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第1课时) (课件 21张ppt+教案+练习+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第1课时) (课件 21张ppt+教案+练习+视频)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第1课时)
核心概念聚焦
1.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看到
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 B. C. D.
2.如图所示的四个光路图中,MM'为平面镜,P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PON等于
600,其中符合光的反射定律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3.如图是小科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相关实验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应选用光滑的硬纸板 B.图甲中∠EOM是入射角
C.图乙中反射光不存在 D.图丙、甲中现象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第3题图) (第4题图)
4.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白纸上,让手电筒的 光正对着平面
镜和白纸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  )
A.镜子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
C.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
创新素养提升
5.小明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方向已知的射向井口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所示,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的是确定平面镜位置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6.小明和小丽在照同一面镜子,小明在镜子中看到了小丽的眼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丽也一定能通过镜子看到小明的眼睛 B.小丽一定不能通过镜子看到小明的眼睛
C.小丽通过镜子可能看到小明的眼睛 D.无法确定
7.如图,若要让反射光线射中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
A.竖直向上移动 B.竖直向下移动 C.水平向右移动 D.水平向左移动
(第7题图) (第8题图)
8.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
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反射 B.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
C.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镜面反射 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如图所示是一种反射式路灯,灯发出的光不是直接照射到路面,而是经过灯上方粗糙的
反射板的反射后照亮路面。
(1)光在反射板表面发生了 (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现象。
(2)如果把反射板换成平面镜,当黑夜灯亮时,地面上会有灯罩的
影子,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
10.如图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
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
(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 ,你认为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 (填
“垂直”或“不垂直”)。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
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反射。
(2)小明让一束光沿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会看到反射光OB的径迹。
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得数据如表所示。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
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明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 。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0° 70°
2 30° 60°
3 50° 40°
(3)三次实验中,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由此小明得出结论:“在
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请你评估小明的做法
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
创新素养应用
11.在汽车驾驶室内,驾驶员通过左右两侧后视镜观察,有看不到的区域
(盲区),人或其他车辆应尽量避免进入盲区。如图所示,S为驾驶员
眼睛位置,MN为左侧后视镜左右两边界点,请作出反射光线NS的入
射光线,并用阴影线标出BM到车左侧(虚线所示)之间的盲区。
参考答案
核心概念聚焦
1.D 2.A 3.D 4.C
核心素养提升
5.B 6.A 7.B 8.B
9.漫反射 直线
10.(1)垂直;漫;
(2)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
(3)不合理。应将纸板F沿法线方向折转,再次观察纸板上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
创新素养应用
11.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1张PPT)
第4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
(第1课时)
浙教版 八年级上
创设情景
长方体的鱼缸里养了一条鱼。
相比从上面往下看,为什么从鱼缸侧面看,鱼似乎离我们更近些?在鱼缸前面,只能看到一条鱼,而在鱼缸两个侧面的交界处,可以看到两条相同的鱼,为什么?这些现象是怎么发生的
探究实践
与声音遇到障碍物会反射一样,光射到水面、桌面或其他物体的表面时也会发生反射(refection)。
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从物体表面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桃红柳绿醉江南
高山及水中的倒影
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
探究实践
在桌面上放一面平面镜,将激光笔(或其他光源)发出的光束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光传播方向的变化情况。
探索活动
激光束的路径
平面镜
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
光斑
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改变激光与平面镜的角度,能否使激光射到教室里不同位置的物体上?
通过平面镜反射,使激光射到教室里不同位置的物体上。
探究实践
实验中,激光束的路径可用图来表示。
A
B
N
O
α
β
法线
入射角
反射角
入射光线
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AO是射向镜面的光线。
反射光线BO是离开镜面的光线。
法线ON是从入射点 O 引出的一条垂直于平面镜的直线 。
入射光线 AO 跟法线 ON 的夹角α 叫做入射角。
反射光线 OB 跟法线 ON 的夹角 β 叫做反射角。
反射光射出的方向有什么规律呢?
入射点
探究实践
探究实践
探索活动
1. 把一面平面镜 M 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可以绕 ON 折转的 E、F 两块板组成,纸板上的直线 ON 垂直于镜面。
2. 使 E、F 两板面处于同一平面内,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着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过平面镜的反射,沿着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红色笔描出入射光AO和反射光OB的径迹。改变光束的入射角度,多做几次,用其他颜色的笔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
3. 将 F 板绕ON向前折转或向后折转,如图乙所示,在 F 板上还能看到反射光吗?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不能看到。
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甲 乙
探索光的反射
探究实践
4. 取下硬纸板,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记录在表1. 4-1中。
第 1次 第 2次 第 3次
入射角
反射角
关于光的反射,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00
300
450
450
600
600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三线共面)
(两线分居)
(两角相等)
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
法线是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夹角的平分线
探究实践
问题讨论
1.实验中纸板的作用是什么?
显示光路。
2.实验中“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的作用是什么?
使反射光线显示在纸板上。
使纸板上的直线 ON 垂直于镜面;
3.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光反射定律中哪项内容?
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
4.实验中多次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找规律,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5.实验中用不同颜色的笔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便于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
探究实践
问题讨论
7.实验中若光束垂直射向镜面时,入射角和反射角分别为多少度?
反射光线原路返回,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重合。
反射角=入射角=00
8.根据实验得到的表中实验结果,你还可得出什么结论?
第 1次 第 2次 第 3次
入射角
反射角
300
300
450
450
600
600
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6.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而成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探究实践
已知一束光与水平方向成30°,要使光竖直向下射向井底的青蛙,完成光路图。
②法线是“角平分线”,作法线ON;
①竖直向下射向井底青蛙的反射光线;
N
O
③法线与镜面垂直,作镜面。
完成下列任务,画出光路图:
探究实践
若使入射光线逆着原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此时的反射光线会怎样?
探索活动
反射光线将逆着原来入射光线的方向反射回去。
A
B
N
O
α
β
现象
结论
光路具有可逆性。
当我们从平面镜里看见别人眼睛时,别人也可以从平面镜里看见我们的眼睛。

探究实践
思考与讨论
一束太阳光斜射到平面镜的表面,在平面镜的另一侧可看到耀眼的亮光;如果太阳光斜射到粗糙的白纸表面,那么无论从哪个方向观察,都看不到耀眼的亮光。这是什么原因
平面镜的表面很光滑,射到平面镜表面上的阳光发生镜面反射。
凹凸不平的纸面把射来的阳光向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作漫反射。
探究实践
镜面反射
②平行的入射光线,平行的反射光线。
镜面反射
①反射面平滑;
③只能从一个方向看见物体。
漫反射
漫反射
②平行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向四面八方。
①反射面凹凸不平;
③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周围不发光的物体。
共同点:都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探究实践
我们的眼睛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周围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光照在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后进入人的眼睛的缘故。
眼睛从不同的方向看到周围不发光的物体
坐在不同位置的同学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讲台上的物体
探究实践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光污染
自古以来,人类就向往光明,希望用灯光驱散夜晚的黑暗。现代社会,光照的不合理使用带来了一种可怕的灾难--光污染。在阳光照射下,城市里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镜面反射的眩光带来的是“白亮污染”;夜幕降临后,强光来直冲云霄,亮度过大的夜景照明,使得夜晚如同白昼,这就是所谓的“人工白昼”;娱乐场所的旋转灯、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构成了“彩光污染“。
灯光与星光的“博弈”
“光污染”是美丽外衣下的环境杀手,它不仅导致能源浪费,还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光污染”也会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动物的自然生活规律,使其昼夜不分;破坏植物的生长节律,影响植物休眠等。
迁移应用
1.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
A. 图甲中若入射光绕O点顺时针转动,则反射光也绕O点顺时针转动
B. 图甲中若入射光沿NO方向入射,则反射角为
C. 图乙中反射光不存在
D. 甲、丙两图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D
迁移应用
3.教室内用来放映投影片的屏幕,表面是白色且粗糙的,其目的是(  )
A.不反射光 B.能吸收光 C.发生镜面反射 D.发生漫反射
D
4.下列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镜面反射看上去总比漫反射亮
B.光照到光滑平整的物体表面时就会发生镜面反射
C.形成漫反射的部分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玻璃幕墙的“反光”现象就是漫反射形成的
B
2.光从空气射到平静的水面,入射角为50°,则反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 (  )
A.0° B.40° C.50° D.100°
B
板书设计
第4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第1课时)
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
三线共面
两线分居
两角相等
光的反射类型
镜面反射
漫反射
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第1课时)
【核心概念】
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学习内容与要求】
3.3 声音与光的传播。
通过实验了解光的反射定律。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认识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光的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2.科学思维: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通过对光路图的应用,逐渐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探究实践: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总结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培养观察、分析、括的能力。
4.态度责任:通过生动有趣的光学现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生活、生产中要避免光污染。
【教材分析】本节课包括光的反射现象、光的反射类型、光的反射定律,这些知识是本章的教学重点内容,是光传播的基本规律之一,是认识平面镜和进一步学习其他光学知识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知识价值。光的反射定律在实际中应用广泛,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光的反射定律是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的,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长方体的鱼缸里养了一条鱼。相比从上面往下看,为什么从鱼缸侧面看,鱼似乎离我们更近些?在鱼缸前面,只能看到一条鱼,而在鱼缸两个侧面的交界处,可以看到两条相同的鱼,为什么?这些现象是怎么发生的 引入课题
光的反射 提出问题:我们的眼睛为什么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 思考讨论: 归纳提升: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从物体表面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探索活动 在桌面上放一面平面镜,将激光笔(或其他光源)发出的光束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光传播方向的变化情况。 光的反射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 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提出问题:实验中,激光束的路径如何用图来表示? 思考讨论: 归纳提升: 提出问题:反射光射出的方向有什么规律呢? 观看视频: 探索活动 1. 把一面平面镜 M 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可以绕 ON 折转的 E、F 两块板组成,纸板上的直线 ON 垂直于镜面。 2. 使 E、F 两板面处于同一平面内,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着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过平面镜的反射,沿着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红色笔描出入射光AO和反射光OB的径迹。改变光束的入射角度,多做几次,用其他颜色的笔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 3. 将 F 板绕ON向前折转或向后折转,如图乙所示,在 F 板上还能看到反射光吗?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不能看到。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4. 取下硬纸板,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记录在表1. 4-1中。 关于光的反射,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问题讨论 1.实验中纸板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显示光路。 2.实验中“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使反射光线显示在纸板上。 3.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光反射定律中哪项内容? 参考: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 4.实验中多次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找规律,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5.实验中用不同颜色的笔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便于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 6.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而成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7.实验中若光束垂直射向镜面时,入射角和反射角分别为多少度? 参考:反射光线原路返回,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重合。反射角=入射角=00 8.根据实验得到的表中实验结果,你还可得出什么结论? 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完成下列任务,画出光路图:已知一束光与水平方向成30°,要使光竖直向下射向井底的青蛙,完成光路图。 探索活动 若使入射光线逆着原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此时的反射光线会怎样? 现象:反射光线将逆着原来入射光线的方向反射回去。 结论:光路具有可逆性。 当我们从平面镜里看见别人眼睛时,别人也可以从平面镜里看见我们的眼睛。 思考与讨论 一束太阳光斜射到平面镜的表面,在平面镜的另一侧可看到耀眼的亮光;如果太阳光斜射到粗糙的白纸表面,那么无论从哪个方向观察,都看不到耀眼的亮光。这是什么原因 看视频: 找答案:平面镜的表面很光滑,射到平面镜表面上的阳光发生镜面反射。 凹凸不平的纸面把射来的阳光向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作漫反射。 提出问题: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分别有什么特点? 思考讨论: 归纳提升: 共同点:都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回归生活:我们的眼睛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周围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光照在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后进入人的眼睛的缘故。 坐在不同位置的同学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讲台上的物体。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光污染: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彩光污染。 引导学生建立模型,认识光的反射现象,物体反射光入眼。 视频给探索活动提供操作提示。 问题讨论有利于学生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指导学生作图步骤,帮助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让学生共同参与验证了生活中不经意的现象,提高了学习科学的趣味性。 引导学生建模,对光反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