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3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学习目标】1.知道中共三大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2.了解黄埔军校的创建和特点,认识黄埔军校创立的历史意义。3.知道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的重要战役;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4.知道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国民大革命的失败,理解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与教训。【重点难点】重点:黄埔军校;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南京国民政府。难点: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原因和失败的教训;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自主学习】一、国共合作的实现1.中共三大: 年6月在广州举行,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 。2.国民党一大(1)召开: 年1月,在孙中山主持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召开。(2)内容: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 ,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 三大政策,这成为 的政治基础。(3)意义: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 的正式建立, 由此开始。3.黄埔军校(1)创办: 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2)领导者: 兼任军校总理,廖仲恺任党代表,蒋介石任校长, 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3)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 的建立和随后的 作了准备。二、北伐胜利进军1.开始北伐: 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2.目的:推翻 、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3.战况: 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 、贺胜桥。北伐军击溃 主力后,在江西歼灭 主力。4.结果: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 ,震动全国。5.影响:各地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农民协会会员增加,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得到很大发展。 工人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三、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1.国民革命失败(1) 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 政变。(2)1927年7月, 在武汉召开“ ”会议,大肆屠杀共产觉人和工农群众。2.南京国民政府(1)建立: 年4月,蒋介石在 另立 性质的国民政府。(2)统一: 年底, 改易旗帜,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合作探究】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意义有哪些?2.北伐战争为什么会节节胜利?3.分析北伐战争与工农革命运动发展的关系。4.分析国民革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当堂达标】1.(2024·江西中考)1923年1月,孙中山和苏联代表越飞达成一项联合宣言:苏维埃政府再次确认有关放弃在华的特权与利益。这一宣言( )A.确立了三民主义 B.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C.促进了国共合作 D.表明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2.(2024·云南中考)孙中山对黄埔军校是抱有无穷希望的,他在军校的开学典礼上要求学生:“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军校的创办( )A.是实业救国思想的实践 B.为革命培养了大批人才C.沉重打击清王朝的统治 D.实现了社会习俗的变革3.在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中,英勇善战,战功显赫,赢得“铁军”称号的部队是( )A.叶挺独立团 B.东路军 C.冯玉祥部 D.国民革命军联军4.(2024·新疆中考)学者陈旭麓这样描述某一事件:它开始于“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悲壮歌声中,在另一种历史条件下继续了辛亥革命没有做完的事业。这一事件是(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护法运动 D.北伐战争5.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在他们当权的二十年中,利用国家政权集中了价值达一百亿至二百亿美元的巨大财产,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命脉。这说明南京国民政府代表( )A.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B.农民阶级的利益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D.工人阶级的利益6.“这一事件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尊严,挫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攫取中国东北的阴谋。国民政府至此获得了形式上的统一。”材料中的“事件”是( )A.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B.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政府C.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D.张学良宣布“改易旗帜”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诸君知道中国的革命,有了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只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孙中山材料一中“军校”指的是什么学校?“军校”的创办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材料二 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引自《北伐宣言》(2)依据材料二,指出北伐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北伐战争中领导独立团占领汀泗桥的著名将领是谁?材料三 据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其中共产党员2.6万多人。在极其险恶的局势下,党内思想异常混乱,一些同志和不坚定分子离开党的队伍,党员数量急剧减少到1万多人。与此同时,工农运动走向低谷,相当多的中间人士同共产党拉开了距离。事实表明:中国革命已进入低潮。(3)依据材料三,指出造成共产党员人数急剧减少的原因是什么。【我的收获】【自主学习】一、1.1923 革命统一战线2.1924 广州 新三民主义 扶助农工 国共合作 国共两党合作 国民革命3.1924 孙中山 周恩来 国民革命军 北伐战争二、1.19262.吴佩孚3.叶挺 汀泗桥 吴佩孚 孙传芳4.长江流域5.上海三、1.1927 四一二反革命 汪精卫 分共2.1927 南京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1928 张学良【合作探究】1.(1)国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2)北伐战争的迅猛发展,威慑了帝国主义列强。(3)中国共产党大大地拓展了成员的数量和组织的规模,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工农武装。(4)合作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成长成熟,懂得了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2.(1)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齐心协力,为北伐提供了坚强的领导(最根本的原因)。(2)作战方针正确(先攻吴再打孙)是北伐胜利进军的重要保证。(3)广大官兵英勇奋战,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4)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是北伐胜利的基础。(5)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3.(1)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的高潮,工农革命运动是国民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2)北伐战争与工农革命运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工农革命运动支援了北伐战争,促进了北伐的胜利进军;而北伐的胜利进军又促进了工农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3)国共合作的推动是国民革命时期工农革命运动迅速高涨的主要原因。4.(1)历史意义:国民革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它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2)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掌握革命武装力量,坚持武装斗争。【当堂达标】1.C2.B3.A4.D5.C6.D7.(1)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人才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2)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统一全国。叶挺。(3)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人;党内思想异常混乱,一些同志和不坚定分子离开党的队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