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长寿区2025年春期高中期末质量监测高一年级历史试题(B卷)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试题卷总页数:6页。2.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3.需要填涂的地方,一律用2B铅笔涂满涂黑。需要书写的地方一律用.5MM 签字笔书写。4.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第1卷(选择题 共72分)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3分,共72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苏美尔文明、古埃及文明和中华文明诞生于大河流域,希腊文明诞生于爱琴海地区,玛雅文明和印加文明诞生于高山峡谷地带。这说明了()A.经济水平决定文明程度 B.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发展C.文明交流促进区域融合 D.欧亚文明落后美洲文明2.到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在国家形成过程中,该地区出现了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该地区是()A.古代西亚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3.在今坦桑尼亚的一座陵墓中,发现了原产于15世纪左右的中国瓷器。由此可知古代()A.非洲制瓷技术精湛 B.中非存在贸易关系C.非洲对外贸易发达 D.中非文明交流频繁4.中古西欧,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特征是()A.封君封臣制 B.自给自足 C.庄园农奴制 D.民主自由5.随着佛罗伦萨经济的发展,市民的价值观和心理状态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需要新的思想体系,他们的代表人物如彼特拉克打着“再生”古典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帜,讴歌爱情,宣扬人的高贵。这一思想体系的内核是()A.民族意识 B.理性精神 C.自由主义 D.人文主义6.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利亚等城市,欧洲的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该变化缘于()A.文艺复兴 B.新航路的开辟 C.启蒙运动 D.意大利的统一7.1492年,一位意大利航海家率三艘帆船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开辟了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该航海家是()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8.美国1787年宪法不承认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公民权利。这体现该宪法的局限性是()A.文化歧视 B.性别歧视 C.种族歧视 D.地域歧视9.1700年英国的煤炭产量总计260万吨,1790年增加到760万吨,1795年突破了1000万吨,这时期英国煤炭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B.内燃机的迅速推广C.发电厂的大量建立 D.电动机的广泛使用10.有西方观察家发现:日本从一个封建、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化、技术先进的社会,只用了略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这一“社会转变”的完成主要得益于()A.大化改新 B.幕府政治 C.庄园经济 D.明治维新11.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著作中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该著作是()A.《哈姆雷特》 B.《九十五条论纲》C.《共产党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2.19世纪后期,在反对英国侵略中,埃及祖国党提出了“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该口号的提出旨在()A.加强专制统治 B.发展殖民经济 C.唤起民族意识 D.完善军队建设13.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下列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A.计算机、火车 B.珍妮纺纱机、轮船C.内燃机、飞机 D.瓦特蒸汽机、飞梭14.时间 事件1864年 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1903年 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建立1921年 中国共产党诞生上表是某研究性学习中所使用的主要素材。据此判断,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为()A.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B.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C.西方国家的宏观调控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15.在列宁领导下,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伟大飞跃的历史事件是()A.美国独立战争 B.俄国十月革命C.法国大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下表列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部分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整体上反映了()时间 事件1931年 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1939年 德国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1941年 德国入侵苏联,苏联红军英勇抗击德军1941年 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美国对日宣战A.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发展到全球战争B.欧洲各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致命打击C.苏联战场成为抵抗德国法西斯军队的主战场D.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17.2023年11月,98岁的美国飞虎队老兵梅尔文·麦克马伦来华参加纪念美国第十四航空队援华抗战80周年活动。1944年,他被派往第十四航空队担任机炮手和助理飞行机械师。飞虎队援华抗战作为史料,可以用来说明()A.中国战场有力地协助配合了盟军作战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之间协同作战C.中国抗战是最终战胜日本的首要因素D.全民族的抗战是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18.下图是1948年英国人吉尔伯特创作的时事漫画《西边吹来的风》,画中的西风神(指马歇尔计划)正鼓起双腮,向寓意欧洲的大风车吹来劲风,大风车转动起来,周围呈现出一片忙碌的景象。该漫画寓意马歇尔计划()A.彻底打败了德国法西斯 B.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C.推动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D.激化了美欧之间的矛盾1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及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有利于()A.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B.促进经济全球化进程C.推动民族独立运动发展 D.消除国家之间的矛盾20.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中说到:“未来五年、十年或十五年,在我们有生之年,我们将看到五大超级经济力量: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这说明,当时()A.美国不再是世界强国 B.美苏关系得到缓和C.国际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D.两极格局已经结束21.现代社会很多人居家办公,学生在家用手机或电脑也能上网课、观看“空中课堂”,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办公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反映出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之一是()A.世界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 C.社会信息化 D.文化多样性22.近年来,“无人仓库”“无人码头”“无人车间”乃至“无人工厂”纷纷出现。这主要得益于()A.航空航天技术的创新 B.生物科学技术的突破C.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 D.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23.2021年全球财富报告》显示,全球最富有的10%人口拥有82%的全球财富,其中最富有的1%人口拥有45%的全球财富。这说明()A.东西矛盾缓和 B.南北差距缩小 C.世界局势动荡 D.贫富分化严重24.2013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截至2023年10月,已经同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合作文件。这表明中国努力推动()A.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B.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C.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11卷(非选择题 共28分)二、非选择题(共28分,25题16分,26题1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子曰:“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子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摘编自《论语·为政》材料二中世纪早期,基督教会控制着西欧所有人的思想、言论和行动。但从11世纪开始,西欧社会有很大改变。德意志皇帝宣称“王权神授”,要求教皇“从宝座上滚下来”,他还与英法国王一道平分教皇神职册封权。13世纪,国王们往往颁发各种特许状,授予城市自治权力,支持市民反对中间封建主,从而获得他们对自己的政治与金钱支持。摘编自朱寰《世界上古中世纪史》材料三17世纪末-18世纪末,欧美出现了一场相信理性,相信进步,相信未来社会将趋于完美的运动-启蒙运动。这场运动不但为随后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还造就了文化领域的“浪漫主义”思潮。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 1500-2017》(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的社会治理思想,并指出其所属学派。(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世纪西欧王权加强的表现。(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启蒙运动的意义。(4分)(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社会治理思想的认识。(4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材料二19世纪时,如果你坐在一张红木桌旁饮用加了糖的茶,便几乎与世界上所有大洲产生了关联。你与护卫各大洲之间航线安全的皇家海军产生了联系,也与一个长满触手的资本主义机器产生了联系,而英国正是利用这一机器控制了世界上的许多地区,掠夺了当地的各种商品,包括可为本国普通民众提供的那些。-《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1)指出材料一图中反映的历史事件,说明它对世界物种交流产生的影响。(6分)(2)与材料一相比,指出材料二反映出19世纪世界物种交流发生的新变化,并说明变化的原因。(6分)长寿区2025年春期高中期末质量监测高一年级历史答案(B卷)一、选择题(72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B A D B C C A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C C D B A B B B C题号 21 22 23 24答案 C D D D二、非选择题(28分)25.【答案】(16分)(1)社会治理思想:为政以德。(2分)所属学派:儒家。(2分)(2)表现:宣称“王权神授”,挑战教皇权威;颁发特许状,授予城市自治权。(4分)(3)意义: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为资产阶级构建了政治蓝图;促进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发展;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等。(4分,任意两点得4分)(4)认识:社会治理的根本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治理思想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社会治理思想要顺应时代,与时俱进等。(4分)26.【答案】(12分)(1)历史事件:新航路开辟。(2分)影响:推动了美洲与欧洲、亚洲、非洲等的物种交流;提高了粮食产量,丰富了粮食种类,使世界人口激增;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推动了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4分,任意两点得4分)(2)新变化:物种交流的广度与深度扩大。(2分)原因: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各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殖民扩张的加剧。(4分,任意两点得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