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辽宁省丹东市初中学业水平网上阅卷模拟考化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下列传统工艺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剪窗花 B.雕木雕 C.扎风筝 D.酿米酒2.“辽宁味道”声名远播,下列食品或者食材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辽阳塔糖 B.盘锦大米 C.丹东草莓 D.沟帮子烧鸡3.把少量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A.泥土 B.蜡烛 C.蔗糖 D.汽油4.用碳素墨水书写具有保存价值档案的最主要原因是A.碳素墨水颜色浓黑,书写字迹清晰B.碳素墨水易挥发,字迹干得快C.碳素墨水防水能力强,字迹不易模糊D.碳常温时化学性质稳定,字迹不易褪色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测定溶液pH B.溶解C.检验氧气 D.点燃酒精灯6.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可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A.积极植树、种草,可以净化空气 B.无色透明的工业废水,可直接排放C.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D.设计绿色化学工艺,减少水体污染7.用如图装置电解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说明水是氧化物B.试管B 中收集到的气体能燃烧C.试管A 与 B 中产生气体质量比理论上是8:1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8.下列有关防火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面粉属于易燃物品,要远离火源B.扑灭森林火灾,可以砍掉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小树林C.锅中食用油着火,用水浇灭D.燃放鞭炮一定要远离可能产生沼气的下水管道9.如图是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酸钠的饱和溶液升温时一定变为不饱和溶液B.在20℃~30℃之间,两种物质有相同的溶解度C.最好用蒸发溶剂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固体D.4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10.处理汽车尾气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宏---微---符”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B.该反应中各物质质量比为2:2:2:1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二、实验题11.某学习小组以“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为主题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活动一】制取二氧化碳气体(1)图一中,仪器a的名称是 ;与装置A相比,装置B的优点是 (填标号)。A.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B.可以节约药品 C.可以加快反应速率(2)同学们利用图二数字化实验比较块状和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反应发生后,锥形瓶内压强的变化如图三所示。①图二的对比实验中,要保证两个实验装置完全相同、环境温度相同、反应开始的时间相同、碳酸钙质量相同、 相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研究的变量只有一个。②图三中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曲线是 (填“X”或“Y”),依据是 。③图三中表示碳酸钙与稀盐酸完全反应的点是 (填“a”、“b”或“c”)。④实验室制取4.4g二氧化碳,理论上消耗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质量是 g。【活动二】探究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实验A 实验B 实验C(3)实验A: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由此得知CO2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4)实验B:②的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是 ,该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 。(5)实验C:为验证CO2能与H2O反应,玻璃管中①处应放置 。三、填空与简答12.金属材料的使用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见证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1)人类对三种金属的广泛使用顺序是铜、铁、铝,这和自然、技术、经济发展等因素密切相关,与 (填标号)也有很大关系。A.金属的硬度 B.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 C.金属的活动性顺序(2)青铜器时代开始了大规模冶炼金属,推动了工具革命。①青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青铜的主要成分是铜和锡。青铜比金属铜和金属锡 (填“软”或“硬”)。②将打磨后的铜片和锡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锡片表面产生气泡但铜片表面没有气泡,说明锡的金属活动性比铜 (填“强”或“弱”)。③挖掘出土的青铜器表面常看到绿色的铜锈,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 ,碱式碳酸铜是铜与空气中的O2、H2O和 发生化合反应的产物。(3)18世纪工业革命中,铁在机械、铁路、建筑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现代工业炼铁的工艺流程如图一所示,请结合图文信息,回答下列问题。①工业炼铁要从多角度考虑铁矿石选用,你认为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答一点)②烘干过程中水分子的 发生改变。③向炼炉中加入的焦炭,除了与氧气反应外,还与 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④同学们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也用到了铁。为了达到实验目的,图二实验的烧杯中加入的液体试剂是硫酸铜溶液,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能否将硫酸铜溶液换为稀硫酸 请说明你的观点并解释: 。(4)1954年电解法发明后分离出了纯铝。近代铝及铝合金因为轻量化等优点被广泛应用。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但常温下铝比铁的抗腐蚀性能力强,其原因是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了致密的氧化物 (填化学式),阻止铝制品的进一步腐蚀;而铁锈具有疏松的特点,更容易吸收空气中的 ,加速铁的锈蚀。13.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相关问题。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锂离子 (Li+)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的迁移来实现多次循环的充电和放电。充电过程中,外界能量(如电能)被储存到电池中,锂离子从正极迁移到负极;放电过程中,储存的能量通过化学反应释放出来,锂离子从负极迁移回正极,提供电力驱动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四大核心材料为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这些材料共同决定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循环寿命等关键性能。(1)如图所示,该过程应为锂离子电池 (选填“充电”或“放电”)过程;充电和放电过程是 能与电能之间的能量转化。(2)电池的负极材料主要是石墨,这是利用石墨能 的物理性质;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二者差异较大的是 (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3)电池正极材料成本最高,主要有钴酸锂、钴镍锰酸锂、锰酸锂和磷酸铁锂。钴酸锂(化学式为LiCoO2)中 Li的化合价为+1, Co的化合价为 。(4)不同正极材料的“质量能量密度”和“充放电循环次数”如下列表格所示。正极材料 质量能量密度(瓦时/千克) 充放电循环次数(标准充放电条件下)钴酸锂 150~200 500-800钴镍锰酸锂 150~300 1000-2000锰酸锂 100~120 500-1000磷酸铁锂 90~160 2000-5000由表格中数据可知,正极材料是 的电池,使用寿命较长;质量能量密度表示电池每千克质量能存储的能量,直接影响设备持续使用的时间和重量,表格中数据说明正极材料是 的电池,持续工作(即续航)能力较强;除表格中两项指标外,电池的开发研究还要考虑的关键性能是 。(5)当下新能源汽车的优势是驾驶体验好、节省石油和 (答一点)。四、科学探究题14.牙膏中摩擦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物理摩擦去除牙齿表面的污垢和牙菌斑。某小组同学为了深度了解牙膏中的摩擦剂,进行了下列探究与学习。【任务一】了解牙膏中摩擦剂的种类下列表格中是几种常见的摩擦剂类型及其特点常见摩擦剂 二氧化硅 碳酸钙 氢氧化铝主要特点 颗粒较细腻,对牙釉质损伤小 颗粒不细腻,摩擦力较强 颗粒较细,温和抗敏感,能护理牙龈(1)上述摩擦剂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对于牙釉质(牙釉质是牙齿最外层的坚硬保护层)缺损的人群,所选择的牙膏中最好不含的摩擦剂是 。【任务二】探究牙膏中摩擦剂的性质大多数牙膏中会含有两种或多种磨擦剂,以达到更好的清洁效果并兼顾安全性。某品牌牙膏配方中含有二氧化硅和碳酸钙两种摩擦剂,小组同学对两种摩擦剂进行了验证。查阅资料:①二氧化硅不与稀盐酸反应,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Na2SiO3和水②碳酸钙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③牙膏中除了摩擦剂外,其它物质均溶于水并不与酸、碱反应。实验探究:(2)取适量牙膏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溶解、 、洗涤、干燥,得到沉淀物。(3)请帮助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实验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实验一 取适量摩擦剂沉淀物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实验二 另取适量摩擦剂沉淀物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沉淀部分溶解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任务三】了解牙膏中摩擦剂碳酸钙的化学合成法(4)上述反应流程是牙膏中碳酸钙的制取途径,②中加入的物质X是 。(5)石灰石中的碳酸钙经过上述反应流程后所得碳酸钙的优点为 和 。《2025年辽宁省丹东市初中学业水平网上阅卷模拟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1.D2.D3.C4.D5.C6.B7.A8.C9.A10.C11.(1) 长颈漏斗 A、B(2) 稀盐酸的体积(质量)与溶质质量分数 Y 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的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单位时间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多,气压上升快;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接触面积小,反应速率慢,气压上升慢 a 73(3)密度比空气大(4) 由红色变为紫色 分解反应(5)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12.(1)C(2) 硬 强 二氧化碳(3) 含铁量高(或运输成本低、开采成本低、冶炼污染小等合理即可) 间隔 二氧化碳 Fe+CuSO4=Cu+FeSO4 不能,因为生成的氢气扩散到空气中而无法验证质量守恒(4) Al2O3 水和氧气13.(1) 放电 化学(2) 导电 物理性质(3)+3(4) 磷酸铁锂 钴镍锰酸锂 安全性(5)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合理即可)14.(1) 二氧化硅/SiO2 碳酸钙/CaCO3(2)过滤(3) 沉淀部分溶解、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水/H2O(5) 提供纯度(或杂质少) 颗粒更细腻(或颗粒更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