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2土壤 练习一、单选题影响土壤中氮元素含量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下表为某地区不同深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氮元素的含量。完成下面小题。深度(cm) 林地(g/kg) 草地(g/kg) 农业用地(g/kg)0~10 1.11 0.89 0.6010~20 0.55 0.38 0.4020~30 0.33 0.22 0.291.该地区土壤中氮元素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呈( )A.增加趋势 B.减少趋势 C.先增后减 D.保持稳定2.影响该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氮元素含量的主要因素是( )A.生物量 B.成土母质 C.降水量 D.地形地势浙江某中学开展土壤观察实验。甲同学取适量从当地野外采集的土壤样本,充分干燥并在仪器上进行分离,获得该地土壤粒径组成(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下列排序能够正确反映土壤形成和发育过程的是( )A.基岩-成土母质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B.基岩-成土母质层-淀积层-淋溶层-腐殖质层C.腐殖质层-成土母质层-基岩-淋溶层-淀积层D.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成土母质层-基岩4.甲同学对剩余土壤样本进行改良的设想及目的合理的是( )A.捣碎摊晒-增加土壤有机质 B.倒入茶渣-改良其成土母质C.掺入稻壳-增强土壤透气性 D.加入白醋-中和土壤酸碱度惠州博罗县境内的罗浮山最高海拔1281米,山麓生长着茂密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海拔分布着不同的土壤类型。某高校考察队在不同海拔位置的地形相对平坦处挖掘土壤剖面,观测并记录土壤剖面特征(表)。完成下面小题。赤红壤 山地黄壤 山地草甸土土壤剖面取样点位置 山脚处 海拔1000米处 山顶附近有机质层和腐殖质层厚度(CM) 7.9 17 38表层有机质含量(%) 2.84 5.4 8.85.罗浮山表层土壤肥力随海拔升高呈现( )A.先增后减 B.总体增加 C.总体减少 D.保持稳定6.影响赤红壤与山地草甸土表层有机质含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差异 B.人类活动 C.成土母质 D.生物量多少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云南东川开展了一次“红土地”研学活动,发现该地土壤贫瘠、黏重且呈酸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该地土壤贫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与地质 B.气候与岩石 C.气候与生物 D.成土母质8.某同学带回少量红土用于种植花草,下列做法有利于花草生长的是( )A.浇纯净水增加土壤透水性 B.加入蔬果皮补充矿物质C.掺入河沙增加土壤透气性 D.倒入茶渣改变成土母质植物生长方式和植物残体是影响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主要因素。下图为自然状态下我国两个不同区域森林和草原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关于两地土壤类型及其对应气候特征的分析,最可能的是( )A.①为草原土壤,该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①为森林土壤,该地冬冷夏热,降水少C.②为森林土壤,该地全年炎热多雨 D.②为草原土壤,该地终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10.关于两种土壤分布区域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可能位于我国青藏高原 B.①可能位于武夷山风景区C.②可能位于大兴安岭地区 D.②可能位于呼伦贝尔草原11.关于土壤有机质分布特征及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①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与枯枝落叶多有关B.①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与植物根系更新快有关C.②土壤有机质随深度迅速递减与地形有关D.②土壤有机质随深度迅速递减与人类活动有关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红壤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该土壤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A.大风 B.冷湿 C.湿热 D.干冷13.有关红壤形成说法正确的是( )A.成土母质决定淋溶层厚度 B.生物是有机质主要来源C.降雨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 D.母岩层影响着土层厚度贵州省平均海拔1100米,山地和丘陵面积占92.5%,土地覆盖类型以阔叶林和灌木林为主。图为贵州省不同平均海拔的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贵州省表层土壤中面积最大的是( )A.黄壤 B.红壤 C.石灰土 D.粗骨土15.造成图中水稻土与紫色土有机质含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年均气温 B.年降雨量 C.成土母质 D.水文环境16.受人类活动影响差异,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海拔呈正相关最明显的分界高度大致位于( )A.400m B.800m C.1200m D.1600m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多年冻土区,森林火灾既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属性,又对多年冻土环境、土壤有机碳含量(即土壤有机质中的碳元素含量)及储量造成影响。中国东北多年冻土区位于欧亚多年冻土带的南缘。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多年冻土正在发生退化,进而影响多年冻土的碳排放与碳储量。如图示意大兴安岭北部阿龙山镇在不同火烧强度下土壤温度和含水率的差异。(1)简述不同火烧强度下土壤温度的差异。(2)说明轻度火烧地土壤含水率高于未火烧地土壤含水率的原因。(3)研究表明,该区域发生森林火灾后短期内土壤有机碳含量会下降。请作出合理解释。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为研究荒漠草原土壤盐分空间分异特征,了解该地区土壤盐渍化实际状况,某科研团队在5月份到达宁夏盐池县哈巴湖自然保护区,对周边的盐碱地开展采样调查。该研究区北部地势较低,地貌复杂,有丘陵、坡地和滩地;南部地势较高,地形较为单一,主要为和缓的坡地。如图为该研究区0-20cm土层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等值线图。有人认为,该研究区北部0-20cm土层土壤盐分含量仅受地形因素影响。请对此说法提出质疑(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莱索托位于非洲南部,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莱索托高地位于莱索托东北部,其表层覆盖厚约1km的侏罗纪时期形成的玄武岩。莱索托高地物理剥蚀速率极低,该地区土壤整体较薄,普遍缺少淀积层。经实地观察发现,莱索托高地斜坡顶部土壤较薄,坡面底部土壤较厚。下图示意莱索托高地的位置。(1)分析莱索托高地土壤整体较薄的原因。(2)说出A、B两个采样点土壤层厚度大小,并说明理由。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红壤是江西省重要的土地资源,主要分布在环鄱阳湖丘岗地区、吉泰盆地及赣中南低山丘陵地区。其自然特性为土质黏重,透水透气性能差、酸性强、有机质含量低。经过当地农民多年改造,培育出了一种高产土壤。土壤中四大物质成分分别是水分、空气、矿物质和有机质。下图示意江西省某地土壤结构组成。(1)图中A为 ,B为 。(2)简要分析江西省自然土壤有机质含量少的自然原因。(3)推测农民在对红壤改良过程中采取的措施。《5.2 土壤 练习》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A A C B A B C A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B C B A D C17.(1)随着火烧强度的增加,土壤温度升高;重度火烧地的土壤温度明显高于轻度火烧和未火烧地的土壤温度;在20厘米深度以下,轻度火烧和未火烧地的土壤温度变化不明显。(2)林火导致大量植物死亡,从而减少了植物的蒸腾;火烧地孔隙增大,吸水量增加,土壤含水率增加;林火发生后冻土融化增多,土壤含水率升高。(3)火烧减少了地表大量枯枝落叶,使腐殖质层变薄,有机碳减少;林火导致土壤温度升高,土壤有机质分解速度加快;冻土退化速率加快,诱发冻土层土壤中的有机碳以气体形式释放,加速土壤中有机碳的流失;火烧破坏土壤结构,雨水径流导致大量养分流失,降低了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18.该观点错误。该研究区北部0-20cm土层土壤盐分含量并非仅受地形因素影响,地形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还有其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理由:一般情况下,地势低平地区排水不畅,地下水位相对较高,盐分容易随水分蒸发而在土壤表层积聚;该研究区北部滩地地势较低,导致盐分汇集,土壤盐分含量较高。除了地形因素外,还有其他因素影响土壤盐分含量。采样时间为5月份,气温较高,蒸发旺盛,使土壤水分大量散失,盐分残留积累,提高土壤盐分含量;5月份该地降水较少,土壤盐分淋溶少,土壤盐分含量相对较高;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如大水漫灌,会使地下水位上升,盐分随水分带到土壤表层,加剧土壤盐渍化;过度放牧、开垦等破坏植被的行为,会导致植被对土壤的保护和改良作用减弱,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下降,也可能间接影响土壤盐分含量。19.(1)玄武岩硬度较大,风化成土过程缓慢,形成的土壤物质少;地势起伏大,地表土壤不易堆积,土层浅薄;热带草原气候,湿季降水量较丰富,流水冲刷严重,表土流失导致土壤整体较薄。(2)土壤层厚度:A采样点大于B采样点。理由:A采样点位于河谷,地势较低,来自山地的冲刷物质易在此处沉积,形成较厚的土壤层;B采样点位于河流发源地附近,海拔高,以流水侵蚀为主,土壤易流失,土壤层薄。20.(1) 矿物质 有机质(2)江西年均温较高,微生物活动旺盛,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降水丰富,淋溶作用强,加上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土壤中的有机质会随水流失,导致土壤贫瘠等。(3)施撒有机肥、种植绿肥增加土壤肥力;撒熟石灰改良土壤酸性;加入沙土,增加土壤孔隙度;逐年深耕改良土壤的透气性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