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八上科学§1.3声音的特性与应用教学设计课题 1.3声音的特性与应用(1)……声音的特性 单元 一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上教材分析 “声音的特性”是浙教版八上第1章第3节《声音的特性与应用》的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了解声音的丰富多彩;教材突出学生探究活动,通过探究音调由什么因素决定,让学生能一边探究,一边体会,充分给了学生自主学习、体验过程的机会。教材注重联系实际,从生活到科学,从科学到社会,突出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注重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声音的三要素,了解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了解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科学思维:初步认识波形图,能解读波形图体现的频率与振动幅度;培养图片分析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探究实践:通过活动,感受声音三要素的本质不同;通过利用身边的物品,感受音调的高低和影响因素;培养动手实践的良好习惯;了解改变其声音三要素的方法;态度责任: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和互相帮助的精神。重点 声音的三要素及其影响因素难点 响度与音调的区别;解读波形图体现的频率与振动幅度。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悠扬、悦耳的歌声,使人们感到心情愉悦。尖锐的汽笛 声、嘈杂的机器轰鸣声,会让人焦躁不安。 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不同的声音为什么会对人产生不同的影响?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一、声音的特性 1、声音: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是声波通过听觉神经在人的大脑里所留下的迹象。 (1)乐音: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悦耳动听,叫做乐音; (2)噪声:各种影响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声音,使人烦躁不安,称为噪声。 2、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 (2)响度: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 (3)音色:声音的品质与特色,称为音色。 3、不同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性;声音的特性由声音的三要素决定。 任务一: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主要因素 人们能够听到的各种声音,有的听起来声音尖锐,即调子高;有的听起来声音低沉,即调子低。 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 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探索活动:将一把钢尺压紧在桌面上, 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重复实验。仔细观察钢尺的振动快 慢,听听它发出的声音,你发现了什么?钢尺伸出不同的长度,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附视频)现象: 钢尺振动快,发出声音的音调高;钢尺振动慢,发出声音的音调低。结论: 声音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即二、音调及其影响因素 与频率有关) 1、音调: 声音的高低叫作音调。 人们能够听到的各种声音,有的听起来声音尖锐,即音调子;有的听起来声音低沉,即音调低。 2、频率: (1)频率: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作频率; 频率的单位:赫兹 (赫,Hz) (2)频率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 物体的振动频率决定了声音音调的高低,频率高则音调高,频率低则音调低。 任务二、认识波形探索活动: 1)取一套音叉。音叉上的数据表示该音叉所产生的声音的频率。敲击不同的音叉会产生不同频率的声音。听一听音叉发出的声音音调的高低。 2)把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计算机,观察声音的波形,比较不同 音叉发出声音的波形有什么不同。 (附视频)现象: 声音的频率越高,波形就越密集; 声音的频率越低,波形就越稀疏。 结论: 不同的声音,频率不同,其波形也不同; 波形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其波形越密集。 3、音调的调节: 唱歌或演奏乐器时,需要经常改变音调。唱歌时,肺部的空气向上流过气管,使声带产生振动,形成声波,发出声音。当演唱不同的音符时,人需要通过喉部的肌肉来改变声带振动的频率,从而产生高低不同的音调。 4、一些声音的频率: (1)儿童说话的音调比成年人高,成年女性的音调比成年男性 高; (2)人的发声频率大约在85Hz到1100Hz之间。人唱歌时,C调“1”(“do”)的频率是262Hz,D调“1”(“do”)的频率是294Hz; 讨论交流:一只蜜蜂飞过耳边时,我们能听到它飞翔时所发出的声音。可是一只蝴蝶飞过耳边时,我们却听不见。这是为什么?参考:人的听觉是有一定限度的;密蜂振动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内,而蝴蝶振动频率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所以听不到。5、人的听觉有一定的限度: 人对高音和低音的听觉是有一定限度的,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20000赫。 把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作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波叫作次声波。一般人是听不到超声波和次声波的。 动物的听觉范围通常与人很不相同。大多数哺乳动物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比人类高得多。任务三、探索影响响度的因素 击鼓越用力,听到的鼓声越响亮,响度就越大。响度是人们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那么,决定响度的因素是什么呢?探索活动: 1)如图1.3-5所示,将乒乓球用细线悬吊起来,用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乒乓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现象:音叉发声时,乒乓球被弹开,且声音越响时乒乓球被弹开幅度越大。 2)再敲击音叉,使其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能否发现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说明:响度与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3)在距离音叉较近处与较远处听音叉发出的声音,听到的声音强弱有什么不同?发现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现象与结论:离音叉越近时,声音越强;离音叉越远时,声音越弱; 说明:声音的响度与距离有关。 三、响度及其影响因素 1、响度: 声音的强弱叫作响度。 击鼓越用力,听到的鼓声越响亮,响度就越大。 2、响度与物体的振幅、距离都有关: 响度是人们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对于同一声源发出的声音,声源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距离声源越远,声波散播开来,声音就越分散,声音的响度也就越小。 3、响度的单位是分贝: 科学上,人们通常用分贝(dB)作为单位来计量声音的强弱。 ﹡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30~40dB是较为安静的环境; ﹡70dB的声音会干扰人们谈话、影响工作效率; ﹡长时间处于大于100dB的环境中对耳的听力会造成损伤; ﹡大于120dB的声音则会导致耳疼痛,甚至会造成永久性听觉障碍而听不到任何声音。 4、保护听力: #为了保护人们的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90dB;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 不能超过70dB;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 声音不能超过50dB。 #在嘈杂的环境中工作的人们,应戴上听力防护设备。 四、音色1、音色: 音色体现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在许多同学同时讲话时,即使没有看到人,我们也可以分辨出某一同学的声音。不同的乐器同时演奏时,即使它们发出的响度与音调相同,仅凭听觉我们也可以把它们区分开来。这都是因为不同的发声体的音色不同。 2、音色不同的声音的波形不同: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人听到这些声音的感觉也就不一样。借助示波器,可以观察到音色不同的声音的波形。 如图,不同乐器发出的音调相同的声音的波形,如不同的乐器发出C 调的“1”(dou),波形不同。 科学阅读:乐器的音调 从不同的声音开始,提出声音的三要素,并认识到声音的三要素决定了不同的声音特性通过动手完成探索任务,得出影响音调的因素,找出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通过操作任务认识波形特点认识到波形与频率的关系响度的教学方法与上类似都是通过探索-现象分析-结论-归纳展开结合大量的图片阅读和讲解来认识所学知识点,降低难度同时结合生活中的现象加深理解,巩固所学课堂练习 1、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个音叉,比较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响度不同 B. 音调不同 C. 音色不同 D. 频率不同 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 “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的能量 C. “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音调要低一些 3、声波可以在示波器上展现出来.先将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再将敲响的甲、乙两个音叉分别对着话筒发出声音,在示波器上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波形,通过对波形的分析,可知 音叉的音调高。 参考:乙4、如图的做法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D )A.图甲:用同一张卡片先后以不同的速度划过梳齿 B.图乙:用相同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C.图丙:改变杯内水量,用湿手摩擦杯口发声D.图丁: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5、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张力有关。于是他想: (1)利用弦音计做研究,如图1,其中a、b、c、d四根弦线的张力相同; ①若他选择b、c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________的关系;②若他要研究音调与弦线长度的关系,则应选择________两弦线做实验;③小明研究后得出结论: ;(2)请你据图2判断,在张力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低的是按住__ ___点,最高的是按住________点。 参考:(1)材料;b d;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弦线越长,发出的音调越低;弦线越粗,发出的音调越低。(2)B;A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板书设计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八上§1.3 声音的特性与应用(1)学案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声音的三要素; 2、了解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3、了解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4、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5、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一、知识点梳理:1、声音的三要素是 、 、 ;2、音调是指声音的 ,决定音调的是 ;3、频率是指物体 ,其单位是 ;4、响度是指声音的 ,决定响度的是 ;响度的单位是 ;5、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即人听不到 和 ;6、音色是指发声体的 和 ;7、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其在示波品中显示的 不同;人对其的感觉也不同。二、例题讲解例题1、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个音叉,比较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响度不同 B. 音调不同 C. 音色不同 D. 频率不同 例题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 “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的能量C. “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D.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音调要低一些例题3、声波可以在示波器上展现出来.先将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再将敲响的甲、乙两个音叉分别对着话筒发出声音,在示波器上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波形,通过对波形的分析,可知_____音叉的音调高。例题4、如图的做法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A.图甲:用同一张卡片先后以不同的速度划过梳齿B.图乙:用相同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C.图丙:改变杯内水量,用湿手摩擦杯口发声D.图丁: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例题5、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张力有关。于是他想:(1)利用弦音计做研究,如图甲,其中a、b、c、d四根弦线的张力相同;①若他选择b、c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________的关系;②若他要研究音调与弦线长度的关系,则应选择________两弦线做实验;③小明研究后得出结论: ;(2)请你据图乙判断,在张力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低的是按住________点,最高的是按住________点。三、课后练习:1、目前声纹锁在门禁系统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实现了传说中“芝麻开门”的神话。声纹锁辨别声音主要依据的是(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频率2、新“七不规范”中,“言语不喧哗”提醒大家要控制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频率 3、如图,小华在唱《青藏高原》这首歌,老爷爷所说的话是指唱到“高原”的“高”时,要求声音的 ( ) A. 音调高 B. 音调低 C. 响度大 D. 响度小 (第3题图) (第4题图)4、如图所示,小秦改变了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他听到的声音不同。这表明 ( ) A. 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 B. 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C. 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无关 D. 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5、关于音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音调的高低只与发声体的长度有关 B. “闻其声便知其人”判断的依据就是音调 C.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无关 D. 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6、把机械手表放在耳朵附近,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小;而把一个气球放在手表与耳朵之间,并相互贴紧,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大。这两种情况下,声音的主要差别是(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频率7、学校每周一的室外晨会上,为了使每个同学都清楚听到广播里的声音,常用扩音设备来( )A. 加大声音的速度 B. 提高声音的音调 C. 改变声音的音色 D. 增大声音的响度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主要判断依据是个人不同的音色B. “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响度大C. 初中阶段男生一般都要经历的“变声期”是指音调发生了改变D. “轻声细语”指的是降低声音的音调9、向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瓶里水位的高低,这是因为 ( )A.随着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高 B.随着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低C.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小10、人的耳廓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如图所示,人对着声源的方向把手掌卷曲起来放在耳廓旁。这样做可以使听到的声音( )A. 响度增大 B. 音调升高 C. 音色改变 D. 频率变大(第10题图) (第11题图) (第12题图)11、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 D.能减少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12、如图所示是用一个纸盒、两根木条和四根宽窄不同的橡皮筋制作的“橡皮筋吉他”,拨动a、b、c、d四根橡皮筋,_____的音调最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橡皮筋,橡皮筋发声的_____不同。13、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探究塑料片振动发声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活动1:如图所示,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两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 活动2:如图所示,用薄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划一次。 (1)比较活动1中听到的两次声音,分析音调的高低与划得快慢的关系: ;(2)比较活动2中听到的两次声音,分析音调的高低与梳齿疏密的关系: ;(3)通过探究,可以分析得出结论是 。14、学习科学要学会利用书籍的信息进行反思,并从中获取新的信息。(1)关于声音的速度,课本上是这样描述的:“15℃时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从描述中我们可以得到: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和 有关;(2)借助示波器,可以观察到不同声音的波形。如图是两个不同的发声体A和B发出的音调和响度不同的波形示意图,其中发声体 的音调高;(3)运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可以探测海洋深度,超声波声呐 (选填“能”或“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第14题图) (第15题图)15、如图是形状相似的三个钢笔笔套管,它们的唯一不同就是长度不一样,小龙同学发现:依次口吹这三个笔套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越来 越低。小龙在查阅资料后终于弄懂了口吹笔套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笔套内的空气柱。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吹笔套管产生声音的音调跟________有关;(2)事后小龙根据这个实验在课余时间制作的一个竹笛(如图),在竹管开口①处向管内吹气时,竹笛可以发出美妙的笛声,推拉铁丝环⑥时,音调可以改变,吹奏歌曲.则当布团⑤分别位于a、b、c三个位置时,竹笛发声音调最高的位置 。参考答案:一、知识点梳理:1、响度 音调 音色 2、高低 频率3、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 赫兹(Hz) 4、轻重(大小、强弱) 振幅和距离 分贝(dB)5、20Hz-20000Hz 超声波 次声波 6、品质 特色7、波形二、例题讲解:例题1、A解析: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个音叉,音叉两次的振幅不同,所以音叉两次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故A符合题意。例题2、D解析:A、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正确;B、声波可以传递能量,可以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正确;C、不同人说话的特点不同,就是指音色不同,正确;D、大声说话是指人们说话的声音的响度大,不是指音调.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D符合题意。 例题3、乙解析: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其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故乙音调比甲高。例题4、D解析:用同一张卡片先后以不同速度划过梳齿,梳齿振动的快慢不一样,声音的音调不同;用相同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编钟振动的快慢不一样,声音的音调不同;改变杯内水量,水量多的难振动,用湿手摩擦杯口发声时,振动的快慢不一样,声音的音调不同;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振幅不一样,声音的响度不一样,但振动的频率相同,音调不变。例题5、(1)材料;b d;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弦线越长,发出的音调越低;弦线越粗,发出的音调越低。(2)B;A解析:(1)①根据图片可知,c、d两弦材料不同,因此研究的是音调与弦线的材料的关系;②探究音调与弦线长度的关系时,必须控制弦的材料和粗细相同而改变长度,故选bd;③小明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弦线越长,发出的音调越低;弦线越粗,发出的音调越低。 (2)A、C两点弦的粗细,材料相同,A点的长度小,因此A点的音调比C点的音调高;B、C两点弦的材料和长度相同,C点的弦更细,那么C点的音调比B点的音调高。因此音调最高的是A点,最低的在B点。三、课后练习:1、C 2、A 3、B 4、B 5、A 6、B 7、A 8、A9、A 10、D 11、A12、d 响度13、(1)塑料片划得越慢,塑料片振动越慢,音调越低;(2)塑料片划动速度一定,梳齿越疏,塑料片振动越慢,塑料片音调越低;(3)音调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14、(1)介质(2)A(3)不能15、(1)空气柱长短(2)a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共29张PPT)(浙教版)八年级上1.3 声音的特性与应用第1章“第1课时”对环境的察觉01学习目标内容总览02新知导入03探究新知04课堂练习05课堂总结06分层作业学习目标科学观念:了解声音的三要素,了解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了解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科学思维:初步认识波形图,能解读波形图体现的频率与振动幅度;培养图片分析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探究实践:通过活动,感受声音三要素的本质不同;通过利用身边的物品,感受音调的高低和影响因素;培养动手实践的良好习惯;了解改变其声音三要素的方法;态度责任: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和互相帮助的精神。新知导入悠扬、悦耳的歌声,使人们感到心情愉悦。尖锐的汽笛 声、嘈杂的机器轰鸣声,会让人焦躁不安。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不同的声音为什么会对人产生不同的影响?探究新知一、声音的特性1、声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是声波通过听觉神经在人的大脑里所留下的迹象。(1)乐音: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悦耳动听,叫做乐音;(2)噪声:各种影响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声音,使人烦躁不安,称为噪声。2、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2)响度: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3)音色:声音的品质与特色,称为音色。3、不同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性;声音的特性由声音的三要素决定。探究新知任务一、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主要因素人们能够听到的各种声音,有的听起来声音尖锐,即调子高;有的听起来声音低沉,即调子低。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探索活动:将一把钢尺压紧在桌面上, 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重复上述实验。仔细观察钢尺的振动快 慢,听听它发出的声音,你发现了什么?钢尺伸出不同的长度,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点击图片可播放)探究新知现象:结论:钢尺振动快,发出声音的音调高;钢尺振动慢,发出声音的音调低。声音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即与频率有关)探究新知二、音调及其影响因素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作音调。人们能够听到的各种声音,有的听起来声音尖锐,即音调子;有的听起来声音低沉,即音调低。2、频率:(1)频率: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作频率;频率的单位:赫兹 (赫,Hz)(2)频率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物体的振动频率决定了声音音调的高低,频率高则音调高,频率低则音调低。探究新知探索活动:1)取一套音叉。音叉上的数据表示该音叉所产生的声音的频率。敲击不同的音叉会产生不同频率的声音。听一听音叉发出的声音音调的高低。2)把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计算机,观察声音的波形,比较不同 音叉发出声音的波形有什么不同。任务二、认识波形探究新知现象:结论:声音的频率越高,波形就越密集;声音的频率越低,波形就越稀疏。不同的声音,频率不同,其波形也不同;波形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其波形越密集。视频辅助教学:波形探究新知3、音调的调节:唱歌或演奏乐器时,需要经常改变音调。唱歌时,肺部的空气向上流过气管,使声带产生振动,形成声波,发出声音。当演唱不同的音符时,人需要通过喉部的肌肉来改变声带振动的频率,从而产生高低不同的音调。4、一些声音的频率:(1)儿童说话的音调比成年人高,成年女性的音调比成年男性高;(2)人的发声频率大约在85Hz到1100Hz之间。人唱歌时,C调“1”(“do”)的频率是262Hz,D调“1”(“do”)的频率是294Hz。思考讨论一只蜜蜂飞过耳边时,我们能听到它飞翔时所发出的声音。可是一只蝴蝶飞过耳边时,我们却听不见。这是为什么?人的听觉是有一定限度的;密蜂振动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内,而蝴蝶振动频率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所以听不到。探究新知5、人的听觉有一定的限度:人对高音和低音的听觉是有一定限度的,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20000赫。把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作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波叫作次声波。一般人是听不到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动物的听觉范围通常与人很不相同。大多数哺乳动物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比人类高得多。探究新知击鼓越用力,听到的鼓声越响亮,响度就越大。响度是人们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那么,决定响度的因素是什么呢?任务三、探索影响响度的因素探索活动:1)如图1.3-5所示,将乒乓球用细线悬吊起来,用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乒乓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2)再敲击音叉,使其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能否发现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3)在距离音叉较近处与较远处听音叉发出的声音,听到的声音强弱有什么不同?发现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音叉发声时,乒乓球被弹开,且声音越响时乒乓球被弹开幅度越大。响度与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离音叉越近时,声音越强;离音叉越远时,声音越弱;说明:声音的响度与距离有关。探究新知三、响度及其影响因素1、响度:声音的强弱叫作响度。击鼓越用力,听到的鼓声越响亮,响度就越大。2、响度与物体的振幅、距离都有关:响度是人们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对于同一声源发出的声音,声源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距离声源越远,声波散播开来,声音就越分散,声音的响度也就越小。探究新知3、响度的单位是分贝:科学上,人们通常用分贝(dB)作为单位来计量声音的强弱。﹡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为安静的环境;﹡70dB的声音会干扰人们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时间处于大于100dB的环境中对耳的听力会造成损伤;﹡大于120dB的声音则会导致耳疼痛,甚至会造成永久性听觉障碍而听不到任何声音。探究新知4、保护听力:#为了保护人们的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 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 声音不能超过50dB。#在嘈杂的环境中工作的人们,应戴上听力防护设备。射击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戴上特制的耳塞探究新知四、音色1、音色:音色体现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在许多同学同时讲话时,即使没有看到人,我们也可以分辨出某一同学的声音。不同的乐器同时演奏时,即使它们发出的响度与音调相同,仅凭听觉我们也可以把它们区分开来。这都是因为不同的发声体的音色不同。猜猜,我是谁?听出来了,是二姨!探究新知2、音色不同的声音的波形不同: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人听到这些声音的感觉也就不一样。借助示波器,可以观察到音色不同的声音的波形。如图,不同乐器发出的音调相同的声音的波形,如不同的乐器发出C 调的“1”(dou),波形不同。科学阅读乐器的音调各种乐器看上去千差万别,演奏方式也各不相同,但它们的工作原理都是一样的:通过振动发出声音。乐器可以分为三种主要的类型:弦乐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弦乐器:像吉他、二胡、小提琴等弦乐器都是通过弦的振动而发声的。短而细的弦振动的频率高,发出声音的音调就高;长而粗的弦振动的 频率低,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低。演奏者演奏时,通过手指在弦上不同位置的按压来改变弦振动的频率,从而改变音调高低。弦的振动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响。管乐器:有铜管乐器和木管乐器之分。如小号和长号等铜管乐器,演奏者对着乐器的吹口吹气,使乐器内的空气柱振动,通过按压活瓣或移动拉管来调整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长笛等木管乐器,演奏时管中的空气柱会发生振动而发声,演奏者通过堵住和放开特定的音孔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使长笛产生不同的音调。空气柱越长,音调就越低。打击乐器:如鼓、锣等打击乐器受到打击时发生振动而产生声音。鼓皮张得越紧,鼓面会振动得越快,音调就越高。击鼓的力量越大,鼓皮振动的幅度就越大,声音就越响亮。课堂练习1、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个音叉,比较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响度不同 B. 音调不同 C. 音色不同 D. 频率不同 A课堂练习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 “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的能量C. “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D.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音调要低一些D课堂练习3、声波可以在示波器上展现出来.先将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再将敲响的甲、乙两个音叉分别对着话筒发出声音,在示波器上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波形,通过对波形的分析,可知 音叉的音调高。乙课堂练习4、如图的做法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A.图甲:用同一张卡片先后以不同的速度划过梳齿B.图乙:用相同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C.图丙:改变杯内水量,用湿手摩擦杯口发声D.图丁: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D课堂练习5、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张力有关。于是他想:(1)利用弦音计做研究,如图1,其中a、b、c、d四根弦线的张力相同;①若他选择b、c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________的关系;②若他要研究音调与弦线长度的关系,则应选择________两弦线做实验;③小明研究后得出结论: ;(2)请你据图2判断,在张力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低的是按住 点,最高的 是按住_____点。材料b d相同条件下,弦线越长,发出的音调越低;弦线越粗,发出的音调越低BA课堂总结1.3 声音的特性与应用(1)……声音的特性声音的特性(三要素)音调:声音的高低频率决定音调高低;频率高、音调高;频率:单位时间内物体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 (Hz)超声波:频率大于20000Hz 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人有听力范围: 20000Hz~20Hz响度:声音的强弱振幅和距离决定响度强弱;振幅大、距离近,响度大;振幅单位:分贝 (dB)音色:声音的品质和特色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决定音色。分层作业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2、完成学案中的“课后练习”;3、预习“声音的利用、噪声及其控制”相关内容。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让备课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2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浙教版八上科学 1.3 声音的特性与应用(1).pptx 2025浙教版八上科学 1.3 声音的特性与应用(1)教学设计(表格式).doc 2025浙教版八上科学 1.3 声音的特性与应用(2)学案.doc 波形.wmv 音调与频率关系实验(钢尺).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