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力(第三课时)一、选择题1.小宁对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进行了归纳总结,其中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不许超过被测量力的大小B.被测量的力应作用在挂钩上C.测量时指针不要与外壳接触D.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垂直2.几个同学用一个弹簧拉力器比试臂力,拉力器上有三根弹簧,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拉直,则( )A.臂力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B.体重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C.手臂长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D.每个人所用的拉力一样大3.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用手向右拉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产生的弹力的施力物体是“手和墙”B.墙壁受到手向右的拉力C.手受到弹力是因为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D.弹簧在水平方向只受到手的拉力4.一弹簧右侧接触一个小球,小球向左运动压缩弹簧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压缩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弹力方向向右C.弹开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弹力逐渐变大D.整个过程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5.仔细观察每个弹簧测力计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刻度都是均匀的。自制弹簧测力计时,量得弹簧原长5cm,当弹簧受到5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0.5cm,则弹簧受力后长度变为7cm时,所受外力的大小应是( )A.70N B.10N C.35N D.20N6.小亮用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的重力,误将物体挂在了挂环上(如图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刚好是4.0牛,则物体实际重是( )A.一定等于4.0牛B.一定大于4.0牛C.一定小于4.0牛D.不一定小于4.0牛7.把弹簧测力计A和B串联在一起,下面挂一个重为10N的物体G,如图所示,若不计弹簧自重,则A和B的示数应为( )A.5N、5N B.10N、10N C.20N、10N D.10N、0N8.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力的关系时,选取甲、乙、丙、丁完全相同的四根弹簧,将甲、乙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的力拉甲的右端,用大小为F的力压乙的右端,在丙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拉力,在丁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压力,四根弹簧都水平静止,如图所示,此时四根弹簧的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则( )A.L甲=L乙=L丙=L丁 B.L丁C.L甲=L乙9.如图所示,两个弹簧秤都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不计弹簧秤的重力和内部摩擦,则弹簧秤甲和乙的示数分别为( )A.2N,4N B.2N,0N C.4N,4N D.2N,2N10.小莉要自制两个弹簧测力计,她选择了甲、乙两根不同规格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A弹簧B.若要制作精确度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B弹簧C.若甲弹簧受到2N的拉力,弹簧伸长3cmD.若乙弹簧受到2N的拉力,弹簧伸长1cm二、填空题11.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原理:弹簧受到的 越大,弹簧的伸长就 ,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 。12.力的单位是 ,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是 牛顿。13.如图中的仪器名称是 ,它是测量 的工具,此时的读数为 N。14.如图甲所示,用力F拉弹簧,弹簧伸长,说明 。再用力F压弹簧,弹簧缩短,对比甲中的两图说明 。弹簧测力计内部装有可伸缩的弹簧,将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再用一个力向下拉秤钩,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这个力的大小是 牛。15.观察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回答下列问题: (1)这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2)若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则它的读数为 。16.如图甲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有些下垂,但弹簧和原先一样,是完好的,当它不测量时,指针不指零。该弹簧测力计需先 ,否则测得的值比真实值偏 。当它未校零受到某一拉力时,指针如图乙所示,则这个拉力的真实大小等于 。17.学校项目化学习小组的同学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他们选取了甲、乙两种规格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1所示的图像。请回答:(1)图中OA段、OB段是弹性形变, 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 (填“甲”或“乙”)弹簧。(2)用弹簧乙制成弹簧测力计,在面板上标上刻度,如图2是面板上刻度的一部分,在0.5cm处标上力的大小为 牛。18.将某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为10cm,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弹性限度内,下端竖直向下施加拉力F,记录拉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L关系如图所示。(1)由图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 。(2)用这根弹簧制成了一个弹簧测力计。某次测量物重时,指针如上图所示,此时这根弹簧的总长为 cm。三、探究题19.某同学在探究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时,得到如图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根弹簧的原长是 cm。拉力为6N时,弹簧长度比原长长了 cm,弹簧发生了 形变;(2)当这根弹簧的长度为4cm时,此时弹簧受到的拉力为 N;(3)分析图象及有关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是 。20.项目化学习小组利用橡皮筋和弹簧进行自制简易测力计项目。分别在橡皮筋、弹簧的下端悬挂一枚回形针作为挂钩,并在硬纸板上指针位置标记为“0”刻度,如图甲所示。他们制定的产品评价表如下。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指标一 设计合理,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 结构不完整,有1处以上缺失指标二 刻度均匀,刻度线之间距离较大,测量精确度高 刻度均匀,但刻度线之间距离较小,测量精确度差 刻度不均匀(1)项目一:标明刻度。在回形针上每次加挂一个1N的钩码,分别在硬纸板上指针静止位置画出相应的刻度线。并且测量每次指针到零刻线的距离L,画出拉力逐渐增大过程的L﹣F图像(如图乙所示)。则橡皮筋为材料制作的测力计“指标二”应评价为 (选填“优秀”“合格”或“待改进”)。用弹簧为材料制作的测力计最大量程应是 N;(2)项目二:检验产品。用弹簧为材料制作的测力计,来随机测量各种不同重力的物体。当指针到零刻度的距离为3cm时,弹簧下所挂物体的重力为 N;(3)项目三:评价改进。根据评价表,对用该弹簧所制作的测力计来说,其“指标一”被评为“优秀”。若“指标二”被评为“合格”,请对该测力计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2.1力(第三课时)》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C C D C B D C C1.A【详解】A.被测量的力的大小不能超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故A错误;B.为测量准确,弹簧测力计使用时,被测力必须作用在挂钩上,故B正确;C.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拉力方向必须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并且要避免弹簧与外壳发生摩擦,C正确:D.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故D正确。故选A。2.C【详解】弹簧伸长越长,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人对弹簧施加的拉力也越大;几个同学都把拉力器上的三根弹簧拉开,都把手臂撑直,手臂越长的人,弹簧的伸长量越大,人所用的拉力越大。故选C。3.C【详解】AC.物体因为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弹簧即为施力物体,弹簧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对手和墙的拉力,则墙和手为受力物体,故A错误,C正确;B.墙壁受到弹簧的拉力,故B错误;D.弹簧在水平方向受到手和墙壁的拉力,故D错误。故选C。4.C【详解】A.压缩过程中,弹簧变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正确;B.压缩过程小球对弹簧有向左的力,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球受到弹簧施加的向右的弹力,故B正确;C.弹开过程中,弹簧逐渐恢复原状,形变程度变小,小球受到的弹力逐渐变小,故C错误;D.整个过程中,开始时,小球向左运动压缩弹簧,后来小球受弹簧的弹力向右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故D正确。故选C。5.D【详解】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F∶5N=(7cm-5cm)∶0.5cm=4∶1解之得F=20N所以弹簧所受外力的大小应是20N,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6.C【详解】当将弹簧倒置过来后因为本身有重力,把物体挂在提环上后,挂钩显示的示数等于弹簧测力计自身的重力和物体的重力之和,所以此时物体的重力要小于测力计示数4N,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7.B【详解】弹簧测力计测的是挂钩上的拉力,A弹簧测力计下有重物和B弹簧测力计,但不计弹簧测力计重时,示数应为重物重力,即10N,同理B弹簧测力计挂钩上为重物重10N,故示数也为10N,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8.D【详解】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其伸长量成正比;而图甲和丙都是使弹簧伸长的,图乙和图丁都是让弹簧压缩的;在图甲中,力F通过弹簧传递给墙,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对弹簧施加的力等于F,和图丙中的效果相同,所以图甲和图丙的作用力相同,故伸长的长度相同;图乙和图丁上的作用力相同,故压缩的长度相同,故有L甲=L丙>L乙=L丁故选D。9.【分析】两次弹簧测力计都是处于静止状态,说明弹簧测力计受到的一定是一对平衡力的作用,而拉弹簧测力计时,两端同时用力和一端固定,效果是相同的。【解答】解: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弹簧测力计不可能只受一个力的作用。图A中,弹簧测力计静止,受到的是平衡力的作用,弹簧所受的拉力为2N,因此其示数就是2N;图乙中,弹簧测力计也是静止的,与图甲效果相同,因此也受到的是平衡力的作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是2N。故选:D。10.C【详解】AB.因为OA段和OB段是弹性形变,通过观察图象可知,A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4N,而B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8N,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B;当A受到的拉力是4N时,弹簧伸长6cm,当B受到的拉力是8N时,弹簧伸长2cm,说明A受到的拉力虽小,但伸长的长度却长,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A,故AB错误;CD.由图可知,若甲弹簧受到2N的拉力,弹簧伸长若乙弹簧受到2N的拉力,弹簧伸长故C正确,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是考查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当弹簧受到的拉力一定时,弹簧伸长的越长,弹簧测力计就越灵敏。11. 拉力 越长 测量范围【详解】[1][2]在弹性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就越长,弹簧测力计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3]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否则会损坏弹簧测力计。12. 牛顿 1【详解】[1]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2]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等于其重力,两个鸡蛋的重力为G=mg=0.1kg×10N/kg=1N13. 弹簧测力计 力 3.4【详解】[1][2]由图可知,该仪器是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3]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此时的读数为3.4N。14. 力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 力的方向不同,作用效果不同 2.6【详解】[1]弹簧因受拉力而变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甲图中,施加力的方向不同,物体发生形变的程度不同,因此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3]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则读数为2.6N。15. 0~5N 0.2N 4.6N【详解】(1)[1][2]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最大示数是5N,所以其量程为0~5N;1N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2N,即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2)[3]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在4N下面第三个格,它的读数是4.6N。16. 调零 大 3.4N【详解】[1][2][3]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注意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并检查指针是否对准0刻度线,若指针不指零,指针有些下垂,该弹簧测力计不能拿来直接测量物体的重力或拉力,需先调零,否则测量值将偏大。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则这个拉力的大小等于3.6N-0.2N=3.4N17. 甲 1【详解】(1)[1]由图可知,甲弹簧形变改变6cm所需拉力增大4N,乙弹簧形变改变2cm所需拉力增大4N,因此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甲弹簧。(2)[2]由图可知,乙弹簧形变改变2cm所需拉力增大4N,在0.5cm处标上力的大小为1N。18. 【分析】(1)分析图像可知伸长量和拉力的关系;(2)由图可知物体的重力是2.2N,根据伸长和拉力的关系求出伸长,加上弹簧的起始长度(注意是弹簧在竖直方向上不受外力时的长度)就是弹簧现在的长度。【解答】解:(1)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2)由图可知,该弹簧受力为零时,伸长是0.5cm,受到拉力为1N时,伸长为1cm。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牛顿,弹簧的伸长增加0.5厘米。弹簧处于竖直方向上不受力时长度为10cm+0.5cm=10.5cm,受到2.2N的拉力,伸长量为0.5cm/N×2.2N=1.1cm。弹簧的长度为 10.5cm+1.1cm=11.6cm。故答案为:(1)越长;(2)11.6。19.(1) 2 3 弹性(2)4(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详解】(1)[1]由图可知,当拉力为时,弹簧的长度为,这就是它的原长。[2]由图知,拉力为时,弹簧长度是,弹簧长度比原长伸长的长度为:。[3]当撤去外力后,弹簧会恢复原来的形状,所以弹簧发生的是弹性形变。(2)由以上分析知,当拉力为6N时,弹簧伸长了3cm,故拉力每增加2N,弹簧的长度伸长1cm,所以当弹簧的长度为4cm时,弹簧伸长了2cm,此时弹簧受到的拉力为4N。(3)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拉力不大于的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增大为原来的几倍,弹簧伸长的长度也变为原来的几倍,所以可以得出结论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20. 待改进 6 4.8 将橡皮筋换成弹簧【详解】(1)[1]对照评价表指标二的标准,橡皮筋在被拉长时会变细,直径会变小,橡皮筋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不成正比,形变程度不均匀,所以橡皮筋测力计刻度不均匀,应评为待改进。[2]弹簧测力计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由乙图可知,弹簧为材料制作的测力计最大量程应是6N。(2)[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L成一次函数关系,由乙图可知即(3)[4]根据题意可知,可以将橡皮筋换成弹簧进行改进。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