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4《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一、单选题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序号代表的界面,表示古登堡面的是( )A.甲界面 B.乙界面 C.丙界面 D.丁界面2.Y圈层的特征是( )A.厚薄非常均匀 B.是地壳的一部分C.主要由岩石组成 D.纵波无法在其中传播2025年1月7日中国西藏日喀则(北纬28.50度,东经87.45度)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4.与此次地震所处板块边界类型相同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下图为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完成下面小题。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 B.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加深而增快C.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 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6.图中的X处即为( )A.古登堡界面 B.莫霍界面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 D.内核与外核交界7.下列地区地壳最厚的是(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下图为壶口瀑布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该图体现出的地球圈层个数是( )A.2个 B.3个 C.4个 D.5个9.该景观的形成过程,说明了( )A.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B.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是水圈C.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D.图中各圈层物质运动的能量均来自太阳辐射能当地时间2025年4月22日17时17分,印度尼西亚北苏拉威西省塔劳群岛东南67公里处海域发生6.6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4.34度、东经127.52度,震源深度107千米。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⑤圈层11.关于地球内部圈层,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圈层由固体岩石组成,为岩石圈 B.②圈层中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C.③圈层为岩石圈,平均厚度为17千米 D.④圈层运动与地球磁场产生有关12.地震发生时,该海域附近轮船上的人的感觉是( )A.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C.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下图为“地球表层各圈层关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下列对图中数字②所代表的地球圈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A.没有生物 B.是个无机圈层 C.主要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 D.厚度很薄14.③圈层的主要特点为( )A.由坚硬岩石组成 B.单独占有空间C.连续但不规则 D.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下图示意地球部分内部结构,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地球内部的部分圈层,M代表地球内部的某一界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甲和乙分别代表的地球内部圈层是( )A.地壳和上地幔 B.岩石圈和上地幔 C.地壳和软流层 D.岩石圈和软流层16.地震波由地表向地下传播过程中,经过M界面时( )A.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加快 B.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C.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减慢 D.横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纵波完全消失二、非选择题17.下图示意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划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地震波代号中,虚线代表的是 波,实线代表的是 波。(2)a为 界面,b为 界面。(3)图中圈层:B是 ,C是 。(4)地球内部存在一个软流层,温度很高,位于图中 的上部。科学家推断,软流层是 的主要发源地,地球板块的运动与之相关。(5)上地幔顶部和地壳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合称为 。18.图1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局部)示意图,图2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表示地壳的是 (填序号),表示地幔的是 (填序号)。(2)一般认为,软流层可能是火山活动中 的发源地。(3)圈层①厚薄不一,一般 (填“大陆”或“大洋”)部分较厚、 (填“大陆”或“大洋”)部分较薄。(4)③表示 (填圈层名称),其由 (填地球内部圈层名称)的全部和 (填地球内部圈层名称)的部分构成。19.地球的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图(左图)是地球外部圈层关联示意图。材料二:如图(右图)是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材料三:当地时间2022年4月24日,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之子火山喷发,在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海峡上喷出了厚厚的火山灰,火山灰高达3000米,大量火山灰向四周扩散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影响。印尼当局警告附近的居民外出时戴上口罩,并命令包括游客在内的民众远离火山两公里的禁区。(1)填写左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圈层① ;② ;③ ;④ 。(2)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的迁移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一大气圈(3)判断右图中C圈层,及其与其他圈层的位置关系。20.地球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但彼此不是截然分开的。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图1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局部)示意图,图2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示意图。(1)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 。(2)图1中表示地壳的是 (填序号),表示岩石圈的是 (填序号)。(3)依据图2,莫霍面以下地震波波速的变化情况是 ,古登堡面以下横波波速的变化情况是 。(4)2025年1月7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据测定,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0千米。判断此次地震震源位于 。(填写地球圈层)(5)下列关于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波属于电磁波,能释放能量B.地震波能够测量地震对于地表各处的破坏程度C.探测地震波的传播是解谜地球内部结构的唯一方式D.地震波的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6)下列表述能正确反映地震发生时震区人们的感受( )A.一直左右摇晃 B.一直上下颠簸 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D.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1.4《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C A C B A A C C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B C C D A A17.(1) 横 纵(2) 莫霍 古登堡(3) 地幔 地核(4) B 岩浆(5)岩石圈18.(1) ① ②(2)岩浆(3) 大陆 大洋(4) 岩石圈 地壳 地幔19.(1) 大气圈 生物圈 岩石圈 水圈(2) 软流层 A(3)C圈层是生物圈,生物圈分布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结果。20.(1)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2) ① ③(3) 波速明显加快 突然消失(4)地壳(5)D(6)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