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运城盐湖五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运城盐湖五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山西运城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盐湖五中高一化学月考试卷
考试范围: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五章;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化学组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Cu--64 N--14 S--32 O--16 H--1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42分)
一、选择题(共42分)
1.下列材料只含有硅元素,不含有氧元素的是
A.水泥 B.晶体硅
C.沙子 D.普通陶瓷
2.光纤传输速度快,数据容量大,能够满足高速宽带通信的需求。在现代通信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光纤的主要成分是
A. B.
C. D.
3.氮化硅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它的熔点高,硬度大,电绝缘性好,化学性质稳定,但生产成本高。根据以上描述,推测氮化硅不能用于
A.制作坩埚 B.制作切削刀具
C.制作耐高温轴承 D.制作新型电池的电极
4.关于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常是淡黄色晶体
B.单质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硫的化合物常存在于火山口喷出的气体中和矿泉水里
D.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硫,在纯氧中的燃烧产物是三氧化硫
5.金属冶炼时产生的含二氧化硫废气经回收后可用于制硫酸,实现资源化利用。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氢硫酸溶液吸收二氧化硫:SO2+4H++2S2-=3S↓+2H2O
B.用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废气中的:SO2+OH-=
C.通入足量的硝酸钡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D.向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
6.蔗糖与浓硫酸发生作用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白色固体变黑,主要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B.过程②固体体积膨胀,与产生的大量气体有关
C.过程中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体现了浓硫酸的酸性
D.过程中蔗糖分子发生了化学变化
7.硫元素的“价—类”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在空气中燃烧可以生成b或d B.c的大量排放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
C.f的浓溶液和g混合发生复分解反应 D.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b和c
8.关于合成氨工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人工固氮方法
B.该反应过程中氮元素被氧化
C.合成的NH3可以用于化肥工业
D.反应采用高温、高压等苛刻条件,与N2化学性质很稳定有关
9.硝酸被称为“国防工业之母”。下列有关硝酸的说法正确
A.浓硝酸不能用铝制容器盛装
B.稀硝酸能与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C.稀硝酸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D.浓硝酸需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10.化工工程师设计流程,实现了硝酸的工业生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B.HNO3热稳定性良好
C.NO遇空气变为红棕色的NO2
D.可用NaOH溶液处理硝酸工业产生的尾气
11.如图所示,甲、乙、丙常温下都为气体,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丙的结构式是N≡N
B.甲的电子式是
C.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之比等于2∶1∶3
D.同温同体积下,生成丙和乙的压强比为1∶3
12.关于下列实验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氨溶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B.实验1,由喷泉现象可知氨气极易溶于水
C.实验1,喷泉结束后烧瓶溶液中的含氮微粒有、和
D.实验2,加热过程中酚酞被漂白而褪色
1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取少量溶液,滴加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不含
B 取少量固体溶于蒸馏水,然后滴加少量稀硫酸,再滴入溶液 溶液变红 固体已变质
C 投入到某浓度的稀硝酸中 全部溶解,未出现气泡 可能生成和
D 向浓中插入红热的炭 产生红棕色气体 炭可与浓反应生成
A.A B.B C.C D.D
14.3.2g铜与过量硝酸(、30mL)充分反应,硝酸的还原产物为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反应后溶液中含amol氢离子,则此时溶液中所含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A.(0.2+a)mol B.(0.1+a)mol C.(0.05+a)mol D.amol
第II卷(非选择题58分)
15.(本题12分,每空2分)以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为原料生产硫酸,应将产出的炉渣和尾气进行资源化综合利用,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其中一种流程如图所示。
Na2S2O5:焦亚硫酸钠,白色粉末,水溶液显酸性,受潮易分解,遇强酸则放出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一种化工原料,常用作抗氧化剂。
(1)煅烧前,黄铁矿需要研磨,目的是 。
(2)煅烧黄铁矿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因为Na2S2O5具有 性,导致商品Na2S2O5中不可避免地存在Na2SO4。检验其中含有的方法是 。
(4)查阅资料知:“尾气”可用双碱脱硫法处理,其过程如图所示。
①写出过程I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②过程Ⅱ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16.(本题14分,每空2分)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利用以下装置制备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
(1)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C中用圆底烧瓶收集氨气时,氨气的进气口为 (填“a”或“b”)。
(3)若观察到装置C中的烧瓶内产生了红色喷泉,说明了氨气具有的性质是 。
(4)为防止环境污染,以下装置(盛放的液体均为水)可用于吸收多余氨气的是 (填序号)。
① ② ③ ④
(5)向D中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迅速盖上玻璃片。
①浓盐酸液滴附近会出现白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检验白烟中阳离子的方法是:收集少量白烟形成的固体于试管中 。
③液滴中先出现灰绿色沉淀,过一段时间后变成红褐色,发生的反应有:和 。
17.(本题16分,每空2分)硫和氮及其化合物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但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回答以下问题:
图1是工业上生产的流程图:
(1)与氮氧化物有关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有_______。
A.酸雨 B.沙尘暴 C.光化学烟雾 D.白色污染
(2)下列有关NH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工业合成属于人工固氮 B.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C.可用浓硫酸或无水氯化钙干燥 D.制备NO体现了的还原性
(3)极易溶于水,在标准状况下,用充满的烧瓶做喷泉实验,水充满整个烧瓶后所形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保留3位有效数字)
(4)工业上常用氨气与硝酸反应制备化肥硝酸铵,写出检验铵根离子的实验方法: 。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进行的一些性质实验(加热装置略):
(5)首先,验证碳、硅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已知酸性:亚硫酸>碳酸)。
①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加药品后,打开a、关闭b,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②装置A中试剂是 。
③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 。
(6)验证的某些性质。
①打开b,关闭a。
②硫化氢溶液中看到有淡黄色沉淀,体现 。(选填“酸性氧化物”、“还原性”、“氧化性”)
③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将其分成两份,分别滴加下列溶液,都产生了白色沉淀,将产生的沉淀的化学式填入下表相应位置。
滴加的溶液 氯水 氨水
沉淀的化学式
写出其中显示还原性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
18.(本题16分,第二问4分,其余每空3分)完成下列问题
(1)把盛满和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
①若一段时间内水上升且充满试管,则原混合气体中和的体积比是 ,若假设生成的溶质不向外扩散,且为标准状况。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应为 。(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②若一段时间后上升的水只升到试管容积的一半,则剩余的气体为 (用化学式表示)。原混合气体中,和的体积比是 。
(2)二氧化氮和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得到非常稳定的产物,其化学方程式为:,若和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上述反应,已知实际参加反应的比少2mL,则原混合气体中和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___________。
A.3:4 B.3:2 C.1:2 D.3:7。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D D C C A B D B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C D C B
15.(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
(3) 还原 先用足量盐酸酸化,再加入氯化钡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证明含有
(4) 1:2
16.(1)
(2)a
(3)氨气极易溶于水,且氨的水溶液呈碱性
(4)②④
(5) NH3+HCl=NH4Cl 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置试管口,若变蓝,可证明 4Fe(OH)2+O2+2H2O=4Fe(OH)3
17.(1)AC
(2)C
(3)
(4)向待测液中加入浓碱液,并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观察试纸是否变蓝
(5) 品红溶液 A中品红没有褪色,盛有Na2SiO3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
(6) 氧化性 BaSO4 BaSO3
18.(1) 4:1 0.036mo/L 2:3
(2)BD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