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姐(节选)》课时作业B卷 2025-2026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一、选择题(知识积累巩固)1. 下列关于《江姐》的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编剧阎肃,作曲为羊鸣、姜春阳、金砂。B. 故事背景设定在解放战争初期的上海。C. 江姐的原型是小说《红岩》中的虚构人物。D. 歌剧通过独唱形式展现人物情感。2. 下列句子中使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江姐的声音像洪钟一样响亮。B. 铁窗上的月光静静地流淌,仿佛在诉说着苦难。C. 难友们的怒火如同火山般喷发。D. 敌人的审讯室像地狱一样阴森。3. 对剧中“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一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表现革命者为理想献身的精神。B. 暗示革命胜利将伴随牺牲。C. 强调生命的短暂与脆弱。D. 体现对崇高精神的追求。二、课内阅读理解阅读《江姐(节选)》选段,回答问题:选段一江姐:明霞,这是我对越狱斗争的几点补充建议,把它交给支部。(孙明霞接过纸条,传递)江姐:同志们,我们的越狱斗争,要准备流血牺牲!就是剩下一个人也要冲毁这渣滓洞,我们要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选段二江姐:(对着婴儿)孩子啊,你快成长吧!要记住这千万代血泪仇恨,用战斗去迎来那人民的新国家!1. 选段一中,江姐的行为体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2. 选段二中,江姐对婴儿的嘱托反映了革命者怎样的精神?3. 结合全文,分析环境描写“风萧萧,夜漫漫,铁窗黑牢五更寒”的作用。三、课外阅读阅读《党费》选段,回答问题:黄新把一筐咸菜交给“我”,说:“这是我们缴的党费,兴许能给山上的同志们解决点儿困难。”敌人搜捕时,她果断让“我”躲进阁楼,自己面对敌人的刺刀。她最后说:“孩子,好好地听妈妈的话啊!”1. 黄新用咸菜作为党费,体现了怎样的革命精神?2. 文中“听妈妈的话”的双关含义是什么?3. 比较黄新与江姐在人物形象上的异同点。答案一、选择题1. A(其他选项均有误)2. B(月光“诉说”拟人化)3. C(强调精神永生而非生命脆弱)二、课内阅读理解1. 体现江姐的冷静果断、对革命事业的高度责任感。2. 反映革命者对后代的期望和对革命理想的坚定传承。3. 渲染狱中环境的恶劣,烘托革命者的坚韧与对光明的渴望。三、课外阅读1. 体现艰苦环境下革命者的奉献精神和对党的忠诚。2. 表面指孩子听母亲的话,实际是指听党的话。3. 相同点:忠诚、牺牲精神;不同点:江姐更显刚毅,黄新更具母性光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