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东省泰安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山东省泰安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山东省泰安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8页。满分50分。考试用时6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15分)
说明: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秦朝商人李晋去咸阳购买食物。结账时,他应该支付的货币是
2.“它仿佛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华大地,一度承担着沟通南北的重担;它属于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沉淀了兴衰更迭的家国记忆,汇聚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与力量”。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大运河 B.秦长城 C.都江堰 D.灵渠
3.历代封建王朝为加强皇权在中央实行了系列措施。下图中④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A.实行郡县制 B.设中书省 C.设三司 D.废丞相
4.下表为1843年前后中国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对比表。导致图中税率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品名 1843年前的税率(%) 1843年后的税率(%) 新税率比旧税率降低(%)
棉花 24.19 5.56 77.02
棉纱头等 13.38 5.56 58.45
白洋布 29.93 6.95 76.78
A.五口通商 B.协定关税 C.割地赔款 D.投资设厂
5.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不仅创办近代军事工业,还主动接触西方军事训练体系,将西方军事体操引入中国,创办军事学堂,开设体操课程。这一举措
A.废除了八股取士制度 B.完全取代传统武术训练
C.有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 D.革新了封建军事制度
6.在以“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为主题的历史情景剧演出中,剧中主人公吟诵了清朝诗人杨昌浚的诗句“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这句诗盛赞的民族英雄是
A.郑成功 B.林则徐 C.邓世昌 D.左宗棠
7.《重庆日报》报道:“而今,又一座全新、庄严的‘风雨同舟’主题雕塑在重庆和大家见面。雕塑以20世纪40年代重庆‘特园’的史实为背景,再现了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与各民主党派领袖、知名人士等聚会重庆,共商国是的情景”。材料中提到的“聚会重庆,共商国是”指的是
A.西安事变 B.重庆谈判 C.中共七大 D.古田会议
8.下图所示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是
A.促进东西方之间文化交流 B.推动西方民主政治产生
C.开创了亚非海上交通线 D.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9.罗马法是欧洲法学的渊源。罗马人确立的诉讼程序、律师制度、陪审制度等为后世所承袭。《拿破仑法典》主要参照了罗马法,欧美各国又借鉴《拿破仑法典》制定本国法律。材料反映了罗马法
A.维护了奴隶主贵族利益 B.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体系完备,程序严谨 D.对西方法治产生深远影响
10.合理的分析论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图可用于论证推动新航路开辟的
A.技术因素
B.政治因素
C.政策因素
D.思想因素
11.“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化,只是换了国王,但实质上新国王是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既然创造了国王,主权当然在议会了。”此材料可用于研究英国
A.大西洋沿岸经济的繁荣 B.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C.君主立宪制度的形成 D.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
12.历史史实是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771年,渥巴锡率领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B.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C.1862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13.某同学为了探究19世纪60年代俄国、日本改革的影响,制作了下面集合示意图。图中集合交集处适合填写的内容是
A.自下而上的改革
B.废除了农奴制
C.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彻底清除了封建残余
14.1922年的莫斯科街头一改往日冷清景象,做生意的小商贩吆喝声此起彼伏,他们兜售着粮食、布匹等各种生活用品。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B.苏联模式的推行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行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5.下列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史料中,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是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5分)
说明: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9分,第17题10分,第18题8分,第19题8分,共35分。请考生按照要求将试题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16.(9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3年何尊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贾村镇,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公斤。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铭文记述了周成王营建成周、举行祭祀、赏赐臣子的一系列活动……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于哪一时期 你还能从材料中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3分)
材料二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他认为顺民心,国之将兴,逆民心,国之将亡。统治者要体会老百姓的忧与乐,把人民的忧乐当做自己的忧乐。君王要善待黎民,减轻百姓赋税和徭役,给人民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摘编自罗松《浅析孟子民本思想及其借鉴意义》
依据材料二,概括孟子的核心思想。孟子认为统治者应如何践行这种思想 (2分)
材料三
(3)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延续与传承,突出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统一性。请分别写出材料三中两幅绘画反映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名称。(2分)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悟。(2分)
17.(10分)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踔厉奋发,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绘画作品生动再现历史场景
(1)根据材料一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为三幅绘画作品写一段解说词。(3分)
材料二 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部分)
(2)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二①②③中任选一件历史大事,阐述其重大影响。(2分)
材料三 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部分)
时间 进程
1978年 中国共产党召开 ① ,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1980年 中央决定设立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1982年 中共十二大召开,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
1987年 中共十三大召开,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92年 中共十四大召开,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②
2001年 中国正式加入 ③ ,更深层次地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2010年 中国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21年 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填写材料三表格中①②③对应的内容。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5分)
18.(8分)文学艺术作品是时代的反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课程 项目 文学 音乐 美术 影视
文学艺术作品 散文《美国危机》 歌曲《黄河大合唱》 绘画《巴黎》 电影《我的1919》
作品内容简介 揭露了英国殖民统治的黑暗,强调真正的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极大地激励了殖民地人民的斗志 控诉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勾画出了中国人民保卫祖国、顽强抗击侵略者的壮丽画卷 展示了1871 年一位妇女挥舞着一面红旗,轻蔑地瞥向梯也尔(资产阶级反动政府代表)和威廉一世(普鲁士国王) 讲述了在巴黎和会上,中国驻美公使顾维钧就中国胶东半岛问题据理力争,进行外交斡旋的故事
相关历史事件 A B C D
(1)将下列历史事件的序号填到A、B、C、D相应位置。(4分)
历史事件:①巴黎公社革命 ②美国独立战争 ③五四运动 ④抗日战争
以“压迫与反抗”为题,写一篇120字左右的历史短文。(4分)(要求:围绕其中一个历史事件进行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19.(8分)生产力是促使国际关系体系或国际格局发展变迁的原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纵观世界文明发展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在信息化日新月异的今天,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地球村正变得越来越“小”。
————摘编自《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些交通工具促使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 (2分)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原有结构……欧洲元气大伤,国际地位显著下降。美国凭借其绝对优势,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形成了全面对峙和对抗。二战不仅摧毁了法西斯,而且重创了英法等殖民帝国,原来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在二战后蓬勃兴起,持续推进的民族独立浪潮与遍布全球的现代化浪潮相呼应,改画了世界政治地图。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分)
材料三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新旧问题与复杂矛盾叠加碰撞、交织发酵,为此各国应携起手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和谐共生、合作共赢……中国用笃定的信念和扎实的行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从双边到多边,从区域到全球,这一理念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丰硕成果……
————摘编自《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2023)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是如何展现大国担当的 (2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选择题 共 1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A D B C D B A D A C B C D B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5分)
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9分,第17题10分,第18题8分,第19题8分,共35分。
16.(9分)
(1)时期:西周;信息:何尊对于研究西周的政治活动和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技术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3分)
(2)思想:仁政(民贵君轻,民本思想);践行:轻徭薄赋。(2分)
(3)图一:春节;图二:中秋节。(2分)
(4)感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我们在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要大力弘扬、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做强国有我的参与者、建设者。(2分)
17.(10分)
(1)解说词:图一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图二 井冈山会师后,中国共产党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图三 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