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5讲 地球自转的意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5讲 地球自转的意义

资源简介

(共74张PPT)
-
-
第5讲
地球自转的意义
复习目标: 地球自转运动的特征及地理意义。
01
考点1 地球的自转特征
02
考点2 昼夜交替
03
考点3 地转偏向力与时间的计算
04
考点4 日期变更的确定
考点1
地球的自转特征
1.地球自转方向
(1)侧视:__________。
(2)俯视:从北极上空俯视呈____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俯视呈
____时针方向旋转。
自西向东


2.地球自转周期
以太阳为参考点,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叫作一个太阳日;以恒星
为参考点则称为恒星日。
时间 旋转角度 意义
恒星日 _______________ 360°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 24小时 360°59′ __________周期
23小时56分4秒
昼夜交替
3.地球自转速度
类型 大小 特点
角速度 约_______ 除极点外,其余各地均______
线速度 在赤道上约1667千米/时 由赤道向______递减
15°/时
相等
两极
1.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的应用
(1)判断南、北半球
由北向南,自转线速度越来越大的位于北半球;越来越小的位于
南半球。如上图位于北半球。
(2)判断纬度带
0~837 km/h→高纬度
837~1447 km/h→中纬度
1447~1670 km/h→低纬度
自转线速度
(3)判断地势高低
①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凸向数值低处,说明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
区大,即地势较高(如上图中A处可能为山地、高原等)。
②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凸向数值高处,说明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
区小,即地势较低(如上图中B处可能为谷地、盆地等)。
2.航天发射基地的选择
(1)航天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
气象条件 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
跟踪观测
纬度因素 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降低成

地势因素 地势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
地形因素 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
海陆位置 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
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
交通条件 对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型航天装备的运输
安全因素 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内陆山区、沙漠地区等
地广人稀处,隐蔽性强
(续表)
(2)航天器的发射时间、方向
①我国发射时间:主要选择在北半球冬季,一是便于航天测控网对航
天器的监控、管理、回收;二是为实现全球监测,我国在南半球中纬
度大洋上设有多艘“远望号”监测船,盛行西风带冬季风大浪急,选择
北半球冬季发射可避开南半球冬季恶劣的海况。
②发射方向:一般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向东发射可充分利用地球自
转线速度的作用,节约能源。
3.卫星返回基地的选址条件
(1)平坦开阔,地质条件稳定。
(2)城市稀少,人烟稀少。
(3)无大河、湖泊,森林少。
(4)降水较少,大气能见度高。
如我国卫星返回基地在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区。
2022年11月29日23时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
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成功将3名航天
员送入“天和”核心舱,与“神舟十四号”乘组顺利“会师”。完成1~2题。
1.决定我国火箭向东发射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地形 B.地球自转 C.海陆位置 D.大气环流
[解析] 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所以火箭向东发射可以获得较大的
初始速度,故选B。

2.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相比,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是
( )
A.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
B.空中及海上交通便利,便于运输
C.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
D.人口稀少,发射后残骸不易危及人们安全

[解析] 由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处于临海地区,其降水天数较内陆
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更多,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
A正确。
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距港口更近,其海上交通运输更为便捷,而酒
泉卫星发射中心远离海洋,B错误。
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纬度更低,C错误。
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临近海洋,安全性同样很高,D错误。
考点2
昼夜交替
1.晨昏线的特点
(1)晨昏线是以地球球心为圆心的大圆,将地球平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
(2)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为0°。
(3)晨昏线所在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4)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5)晨昏线(面)与地轴的夹角等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的纬度,晨
昏线与赤道的夹角等于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
(6)晨昏线在地表的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2.晨昏线的判读方法
(1)自转法:利用地球自转方向判断晨线和昏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
由黑夜进入白昼的分界线为晨线,如图中AB,由白昼进入黑夜的分界
线为昏线,如图中BC。
(2)地方时法:若晨昏线与赤道交点(如图
中A点)的地方时为6时,则A所在的弧AB为
晨线;若晨昏线与赤道交点(如图中C点)的
地方时为18时,则C所在的弧BC为昏线。
(3)昼夜半球法:昼半球西侧为晨线,东侧为
昏线;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如图中AB为晨线,BC为昏线。
3.晨昏线的应用
(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
图中,若弧AB为昏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若弧BC为昏线,则
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
(2)确定地方时
过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是6时,过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
地方时是18时。图中,若弧AB为晨线,则AO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
若弧AB为昏线,则AO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完整晨线中点为地
方时6时处,完整昏线中点为地方时18时处。
(3)确定日期和节气
①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与经线圈重合)时为3月21日前后或9月23
日前后,节气是春分或秋分。
②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时
极昼极夜分布情况 日期 节气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 以南出现极夜) 6月22日前后 夏至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 以南出现极昼) 12月22日前后 冬至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①确定纬度: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互余,晨
昏线与地轴夹角的度数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②确定经度:与晨线(昏线)和赤道交点相差90°且大部分或全部都在
昼半球一侧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
(5)确定昼夜长短
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极昼、极夜区除外)分成昼弧和夜弧两
部分,某条纬线上昼长时数等于该纬线昼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得数,夜
长时数是夜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得数。
(6)确定日出、日落时间
某地的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日落时间
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
[2023·浙江1月选考] 某中学地理社团组织成员开展月相观测。
2021年2月19日农历正月初八,有同学用肉眼在湛蓝的天空中观测到
了日、月同天景象,并做记录。同时,部分同学还从网上查到,位于
(0°,105°W)的地点可观测到月球正在地平线落下。完成第3题。
3.此时,赤道与晨、昏线交点的经度最接近的分别是( )
A.15°W、165°E B.105°W、75°E C.165°E、15°W D.75°E、105°W
[解析] 根据“位于(0°,105°W)的地点可观测到月球正在地平线落下”
可知,105°W此时为当地0时左右,而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时和18
时,计算可知赤道与晨、昏线交点的经度最接近的分别是与105°W东
西相差90°的经度,即15°W与165°E。故A正确。

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经线OM、OP与晨昏线相交于M、P,其中
M位于赤道,弧MP为晨昏线的一部分。读图,完成4~5题。
4.若P地方时为17时,则( )
A.角α为30°
B.M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C.P夜长逐渐变长
D.O附近可见极光

[解析] OM、OP两条经线相交,O点为极点,
该图所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判断O为南极点,
MP为晨昏线的一部分,P地方时为17时,P只
能在昏线上,且M位于赤道,故MP为昏线,M地方时为18时,故OM
和OP的地方时相差1小时,则角α为15°,A错;
P在17时日落,P此时昼短夜长,但无法确定后续变化情况,C错误;
此时南极点附近为极夜,可能见到极光,D正确;
M在昏线上,将要进入黑夜,太阳高度将要小于0°,B错误。
5.若OP长度固定,且小于OM,角α小于90°,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5月弧MP逐渐变短 B.10月弧MP逐渐变长
C.6月弧MP逐渐变长 D.12月弧MP逐渐变短

[解析] 如图所示弧MP是晨昏线的一部分,在
OP长度固定且角α小于90°的情况下,6月22日
前后、12月22日前后弧MP长度达最大值,3月
21日前后、9月23日前后弧MP长度达最小值,6月、12月弧MP先变长,
后变短,C、D错误;
5月、10月弧MP逐渐变长,B正确,A错误。
考点3
地转偏向力与
时间的计算
1.地转偏向力:地球自转产生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______的力,
称为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只作用于水平运动的物体,始终垂直于
________________方向,并随纬度的增高和物体水平运动速度的增加而
______。地转偏向力只改变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______,不影响其速度。
偏转
物体的水平运动
加大
方向
2.偏转规律
北半球向____偏转
南半球向左偏转
赤道上____偏转


3.地转偏向力的应用:河流沿岸人类活动的选址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北半球河流冲蚀右岸,在左岸淤积,故港口、防洪堤坝一般建于右岸,
聚落、挖沙场宜选在左岸。
【方法指导】
用“手势”记忆地球上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
面向物体的运动去向,手心向上“南左北右”,四指指向初始运动
方向,则拇指所指方向即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方向。
4.产生时差
(1)地方时
①定义:地方时是因__________而出现的不同时刻,东____西____。
②特点: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__________;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
差1小时。
(2)时区和区时
①时区:分为东、西各12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为15°。
②区时:每个时区__________的地方时即该时区的区时,也叫标准时。
经度差异


早晚相同
中央经线
(3)日界线
自然界线:地方时为___________的经线
人为界线:又称“国际日界线”,
大致沿_____经线
24时或0时
180°
时间的计算方法
步骤 实例
画轴:确定所在 时区 中时区在中间,东时区在东,西时区在西,各从中
间往东、西递增,分布一至十二时区
定时:确定计算 时可作为条件用 的已知地方时 ①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如ND
②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如NB
③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如NC
④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如NA
步骤 实例
定向:确定两点 的相对东、西方 向 图中求E点的地方时,以D点作为已知时间点,E点位
于D点以东,则应“东加”;若求F点地方时,以B点作为
已知时间点,F点位于B点以西,则应“西减”
定差:确定两点 的经度差 如E点所在经线与ND经度相差45°,时差为3小时
(续表)
步骤 实例
定值:根据前面 所确定的条件, 计算出所求时间 如E点地方时为12时 时,F点地方时为24
时 时
(续表)
【方法技巧】
与行程有关的时间计算方法
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堤岸
是( )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 读图分析可知,左图纬度向北递增,位于北半球,在地转偏向
力的作用下,右岸②受侵蚀,左岸①堆积,故最终与小岛连接的堤岸
是①;右图纬度向南递增,位于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左
岸③受侵蚀,右岸④堆积,故最终与小岛连接的堤岸是④。综上所述,
本题正确答案是C。
7.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
A. B. C. D.
[解析] 根据上题判断可知,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岸②受侵蚀,
坡度较陡;左岸①堆积,坡度较缓。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2023·浙江6月选考] 一天内电力网
络的供电量应与实际需求相匹配。右图为
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一周每日不同时
刻,平均发电量按来源划分的统计图,其
中①②③表示三种不同类型的可再生能源
发电量。完成8~9题。
8.该国为平衡日内供电量与需求量,
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增加原子能发电量
B.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C.拓宽电能进口渠道
D.调节燃气火力发电

[解析] 由图可知,该区域以核电及火
电为主要电力来源,核电较稳定但发
电量小,可再生能源发电不稳定,燃
气火力发电量日波动较大且发电量较
大,所以该国为平衡日内供电量与需
求量采取的主要措施是调节燃气火力
发电量,D正确。
9.当太阳能发电量在7日达到最大值时,北京时
间约为( )
A.7日1—2时左右 B.7日7—8时左右
C.8日3—4时左右 D.8日8—9时左右

[解析] 据材料和图示可知,图示为美
国东部时间,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
区时)与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相
差13个小时,且北京时间早于美国东
部时间。当北京时间为7日1—2时左
右时,美国东部时间为6日12—13时左右,时间与题意不符,A错误;
当北京时间为7日7—8时左右时,美国东部时间为6日18—19时左右,时
间与题意不符,B错误;
当北京时间为8日3—4时左右时,美国东
部时间为7日14—15时左右,此时比较接
近中午,太阳高度角较大,太阳能发电
量可能达到最大值,与题意相符,C正确;
当北京时间为8日8—9时左右时,美国东
部时间为7日19—20时左右,此时为傍晚或夜间,太阳能发电量不可
能达到最大值,D错误。
考点4
日期变更的确定
1.日期分界线
日期分 界线 自然日期分界线 人为日期分界线
经线 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经线 国际日界线
(与180°经线不完全重
合)
日期分 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分 界线 自然日期分界线 人为日期分界线
特点 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经线 不断在变,该线在地球表面自东 向西移动 该线在地球表面上的位
置不变
(续表)
2.明确日期的变更特点
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过0时(或24时)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过国际
日界线,日期则要减一天。如图所示。
(1)经线展开图示
(2)极地投影图示
3.确定地球上不同日期的范围
(1)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时,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经度范围就
是几个15°;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经度范围是几个15°,180°经线
的地方时就是几时。
(2)从已知点向东、西两侧找日期分界线,两条日期分界线之间属于
同一日期。如图,与北京属于同一日期的范围为60°W经线向东至180°
经线(国际日界线),跨经度240°,占全球的2/3。
【方法技巧】
180°经线上的地方时(x)就是新的一天的时间范围。例如180°经
线的地方时是12时,则新的一天的时间范围就是12个时区。新的一天占
全球的比例为x/24×100%,旧的一天占全球的比例为(1-x/24)×100%。
[2022·浙江1月选考] 摄影爱好者在南半球某地朝西北固定方向拍
摄太阳照片,拍摄时间为K日及其前、后第8天的同一时刻。图甲为合
成后的照片,图乙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K日地球位置位于图乙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球的运动及其意义。据材料可知摄影爱好者
在南半球定点定时朝向西北方向拍摄太阳,拍摄时间为K日,在合成
后的照片中发现K日前第8天和后第8天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几乎重叠,
说明K日前第8天和K日后第8天昼长相等,因为朝向西北方向,说明
太阳日落在西北,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因此,K日为夏至日。据图
乙太阳的位置可知,②位于远日点(7月初)前几天,即位于6月22日
附近,B 正确。
11.拍摄时间为北京时间5时,全球处于不同日期的范围之比约为
( )


A.1∶1 B.1∶5 C.2∶5 D.3∶5

[解析] 据题干信息可知,拍摄时为北京时间5时,此时东十二区为9时,
从东十二区向东进入西十二区则为另一日,则另一日占15小时,因此
范围之比为9∶15,即3∶5,D正确。


如图所示,此时ABC弧线为晨昏线,某人正在距离B地正南方向
2886千米的某地肉眼观测北极星(夜间),观测到的北极星仰角为48°。
读图,完成12~13题。
12.B地的纬度为( )
A.74°N B.84°N C.74°S D.84°S
[解析] 某人正在距离B地正南方
2886千米的某地观测北极星,可知
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且弧ABC以下
为夜半球,观测到的北极星仰角为48°,由北极星的仰角即该地区的地
理纬度可知,此人所在的纬度是48°N,则B地的纬度=48°+(2886÷
111)°=74°,故B地纬度为74°N,A正确。

13.此时,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范围为
( )
A.100°E向东到180°
B.70°E向东到180°
C.100°E向西到180°
D.70°E向西到180°

[解析] 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与180°经线为划分全球日期的两条日界线,
自0时经线向东至180°经线为新的一天。由上题分析可知,B地所在经
线为夜半球的平分线,即B地地方时为0时,经度为100°E,此时,地
球上新一天的范围是100°E向东到180°。A正确。
2024年巴黎奥运会于北京时间7月27日1:30开幕。据此完成14~15题。
14.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时,与盐城(120°E)日期相同的地区范围
最接近全球的( )
A.3/4 B.1/4 C.1/3 D.1/2
[解析] 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时,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是7月27
日1:30,盐城使用的是北京时间,此时东七区为27日0:30,东七区
往东至东十二区为与盐城日期相同的地区范围,共跨5.5个时区,约占
全球的1/4。故选B。

15.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时,北半球的昼夜分布状况(阴影表示夜)
最接近下图中的( )
A. B.
C. D.

[解析] 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时,北京时间是7月27日1:30,太阳直
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因此B错误;
图C所示的北京时间在7月27日0:00之前,C错误;
图D中60°E接近0时,北京时间接近4时,D错误;
图A中120°E接近夜半球中央经线,因此北京时间接近7月27日1:30,
A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