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初中化学 科粤版九年级上册2.2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第1课时1通过实验理解分子的概念。(重点)2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3利用分子的性质分析解决问题。学习目标“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篇》物质能无限的分吗?课堂导入把这滴水放在电子显微镜下放大10亿倍宏观微观不断分割课堂导入科学家研究发现,世界上的所有物质都是由人们肉眼看不见的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内容索引合作探究012-2实验把香水洒在小毛巾上,抖开小毛巾,绕实验室一周。现象:为什么我们与小毛巾相隔一段距离,还能闻到香味?思考:能闻见香味。观察与思考许多物质由叫作分子的微观粒子构成。在本实验中,所用的香水是由酒精分子和多种香精分子混合在一起构成的。所以,当香水中的这些分子通过运动扩散到空气中后,我们就能闻到香水的气味了。解释:观察与思考2-3实验在玻璃管两端的胶塞内,分别放置蘸有浓盐酸和浓氨水的小团棉花。现象:为什么蘸浓盐酸和浓氨水的棉花并没有接触,却会在空气中生成浓浓的白烟?思考:玻璃管中逐渐出现白烟。观察与思考盐酸中挥发出的氯化氢分子和氨水中挥发出来的氨分子运动到空中相遇,并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氯化铵小颗粒,扩散到空中,形成白烟。解释:观察与思考问题 实验2-3 实验2-4变化中有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变化中分子本身有无改变?有无化学变化有物理变化无讨论:在以上两个实验中所发生的变化有什么不同?交流与讨论归纳总结一、分子是什么物理变化中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仍然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分子本身发生改变生成新物质分子(molecule)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观粒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酒精能燃烧,水不能燃烧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不同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联系实际属于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酒精分子本身不变,化学性质不变;讨论1:从宏观和微观(分子)的角度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 没有新物质生成 → 分子本身不变 → 化学性质不变化学变化 → 有新的物质生成 → 分子本身改变 → 化学性质改变属于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酒精分子变成了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分子改变,化学性质改变。可燃性 助燃性 不具有可燃性和助燃性酒精挥发:酒精 + 氧气 → 水 + 二氧化碳交流与讨论例酒精燃烧:归纳总结一、分子是什么分子(molecule)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观粒子。不同的分子各不相同的物质聚集构成讨论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怎样从分子的角度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混合物 纯净物宏观微观由一种分子构成由一种物质组成由多种分子构成由多种物质组成交流与讨论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氢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空气是由氮气分子、氧气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多种分子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冰和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所以属于纯净物。例通过实验2-2、2-3,可以得出分子具有怎样的性质呢?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观察与思考走过花圃为什么会闻到花香?为什么湿衣服在太阳下比在阴凉处干的快?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联系实际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阅读与思考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 kg。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 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的数,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一满杯黄豆和一满杯小米混合,还能盛满两杯吗?为什么。不能,因为宏观物质之间有间隔。若把50 mL水和50 mL酒精混合,总体积是否等于100 mL?为什么?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分子之间有间隔微观粒子之间是否也有间隔呢?现象:结论:观察与思考取两支医用注射器,一支吸空气,一支吸水,两者等体积,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注射孔,将活塞慢慢推压,感受压缩的程度。空气 水现象:分子之间有间隔。空气易压缩,水不易压缩。结论:一般情况分子间的间隔:气态>液态>固态观察与思考充满气的气球能被挤压,这是为什么?变瘪的乒乓球放到热水中又鼓起来了,为什么?分子之间有间隔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联系实际归纳总结二、分子的性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越快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一般情况分子间的间隔:气态>液态>固态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变化学变化:分子本身改变混合物:多种分子构成纯净物:一种分子构成分子课堂小结分子是什么分子的性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观微粒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观粒子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内容索引随堂演练011. 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氢元素 B.氢分子 C.氢原子 D.氢离子2. 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B.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C.水和冰的化学性质相同D.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BA3. 下图中四季的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A. 春天柳絮飞扬 B. 夏天荷花飘香C. 秋天落叶缤纷 D. 冬天雪花飘飘B4. 淀粉遇碘变蓝色。实验表明无论是固体碘还是碘蒸汽,均能使淀粉变蓝色,这一现象说明( )A.同种分子质量相同等 B.同种分子体积相等C.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D.同种分子运动速度相同C5.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氧气分子体积变小了C.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水分子很小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B6.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1)盛香水、酒精瓶子要拧紧瓶盖,为什么?(2)为什么气体可以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分子在不断的运动,要防止香水和酒精挥发。气体分子之间有相对较大的间隔,压缩后分子间间隔变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