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南宁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春季期高二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历史参考答案
1.D2.D3.B4.A5.A6.C7.B8.B9.B10.D11.B12.A13.C14.A
15.C16.D
17.(1)举措:改革赋税制度:鼓励开垦荒地:在法律上保护并规范土地交易;分家扩大自耕农群
体:通过军功等方式授田给农户。(4分,答出两点即可)
(2)影响:
经济角度:推动了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体系的发展;推动了井田制的瓦解:促进了封建小农经
济与地主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强化了国家对税源的控制,有利于稳定
国家收入。(4分,答出两点即可)
政治角度:加速了分封宗法制度的解体;推动了兼并战争的发展;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促使
社会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4分,答出两点即可)
18.(1)变化趋势:重文轻武(崇文抑武)风气渐浓:社会日趋奢靡拜金:抑商风气淡化,市民价值
观浸染士大夫阶层;科举制影响力提升,社会阶层流动加速(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制瓷
业等手工业生产日益集中化、专业化。(4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背景:宋廷对唐中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反思;商品经济取得显著发展;城市化水平提升,市民阶
层开始崛起:科举制度趋于完善,科举录取名额增多;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6分,答出
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看法:宋代诗词作品是时人对社会面貌的直观写照,既能反映当时的文学风格、社会思潮
以及作者个人的精神世界,也能折射出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但诗歌作为文学作品,往往带
有强烈的主观色彩,采用了夸张的手法,在使用时需要和其他类型的史料相互印证。(4分,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19.(1)变化:从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到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
发展外交关系。(2分)
原因:我国逐步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朝鲜战争结束: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中国外交
封锁的需要;新兴民族国家纷纷独立。(4分,答出两点即可)
(2)事件: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1972
年,中日建交。(2分,答出两点即可)
(3)意义:拓展了我国的外交舞台,扩大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了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共
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经济发展;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实
践平台。(6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0.示例一
论题:近代中华民族觉醒具有鲜明的阶段特征。(2分)
阐述:近代中华民族觉醒作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体现,是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精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2025年春季期高二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三辉棉
萨地叶公到为
杂斯衣为5前自,大数系系“刷负国
历争-史

P十,餐生m1业童节含查人写
等修头金的变卡四夹钟国中外饰陆头,合平节合精阳峰品人务么有图修为
象一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怎塘

注意事项:则健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出管,斯伊测合禁三佛材%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食91),免要度不如家,牌付斯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员世头,余的驱的架兴觉站员软头,州第输岛特一的味克别
1.表1所示为距今6000余年的陕西多处考古遗址(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等)发掘
的部分资料。这反映出,当时陕西地区霸熟员图中外年:。拿图美高大并三头
州写量数资,身首:金四正:乳情的奶表1月,司命光日中中甲:款卡饰画量并别,确
石斧作为当时最常用的工具,一般要缚在带把的曲木上或垂直安装在木柄的一端
2
中小
石铲是松土或翻土的工具,大都磨制精细
3
石锄体长而尖细,是挖掘和松土锄草的工具
4
骨铲、石磨棒及用陶片打制而成的刀和镰等,种类增多,且穿孔和装柄技术已普遍采用
A.处于父系氏族社会时期
B.狩猎采集经济较为发达
C.先民开始过上定居生活
D.原始农业获得一定发展
2.据《后汉书·郡国志》记载,东汉永和五年(140年),豫章郡有406496户、1668906口。据
《宋书》记载,南朝刘宋大明八年(464年),豫章郡户数仅为16139户,人口数量为122573
口。能够解释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灾害频发
B.疫病大规模流行
C.户籍统计散乱
D.战乱和人口隐匿
3.唐代中期,韩愈、柳宗元发起古文运动,倡导恢复先秦两汉时期质朴自由的散文传统,反对骈
文的形式主义文风。这一主张引发文人广泛共鸣,科举考试中的策论也逐渐摒弃骈俪雕琢之
风,转向以散句为主、表意畅达的行文风格。这种现象
A.迎合了平民阶层的文化需求
B.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的互动性
C.反映出门阀制度出现了衰落
D.根源于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
【高二历史第1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