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2合金材料 练习一、单选题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中为杂质)选用试剂正确的是A.Fe2O3(Al2O3)用盐酸B.Fe2O3(Al2O3)用氨水C.Mg(Al)用纯碱溶液D.MgCl2(AlCl3)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2.美国“海浪”潜艇上的核反应堆内使用了液体铝钠合金(单质钠和单质铝熔合而成)作载热介质,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活动性:Na>AlB.铝钠合金若投入一定量的水中可得到无色溶液,则n(Al)≤n(Na)C.铝钠合金投入足量氯化铜溶液中,肯定有氢氧化铜沉淀产生,也可能有铜析出D.mg不同组成的铝钠合金投入足量的盐酸中,若放出的H2越多,则铝的质量分数越小3.下列有关铝制品的说法合理的是( )A.用铝壶盛放食醋B.用铝罐储运浓硫酸C.用金属丝球擦铝锅表面的污垢D.用强碱溶液洗涤铝制餐具4.下列关于金属铝及氧化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铝在自然界中通常以化合态形式存在C.金属铝在空气中有良好的抗腐蚀性D.氧化铝是一种高硬度﹑高熔沸点的化合物,红宝石、蓝宝石的主要成分均是氧化铝5.将钠、铝混合物投入足量水(质量为100g)中进行反应,若钠、铝的质量分别为46g和27g,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产生的质量为5g B.溶液中的溶质只有C.金属未完全溶解 D.的质量分数是6.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两者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铝有强还原性,可用于制作门窗框架B.氧化钙易吸水,可用作干燥剂C.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D.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可作潜水艇中的供氧剂7.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的金属都是固态的B.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C.活泼的金属、或较活泼的金属能与酸反应,但不能与碱反应D.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8.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氢氧化铝是一种强碱C.氧化铝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 D.铝表面容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9.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超级钢”属于合金B.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金属的高C.储氢金属可用于解决氢能储存和运输难题D.不锈钢在大气中比较稳定,不容易生锈,有很强的抗腐蚀性能10.金属是重要的资源,下面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电解熔融MgCl2制备MgB.钛和钛合金被誉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金属材料”,主要用来制作飞机发动机部件C.高铁对钢轨强度、韧性和易加工要求很高,适合做高铁钢轨的是中碳钢D.因为Al2O3的硬度很大,所以可用于制造耐高温材料11.下列金属中,通常用加热分解法冶炼的是A.钠 B.铜 C.铁 D.银12.在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上放有两个烧杯,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天平处于平衡状态,当分别向两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的铝(酸和碱都是足量的)充分反应后A.天平保持平衡 B.左高右低 C.左低右高 D.无法确定13.冶炼金属一般有下列四种方法:①焦炭法;②水煤气法;③活泼金属置换法;④电解法。四种方法在工业上均有应用,古代有:(Ⅰ)火烧孔雀石炼铜;(Ⅱ)湿法炼铜。现代有:(Ⅲ)铝热法炼铬;(Ⅳ)从光卤石中炼镁。对它们的冶炼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Ⅰ)—① B.(Ⅱ)—② C.(Ⅲ)—③ D.(Ⅳ)—④14.将13.7g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充分加热,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L,则混合物中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2:1 C.l:2 D.3:1二、解答题15.以Al和不同铜盐溶液间的反应为实验对象,探索Al与不同铜盐溶液反应的多样性。向盛有Al片(经打磨)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下列溶液,产生现象如表:实验 现象实验Ⅰ:加入0.5 mol/L CuCl2(aq) 15 s:大量气泡且有红色物质析出 60 s:反应进一步加快且反应剧烈放热,液体几乎沸腾 120 s:铝片反应完,试管中析出大量蓬松的红色物质实验Ⅱ:加入0.5 mol/L CuSO4(aq) 15 s:无明显现象 60 s:铝片表面有极少气泡 120 s:有少量气泡溢出,铝片边缘有很少红色物质生成(1)对实验Ⅰ进行研究①实验Ⅰ中生成红色物质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请写出60 s后反应进一步加快可能的原因(写出一条) 。(2)对实验Ⅱ进行研究实验Ⅱ反应明显比实验Ⅰ绶慢,说明Al与不同的铜盐溶液反应呈现多样性,其原因可能有:假设一:对Al与Cu2+的置换反应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假设二: 。(3)为进一步研究上述假设,再向盛有Al片(经打磨)的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试剂:实验 现象实验Ⅲ:2 mL 0.5 mol/L CuCl2(aq)+1 g Na2SO4(s) 加入Na2SO4固体后速率几乎不变,仍有大量气泡产坐,生成红色物质,剧烈放热,铝片反应完全,溶液沸腾实验Ⅳ:2 mL 0.5 mol/L CuCl2(aq)+5 g Na2SO4(s) 加入Na2SO4固体后速率几乎不变,仍有大量气泡产生,红色物质生成且剧烈放热,铝片反应完全,溶液沸腾实验Ⅴ:2 mL 0.5 mol/L CuCl2(aq)+0.02 mol NaCl(s) 未加入NaCl固体前几乎没现象,加入后,铝片表面迅速产生大量气体和红色物质,溶液温度上升至沸腾,铝反应完全实验Ⅵ:2 mL 0.5 mol/L CuSO4(aq)+NH4Cl(s) 未加入NH4Cl固体前几乎没现象,加入后,铝片表面迅速产生大量气体和红色物质,溶液温度上升至沸腾,铝反应完全①实验Ⅵ中NH4Cl固体的物质的量是 。②实验Ⅵ的设计目的是 。③其中,实验Ⅰ与实验Ⅲ、Ⅳ作对比,结论为 。④其中,实验Ⅱ与实验Ⅴ、Ⅵ作对比,结论为 。16.蛇纹石矿可以看作由MgO、Fe2O3、Al2O3、SiO2组成。由蛇纹石制取碱式碳酸镁的实验步骤如下:(1)蛇纹石矿加盐酸溶解后,溶液里除了Mg2+外,还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2)进行Ⅰ操作时,控制溶液pH=7~8(有关氢氧化物沉淀的pH见下表)。氢氧化物 Fe(OH)3 Al(OH)3 Mg(OH)2开始沉淀pH 1.5 3.3 9.4Ca(OH)2不能过量,若Ca(OH)2过量可能会导致 溶解、 沉淀。(3)从沉淀混合物A中提取红色氧化物作颜料,先向沉淀物A中加入 (填入物质的化学式),然后 (依次填写实验操作名称)。(4)物质循环使用,能节约资源。上述实验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填写物质化学式)。(5)现设计一个实验,确定产品aMgCO3·bMg(OH)2·cH2O中a、b、c的值,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可用试剂:浓硫酸、碱石灰):①样品称量②高温分解③④⑤MgO称量(6)18.2 g产品完全分解后,产生6.6 g CO2和8.0 g MgO,由此可知,产品的化学式中:a= ,b= ,c= 。17.明矾晶体[KAl(SO4)2·12H2O]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用途,如饮用水的净化、造纸工业的施胶剂、食品工业的发酵剂等。利用炼铝厂的废料——铝灰(含Al、Al2O3及少量SiO2和FeO xFe2O3)可制备明矾,工艺流程如图:已知:SiO2与酸不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滤渣①”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2)加入稀硫酸酸化后,再经“一系列操作”可得到明矾晶体[KAl(SO4)2·12H2O],则“一系列操作”是 、 、 、洗涤、干燥。(3)流程中加入H2O2的作用是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写出将铝灰投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18.铝热反应原理可以应用在生产上,如用于焊接钢轨等,实验室铝热反应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该实验步骤如下:用两张圆形滤纸分别折叠成漏斗状,套在一起,使四周都是四层。把内层漏斗取出,在底部剪一个孔,用水润湿,再跟另一个漏斗套在一起,架在铁圈上,下面放置盛沙的 (填仪器名称)。把5 g炒干的氧化铁粉末和2 g铝粉混合均匀,放在漏斗中,上面加少量氯酸钾,并在混合物中间插一根镁条,用小木条点燃镁条,观察发生的现象。(2)图中漏斗的材质是 (填“玻璃”或“纸”)。(3)镁条的作用是 。(4)实验现象有:① ;② ;③ 。(5)待熔融物冷却后,除去外层熔渣,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落下的是 珠。(6)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冶金工业上也常用这一反应原理来冶炼 (填字母)。A.不活泼金属 B.较活泼金属C.稀有金属 D.高熔点金属《3.2合金材料 练习》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D B A A A B D B D题号 11 12 13 14答案 D A B C15. 2Al+3Cu2+=2Al3++3Cu Cu和Al在酸性条件下形成原电池;反应放热,温度升高速率加快 Cl﹣对Al与Cu2+的置换反应存在促进作用 0.02 mol 对照实验,排除Na+的干扰,证明Na+对该反应不造成影响 对Al与Cu2+的置换反应没有抑制作用 Cl﹣对Al与Cu2+的置换反应存在促进作用。16. Fe3+、Al3+ Al(OH)3 Mg(OH)2 NaOH[或Ca(OH)2] 过滤、洗涤、灼烧 CO2(或CaCO3) 用浓硫酸吸收水蒸气 称量碱石灰吸收CO2前后的质量 3 1 317.(1)SiO2(2) 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 过滤(3) 将Fe2+氧化为Fe3+ 2Fe2++H2O2+2H+=2Fe3++2H2O(4)2Al+2NaOH+2H2O=2NaAlO2+3H2↑18. 蒸发皿 纸 利用镁条燃烧放出的热量促使氧化铁和铝发生剧烈反应 镁条剧烈燃烧 反应剧烈,放出大量的热,发出耀眼的光芒 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下 铁 2Al+Fe2O3Al2O3+2Fe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