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3 生物圈课件-2024-2025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共32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7.3 生物圈课件-2024-2025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共32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生物圈
第3节
第3单元 第7章 生态系统
学习目标
01
阐明生物圈是包含多种类型生态系统的最大生态系统(难点)
02
说出生物圈的范围(重点)
03
能说出生态系统的分类并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重点)
想一想
神舟五号拍 地球
我们把这个孕育了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称为什么?为什么说这个共同家园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这是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知识点一 生态系统的类型
1.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
地球上有各种各样的生物,它们与非生物环境一起,构成了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2.调查: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调查
①分小组通过不同途径调查池塘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等的非生物环境、代表性植物、代表性动物等资料;
②各小组分别整理和记录调查到的资料。
生态系统类型 非生物环境 代表性植物 代表性动物
池塘生态系统
河流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淡水、泥沙、阳光
芦苇、浮萍
蜻蜓、野鸭
知识点一 生态系统的类型
动物通过不同的捕食策略和避敌技巧来适应环境。例如,沙漠中的蜥蜴通过伪装来躲避天敌,而海洋中的鱼类则通过快速游动来逃避捕食者 ;
交流
小组同学讨论不同生态系统中的代表性动植物如何与非生物环境相适应。各小组相互交流,进一步理解生态系统是多种多样的。
一些动物通过迁徙来适应季节变化和食物供应的变化。例如,候鸟在冬季会飞到温暖的地方过冬,以避免严寒 ;
植物通过叶片的形态和排列方式来调节温度,例如,热带雨林中的植物叶片较大,能够更好地吸收阳光,而寒带植物则有较厚的叶片和较短的叶柄以减少热量散失 。
动物的行为也会随着环境变化而调整。例如,北极熊在冬季会寻找海冰上的洞穴躲避寒冷,而热带雨林中的猴子则会利用树冠层的遮荫来避免阳光直射;
知识点一 生态系统的类型
根据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
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按照水域环境的具体特征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根据非生物环境的不同
按照陆地环境的具体特征
3.生态系统分类
知识点一 生态系统的类型
(1)海洋生态系统
生物
特点
海水含有较高浓度的盐分,以及一定量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生活着海带、水母、海星、带鱼和鲸等生物
生物圈里最大的生态系统
知识点一 生态系统的类型
生活着莲、菱、沼虾和鲫鱼等
可以是潺潺的小溪,也可以是宽阔的江河
(2)淡水生态系统
分布
特点
含有一定量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生物
知识点一 生态系统的类型
还可以分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和北方针叶林生态系统等
(3)森林生态系统
特点
一般雨水充足
生物
植物以乔木为主,也包括灌木和草本植物;动物的种类很多,如蝴蝶、蛙、蛇、松鼠、啄木鸟、豹等
知识点一 生态系统的类型
还可以分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和热带草原生态系统等
(4)草原生态系统
一般降雨量较少
特点
生物
生长着黑麦草、针茅等多种草本植物;还生活着蝗虫、兔等草食动物,田鼠、黄鼠等杂食动物,以及狼、鹰等肉食动物
知识点一 生态系统的类型
思考
浩瀚的水域中,既有海洋生态系统,也有淡水生态系统;广袤的陆地分布着森林生态系统与草原生态系统等自然生态系统。尝试举例说出一些身边的自然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等
知识点一 生态系统的类型
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以农作物为主体,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分布
特点
作用
人工建立
提供人类所需要的农作物及农副产品
农田生态系统
4.了解人工生态系统
知识点一 生态系统的类型
人类起重要的支配作用,高度依赖其他生态系统。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
分布
特点
作用
人工建立
对人类政治、经济、文化产生重大影响,是人类文明的产物
城市生态系统
知识点一 生态系统的类型
生物种类较少,营养结构单一,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弱,一旦人的作用消失,生态系统也会退化消失。
生物种类多,成分复杂,受人的影响较小,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自然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
探究: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
知识点一 生态系统的类型
知识点二 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1.生态系统的大小
大小不一,可以小至一个池塘或一块农田,也可以大至一片森林或整个海洋。
是地球上多种类型生态系统的总和,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了生物圈。
知识点二 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包括大气圈下层、岩石圈上层(主要是土壤层)、水圈,以及生活在其中的各种各样的生物
上可达到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度
生物圈的厚度
生物圈的范围
2.生物圈的范围
知识点二 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在大气圈中生活的生物主要分布在底层
主要是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还有飘浮在空气中的细菌等微小生物
大气圈
知识点二 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包括地球上的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
水圈
大多数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知识点二 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有多姿多彩的花草树木,形形色色的各类昆虫,种类繁多的飞禽走兽,形态各异的水生生物,无处不在的细菌、真菌等
岩石圈
知识点二 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生物圈是一个生命的“大家庭”,我们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物圈,同时,人类活动也会影响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
源头
源头
流入
灌溉
供水
沿途  形成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湖泊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河流(淡水)生态系统
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知识点二 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①提高环保意识、②节约能源和水资源、③ 自带购物袋、 ④购买应季蔬果 、 ⑤吃一天素、 ⑥减少废物、 ⑦绿色出行 、 ⑧保护自然资源、 ⑨参与环保活动 、⑩ 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
我国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生物圈),明确提出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思考
作为地球家园的一分子,我们如何用实际行动参与其中呢?
知识点二 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在其他洲农田中施用的农药DDT,被雨水冲刷进入河流等水体中,随河流进入海洋,而整个地球上的海洋是连成一体的,进入其他洲海洋的DDT能够随着海水的运动进入南极洲的海洋,从而进入南极洲动物的体内。
探究:20世纪50~70年代,在许多国家,人们经常施用一种叫做DDT的农药杀灭农林害虫,但在荒无人烟的南极从未施用过DDT。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人员发现,在南极海洋中的鱼、磷虾和企鹅等动物体内竟然也含有DDT。
在其他洲施用的农药DDT,怎么会出现在遥远的南极洲动物的体内呢
知识点二 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课堂小结
生物圈
自然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类型
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
水圈的大部
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1.地球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包含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下列属于最大生态系统的是(  )
A.海洋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生物圈
D.城市生态系统
C
挑战闯关
解析: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2.下列生态系统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  )
A.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温带草原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D
挑战闯关
解析:人工生态系统是由人类所建立的生态系统,即以人类活动为生态环境中心,按照人类的理想要求建立的生态系统。
3.保护生物圈,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上层、水圈和岩石圈下层
D.保护生物圈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
C
挑战闯关
解析:生物圈包括大气圈下层、水圈和岩石圈上层,以及生活在其中的各种各样的生物,C错误。
4.生物圈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空间站是生物圈的一部分
B.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生存所依赖的环境
C.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物圈
D.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A
挑战闯关
解析:空间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因此空间站不是生物圈的一部分,A错误。
5.生物圈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下列活动不是在生物圈中进行的是(  )
A.斑头雁飞越珠穆朗玛峰
B.石油细菌生存在地下2 500~3 000米的石油中
C.章鱼利用柔软的身体在4 800米的深海里滑行
D.神舟十七号航天员出舱完成天和核心舱太阳翼修复试验
D
挑战闯关
解析:神舟十七号航天员出舱完成天和核心舱太阳翼修复试验是在太空中,超出了生物圈的范围。
6.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唯一的家园
B.生物圈是包含多种生态系统的最大生态系统
C.人类的活动不会影响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
D.生物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生物及一切能够适合生物生存的非生物环境的总和
C
挑战闯关
感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