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氯及其化合物 练习 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氯及其化合物 练习 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资源简介

2.2氯及其化合物 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若关闭阀门Ⅰ,打开阀门Ⅱ,让一种含氯气的气体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布条不褪色;若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Ⅰ,再通入这种气体,布条褪色。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 )

①浓硫酸 ②饱和氯化钠溶液 ③亚硫酸钠溶液 ④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氯化碘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预计它跟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
A.HI和HClO B.HCl和HIO
C.HClO3和HIO D.HClO和HClO3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气可用作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B.氯气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说明Cl2具有氧化性
C.氯气与水反应,Cl2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D.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4.下列关于氯气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无色气体 B.有刺激性气味
C.相同条件下密度比空气的大 D.可以制备漂白粉
5.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乙烯
B.实验室制氨
C.实验室制氯气
D.实验室制乙酸乙酯
6.向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持续通入氯气至过量,溶液颜色可能出现无色、浅黄绿色、红色等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Ⅱ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证明试管②溶液不再呈酸性
B.过程Ⅲ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浅黄绿色,证明Cl2与水反应了
C.过程I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起作用的微粒是H+
D.若向紫色石蕊试液中持续加入Na2O粉末,也会出现相同的颜色变化
7.防止污染空气,吸收制取氯气时的尾气选用的吸收剂最好是(  )
A.饱和食盐水 B.澄清石灰水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溶液
8.如图所示,A处通入干燥的氯气,打开B阀后,C处的红布条逐渐褪色,关闭B阀时,C处的红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则D瓶中装的是
A.浓硫酸 B.浓NaOH溶液 C.浓盐酸 D.饱和NaCl溶液
9.关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粒子个数比是2:5
B.被氧化的HCl占参加反应的HCl的
C.该反应中浓盐酸只体现了还原性
D.当产生1个氯气分子时,转移1个电子
10.关于漂粉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于水的消毒杀菌 B.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
C.是难溶于水的固体 D.可由氯气跟消石灰反应制得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金属钠、氢气都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烟雾;
②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绿色的氯化铜;
③液氯就是氯气的水溶液,它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④久置的氯水,因氯气几乎完全挥发掉,剩下的就是水。
A.①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下列不能使小红花褪色的物质是
A.氯水 B.氯化钙溶液 C.漂白粉溶液 D.次氯酸钠溶液
13.有关氯及其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纯净的中点燃会立即发生爆炸
B.光照时,新制氯水会产生气泡,该气体是
C.若发生泄漏,群众应立即向高处转移
D.漂白粉比HClO稳定,可露置在空气中长期保存
14.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B.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
C.纯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D.氯气有毒且密度比空气大
二、解答题
15.3,5 二甲氧基苯酚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用于天然物质白柠檬素的合成。一种以间苯三酚为原料的合成反应如下:
+2CH3OH+2H2O
甲醇、乙醚和3,5 二甲氧基苯酚的部分物理性质如表所示:
物质 沸点/℃ 熔点/℃ 密度(20℃)/(g·cm-3) 溶解性
甲醇 64.7 0.7915 易溶于水
乙醚 34.6 0.7138 微溶于水
3,5 二甲氧基苯酚 40~43 易溶于甲醇、乙醚,微溶于水
(1)反应结束后,先分离出甲醇,再加入乙醚进行萃取。分离得到的有机层依次用饱和NaHCO3溶液、饱和食盐水、少量蒸馏水进行洗涤。用饱和NaHCO3溶液洗涤的目的是 ;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的目的是 。
(2)洗涤完成后,通过以下操作分离、提纯产物,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字母)。
a.蒸馏除去乙醚 b.重结晶 c.过滤除去干燥剂 d.加入无水CaCl2干燥
(3)固液分离常采用减压过滤。为了防止倒吸,减压过滤完成后应先 ,再 。
16.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气密性已检验)。4、5、6是蘸有相应溶液的白纸,U形管上方插入填充有淀粉—KI溶液和NaBr溶液的两团棉花、两头带有弹簧夹的玻璃管。
实验过程:
Ⅰ.关闭弹簧夹b,打开仪器a,滴加浓盐酸。
Ⅱ.当4、5、6白纸发生颜色变化后,打开弹簧夹b。
Ⅲ.当玻璃管中蘸有NaBr溶液的棉花团变成红棕色后,关闭弹簧夹b。
Ⅳ.……
(1)仪器a的名称是 。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 。
(3)为验证溴单质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过程Ⅳ的操作和现象是 。
17.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氯化钠溶液通电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物质A、B、C、D、E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气体E可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请根据以上转化关系填写下列空白。
(1)C在盛有B的集气瓶中燃烧的现象为 ,若点燃B和C的混合气体现象是 。
(2)B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铁丝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写出B与A反应制备“84消毒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工业上常用B物质与石灰乳反应制备漂白粉,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将物质B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的现象是 ;
(5)下列关于液氯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属于单质
B.属于化合物
C.属于混合物
D.是以游离态形式存在的氯元素
E.是以化合态形式存在的氯元素
F.颜色与氯水一致
G.有漂白性
H.无漂白性
18.实验室制备并收集干燥氯气的实验装置如下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装置①制备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装置②中饱和NaCl溶液的作用是 。
(4)将图中气体收集装置④补充完整: 。
(5)装置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6)为推断溶于水的产物并验证其光照分解的产物,利用数字传感器监测光照过程中某氯水的pH、氯水中氯离子的浓度、装置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这三者随时间的变化,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溶于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②表示氯水中氯离子浓度变化的图是 (填图a或图b)。
《2.2氯及其化合物 练习》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A B C D B B C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D B C D
15.(1) 除去HCl 除去少量NaHCO3且减少产物损失
(2)dcab
(3) 拆去连接抽气泵和抽滤瓶的橡皮管 关闭抽气泵
16. 分液漏斗 白纸5变成黄色(或白纸4变蓝) 取下玻璃管,加热2处,棉花团1变蓝(4)反应生成溴单质,并防止氯气干扰
17.(1) 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出现 发生爆炸
(2)
(3)
(4) 、 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5)ADH
18.(1)分液漏斗
(2)MnO2+4HCl (浓) MnCl2+Cl2↑+2H2O
(3)将氯气中的HCl除去
(4)
(5)Cl2+2OH-=Cl-+ClO-+H2O
(6) Cl2+H2OHCl+HClO 图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