国等其他区域的不给分;表述清晰; 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总结不能重复观点。【示例1】观点:工业革命推动欧洲历史的发展。2分。观点若是“工业化和政治革命在1789-1917年欧洲历史上占主要地位“给 2分,若整句整段照抄材料不给分)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以蒸汽机和电力技术为标志性发明的两次工业革命在欧洲相继发生。工业革命建立了大工厂制度,出现了垄断组织,使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革,极大提高了生产力;工业革命造成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欧洲社会两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并通过改革,巩固了统治地位,工人阶级迅速崛起,为争取自己的权利展开斗争;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使欧洲的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需用欧洲史的相关史实论证,若用美国等其他区域的不给分)综上所述,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社会面貌,深刻影响了历史的进程。(重复观点不给分)【示例2】观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政治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对欧洲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示例3】观点:资本主义政治与经济的发展影响欧洲社会【示例4】观点:工业革命的出现有深刻的历史渊源【示例5】观点: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的确立有其历史渊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