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课时1 化学反应的焓变(21页)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课时1 化学反应的焓变(21页)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 化学反应的焓变 /
学习目标
1.了解反应热、焓变的含义及反应热与焓变的关系
2.从化学键的角度解释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
3.用热化学方程式正确表示热能变化
课堂导入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应用
思考与讨论
1. 化学反应中为什么会有能量的变化?
2. 有哪些能量变化形式?
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常以热能、电能、光能等形式表现出来。
一、反应热
环境
体系
1.体系与环境
体系:反应物及其发生的反应
环境:与体系相互影响的其他部分
热量:指因温度不同在体系与环境之间交换或传递的能量
显然只要体系发生了反应,就会导致体系与环境之间的温度不同,产生能量交换或传递。
什么情况下会导致体系与环境的温度不同呢?
一、反应热
在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相同温度时,化学反应体系向环境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2.反应热
反应前后体系的温度相同
如果反应前后环境的温度不变,那么反应过程中体系的温度就会改变。
二、焓变
1.内能(U)
是体系内物质的各种能量的总和,受温度、压强和物质的聚集状态等影响。
化学反应前后体系内能会发生变化,是反应热产生的根源
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
焓:
等温等压条件下的反应热
焓变(ΔH):
不同的物质焓不同
ΔH =H(生成物)-H(反应物)
2.焓与焓变
放热反应
反应物
焓(H)
生成物
反应物
焓(H)
生成物
吸热反应
反应热 焓变
定义
符号
单位
等温条件下,
化学反应体系向环境释放或从环境吸收的热量。
等温、等压条件下,
化学反应体系向环境释放或从环境吸收的热量。
Q
ΔH
吸热“+”,放热“-”
kJ
kJ·mol -1
归纳整理
二、焓变
3.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1)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宏观)角度
ΔH>0
ΔH=生成物能量-反应物能量
反应物
生成物
能量
反应物
生成物
能量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ΔH<0
二、焓变
(2)从键能(微观)角度看:
如何计算1 mol H2 与 1 mol Cl2生成2 mol HCl的反应热?
ΔH=∑断键吸收能量+ ∑形成新键释放能量
成键放热(-)
ΔH= 断键吸收总能量+ 成键释放总能量
=(436+243) kJ·mol -1-2×431 kJ·mol -1
= -183 kJ·mol -1
H
H
Cl
Cl
436kJ/mol
243kJ/mol
H
H


431kJ/mol
431kJ/mol
H2(g)+Cl2(g)=2HCl(g)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Cl
Cl
H
Cl
H
Cl



热(+)
三、热化学方程式
1.含义——既能表示物质变化又能表示热量变化的化学用语
1.加注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
3.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没有注明则为“常温、常压”
2.注明焓变符号,放热“-”、吸热“+”
H2(g)+Cl2(g)===2HCl(g) ΔH = -184.6 kJ/mol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例题
已知在298 K、101 kPa时1 g肼气体燃烧生成氮气和水蒸气,释放16.7 kJ的热量观察并分析下列肼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判断是否正确。
(3)N2H4 (g)+O2(g) N2 (g) +2H2O (g), ΔH =-534.4 kJ·mol -1
(2)N2H4 (g)+O2(g) N2 (g) +2H2O (g), ΔH =534.4 kJ·mol -1
(1)N2H4 +O2 N2 +2H2O , ΔH =-534.4kJ·mol -1
(4)N2H4 (g)+O2(g) N2 (g) +2H2O (l), ΔH =-534.4 kJ·mol -1
(5)N2H4 (g)+ O2(g) N2 (g) +H2O (g), ΔH =-267.2 kJ·mol -1

×
×
×

三、热化学方程式
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1)写出配平的方程式
(2)加注状态和焓变符号
(3)根据已知条件求出ΔH
注意: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它只表示物质的量
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没有注明则为“常温、常压”
反应改换方向,则ΔH符号相反
练习
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N2(g)与H2(g)反应生成17 gNH3(g),放出46.1 kJ热量。
N2(g)+3H2(g) 2NH3(g) ΔH =-92.2 kJ·mol -1
(2)1 mol C2H5OH(l)完全燃烧生成CO2(g)与H2O (l),放出1366.8 kJ热量。
C2H5OH(l) +3O2(g) == 2CO2(g)+3H2O (l) ΔH =-1366.8 kJ·mol -1
(3)标况下,44.8 LC2H2(g)在O2(g)中完全燃烧生成CO2(g)与H2O (l),放出2599.2 kJ热量。
2C2H2(g) +5O2(g) == 4CO2(g)+2H2O (l) ΔH =-2599.2 kJ·mol -1
(4)24 g C(石墨)与足量H2O (g)反应生成CO(g)和H2(g),吸收262.2 kJ热量。
C (s 石墨) +H2O(g) == CO(g)+H2 (g) ΔH =131.1 kJ·mol -1
练习
已知断裂1 mol H2(g)中的H—H键需要吸收436 kJ能量,断裂1 mol O2(g)中的共价键需要吸收498 kJ能量,生成1 mol H2O(g) H—O键释放463 kJ能量。试写出H2(g)与O2(g)反应生成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
2H2(g)+O2(g) == 2H2O (g)
ΔH =-482 kJ·mol -1
ΔH = 断键吸收总能量+ 成键释放总能量
=(2×436+498) kJ·mol -1-2×2×463 kJ·mol -1
= -482 kJ·mol -1
三、热化学方程式
例:已知C(石墨 s ) C(金刚石 s ) ΔH = +1.5 kJ·mol -1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 B. 石墨能自动转化为金刚石
C.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 金刚石和石墨不能相互转化
3.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1)判断反应发生的难易
A
物质能量越低越稳定。反应易从能量高的物质转化成能量低的物质。
三大营养物质的热值
热值:在101 kPa时,l g物质完全燃烧的反应热.
物质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热值(kJ·g-1) 约17 约38 约17
例:(1)成年女性每天约需要9000kJ能量,如果均由糖类提供,需要约______g。
(2)已知:C6H12O6(s)+6O2(g) == 6H2O(l)+ 6CO2 (g) ΔH =-2803 kJ·mol -1
均由葡萄糖提供,需要约______g。
529.4
578
三、热化学方程式
跨学科链接
食物为什么具有能量 科学家的研究表明,这一切要归功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含叶绿体的生物体发生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以糖类物质的形式储存起来。动物食用这些生物体获得生存所需的能量。从本质上看,太阳能是能量之源,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了太阳能,并将其储存于分子 中,使整个食物链中的所有生物均得以存活。因此,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为地球上的生命活动提供最原始的能量。
光合作用与能量
食物中的化学物质能给人提供能量。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被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供给人体各项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保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作。尽管我们吃的食物丰富多彩,但最主要的是糖类、脂肪、蛋白质三类物质。
课堂总结



定义:在等温条件下,化学反应体系向环境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理论计算
焓变
宏观
角度
表达方式: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ΔH =H(生成物)-H(反应物)
ΔH =E(生成物)-E(反应物)
ΔH <0 放热
ΔH >0 吸热
微观
角度
键能
ΔH =E(断键总和) -E(成键总和)
提高训练
1.化学反应A2(g)+B2(g) == 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每生成2 mol AB(g)吸收b kJ热量
B. 反应热ΔH=+(a-b) kJ·mol-1
C.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断裂1 mol A—A和1 mol B—B键放出a kJ能量
B
提高训练
2.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 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出的能量。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mol 1):P—P:198 P—O:360 O=O:498则反应P4(白磷)+3O2 == P4O6的反应热ΔH为 ( )
A. -1638 kJ·mol 1 B. +1638 kJ·mol 1
C. -126 kJ·mol 1 D. +126 kJ·mol 1
6个P—P键
12个P—O键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