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第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贵阳市第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贵州省贵阳市第九中学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6分,每小题6分)
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①如果有一位西洋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他很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在中国,这句话模糊得很,这个“家”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叔伯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大到数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
②为什么我们对“家”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西洋的格局像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我们的差序格局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③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三千里者也不过指其广袤的意思而已。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
④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这和我们的亲属圈子一般的。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什么宝琴、岫烟,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猢狲散,缩成一小团。到极端时,可以像苏泰潦倒归来,“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改变大小。
(摘编自《乡土中国 差序格局》,有删改)
(1)根据材料,下列不属于“差序格局”特点的一项是(     )
A.以自己为中心,逐层向外,由强到弱发生与他人的联系。
B.个人能够随所处时间、空间变化而动用不同的关系网络。
C.可表现在乡土社会亲属关系上,也可表现在地缘关系中。
D.乡土社会关系网络的中心势力能伸能缩,而且收放自如。
(2)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段关于“家”的例子,揭示了人们对社会单位名词的含义理解不到位的原因。
B.②段用石头丢进水里产生的波纹和柴捆进行比喻,论述了中西社会结构的不同。
C.③段用俗语“一表三千里”,形象说明中国乡土社会具有亲属分布广泛的特点。
D.④段列举贾府兴衰和苏秦潦倒的例子,意在证明中国人对世态炎凉特别有感触。
(3)结合上文材料,分析以下现象是如何体现差序格局的同心圆波纹性质及伸缩性两种特点的。
王亮宴请自己新结识的生意伙伴周阳,向周阳介绍自己的妻子,说:“这是我家里的。”又介绍自己的发小,说:“这是我发小,是自家兄弟。”席间,王亮和周阳达成了合作协议,高兴地对周阳说:“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二.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12分)
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吃苹果(节选)
【俄】契诃夫
“你们好哇,亲人们!”特利丰 谢敏诺维奇①往他们那边走去,说道,“怎么样,在吃苹果②吗?我大概没有打搅你们吧?”
小伙子脱掉帽子,低下头。姑娘开始瞧她的围裙。
“我只拿了一个,”小伙子支吾道,“而且是在地上拣的。……”
“哼,瞧瞧你那个可爱的未婚妻,”卡尔普对小伙子说,“她干吗这样心事重重,一副可怜相?莫非你不大爱她了?”
“住嘴,卡尔普!”特利丰 谢敏诺维奇说,“来,格利果利,你给我们讲个故事吧。……”
格利果利嗽一下喉咙,笑了笑。
“我,老爷,不会讲故事,”他说,“再说,莫非我真要拿您的苹果还是怎么的?倘或我想要,我也会花钱买的。”
“你有很多钱,亲爱的,我很高兴。好,给我们随便讲个什么故事吧。你别不好意思,胆子放大点嘛!敢做贼,胆子一定大。不是这样吗,我的朋友?”
接着,特利丰 谢敏诺维奇把阴险的眼睛盯住落网的小伙子。……小伙子的额头上冒出汗来了。
“您,老爷,还是叫他唱歌的好。他这个傻瓜哪会讲故事呢?”卡尔普用讨厌的男高音刺耳地说。
“住嘴,卡尔普,让他先讲个故事。喂,讲啊,亲爱的!”
“我不会。”
“你真不会?可是偷东西你倒会?第八诫是怎么说的?”
“您干吗问我这些?我怎么知道呢?说真的,老爷,我们只吃了一个苹果,就连这个也是在地上拣的。……”
“讲故事!”
卡尔普动手拔下荨麻③来。小伙子很清楚准备下荨麻是干什么用的。特利丰 谢敏诺维奇,跟他那类人一样,是横行霸道、肆无忌惮的。他捉到贼,要么就把他关在地窖里囚禁一昼夜,要么就用荨麻抽一顿,要么就放他逃生,只是事先把他的衣服剥光。……您觉得这种事新奇吗?可是有些地方,有些人,却认为这种事像平板大车那样稀松平常,自古就有呢。格利果利斜起眼睛看了看荨麻,踌躇一下,咳嗽几声,这才开口说话,然而不是讲故事,却是把故事挤出来。他不住地清嗓子,冒汗,咳嗽,不时擤鼻涕……
“够了!”特利丰 谢敏诺维奇等到小伙子把故事完全挤完,扯起题外的废话来,就说。
“你讲得很不坏,不过偷起东西来更高明。喂,还有你,美人儿……”他转过脸去对姑娘说,“你把祷告辞背一遍!”
美人儿涨红脸,屏住呼吸,背一遍祷告辞,声音小到几乎听不见。
“美人儿,是他教你偷东西的吧?你干吗不吭声呀,小天使?你得答话。说呀!不吭声吗?不吭声就是同意的表示。好吧,美人儿,那你就把你那漂亮小伙子打一顿,因为他教你偷东西嘛!”
“我不。”姑娘嘟哝说。
“你稍微打他几下就行。对蠢货得教训一下。打他,我的小宝贝儿!你不愿意?好,那我就要吩咐卡尔普拿荨麻来略微打你几下了。……你愿意吗?”
“我不。”
“卡尔普,到这儿来!”
姑娘就赶紧跑到小伙子跟前,打他一个耳光。小伙子傻笑一下,然后就哭了。
“好样的,美人儿!那你再揪他的头发!你倒是伸手啊,我的小宝贝儿!你不愿意?卡尔普,到这儿来!”
姑娘就揪她未婚夫的头发。
“你别抓住不放,那样他就太痛了!你拽着他走!”
姑娘动手拽他。卡尔普乐得忘乎所以,扬声大笑,嘎嘎地叫起来。
“行了,”特利丰 谢敏诺维奇说,“多谢你惩罚了坏人坏事,小宝贝儿。喂,”他转过脸去对小伙子说,“该你教训你的小妞儿了。……刚才是她教训你,现在该你教训她了。……”
“说真的,老爷,您想的可是太奇怪了。……我为什么要打她呢?”
“什么叫‘为什么’?她不是打了你吗?那你就该打她嘛!这对她会有益处的。你不肯?那就算了。卡尔普,到这儿来!”
小伙子就啐口唾沫,嗽一嗽喉咙,把未婚妻的辫子捏在手心里,开始惩罚坏人坏事。他只顾惩罚坏人坏事,自己也没觉得就打红了眼,入了迷,却忘记他所打的并不是特利丰 谢敏诺维奇,而是自己的未婚妻了。姑娘哇哇地哭。他打了她很久。要不是特利丰 谢敏诺维奇的女儿萨宪卡从灌木丛中跳出来,我都不知道这件事会怎样结束了。
“爸爸,去喝茶吧!”萨宪卡叫道。她看见爸爸玩的把戏,放声大笑。
“够了!”特利丰 谢敏诺维奇说,“现在你们可以走了,好人儿。再见吧!等你们办喜事的时候,我打发人给你们送苹果去。”
接着,特利丰 谢敏诺维奇对两个受完惩罚的人深深鞠躬。
小伙子和姑娘理好自己的头发,走了。小伙子往右走,姑娘往左走,而且……到今天为止,再也没见过面。要不是萨宪卡跑来,恐怕他们就难免要尝一尝荨麻的味道了。
(汝龙译,有删改)
【注】①特利丰 谢敏诺维奇:庄园主。卡尔普是他的管家。②格利果利在未婚妻的怂恿下,从树上偷摘了一个苹果吃。③荨麻:一种带刺的野生植物。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伙子和未婚妻仅偷摘了一个苹果,被抓住后都低头不敢瞧特利丰 谢敏诺维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侧面表现了后者的威势。
B.“卡尔普乐得忘乎所以,扬声大笑,嘎嘎地叫起来。”作者通过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塑造了这一狗腿子形象。
C.姑娘仅揪住未婚夫的头发,特利丰 谢敏诺维奇对此很不满意,要她“拽着他走”,其理由貌似同情小伙子,其实全是反话。
D.萨宪卡“看见爸爸玩的把戏,放声大笑”,由此可以看出,特利丰 谢敏诺维奇做过很多类似事情,他的女儿早已司空见惯。
(2)文中画横线部分有哪些作用?试加以分析。
(3)作者说,如果世上每样东西都名实相符,那就只能“用统称牛马的名字来称呼特利丰 谢敏诺维奇了”。请简要分析这样说的原因。
三.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7分,每小题17分)
3.(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惠公①六年,秦帅师侵晋,至于韩原。公谓庆郑曰:“秦寇深矣,奈何?”庆郑曰:“君深其怨,能浅其寇乎?非郑之所知也,君其讯射②也。”公曰:“舅③所病也?”卜右,庆郑吉。公曰:“郑也不逊。”以家仆徒为右,步扬御戎;梁由靡御韩简,虢射为右,以承公。
公御秦师,令韩简视师,曰:“师少于我,斗士众。”公曰:“何故?”简曰:“以君之出也处己,入也烦己,饥食其籴,三施而无报,故来。今又击之,秦莫不愠,晋莫不怠,斗士是故众。”公令韩简挑战。
穆公揖大夫就车,鼓而进之。晋师溃,戎马泞而止。公号庆郑曰:“载我!”庆郑曰:“忘善而背德,又废吉卜,何我之载?郑之车不足以辱君避也!”梁由靡御韩简,辂穆公,将止之,庆郑曰:“释来救君!”亦不克救,遂止于秦。
穆公归,至于王城,合大夫而谋曰:“杀晋君与逐出之,与以归之,与复之,孰利?”公子絷曰:“杀之利。”公孙枝曰:“不可。”公子絷曰:“吾岂将徒杀之?吾将以公子重耳代之。晋君之无道莫不闻,公子重耳之仁莫不知。战胜大国,武也。杀无道而立有道,仁也。胜无后害,智也。”公孙枝曰:“耻一国之士,又曰余纳有道以临女,无乃不可乎?若不可,必为诸侯笑。战而取笑诸侯,不可谓武。杀其弟而立其兄,兄德我而忘其亲,不可谓仁。若弗忘,是再施不遂也,不可谓智。”穆公曰:“然则若何?”公孙枝曰:“不若以归,复其君而质其子,国可以无害。”是故归惠公而质子圉,秦始知河东之政。
(节选自《国语 晋语》)
材料二:
夷吾使人请秦,求入晋。夷吾谓曰:“诚得立,请割晋之河西八城与秦。”及至,已立,而使丕郑谢秦,背约不与河西城而杀里克。十二年,晋旱,来请粟。穆公于是用百里奚、公孙枝言,卒与之粟。十四年,秦饥,请粟于晋。晋君谋之群臣虢射曰因其饥伐之可有大功。晋君从之。十五年,兴兵将攻秦。
(节选自《史记 秦本纪第五》)
【注】①惠公:即晋惠公,名夷吾。晋献公之子,晋文公之弟,春秋时期晋国第二十任君主。②射:即虢射,晋国的卿大夫。③舅:诸侯谓异姓大夫曰舅。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晋君谋之A群臣B虢射C曰D因其饥E伐之F可G有大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鼓,文中指击鼓,古代在战争中击鼓代表进军,击鼓有助于激励战士,振奋士气。
B.克,在文中的意思是能、能够,与成语“攻坚克难”“战无不克”中“克”字意思不同。
C.至于,在文中的意思是到了,与《六国论》中“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至于”意思相同。
D.背,文中指违背、背叛,与《鸿门宴》中“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的“背”字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穆公率军攻打晋国,晋惠公于是向庆郑询问应对之策,庆郑认为此时只有虢射才能让秦国退军。
B.被晋惠公派去侦察秦军的韩简发现秦国军队的人数虽少于晋国,但他们斗志昂扬,而晋国军队却非常懈怠。
C.对于如何处置被俘的晋惠公,公子絷认为,杀死无道的晋惠公对秦国最有利,并建议另立有道的公子重耳。
D.晋惠公曾许诺一旦自己成功回国继位,就将割让晋国河西的八座城池给秦国,但事成之后晋惠公却背信弃义。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忘善而背德,又废吉卜,何我之载?郑之车不足以辱君避也!
②战胜大国,武也。杀无道而立有道,仁也。胜无后害,智也。
(5)请简要分析公孙枝不同意杀死晋惠公而立公子重耳的原因。
四.诗歌阅读(共1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8分)
4.(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舟中
杜甫
风餐江柳下,雨卧驿楼边。
结缆排鱼网,连樯并米船。
今朝云细薄,昨夜月清圆。
飘泊南庭老,只应学水仙。
【注】南庭:指南方边远地区。水仙:水中的神仙。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了泊舟处所,“江柳”“驿楼”如或可睹,可谓“诗中有画”。
B.“风餐”与“雨卧”互文见义,道出诗人漂泊江湖的凄苦、悲凉情状。
C.颔联写诗人设网捕鱼,停船买米,表现了生活的艰辛和旅途的劳苦。
D.早晨的疏云,夜里的清月,这良辰美景让诗人徒增感慨,悲从中来。
(2)尾联“漂泊南庭老,只应学水仙”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试简要分析。
五.默写(共1小题,满分6分,每小题6分)
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以“    ,    ”两句感慨人生的短暂,于是情不自禁地洒酒祭奠。
(2)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中,“    ,    ”两句表现了戍边征夫思乡与报国的矛盾心理。
(3)荀子在《劝学》中用“    ,    ”两句谈自身对学习的感悟,指出读书学习比冥思苦想更有效率。
六.语言文字应用(共1小题,满分11分,每小题11分)
6.(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柳永是开一代词风的宋词名家。如果说苏轼通过“以诗为词”的途径,建立了豪迈词风,从而使作为“艳科”的词提高了文学地位,并与传统文学_____,那么,柳永则通过“以赋为词”的方式,使慢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整个唐五代时期,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慢词总共不过十多首。在柳永生活的那个年代,慢词只在市井艺人口中传唱,柳永勇于摒弃传统的偏见,创作、填写大量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 _____,齐头并进。如果没有柳永对慢词的探索创造,后来的苏轼、辛弃疾等人或许只能在小令世界里左冲右突,而难以创造出像《念奴娇 赤壁怀古》《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那样辉煌的慢词篇章。(  )。
凡有井水处,皆能颂柳词,柳永在市井中的声望连帝王将相都 _____。他的词多反映青楼女子的内心世界和下层人民的悲欢离合,笔法细腻,感情深挚,雅俗共赏,每每流传甚广。在柳永之前以及同时代的同类题材词作中,爱情缺失的深闺女性一般只是 _____,逆来顺受,内心的愿望含而不露。而柳永词作中的世俗女子,则是大胆而主动地追求爱情。在词史上,柳永也许是将笔端第一次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幽怨。柳永还把词的题材朝着自我化的方向进行了拓展。晚唐五代词,除韦庄、李煜后期词作以外,大多表现离愁别恨、男欢女爱等类型化情感,柳永词则注重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并驾齐驱 各有千秋 望其项背 妄自菲薄
B.双管齐下 各有千秋 望尘莫及 自怨自艾
C.并驾齐驱 平分秋色 望尘莫及 自怨自艾
D.双管齐下 平分秋色 望其项背 妄自菲薄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柳永于词的贡献,可以说如牛顿、爱因斯坦于物理学的贡献一样,是里程碑式的
B.柳永于词的贡献,是里程碑式的,可以说如牛顿、爱因斯坦于物理学的贡献一样
C.牛顿、爱因斯坦于物理学的贡献,是里程碑式的,可以说如柳永于词的贡献一样
D.可以说如牛顿、爱因斯坦于物理学的贡献一样,柳永于词的贡献,是里程碑式的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柳永也许是第一次将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幽怨。
B.柳永也许是将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第一次为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幽怨。
C.柳永也许是将笔端第一次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为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幽怨。
D.柳永也许是第一次将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为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幽怨。
(4)宋代是词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风格各异。请以词人柳永为描述对象,写一段话。要求:①结合其词作内容;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③表达对词人或词作的评价;④不少于40个字。
七.作文(共1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40分)
7.(4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2年女篮世界杯大赛,北京时间9月30日晚,在女篮世界杯半决赛中,中国女篮61:59战胜澳大利亚女篮,晋级决赛。王思雨在最后时刻罚中制胜两球,完成准绝杀。北京时间10月1日下午,中国女篮与美国女篮进行角逐。本场中国队的主力李梦依然缺席,最终输掉比赛获得亚军,主力缺阵的情况下与世界第一战斗到最后,虽败犹荣!
值得一提的是,女篮世界杯历史上,中国女篮曾在1994年夺得亚军,那是她们创下的最佳战绩。赛后,中国篮协主席,亲任本次中国女篮领队的姚明脸上“乐开了花”。
比赛虽然是澳洲队的主场,但当地华人的加油呐喊声响彻整个场馆,当中国队员得分时,全场华人都在摇旗欢呼,十分激动。
面对强敌,敢打敢拼,虽败犹荣,中国女篮,无畏金兰。赛后,人民日报、央视体育和新华社第一时间报道。人民日报写道:“致敬拼搏!”央视体育写道:“追平历史最佳战绩!中国女篮收获世界杯亚军!”28年过去,女篮再次登上世界巅峰,值得骄傲!中国女篮值得我们在这个国庆节喝彩!
阅读以上材料,你一定有许多感悟与思考,自己提炼观点,联系社会,展开论述,要求层次清晰,文采优美,观点新颖,书写工整,不少于800字,文体必须为议论文。
贵州省贵阳市第九中学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6分,每小题6分)
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①如果有一位西洋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他很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在中国,这句话模糊得很,这个“家”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叔伯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大到数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
②为什么我们对“家”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西洋的格局像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我们的差序格局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③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三千里者也不过指其广袤的意思而已。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
④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这和我们的亲属圈子一般的。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什么宝琴、岫烟,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猢狲散,缩成一小团。到极端时,可以像苏泰潦倒归来,“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改变大小。
(摘编自《乡土中国 差序格局》,有删改)
(1)根据材料,下列不属于“差序格局”特点的一项是(  D  )
A.以自己为中心,逐层向外,由强到弱发生与他人的联系。
B.个人能够随所处时间、空间变化而动用不同的关系网络。
C.可表现在乡土社会亲属关系上,也可表现在地缘关系中。
D.乡土社会关系网络的中心势力能伸能缩,而且收放自如。
(2)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
A.①段关于“家”的例子,揭示了人们对社会单位名词的含义理解不到位的原因。
B.②段用石头丢进水里产生的波纹和柴捆进行比喻,论述了中西社会结构的不同。
C.③段用俗语“一表三千里”,形象说明中国乡土社会具有亲属分布广泛的特点。
D.④段列举贾府兴衰和苏秦潦倒的例子,意在证明中国人对世态炎凉特别有感触。
(3)结合上文材料,分析以下现象是如何体现差序格局的同心圆波纹性质及伸缩性两种特点的。
王亮宴请自己新结识的生意伙伴周阳,向周阳介绍自己的妻子,说:“这是我家里的。”又介绍自己的发小,说:“这是我发小,是自家兄弟。”席间,王亮和周阳达成了合作协议,高兴地对周阳说:“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答案】(1)D
(2)B
(3)在王亮宴请周阳的情境中,差序格局的同心圆波纹性质和伸缩性两种特点得到了充分体现。首先,王亮向周阳介绍自己的妻子为“家里的”,这体现了差序格局的同心圆波纹性质,即以自己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出亲疏有致的差序关系。其次,当王亮与周阳达成合作协议后,他高兴地称周阳为“自家人”,这显示了差序格局的伸缩性。原本周阳并不在王亮的差序格局之内,但随着合作关系的建立,周阳被纳入了这个差序格局中,成为了“自家人”。
【解答】(1)D.“而且收放自如”错误,根据材料一“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猢狲散,缩成一小团。到极端时,可以像苏秦潦倒归来”可见,这里的伸缩是根据权势大小而变化的,并不能“收放自如”,“收放自如”的是“家”的概念范围。
故选D。
(2)A.“揭示了人们对社会单位名词的含义理解不到位的原因”错误,依据原文“为什么我们对‘家’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可知,我们只是对“家”这个社会单位的名词理解不清楚,选项扩大范围,变成“对社会单位名词的含义理解不到位”。
B.正确。
C.“论述了中西社会结构的不同”可知,依据原文“我们的差序格局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可知,是为了说明我们的社会结构,不保留西洋的社会结构。
D.“意在证明中国人对世态炎凉特别有感触”错误,依据原文“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可知,是为了说明“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
故选B。
(3)同心圆波纹性质:
定义:差序格局的同心圆波纹性质指的是以个体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出亲疏有致的差序关系,类似于石头丢进水里产生的波纹,一圈圈向外扩散。
体现:王亮向周阳介绍自己的妻子为“家里的”,这表明在他与周阳的关系中,王亮的妻子处于更亲近的位置,体现了以王亮为中心的亲疏层次。
伸缩性:
定义:差序格局的伸缩性是指这种社会关系的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随着中心势力的变化而改变大小。
体现:在王亮与周阳达成合作协议之前,周阳并不在王亮的差序格局的核心圈层内。
达成协议后,王亮称周阳为“自家人”,意味着周阳被纳入了王亮的差序格局中,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显示了差序格局的伸缩性。
综合分析:
通过王亮宴请周阳的情境,可以看到差序格局的两个核心特点:
①同心圆波纹性质:王亮根据与不同人的关系亲疏,将他们安排在不同的圈层内,如妻子是最内层的“家里的”,发小则是稍外层的“自家兄弟”。
②伸缩性:随着王亮与周阳关系的变化(从普通朋友到合作伙伴),周阳在王亮的差序格局中的位置也随之改变,从外部进入到了更核心的圈层。
总之,这种现象生动地展示了差序格局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作,既体现了人际关系的层次性,也反映了这种关系网络的灵活性和动态性。
答案:
(1)D
(2)B
(3)在王亮宴请周阳的情境中,差序格局的同心圆波纹性质和伸缩性两种特点得到了充分体现。首先,王亮向周阳介绍自己的妻子为“家里的”,这体现了差序格局的同心圆波纹性质,即以自己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出亲疏有致的差序关系。其次,当王亮与周阳达成合作协议后,他高兴地称周阳为“自家人”,这显示了差序格局的伸缩性。原本周阳并不在王亮的差序格局之内,但随着合作关系的建立,周阳被纳入了这个差序格局中,成为了“自家人”。
【点评】选择题干扰项设置常见错误类型:
1.扩大范围。2.偷换概念。3.无中生有。4.已然未然混为一谈。5.强加因果。6.答非所问。7.相互矛盾。8.张冠李戴。9.过于绝对。10.断章取义。
二.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12分)
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吃苹果(节选)
【俄】契诃夫
“你们好哇,亲人们!”特利丰 谢敏诺维奇①往他们那边走去,说道,“怎么样,在吃苹果②吗?我大概没有打搅你们吧?”
小伙子脱掉帽子,低下头。姑娘开始瞧她的围裙。
“我只拿了一个,”小伙子支吾道,“而且是在地上拣的。……”
“哼,瞧瞧你那个可爱的未婚妻,”卡尔普对小伙子说,“她干吗这样心事重重,一副可怜相?莫非你不大爱她了?”
“住嘴,卡尔普!”特利丰 谢敏诺维奇说,“来,格利果利,你给我们讲个故事吧。……”
格利果利嗽一下喉咙,笑了笑。
“我,老爷,不会讲故事,”他说,“再说,莫非我真要拿您的苹果还是怎么的?倘或我想要,我也会花钱买的。”
“你有很多钱,亲爱的,我很高兴。好,给我们随便讲个什么故事吧。你别不好意思,胆子放大点嘛!敢做贼,胆子一定大。不是这样吗,我的朋友?”
接着,特利丰 谢敏诺维奇把阴险的眼睛盯住落网的小伙子。……小伙子的额头上冒出汗来了。
“您,老爷,还是叫他唱歌的好。他这个傻瓜哪会讲故事呢?”卡尔普用讨厌的男高音刺耳地说。
“住嘴,卡尔普,让他先讲个故事。喂,讲啊,亲爱的!”
“我不会。”
“你真不会?可是偷东西你倒会?第八诫是怎么说的?”
“您干吗问我这些?我怎么知道呢?说真的,老爷,我们只吃了一个苹果,就连这个也是在地上拣的。……”
“讲故事!”
卡尔普动手拔下荨麻③来。小伙子很清楚准备下荨麻是干什么用的。特利丰 谢敏诺维奇,跟他那类人一样,是横行霸道、肆无忌惮的。他捉到贼,要么就把他关在地窖里囚禁一昼夜,要么就用荨麻抽一顿,要么就放他逃生,只是事先把他的衣服剥光。……您觉得这种事新奇吗?可是有些地方,有些人,却认为这种事像平板大车那样稀松平常,自古就有呢。格利果利斜起眼睛看了看荨麻,踌躇一下,咳嗽几声,这才开口说话,然而不是讲故事,却是把故事挤出来。他不住地清嗓子,冒汗,咳嗽,不时擤鼻涕……
“够了!”特利丰 谢敏诺维奇等到小伙子把故事完全挤完,扯起题外的废话来,就说。
“你讲得很不坏,不过偷起东西来更高明。喂,还有你,美人儿……”他转过脸去对姑娘说,“你把祷告辞背一遍!”
美人儿涨红脸,屏住呼吸,背一遍祷告辞,声音小到几乎听不见。
“美人儿,是他教你偷东西的吧?你干吗不吭声呀,小天使?你得答话。说呀!不吭声吗?不吭声就是同意的表示。好吧,美人儿,那你就把你那漂亮小伙子打一顿,因为他教你偷东西嘛!”
“我不。”姑娘嘟哝说。
“你稍微打他几下就行。对蠢货得教训一下。打他,我的小宝贝儿!你不愿意?好,那我就要吩咐卡尔普拿荨麻来略微打你几下了。……你愿意吗?”
“我不。”
“卡尔普,到这儿来!”
姑娘就赶紧跑到小伙子跟前,打他一个耳光。小伙子傻笑一下,然后就哭了。
“好样的,美人儿!那你再揪他的头发!你倒是伸手啊,我的小宝贝儿!你不愿意?卡尔普,到这儿来!”
姑娘就揪她未婚夫的头发。
“你别抓住不放,那样他就太痛了!你拽着他走!”
姑娘动手拽他。卡尔普乐得忘乎所以,扬声大笑,嘎嘎地叫起来。
“行了,”特利丰 谢敏诺维奇说,“多谢你惩罚了坏人坏事,小宝贝儿。喂,”他转过脸去对小伙子说,“该你教训你的小妞儿了。……刚才是她教训你,现在该你教训她了。……”
“说真的,老爷,您想的可是太奇怪了。……我为什么要打她呢?”
“什么叫‘为什么’?她不是打了你吗?那你就该打她嘛!这对她会有益处的。你不肯?那就算了。卡尔普,到这儿来!”
小伙子就啐口唾沫,嗽一嗽喉咙,把未婚妻的辫子捏在手心里,开始惩罚坏人坏事。他只顾惩罚坏人坏事,自己也没觉得就打红了眼,入了迷,却忘记他所打的并不是特利丰 谢敏诺维奇,而是自己的未婚妻了。姑娘哇哇地哭。他打了她很久。要不是特利丰 谢敏诺维奇的女儿萨宪卡从灌木丛中跳出来,我都不知道这件事会怎样结束了。
“爸爸,去喝茶吧!”萨宪卡叫道。她看见爸爸玩的把戏,放声大笑。
“够了!”特利丰 谢敏诺维奇说,“现在你们可以走了,好人儿。再见吧!等你们办喜事的时候,我打发人给你们送苹果去。”
接着,特利丰 谢敏诺维奇对两个受完惩罚的人深深鞠躬。
小伙子和姑娘理好自己的头发,走了。小伙子往右走,姑娘往左走,而且……到今天为止,再也没见过面。要不是萨宪卡跑来,恐怕他们就难免要尝一尝荨麻的味道了。
(汝龙译,有删改)
【注】①特利丰 谢敏诺维奇:庄园主。卡尔普是他的管家。②格利果利在未婚妻的怂恿下,从树上偷摘了一个苹果吃。③荨麻:一种带刺的野生植物。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小伙子和未婚妻仅偷摘了一个苹果,被抓住后都低头不敢瞧特利丰 谢敏诺维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侧面表现了后者的威势。
B.“卡尔普乐得忘乎所以,扬声大笑,嘎嘎地叫起来。”作者通过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塑造了这一狗腿子形象。
C.姑娘仅揪住未婚夫的头发,特利丰 谢敏诺维奇对此很不满意,要她“拽着他走”,其理由貌似同情小伙子,其实全是反话。
D.萨宪卡“看见爸爸玩的把戏,放声大笑”,由此可以看出,特利丰 谢敏诺维奇做过很多类似事情,他的女儿早已司空见惯。
(2)文中画横线部分有哪些作用?试加以分析。
(3)作者说,如果世上每样东西都名实相符,那就只能“用统称牛马的名字来称呼特利丰 谢敏诺维奇了”。请简要分析这样说的原因。
【答案】(1)B
(2)①交代了卡尔普动手拔荨麻的原因,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②丰富了人物的形象,突出了特利丰 谢敏诺维奇“横行霸道、肆无忌惮”的性格;③批判了将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视为稀松平常的社会心理,深化了小说主题。
(3)特利丰 谢敏诺维奇残忍恶毒,毫不宽容,毫无人性,只能说是地地道道的畜生;格利果利仅仅是偷摘了一个苹果,但特利丰 谢敏诺维奇不依不饶,对他和他的未婚妻极尽讽刺、刁难、侮辱之能事,逼迫他们讲故事、背祷告辞,更不可思议的是让他们殴打对方,否则就要用荨麻抽打他们,最终活生生地拆散了一对相爱的未婚夫妻。特利丰 谢敏诺维奇的这种行为,只能说是畜生的行径,为人所不齿。
【解答】(1)B.“卡尔普乐得忘乎所以,扬声大笑,嘎嘎地叫起来”中,“乐得忘乎所以”是神态描写,里面没有动作描写。
故选B。
(2)①结合“特利丰 谢敏诺维奇,跟他那类人一样,是横行霸道、肆无忌惮的。他捉到贼,要么就把他关在地窖里囚禁一昼夜,要么就用荨麻抽一顿,要么就放他逃生,只是事先把他的衣服剥光”可知,交代了卡尔普动手拔荨麻的原因,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②结合以上可知,丰富了人物的形象,突出了特利丰 谢敏诺维奇“横行霸道、肆无忌惮”的性格;③结合“您觉得这种事新奇吗?可是有些地方,有些人,却认为这种事像平板大车那样稀松平常,自古就有呢”可知,批判了将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视为稀松平常的社会心理,深化了小说主题。
(3)结合“特利丰 谢敏诺维奇,跟他那类人一样,是横行霸道、肆无忌惮的。他捉到贼,要么就把他关在地窖里囚禁一昼夜,要么就用荨麻抽一顿,要么就放他逃生,只是事先把他的衣服剥光”可知,特利丰 谢敏诺维奇残忍恶毒,毫不宽容,毫无人性,只能说是地地道道的畜生;结合“美人儿,是他教你偷东西的吧?你干吗不吭声呀,小天使?你得答话。说呀!不吭声吗?不吭声就是同意的表示。好吧,美人儿,那你就把你那漂亮小伙子打一顿,因为他教你偷东西嘛!”等可知,格利果利仅仅是偷摘了一个苹果,但特利丰 谢敏诺维奇不依不饶,对他和他的未婚妻极尽讽刺、刁难、侮辱之能事,逼迫他们讲故事、背祷告辞,更不可思议的是让他们殴打对方,否则就要用荨麻抽打他们,最终活生生地拆散了一对相爱的未婚夫妻。特利丰 谢敏诺维奇的这种行为,只能说是畜生的行径,为人所不齿。
答案:
(1)B
(2)①交代了卡尔普动手拔荨麻的原因,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②丰富了人物的形象,突出了特利丰 谢敏诺维奇“横行霸道、肆无忌惮”的性格;③批判了将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视为稀松平常的社会心理,深化了小说主题。
(3)特利丰 谢敏诺维奇残忍恶毒,毫不宽容,毫无人性,只能说是地地道道的畜生;格利果利仅仅是偷摘了一个苹果,但特利丰 谢敏诺维奇不依不饶,对他和他的未婚妻极尽讽刺、刁难、侮辱之能事,逼迫他们讲故事、背祷告辞,更不可思议的是让他们殴打对方,否则就要用荨麻抽打他们,最终活生生地拆散了一对相爱的未婚夫妻。特利丰 谢敏诺维奇的这种行为,只能说是畜生的行径,为人所不齿。
【点评】“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
三.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7分,每小题17分)
3.(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惠公①六年,秦帅师侵晋,至于韩原。公谓庆郑曰:“秦寇深矣,奈何?”庆郑曰:“君深其怨,能浅其寇乎?非郑之所知也,君其讯射②也。”公曰:“舅③所病也?”卜右,庆郑吉。公曰:“郑也不逊。”以家仆徒为右,步扬御戎;梁由靡御韩简,虢射为右,以承公。
公御秦师,令韩简视师,曰:“师少于我,斗士众。”公曰:“何故?”简曰:“以君之出也处己,入也烦己,饥食其籴,三施而无报,故来。今又击之,秦莫不愠,晋莫不怠,斗士是故众。”公令韩简挑战。
穆公揖大夫就车,鼓而进之。晋师溃,戎马泞而止。公号庆郑曰:“载我!”庆郑曰:“忘善而背德,又废吉卜,何我之载?郑之车不足以辱君避也!”梁由靡御韩简,辂穆公,将止之,庆郑曰:“释来救君!”亦不克救,遂止于秦。
穆公归,至于王城,合大夫而谋曰:“杀晋君与逐出之,与以归之,与复之,孰利?”公子絷曰:“杀之利。”公孙枝曰:“不可。”公子絷曰:“吾岂将徒杀之?吾将以公子重耳代之。晋君之无道莫不闻,公子重耳之仁莫不知。战胜大国,武也。杀无道而立有道,仁也。胜无后害,智也。”公孙枝曰:“耻一国之士,又曰余纳有道以临女,无乃不可乎?若不可,必为诸侯笑。战而取笑诸侯,不可谓武。杀其弟而立其兄,兄德我而忘其亲,不可谓仁。若弗忘,是再施不遂也,不可谓智。”穆公曰:“然则若何?”公孙枝曰:“不若以归,复其君而质其子,国可以无害。”是故归惠公而质子圉,秦始知河东之政。
(节选自《国语 晋语》)
材料二:
夷吾使人请秦,求入晋。夷吾谓曰:“诚得立,请割晋之河西八城与秦。”及至,已立,而使丕郑谢秦,背约不与河西城而杀里克。十二年,晋旱,来请粟。穆公于是用百里奚、公孙枝言,卒与之粟。十四年,秦饥,请粟于晋。晋君谋之群臣虢射曰因其饥伐之可有大功。晋君从之。十五年,兴兵将攻秦。
(节选自《史记 秦本纪第五》)
【注】①惠公:即晋惠公,名夷吾。晋献公之子,晋文公之弟,春秋时期晋国第二十任君主。②射:即虢射,晋国的卿大夫。③舅:诸侯谓异姓大夫曰舅。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晋君谋之A群臣B虢射C曰D因其饥E伐之F可G有大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鼓,文中指击鼓,古代在战争中击鼓代表进军,击鼓有助于激励战士,振奋士气。
B.克,在文中的意思是能、能够,与成语“攻坚克难”“战无不克”中“克”字意思不同。
C.至于,在文中的意思是到了,与《六国论》中“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至于”意思相同。
D.背,文中指违背、背叛,与《鸿门宴》中“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的“背”字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秦穆公率军攻打晋国,晋惠公于是向庆郑询问应对之策,庆郑认为此时只有虢射才能让秦国退军。
B.被晋惠公派去侦察秦军的韩简发现秦国军队的人数虽少于晋国,但他们斗志昂扬,而晋国军队却非常懈怠。
C.对于如何处置被俘的晋惠公,公子絷认为,杀死无道的晋惠公对秦国最有利,并建议另立有道的公子重耳。
D.晋惠公曾许诺一旦自己成功回国继位,就将割让晋国河西的八座城池给秦国,但事成之后晋惠公却背信弃义。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忘善而背德,又废吉卜,何我之载?郑之车不足以辱君避也!
②战胜大国,武也。杀无道而立有道,仁也。胜无后害,智也。
(5)请简要分析公孙枝不同意杀死晋惠公而立公子重耳的原因。
【答案】(1)BDF
(2)C
(3)A
(4)①(您)忘记(秦国的)善行,背弃恩德,又废了吉卜,我能载什么?庆郑的战车不值得委屈您来避难!
②(我们)战胜大国,是威武。杀无道之君而立有道之君,是仁义。胜利后不留后患,是明智。
(5)①让一个国家的将士受辱,又说自己挑选了有德行的君主来统治他们,这是行不通的。且这样做可能招致诸侯的嘲笑,战胜大国却被诸侯嘲笑,这是不威武的。
②杀弟弟立哥哥,哥哥感激秦国却忘了他的亲人,这是不仁义的。
③假如哥哥不忘他的亲人,那就是再次施恩不成功,这是不明智的。
【解答】(1)句意:晋国就此事征求群臣的意见。虢射说:“趁着秦国闹饥荒去攻打它,可以大获成功。”
“晋君谋之群臣”是“晋君谋之(于)群臣”的省略,属于状语后置句,其后B处断开;
“曰”是断句标志,其后D处断开;
“伐之”是动宾结构,其后F处断开。
故选BDF。
(2)A.正确。句意:(亲自)击鼓指挥进攻。
B.正确。能、能够;克服,攻克。句意:也未能够救出晋惠公。/攻占坚固的堡垒,克服层层的困难。
C.错误。到了;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句意:到达韩原。/发展到颠覆的结局,从道理上说本来应当这样。
D.正确。句意:(您)忘记(秦国的)善行,背弃恩德。/请(您)去告诉项伯,说刘邦不敢背叛项王。
故选C。
(3)A.“庆郑认为此时只有虢射才能让秦国退军”曲解文意,由材料一第一段“君其讯射也”可知,应是庆郑让晋惠公去询问虢射应对之法。
故选A。
(4)①“背”,背弃;“不足”,不值得;“辱”,委屈。译文:(您)忘记(秦国的)善行,背弃恩德,又废了吉卜,我能载什么?庆郑的战车不值得委屈您来避难!
②“武”,威武;“后害”,后患;“智”,明智。译文:(我们)战胜大国,是威武。杀无道之君而立有道之君,是仁义。胜利后不留后患,是明智。
(5)①由原文“耻一国之士,又曰余纳有道以临女,无乃不可乎?若不可,必为诸侯笑。战而取笑诸侯,不可谓武”可知,让一个国家的将士受辱,又说自己挑选了有德行的君主来统治他们,这是行不通的。且这样做可能招致诸侯的嘲笑,战胜大国却被诸侯嘲笑,这是不威武的。
②由原文“杀其弟而立其兄,兄德我而忘其亲,不可谓仁”可知,杀弟弟立哥哥,哥哥感激秦国却忘了他的亲人,这是不仁义的。
③由原文“若弗忘,是再施不遂也,不可谓智”可知,假如哥哥不忘他的亲人,那就是再次施恩不成功,这是不明智的。
答案:
(1)BDF
(2)C
(3)A
(4)①(您)忘记(秦国的)善行,背弃恩德,又废了吉卜,我能载什么?庆郑的战车不值得委屈您来避难!
②(我们)战胜大国,是威武。杀无道之君而立有道之君,是仁义。胜利后不留后患,是明智。
(5)①让一个国家的将士受辱,又说自己挑选了有德行的君主来统治他们,这是行不通的。且这样做可能招致诸侯的嘲笑,战胜大国却被诸侯嘲笑,这是不威武的。
②杀弟弟立哥哥,哥哥感激秦国却忘了他的亲人,这是不仁义的。
③假如哥哥不忘他的亲人,那就是再次施恩不成功,这是不明智的。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在惠公六年的时候,秦国率领军队侵犯晋国,一直打到了韩原。惠公对庆郑说:“秦国的侵略很深重啊,该怎么办呢?”庆郑回答说:“君主加深了他们的怨恨,又怎么能减轻他们的侵略呢?这不是我所能知道的,君主还是去问问射箭的人吧。”惠公说:“这是舅父所担忧的事吗?”占卜选择车右,庆郑的结果是吉利的。惠公说:“庆郑不恭敬。”于是就选家仆徒为车右,步扬驾驭战车;梁由靡驾驭韩简,虢射作为车右,来辅佐惠公。
惠公驾驭战车对抗秦军,命令韩简观察敌军,韩简说:“敌军人数少于我们,但斗士众多。”惠公问:“这是为什么?”韩简回答:“因为君主对待他们出尔反尔,进入我国又给他们带来麻烦,吃我们的粮食,三次施恩却无回报,所以他们来了。现在又攻击他们,秦国人没有不愤怒的,晋国人没有不懈怠的,因此斗士众多。”惠公命令韩简去挑战。
穆公向大夫们作揖,让他们上车,然后击鼓前进。晋军溃败,战马陷入泥泞而停下。惠公呼喊庆郑说:“快来救我!”庆郑说:“(您)忘记(秦国的)善行,背弃恩德,又废了吉卜,我能载什么?庆郑的战车不值得委屈您来避难!”梁由靡为韩简驾驭战车,迎击秦穆公,将要擒获他,庆郑说:“放了(他)来救国君!”也未能够救出晋惠公,(晋惠公)于是被秦军俘获。
秦穆公返回,到了王城,召集大夫们谋议说:“杀掉晋君和放逐他,与把他带回秦国,和放他回晋国,哪个(对我们)有利?”公子絷说:“杀了他有利。”公孙枝说:“不可以。”公子絷说:“我们难道是白白地杀了他吗?我们将用公子重耳来代替他(做国君)。晋君的残暴、不行仁义没有人不听说,公子重耳的仁德没有人不知道。(我们)战胜大国,是威武。杀无道之君而立有道之君,是仁义。胜利后不留后患,是明智。”公孙枝说:“使一个国家的将士受辱,又说我选取了有德行的君主来统治你们,恐怕不可以吧?倘若行不通,一定被诸侯嘲笑。战胜(大国)却被诸侯嘲笑,不可以说是威武。杀弟弟而立他的哥哥,哥哥感激我却忘了他的亲人,不可以说是仁义。假如他不忘(亲人),就是再次施恩而不成功,不可以说是明智。”秦穆公说:“既然如此,那么该怎么办呢?”公孙枝说:“不如让(他)回去,恢复他的君位但让他的儿子做人质,秦国可以没有祸害了。”因此让晋惠公回到晋国而让(他的儿子)子圉做人质,秦国开始管理河东的政事。
材料二:
公子夷吾派人到秦国寻求帮助,希望秦国帮助自己回国继承国君之位。夷吾(对秦穆公)说:“如果(君侯能帮助)我成功继位,我会将晋国河西的八座城邑送给秦国。”等(夷吾借助秦国的力量)返回晋国,成功继位后,夷吾马上就派丕郑到秦国道谢,但是却违背(之前与穆公的)约定,没有将河西的八座城邑割让给秦国,继位后诛杀里克。十二年,晋国大旱,派人来秦国请求援助粮食。穆公采纳百里奚、公孙枝的意见,最后还是给了晋国粮食。十四年,秦国发生饥荒,请求晋国援助粮食。晋国就此事征求群臣的意见。虢射说:“趁着秦国闹饥荒去攻打它,可以大获成功。”晋君听从了他的意见。十五年,晋国发动军队攻打秦国。
【点评】文言翻译的基本方法: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补:补出省略成分。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
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
四.诗歌阅读(共1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8分)
4.(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舟中
杜甫
风餐江柳下,雨卧驿楼边。
结缆排鱼网,连樯并米船。
今朝云细薄,昨夜月清圆。
飘泊南庭老,只应学水仙。
【注】南庭:指南方边远地区。水仙:水中的神仙。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首联交代了泊舟处所,“江柳”“驿楼”如或可睹,可谓“诗中有画”。
B.“风餐”与“雨卧”互文见义,道出诗人漂泊江湖的凄苦、悲凉情状。
C.颔联写诗人设网捕鱼,停船买米,表现了生活的艰辛和旅途的劳苦。
D.早晨的疏云,夜里的清月,这良辰美景让诗人徒增感慨,悲从中来。
(2)尾联“漂泊南庭老,只应学水仙”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试简要分析。
【答案】(1)C
(2)①“漂泊南庭老”,抒发了暮年居无定所、漂泊边荒之地的惆怅之情。②“只应学水仙”抒发了无从改变漂泊生活的无可奈何之情,是激愤之语,有自嘲况味。
【解答】(1)C.“设网捕鱼,停船买米”理解错误,“表现了生活的艰辛和旅途的劳苦”也就无从谈起。诗的颔联主要写停船时的情景,诗意是:系缆停船时拨开鱼网,与卖米的商船并列在一起。
故选C。
(2)尾联诗意是:我这个漂泊在江南的老翁只好学着做一个水神吧。这首诗是诗人杜甫晚年漂泊途中的作品,“漂泊南庭老”是作者对飘泊南方边远地区的自己的自称,抒发了诗人暮年居无定所、漂泊边荒之地的惆怅之情。
从整首诗来看,此诗写的不是眼下情景,而是概括舟中几天来的生活。全诗表现舟中生活的艰苦、简陋,也不清净,自有一份苦涩和无奈,“只应学水仙”抒发了诗人无从改变漂泊艰苦生活的无可奈何之情,是激愤之语,有自嘲况味。
答案:
(1)C
(2)①“漂泊南庭老”,抒发了暮年居无定所、漂泊边荒之地的惆怅之情。②“只应学水仙”抒发了无从改变漂泊生活的无可奈何之情,是激愤之语,有自嘲况味。
【点评】古代诗歌鉴赏要注意六大“抓手”:
1.抓题目,找准理解的切入点。诗歌标题作用有三:①概括重要内容;②奠定感情基调;③揭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
2.抓作者,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遭遇、境况以及所处朝代的国势;把握诗人创作方法与风格流派;诗人的常见思想内容和情感倾向。
3.抓注释,了解相关背景。
4.抓意象,体悟意境。
5.抓关键词句,把握情感。
6.抓尾句,明确情感态度。
五.默写(共1小题,满分6分,每小题6分)
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以“ 人生如梦  , 一尊还酹江月  ”两句感慨人生的短暂,于是情不自禁地洒酒祭奠。
(2)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中,“ 浊酒一杯家万里  , 燕然未勒归无计  ”两句表现了戍边征夫思乡与报国的矛盾心理。
(3)荀子在《劝学》中用“ 吾尝终日而思矣  ,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两句谈自身对学习的感悟,指出读书学习比冥思苦想更有效率。
【答案】(1)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2)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3)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解答】故答案为:
(1)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重点字:尊、酹)
(2)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重点字:燕、勒)
(3)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重点字:须、臾)
【点评】《念奴娇 赤壁怀古》名句辑录:
1.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间灰飞烟灭”,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
2.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收束了上面的写景,引出下文的怀古的句子是: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六.语言文字应用(共1小题,满分11分,每小题11分)
6.(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柳永是开一代词风的宋词名家。如果说苏轼通过“以诗为词”的途径,建立了豪迈词风,从而使作为“艳科”的词提高了文学地位,并与传统文学_____,那么,柳永则通过“以赋为词”的方式,使慢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整个唐五代时期,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慢词总共不过十多首。在柳永生活的那个年代,慢词只在市井艺人口中传唱,柳永勇于摒弃传统的偏见,创作、填写大量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 _____,齐头并进。如果没有柳永对慢词的探索创造,后来的苏轼、辛弃疾等人或许只能在小令世界里左冲右突,而难以创造出像《念奴娇 赤壁怀古》《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那样辉煌的慢词篇章。(  )。
凡有井水处,皆能颂柳词,柳永在市井中的声望连帝王将相都 _____。他的词多反映青楼女子的内心世界和下层人民的悲欢离合,笔法细腻,感情深挚,雅俗共赏,每每流传甚广。在柳永之前以及同时代的同类题材词作中,爱情缺失的深闺女性一般只是 _____,逆来顺受,内心的愿望含而不露。而柳永词作中的世俗女子,则是大胆而主动地追求爱情。在词史上,柳永也许是将笔端第一次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幽怨。柳永还把词的题材朝着自我化的方向进行了拓展。晚唐五代词,除韦庄、李煜后期词作以外,大多表现离愁别恨、男欢女爱等类型化情感,柳永词则注重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C 
A.并驾齐驱 各有千秋 望其项背 妄自菲薄
B.双管齐下 各有千秋 望尘莫及 自怨自艾
C.并驾齐驱 平分秋色 望尘莫及 自怨自艾
D.双管齐下 平分秋色 望其项背 妄自菲薄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A.柳永于词的贡献,可以说如牛顿、爱因斯坦于物理学的贡献一样,是里程碑式的
B.柳永于词的贡献,是里程碑式的,可以说如牛顿、爱因斯坦于物理学的贡献一样
C.牛顿、爱因斯坦于物理学的贡献,是里程碑式的,可以说如柳永于词的贡献一样
D.可以说如牛顿、爱因斯坦于物理学的贡献一样,柳永于词的贡献,是里程碑式的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D 
A.柳永也许是第一次将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幽怨。
B.柳永也许是将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第一次为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幽怨。
C.柳永也许是将笔端第一次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为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幽怨。
D.柳永也许是第一次将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为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幽怨。
(4)宋代是词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风格各异。请以词人柳永为描述对象,写一段话。要求:①结合其词作内容;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③表达对词人或词作的评价;④不少于40个字。
【答案】(1)C
(2)A
(3)D
(4)柳永,仕途抛弃了他,他也抛弃了仕途。他的生活,在偎红倚翠中;他的乐趣,在浅斟低唱里。他的笔,尽写街头巷陌的笙箫歌舞;他的歌,唱出对长亭晚的哀情;他的词,溢出的是青春娇女沉甸甸的泪水;他的心,饱含的是对生活的挚爱柔情。
【解答】(1)第一组:“并驾齐驱”比喻齐头并进,不分前后。也比喻地位或程度相等,不分高下;“双管齐下”本指画画儿时两管笔同时并用,比喻从两方面同时进行。语段强调苏轼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之与传统文学不分高下,应选用“并驾齐驱”。
第二组:“各有千秋”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文中借此说明慢词地位之高。故选用“平分秋色”。
第三组:“望尘莫及”指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望其项背”指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语段强调柳永在市井中的声望是帝王将相赶不上的,应选用“望尘莫及”。
第四组:“妄自菲薄”形容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心理,自轻自贱。指对自己的能力等没有自信,不相信自己可以完成。“自怨自艾”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自己的错误。文段中,想借此表现爱情缺失的女性之前的做法,选用“自怨自艾”合适。
故选C。
(2)结合整个语段来看,此处应是强调“柳永于词的贡献”,而非“牛顿、爱因斯坦于物理学的贡献”,据此排除C项。
另外,文段中“如牛顿、爱因斯坦于物理学的贡献一样”,是用来与“柳永于词的贡献”作类比的,应紧跟其后,据此排除BD两项。
故选A。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也许是”应该修饰“第一次”,所以应将“第一次”放在“也许是”的后面;
二是成分残缺,“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所“诉说的苦闷幽怨”是柳永的笔表达的,所以应在“她们”前加介词“为”。
故选D。
(4)“表达对词人或词作的评价”,要根据自己所学的《雨霖铃》《望海潮》等作品对其作品进行评价;若对词人进行评价,要联系日常积累的有关柳永的知识进行评价,做到恰当准确,符合人物实际。最后要满足字数要求。示例:柳永,仕途抛弃了他,他也抛弃了仕途。他的生活,在偎红倚翠中;他的乐趣,在浅斟低唱里。他的笔,尽写街头巷陌的笙箫歌舞;他的歌,唱出对长亭晚的哀情;他的词,溢出的是青春娇女沉甸甸的泪水;他的心,饱含的是对生活的挚爱柔情。
答案:
(1)C
(2)A
(3)D
(4)柳永,仕途抛弃了他,他也抛弃了仕途。他的生活,在偎红倚翠中;他的乐趣,在浅斟低唱里。他的笔,尽写街头巷陌的笙箫歌舞;他的歌,唱出对长亭晚的哀情;他的词,溢出的是青春娇女沉甸甸的泪水;他的心,饱含的是对生活的挚爱柔情。
【点评】常见的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
七.作文(共1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40分)
7.(4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2年女篮世界杯大赛,北京时间9月30日晚,在女篮世界杯半决赛中,中国女篮61:59战胜澳大利亚女篮,晋级决赛。王思雨在最后时刻罚中制胜两球,完成准绝杀。北京时间10月1日下午,中国女篮与美国女篮进行角逐。本场中国队的主力李梦依然缺席,最终输掉比赛获得亚军,主力缺阵的情况下与世界第一战斗到最后,虽败犹荣!
值得一提的是,女篮世界杯历史上,中国女篮曾在1994年夺得亚军,那是她们创下的最佳战绩。赛后,中国篮协主席,亲任本次中国女篮领队的姚明脸上“乐开了花”。
比赛虽然是澳洲队的主场,但当地华人的加油呐喊声响彻整个场馆,当中国队员得分时,全场华人都在摇旗欢呼,十分激动。
面对强敌,敢打敢拼,虽败犹荣,中国女篮,无畏金兰。赛后,人民日报、央视体育和新华社第一时间报道。人民日报写道:“致敬拼搏!”央视体育写道:“追平历史最佳战绩!中国女篮收获世界杯亚军!”28年过去,女篮再次登上世界巅峰,值得骄傲!中国女篮值得我们在这个国庆节喝彩!
阅读以上材料,你一定有许多感悟与思考,自己提炼观点,联系社会,展开论述,要求层次清晰,文采优美,观点新颖,书写工整,不少于800字,文体必须为议论文。
【答案】见解答栏口
【解答】
汲取力量,砥砺前行
女篮取得的成绩,在朋友圈刷屏,有人评价“无畏金兰”,有人写下了铿锵有力的“点赞”,有人因为追忆而落泪,有人因为胜利而欢呼……一场伟大的比赛,跨越了空间与时间,让国人不约而同为此振奋。究竟是什么力量?其实,在输赢之外,“中国女篮”上演的更是一场励志的精彩。
创造今日辉煌之中国女篮,有怀揣梦想的挣扎,有成绩滑坡的低谷,亦有卧薪尝胆的崛起,夺冠之路是一个个险关的攻破,也是一个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可以说,“女篮的拼搏史”关联着一个民族拼搏与胜利的记忆,也映射着每一个人的奋斗与生活。
之于当今中国,“女篮精神”是大国文化的象征缩影。中国的历史,从烽火硝烟的革命岁月,到和平开放的发展时期,再到克难攻坚的改革年代,一部发展史,就是一部智慧史,一部奋斗史。有过辉煌,有过低迷,有过沉沦,有过展望,最终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步履铿锵的迈向未来、憧憬希望。其实,女篮所传递出来的敢拼敢打精神、团结协作文化,这种所向披靡的劲儿正是大国崛起的力量源泉,就是大国文化的缩影和象征。
之于当前社会,“女篮精神”是民族自信的极力彰显。在奥运的竞技场上,我们不仅享受的是体育带给人的快乐,也是国家体育实力的较量带给国民的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在一个碎片化的时代,轻易就会集体沉默,需要这么一种精神唤醒社会的集体发声、集体振奋与自信。从遇事不乱的大气沉稳,到迎接挑战的泰然自若,再到面对困难的冷静应对,彰显的正是民族发展的自信底蕴,而这种自信需要一个社会的呐喊与参与。为女篮呐喊,就是精神的释放,精神的回归。
之于当代国民,“女篮精神”是奋力前行的价值砥砺。在女篮的比赛中,我想,我们每个人所能感受到的就是拼搏。每一次跳起来的抵挡,每一次纵身拦下的身影,每一个倒下的瞬间,她们使出浑身解数,靠着每一分的积淀走向成功。生活学习中的我们,也是同样,在追逐成功的道路上,拼的是实力,也是心态。时下,一些人或是急于求成,或是心态浮躁,或是怨天尤人,往往容易看到精彩,而无法体味背后的艰辛与努力。其实,只要坚持,脚印踩实了就是成功。女篮告诉我们,挫折中前行,脚踏实地,梦想就有了价值与意义。
“女篮精神”不只在于体育,而我们不仅为她们耀眼的光环所动容,更为她们传递的精神所震撼。从这场励志的精彩中,我们有所得、有所悟,而后有所动、有所行,就是对她们最好的礼赞。
【点评】材料作文写作策略:
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②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作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练,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④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⑤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⑥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