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小科在清理完厨房后未将菜刀上的水渍擦干(如图),按图示方式平放在桌面上一段时间后最先生锈的部位为( )A.① B.② C.③ D.④2.聚脲是一种新型的涂料,其致密无缝的涂层结构能有效隔绝氧气、水等,具有很强的防锈蚀能力。以下防锈蚀措施与其原理不一致的是( )A.菜刀洗净后擦干并刷油保存B.在钢铁表面喷涂油漆C.铁与铬、镍制成合金不锈钢D.金属表面镀防护层3.取3枚洁净无锈的铁钉,分别加入3支试管中,如图所示的物质进行实验,试管中铁钉锈蚀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4.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也可写作CuCO3 Cu(OH)2)。今年的国庆节,小宁参观浙江省博物馆时发现“千秋万岁铜镜”表面出现了绿色物质,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该物质为铜锈。关于铜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铜锈的产生是铜仅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分共同作用的结果B.铜镜的主要材质是青铜,掺入锡、铅的目的为了提高它的硬度C.可以用酸洗的方法除去铜镜表面的铜锈D.为防止铜镜的进一步腐蚀,可将其保存在干燥、避光、通风环境中5.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我国古人,发现往铜中加入锡,在加热熔融后制成青铜合金,可适当增强防锈能力,其原理是( )A.隔绝水 B.隔绝空气C.改变金属内部结构 D.改变铜原子的结构6.世界每年因锈蚀而损失的金属数量巨大,防止金属锈蚀已成为科学研究中的重大问题。下列有关金属锈蚀与保护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在铁表面刷油漆可以防止铁锈蚀B.及时擦干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可防止自行车生锈C.铝的抗锈蚀性能比铁强,生活中可用钢丝球洗刷铝锅D.铁锈蚀的实质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了化学变化7.以下是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试管中的铁钉最先生锈,水面附近的部分锈蚀最严重B.甲、乙、丙三根铁钉都不会生锈C.甲和丙可对比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氧气D.甲和乙可对比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水8.2021年9月17日,“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展览在浙江省博物馆隆重揭幕,包括三星堆遗址文物在内的139件/组展品吸引民众参观,如图示参展文物——戴冠纵目面具。下列有关金属锈蚀与防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铁锈蚀的实质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B.金属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中比在干燥的环境中更易锈蚀C.在金属表面涂油可防止金属锈蚀D.可用稀盐酸定期清洗金属制品9.金属防锈既可以节约资源,又能美化环境。下列钢铁制品经过如下处理后,防锈效果最差的是( )A.经常在表面涂油的大型钢制机械B.涂上防锈漆后的“辽宁”号航母舰体外壳C.擦洗干净后长期存放在室外的大型铁制农机具D.经过“烤蓝”,在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的钢制枪管10.如图是一款发热眼贴,其包装物中主要成分是:纳米铁、氯化钠、碳粉。使用时,眼贴会释放热量。使用后包装物中的成分主要为Fe2O3等。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护眼贴在使用时,一定有化合反应发生B.使用护眼贴时,泪液进入眼贴,使氯化钠溶解释放大量热C.考虑节约,眼贴使用后进行阳光下曝晒杀菌,可以重复使用D.发热贴中部分炭粉会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剧烈反应释放大量热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将下列五个选项的字母分别填写在横线上,每个选项只能选用一次。A.缓慢氧化 B.疏松易吸水 C.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 E.使铁器与空气隔绝D.没有水分存在时铁不易生锈(1)钢铁锈蚀的条件: ;(2)钢铁锈蚀的过程: ;(3)铁锈的状态: ;(4)使铁器保持干燥: ;(5)铁器表面喷漆: 。12.铁在生产、生活的应用较为广泛。(1)铁锅能用来炒菜,是因为铁具有良好的 性;(2)铁制品在空气中会发生锈蚀,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 共同作用的结果。厨房中的菜刀为了防锈蚀,通常采用的防护措施 (写出一种方法)。13.每逢中秋佳节,赏月吃月饼是中国人的传统。科学兴趣小组对某月饼包装盒中的“脱氧剂”又称“双吸剂”很好奇,他们观察到“脱氧剂”外包装标注的主要成分是铁粉。打开发现这包“脱氧剂”发现已变成了红棕色,而铁粉是黑色的,说明这包“脱氧剂”已变质。(1)黑色的铁粉变成了红棕色是因为铁与 共同作用生成了氧化铁的缘故;(2)要检验这包“脱氧剂”是否完全变质失效,下列所选试剂或方法正确的 。A.氢氧化钠溶液 B.稀盐酸 C.用磁铁吸引14.下列是光亮铁钉的系列变化。请回答问题:(1)②中铁钉与空气中的 发生化学反应。(2)若③中稀盐酸足量,观察到以下现象:铁钉表面变得光亮,溶液呈黄色,铁钉表面还有 产生。(3)若①和②参加反应的铁质量相同,则光亮铁钉A、红色铁钉B、无锈铁钉C三者质量由大到小顺序为 。(用ABC字母表示)15.垃圾分类回收是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措施之一。某垃圾桶的组成材料如图所示。(1)铁制外筒表面刷漆可以防锈的原理是 。(2)工业上常用稀盐酸除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将X、Y、Z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Z表面有气泡产生,X没有明显现象;再把Y、Z分别放入FeSO4溶液中,只有放入Y的FeSO4溶液逐渐变成无色。根据上述实验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16.如图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观察a中铁生锈,b中没变化。还可以观察到L端与R端液面高度 (填“L高R低”“L低R高”或“一样高”);该实验能说明铁锈蚀的条件是 。请你根据铁生锈原理写出一条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17.室外的铁制栏杆在多雨季节易生锈,小宁对铁生锈的条件进行了探索,实验装置如图,3天后,发现只有装置C中的铁丝生锈了。(1)装置A中生石灰的作用是 。(2)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说明与 接触是铁生锈的条件之一。(3)防止室外的铁制栏杆生锈的方法: 。(至少写一种)18.小华为了探究铁制品生锈的条件,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了实验:(1)一段时间以后,最先生锈的铁丝是 (用图中序号填写),通过这次实验能得出铁制品锈蚀和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空气 B.水分 C.铁丝的内部结构(2)小华发现自己的眼镜架上有少许绿色物质出现,查阅资料可知,铜锈的主要成分是铜绿[Cu2(OH)2CO3],而且发现铜生锈的条件与铁类似,请补全铜生锈产生铜绿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Cu+O2+H2O+ ═Cu2(OH)2CO3。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19.为了探究食盐水对铁钉锈蚀速率的影响,小科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家庭小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很快看到实验现象。(1)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导管中红墨水标记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是因为铁钉锈蚀消耗了 使瓶内气压减小。(2)小江认为小科的实验不足以说明食盐水能加快铁钉的锈蚀速率,需要增加在另一个相同的装置,在矿泉水瓶中加入铁钉和 作为对照组。(3)小科通过查阅资料知道:Ⅰ.与铁制品接触的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越大,铁制品锈蚀的越严重;Ⅱ.一般酸碱盐溶于水都会发生电离,氯化钠电离时会生成钠离子与氯离子,所以在食盐水中铁钉锈蚀的快。下列几种液体能加快铁锈蚀的有 。(填序号)①蒸馏水 ②苏打水 ③氯化锌溶液 ④蔗糖溶液20.在研究“铁生锈的条件”的实验中,某兴趣小组对实验进行了创新设计,请把实验报告补充完整。【实验目的】探究铁生锈的外部条件。【实验内容】取3段光亮无锈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放入3支干燥洁净的试管底部,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要保证有足够长的时间来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实验①②无明显现象,实验③中铁丝生锈,且试管内空气体积减小。(1)【实验结论】通过比较得出,铁生锈的外部条件是 。(2)【实验思考】①当铁丝足量,时间足够长,实验③进入试管内的水的体积约占试管体积的 。②本实验可根据铁丝表面的铁锈和 两种现象来判断铁丝反应进行的情况。③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但铝更耐腐蚀的原因是 。2.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B A C C A D C A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分析】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在本题中,菜刀上有水渍,提供了水的条件,而不同部位与氧气的接触情况有所不同。【解答】解:A、①部位被水渍完全覆盖,水中溶解的氧气量相对较少,与氧气的接触不如②部位充分,所以不容易最先生锈,故错误。B、②部位既与水接触,又处于水渍的边缘,能够较好地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满足铁生锈的两个条件,所以最容易生锈,故正确。C、③部位没有与水渍接触,缺少水这个生锈的必要条件,所以不容易生锈,故错误。D、④部位没有与水渍接触,缺少水这个生锈的必要条件,所以不容易生锈,故错误。故选:B。2.【分析】钢铁生锈的条件是钢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酸性溶液、碱性溶液、盐溶液能促进金属生锈;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就是要使就是与水和氧气隔绝。【解答】解:A.使用后的菜刀洗净擦干,使铁与水和氧气隔绝,有利于防锈,故正确;B.在钢铁表面喷涂油漆,使铁与水和氧气隔绝,有利于防锈,故正确;C.在Fe中加入铬、镍制成不锈钢,制成合金,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抗腐蚀性增强,可防止铁生锈,故错误;D.在铁制水管表面镀一层锌,使铁与水和氧气隔绝,有利于防锈,故正确。故选:C。3.【分析】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①中铁能与水接触,能与溶解在水中的少量氧气接触,铁钉生锈速率较慢。②中铁钉,易与氧气、水分接触,铁钉易生锈。③中植物油隔绝了氧气,铁能与水接触,不易与氧气接触,铁钉不易生锈。试管中铁钉锈蚀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为②①③。故选:B。4.【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B.根据合金的硬度高于组成它的纯金属进行分析;C.根据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能和酸反应,进行分析;D.根据防止铜镜腐蚀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铜生锈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故A错误;B、合金的硬度高于组成它的纯金属,铜镜的主要材质是青铜,掺入锡、铅的目的为了提高它的硬度,故B正确;C、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也可写作CuCO3 Cu(OH)2),能和酸反应,可以用酸洗的方法除去铜镜表面的铜锈,故C正确;D、将铜镜保存在干燥、避光、通风环境中,可以防止铜镜的进一步腐蚀,故D正确。故选:A。5.【分析】根据强防锈能力的措施分析。【解答】解:往铜中加入锡,在加热熔融后制成青铜合金,可适当增强防锈能力,其原理是改变金属内部结构,没有隔绝水和空气,铜原子的结构没有改变。故选:C。6.【分析】A、根据防止铁生锈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使铁与水或氧气隔绝可以防止铁锈蚀判断。C、根据铝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表面刷油漆能使铁与水或氧气隔绝,从而达到防锈的目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及时擦干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可防止自行车生锈,故选项说法正确。C、铝的抗锈蚀性能比铁强,是因为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用钢丝球擦洗铝锅会破坏保护膜,故选项说法错误。D、铁锈蚀的实质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铁锈,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7.【分析】根据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水和氧气充分接触,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由铁的锈蚀条件可知,甲试管中的铁钉既与氧气接触,又与水接触,所以甲试管中的铁钉最先锈蚀,且水面附近的部分锈蚀最严重,故正确;B.由A选项分析可知,甲试管中的铁钉发生了锈蚀,而乙试管中的铁钉只与水接触、丙试管中的铁钉只与氧气接触,均没有发生锈蚀,故错误;C.丙试管中的铁钉只与氧气接触,没有锈蚀,甲和丙可对比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水,故错误;D.乙试管中的铁钉只与水接触,没有锈蚀,甲和乙可对比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氧气,故错误。故选:A。8.【分析】金属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金属跟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锈蚀的实质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B、潮湿的环境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金属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中比在干燥的环境中更易锈蚀,故选项说法正确。C、在金属表面涂油,能隔绝氧气和水,可防止金属锈蚀,故选项说法正确。D、用稀盐酸定期清洗金属制品,能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不能防止金属锈蚀,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9.【分析】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据此结合钢铁制品的防锈措施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经常在表面涂油的大型钢制机械,表面涂油,可以隔绝氧气和水,能防止锈蚀。B、涂上防锈漆后的“辽宁”号航母舰体外壳,表面涂上防锈漆,可以隔绝氧气和水,能防止锈蚀。C、擦洗干净后长期存放在室外的大型铁制农机具,能与氧气、水分接触,防锈效果最差。D、经过“烤蓝”,在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的钢制枪管,表面“烤蓝”,可以隔绝氧气和水,能防止锈蚀。故选:C。10.【分析】A、铁和水、氧气反应生成Fe2O3 xH2O。B、氯化钠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C、使用后包装物中的成分主要为Fe2O3等,因此眼贴不能重复使用。D、发热贴中部分炭粉不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解答】解:A、护眼贴在使用时,一定有化合反应发生,例如铁和水、氧气反应生成Fe2O3 xH2O,是化合反应,该选项正确。B、氯化钠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该选项不正确。C、使用后包装物中的成分主要为Fe2O3等,因此眼贴不能重复使用,该选项不正确。D、发热贴中部分炭粉不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该选项不正确。故选:A。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分析】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因此隔绝水和氧气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解答】解:(1)钢铁锈蚀的条件: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2)钢铁锈蚀的过程:缓慢氧化;(3)铁锈的状态:.疏松易吸水;(4)使铁器保持干燥:没有水分存在时铁不易生锈;(5)铁器表面喷漆:使铁器与空气隔绝。故答案为:(1)C。(2)A。(3)B。(4)D。(5)E。12.【分析】(1)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解答。(2)铁与氧气、水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解答】解:(1)铁锅能用来炒菜,是因为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2)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厨房中的菜刀为了防锈蚀,通常采用的防护措施是将菜刀擦干,放置在干燥处。故答案为:(1)导热;(2)氧气、水;将菜刀擦干,放置在干燥处。13.【分析】(1)根据铁锈蚀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2)检验这包“脱氧剂”是否完全变质失效,即检验是否含有铁,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黑色的铁粉变成了红棕色是因为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生成了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即生成了氧化铁的缘故。(2)铁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能被磁铁吸引,则检验这包“脱氧剂”是否完全变质失效,可选用BC。故答案为:(1)氧气、水;(2)BC。14.【分析】(1)根据铁锈蚀,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②中铁钉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化学反应;(2)若③中稀盐酸足量,盐酸先与铁锈(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氧化铁反应完全,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可观察到以下现象:铁钉表面变得光亮,溶液呈黄色,铁钉表面还有气泡产生。(3)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共同作用生成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则无锈铁钉的质量小于光亮铁钉。故三者质量由大到小顺序为B>A>C。15.【分析】(1)铁与氧气、水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2)根据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进行分析解答。(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铁制外筒表面刷漆可以防锈的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3)将X、Y、Z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Z表面有气泡产生,X没有明显现象,说明Y、Z的位置排在氢的前面,X的位置排在氢的后面,即Y、Z>H>X。再把Y、Z分别放入FeSO4溶液中,只有放入Y的FeSO4溶液逐渐变成无色,说明Y能与FeSO4溶液反应,Z不能,说明Y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Z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即Y>Fe>Z。则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Y>Z>X。故答案为:(1)隔绝氧气和水;(2)Fe2O3+6HCl═2FeCl3+3H2O;(3)Y>Z>X。16.【分析】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铁生锈过程中会消耗氧气,使装置内气体压强减小,在这个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中,a管中铁与水和空气接触,b管中铁只与空气接触,一周后a中铁生锈,b中没变化,说明水在铁生锈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解答】解:a中的铁钉与水充分接触,容易生锈,b中的铁钉没有与水充分接触,不容易生锈,a中氧气减少,压强也减小,从而导致L端比R端液面高;a管中铁与水和空气接触生锈,b管中铁只与空气接触不生锈,通过对比可以得出铁锈蚀需要水存在;根据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接触,那么防止铁生锈就可以从隔绝氧气或水的角度出发,比如刷漆,在铁制品表面刷漆可以隔绝氧气和水,从而防止铁生锈;故答案为:L高R低;铁与水接触(合理即可);刷漆(合理即可)。17.【分析】(1)根据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铁与氧气、水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或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装置A中生石灰的作用是吸收装置中的水蒸气。(2)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B中铁丝只能与水接触,C中铁丝能与氧气、水充分接触,一段时间后,C中铁丝生锈,B中铁丝没有生锈,根据B、C装置中的对比实验现象,能说明与氧气接触是铁生锈的条件之一。(3)铁生锈是铁与水、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预防室外铁质栏杆生锈,可以在栏杆表面喷油漆(合理即可)。故答案为:(1)吸收装置中的水蒸气;(2)氧气;(3)铁制栏杆表面喷油漆。18.【分析】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因此隔绝水和氧气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和质量都不变。【解答】解:(1)一段时间以后,最先生锈的铁丝是②,③随后生锈,①处不生锈,说明铁生锈需要水,同时铁丝的内部结构影响铁生锈的速率。故答案为:②;BC。(2)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和质量都不变,铜生锈产生铜绿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Cu+O2+H2O+CO2═Cu2(OH)2CO3。故答案为:CO2。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19.【分析】(1)根据铁钉锈蚀的原理,分析瓶内气体变化情况,进而判断导管中红墨水标记的移动方向;(2)依据实验探究的目的和控制变量法,确定对照组应加入的物质;根据资料中影响铁制品锈蚀的因素,分析各液体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判断哪些液体能加快铁锈蚀;(3)在实验探究中,明确铁钉锈蚀与氧气、水有关,食盐水对锈蚀速率有影响,通过对比实验来验证相关结论。【解答】解:(1)铁锈蚀消耗O2造成瓶内气压减小,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导管中红墨水标记向左移动,是因为铁钉锈蚀消耗了O2使瓶内气压减小;(2)探究食盐水加快铁钉锈蚀速率时,需要控制其它因素相同,只改变食盐水,即可以加入蒸馏水,小江认为小科的实验不足以说明食盐水能加快铁钉的锈蚀速率,需要增加在另一个相同的装置,在矿泉水瓶中加入铁钉和30mL蒸馏水作为对照组;(3)①蒸馏水中不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促进铁生锈,不符合题意;②苏打水是Na2CO3的水溶液,Na2CO3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Na+和,能够促进铁生锈,符合题意;③氯化锌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氯离子和锌离子,能够促进铁生锈,符合题意;④蔗糖水中不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促进铁生锈,不符合题意。故选:②③。故答案为:(1)左;氧气或O2;(2)30mL蒸馏水;(3)②③。20.【分析】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进行分析,铁在有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大约占,铁生锈消耗氧气,导致试管内的压强减小,液面会上升,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实验①②无明显现象,实验③中铁丝生锈,且试管内空气体积减小,说明铁在有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通过比较得出,铁生锈的外部条件是同时接触氧气和水(潮湿的空气);(2)①因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当试管中的氧气被消耗完后,进入试管内的水的体积约占试管体积的五分之一;②可根据铁丝表面的铁锈和试管中水面上升(试管内空气体积减小)两种现象来判断铁丝反应进行的情况;③铝比铁活泼,但铝难腐蚀,原因是铝暴露在空气中会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铝进一步反应,而铁虽然也会在空气中氧化,与氧气和水反应,但是生成的铁锈疏松,无法阻止进一步反应,所以铝比铁活泼,但铝难腐蚀。故答案为:(1)同时接触氧气和水;(2)①五分之一;②试管中水面上升;③铝的表面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能阻止铝继续被空气氧化;铁虽然也会在空气中氧化,与氧气和水反应,但是生成的铁锈疏松,无法阻止进一步反应。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