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生物(北师大版)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长60分钟。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3.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的必需物质,人体缺乏维生素常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下列疾病与病因对应正确的是A.脚气病——缺乏维生素C B.骨软化症——缺乏维生素DC.坏血病——缺乏维生素 B D.恶性贫血——缺乏维生素A2.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对人体有多种重要作用,下列各项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A.水 B.无机盐 C.蛋白质 D.维生素3.消化和吸收都是由人体消化系统完成的。下列有关人体消化与吸收的说法正确的是A.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B.小肠内只有肠液发挥消化作用C.维生素在小肠内被消化、吸收D.口腔、食管和大肠没有吸收养分的功能4.花生油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脂肪。人食用这些脂肪后在消化道最终消化分解成A.葡萄糖和维生素 B.氨基酸和水C.水和无机盐 D.脂肪酸和甘油5.肠道显微胶囊是诊断胃肠道疾病的可吞咽式设备,可捕捉消化道的三维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肠道显微胶囊可捕捉胰腺的三维图像B.消化道开始于口,终止于肛门C.肠道显微胶囊直接进入胃和小肠D.肠道显微胶囊可被胃液和肠液消化分解6.粉蒸排骨是一道特色名菜,其主要食材是猪肉和大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米的主要营养成分在胃中初步分解B.猪肉的油脂只有在小肠才能被消化酶消化C.烹饪所用的水和无机盐只在大肠中被吸收D.胆汁可以将猪肉中的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七年级生物(北师大版)第1页(共8页)7.人体的血液是一种红色黏稠的液体,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的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血液包括①②③三部分B.血液的红色与①中的血红蛋白有关C.若②的数量低于正常值,则此人可能患有贫血D.③的形状不规则,具有细胞核8.血管分布在全身各处。下列关于人体血管的说法正确的是A.血管分为动脉和静脉两大类,二者直接相通B.动脉中流动着动脉血,静脉中流动着静脉血C.颈部可摸到颈动脉的搏动,动脉内血流速度快D.手臂上的“青筋”是分布在皮肤表层的毛细血管9.如图为人体呼吸系统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②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共有的器官B.①是形成痰的场所C.⑥的肺泡壁仅由单层细胞构成D.①②③④⑤构成呼吸道10.在马拉松跑步的过程中,深呼吸可有效缓解缺氧症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深吸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均舒张B.深呼气时,胸腔内气体全部排空C.深呼吸时,可提高气体交换效率D.深呼吸时,氧气吸入量减少11.如图是肾脏的纵剖面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是皮质,②是髓质B.肾小囊和肾小球主要分布在②C.③是发生重吸收作用的部位D.④上端与肾小管直接相连七年级生物(北师大版)第2页(共8页)12.如图,X表示人体某结构,①、②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X表示肾小球,则①表示入球小动脉,②表示出球小静脉B.如果X表示肝脏,则①与②比,血液中的胆汁含量更高C.如果X表示肺,则①内流动着动脉血,②内流动着静脉血D.如果X 表示小肠,则①与②比,血液中的氧气含量更高13.小明在1分钟内做了40个仰卧起坐,瞬间“挥汗如雨”。此时汗液增多的主要意义是A.排出多余的水和无机盐 B.排出多余的二氧化碳C.排出体内的糖类和尿素 D.带走热量调节体温14.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全过程包括以下四个环节,其正确顺序是①肺的换气 ②气体在血液中运输③肺通气 ④组织换气A.①③②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15.如图是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过程表示滤过作用 B.[2]和[1]比,液体中的尿素增加C.[3]、[4]和[5]构成肾单位 D. B过程表示重吸收作用16.下列疾病中,全部由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是A.佝偻病、侏儒症、糖尿病 B.巨人症、糖尿病、呆小症C.性早熟、缺铁性贫血、夜盲症 D.夜盲症、糖尿病、近视17.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下列关于人体的眼球和耳的说法错误的是A.眼球的晶状体能折射光线B.眼球的视网膜是形成视觉的部位C.耳的前庭和半规管与听觉形成无关D.听小骨、鼓膜和鼓室属于中耳七年级生物(北师大版)第3页(共8页)18.手偶然碰到火立即缩手是一种反射。如图是该缩手反射的生理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①→②→③→④→⑤B.①是感受器,②是效应器C.Ⅰ、Ⅱ分别是脊髓的灰质、白质D.手碰到火立即缩手属于非条件反射19.庆典活动燃放礼炮时,捂住耳朵是一种下意识行为,有利于保护我们的身体。这样做可以避免损伤A.外耳道 B.耳蜗 C.听小骨 D.鼓膜20.中等运动强度下,骨骼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最多。研究人员选用大鼠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运动强度对骨骼肌数量的影响B.随运动强度增加,骨骼肌中毛细血管开放数量一直增加C.自然状态与运动时比,骨骼肌中毛细血管开放数量较少D.中等运动强度条件下,骨骼肌细胞的呼吸作用最低21.人体的生命活动受到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激素通过导管进入血液B.大脑和脊髓构成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C.小脑参与维持身体平衡D.人体主要以激素调节为主,神经调节为辅七年级生物(北师大版)第4页(共8页)22.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肌肉连接相邻两骨,有利于接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B.肺泡外面缠绕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呼出氧气C.呼吸道有黏液和纤毛,有利于温暖吸入的空气D.小肠绒毛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食物的吸收23.学校在大课间播放音乐并组织学生做眼保健操。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做眼保健操需要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等多个系统参与B.做眼保健操时,手臂屈肘,肱三头肌收缩C.做眼保健操时,骨骼肌的收缩需要消耗能量D.做眼保健操时,手骨围绕手指关节发生运动24.绘制关系图有助于理解概念的内涵。如图所示为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是血管,管腔中均有瓣膜B.②是血浆,其新陈代谢活动非常旺盛C.③是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D.血压是②在③内流动时对管壁产生的侧压力25.成人正常值在安静时的血压是A.90~130 mmHg/60~90 mmHgB.140~190 mmHg/80~140 mmHgC.50~90 mmHg/30~50 mmHgD.70~100 mmHg/40~70 mmHg26.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尿液的排出是间歇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每天摄取的水量多于每天排出的水量B.成人每天形成的原尿量多于每天排出的尿液量C.人体尿液的排出完全不受神经系统的支配D.人体形成的尿液在膀胱暂时贮存,经输尿管排出体外27.皮肤覆盖在人体的表面,与外界直接接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皮肤由表皮和真皮两部分构成B.表皮的生发层在外,角质层在内C.真皮内没有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D.皮下组织主要是由结缔组织构成七年级生物(北师大版)第5页(共8页)28.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代谢中心是A.树突 B.轴突C.胞体 D.细胞核29.骨是人体内最大的“钙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长骨的骨膜内有神经和血管B.骨坚硬的特性和骨中的钙盐有关C.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关D.儿童和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少于1/330.胰腺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胰液,胰液经胰管输送到十二指肠B.胰岛素由胰腺的胰岛所分泌,在血液中含量高、作用大C.胰岛素能促使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被贮存和利用D.胰液中具有多种消化酶,可分解淀粉和脂肪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 小题,每空1分,共40分)31.(9分)某生物小组进行“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探究实验,取4支洁净的试管,分别标记1号、2号、3号、4号,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这两支试管中加入的馒头是等量的,加入唾液或清水的量也相等,这样做的目的是 。(2)1号试管和3号试管进行对照,3号试管中“ ”处需要加入 ,该组实验是为了探究口腔中 对馒头的消化作用。(3)1号、2号、3号试管放在37℃的水浴中,其目的是 。(4)实验进行10分钟后取出各试管,分别滴加2滴 并摇匀。目的是检验淀粉。请预测实验结果:1号: ,4号: 。比较1号试管和4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得到的结论是 。七年级生物(北师大版)第6 页(共8页)32.(11分)血栓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会持续性损伤血管,诱发血栓的形成。回答下列问题:(1)血管内表面的内皮细胞出现损伤,如图1所示,血细胞中参与止血功能的[①] 聚集在受损处进行修复。若修复过程异常,会形成凝血块,进而产生血栓。(2)若血栓发生在心脏的冠状动脉,会引起心肌梗塞,心肌细胞不能获得充足的 和 ,使其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完成相应功能。(3)若血栓发生在大脑的动脉,会引起脑梗,出现肢体瘫痪、视物模糊、言语不清等症状,说明大脑皮层存在管理 、 、 的功能区。(4)若血栓发生在下肢静脉,如图2所示,会使[②] 关闭不全,导致血液不能顺利回流,甚至引发下肢水肿。若静脉血栓脱落,可经由 (填血管)抵达心脏四腔中的 ,还可继续经由 (填血管)抵达肺部,引发肺栓塞。(5)请提出1条预防血栓的可行性建议: 。33.(10分)图1是模拟人体呼吸运动模型示意图,图2 是某同学利用简单、易得的材料制作的实物模型。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模拟呼气运动的是 图,此过程中膈肌处于 (填“收缩”或“舒张”)状态,膈顶 (填“上升”或“下降”),胸廓容积 (填“缩小”或“扩大”)。(2)图2中的 Y型吸管、塑料瓶、气球、气球膜分别模拟的结构是 、 、 、 。(3)肺泡中的氧气经 作用进入毛细血管,之后与红细胞中的 结合,运输至组织细胞处,在组织细胞内被用于呼吸作用。七年级生物(北师大版)第7页(共8页)34.(10分)2024年7月,中国组合陈芋汐、全红婵在巴黎奥运会跳水女子双人十米台决赛中夺得金牌。图1为上臂肌肉示意图,图2为关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填序号)(1)运动主要通过运动系统来完成,运动系统主要由 、 和 组成。(2)图1中[]是肱二头肌,包括 和 两部分。(3)图2中,与关节的牢固性有关的结构是[]和韧带。关节腔内充满滑液,可减少 之间的摩擦。(4)赛前充分的热身运动可以防止运动员出现脱臼现象,脱臼是指图2 中的[③] 从[⑥] 中滑落出来。七年级生物(北师大版)第8页(共8页)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北师大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B C A D B B B C B C A D D C B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B B A D C C D B C A B D C D 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 小题,每空1分,共40分)31.(9分)(1)唾液(唾液淀粉酶)保证实验只有一个变量(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合理即可)(2)2 mL 唾液 舌(舌的搅拌)(3)模拟人体的口腔温度(4)碘液 不变蓝 变蓝 唾液的消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合理即可)32.(11分)(1)血小板(2)有机物(营养物质)氧气(顺序可换)(3)躯体运动 视觉 语言(顺序可换)(4)静脉瓣(瓣膜)下腔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动脉(5)低糖、低盐、低脂饮食;规范作息;加强锻炼;戒烟戒酒(合理即可)33.(10分)(1)乙舒张 上升 缩小(2)气管和支气管 胸廓 肺 膈肌(3)扩散 血红蛋白34.(10分)(1)骨骨连结 骨骼肌(顺序可换)(2)①肌腹 肌腱(后两空顺序可换)(3)④关节面(骨与骨)(4)关节头 关节窝七年级生物(北师大版)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