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达州市2025年春季学期高二年级教学质量监测
生物学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1至15题每小题2分,16至20题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3
g
5
6
7
8
9
10
答案
D
8
D
B
B
Q
B
D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D
c
A
A
A
c
c
B
二、非选择题
21.(10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②④(2分,漏答得1分,错答、多答不得分)
(2)随机取样(1分)
原始合作(1分)
(3)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2分)
小龙虾产生的粪便,被水稻田中的分解者分解为无机盐,作为养料被植物吸收利用,保证水
稻的正常生长(2分)
(④)控制水稻种植密度,为小龙虾提供适宜生活环境:适当施用肥料,促进水草和浮游生物等生
长,为小龙虾提供食物:适当投放人工饲料,保证小龙虾正常生长。(每个要点2分,其他合理
答案也得分)
22.(13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增加(1分,昆虫减少会导致食虫鸟数量减少,鹰从食虫鸟处获得的能量减少;为了维
持其生存,鹰会更多地捕食蛇,从而导致蛇的数量下降,鼠类会因天敌数量减少而增加。(3分)
(2)随者人工林逐渐向天然林演替,物种丰宫度增加,食物网更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增强(2分)
(3)化学信息(1分)
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2分)
(4)提高群落对光能等资源的利用率(2分)
(⑤)协调(1分)
自生(1分)
23.(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湿热灭渊(高压蒸汽灭渊)选择
(2)增大培养基中的溶解氧(1分)、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充分利用(1分)
(3)防止培养基中的水分过快挥发
(4)不一定相同
浑浊程度
草甘膦剩余量(浓度)(2分)
24.(9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2分,答出2点即可)
(2)抗PD-1的单克隆抗体与PD-1结合,阻断了PD-1与PD-L1的结合(1分),避免了PD-L1
抑制T细胞的活化(1分)
PD-1蛋白
PEG(或灭活的病毒)
(3)上清液抗PD-1抗体
抗PD-】抗体含量越高
25.(13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I)MunI Xhol(顺序可换)
RNA聚合酶
(2)耐高温的DNA聚合酶(Taq DNA聚合酶)P3
5'GAATTC(顺序不可换)(2分)
(3)大小和构像
提高
(4)白色重组质粒中不含有LacZ基因(1分),不能编码产生B-半乳糖苷酶,不能分解X-gal
产生蓝色物质(1分)达州市2025年普通高中二年级春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
生物学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
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题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以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卷(选择题,共4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1至15题每小题2分,16至20题每小题3分。)
1.在自然界中,物种的竞争能力并非全为严格线性排序。有传递性竞争,如图a所示;也有非传
递性竞争,如图b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战胜
物种A
战胜
战胜
战胜
战胜
物种C
物种B
物种A
物种C
、战胜
物种B
传递性:A>B,B>C,所以A>C
非传递性:A>B>C>A
图a
图b
A.传递性竞争可能会导致生态系统中的物种丰富度降低
B,处于非传递性竞争中的物种种群数量通常会保持相对稳定
C.图a所示的传递性竞争中,种间生态位分化有利于物种的共存
D.图b中的非传递性竞争不利于物种A、B、C在同一生态位中共存
2.稳态转换是指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影响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能发生大规模、持续性
和突然性的变化,导致生态系统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快速重组进入另一个相对稳定状态的现
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稳态的转换可能会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
B.生态系统由一种稳态转变为另一种稳态后,更容易维持其功能的稳定
C.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成荒漠的过程中草原生态系统发生着稳态转换
D,识别生态系统的稳态转换临界点并进行干预,有利于生态平衡的维持
3.使用催腐剂(含腐生细菌、真菌)有助于解决由焚烧秸秆带来的环
4未腐烂的落叶量(相对值)
境污染、土地肥力下降等问题。为探究催腐剂对植物落叶的分解作
-Z
用,某研究小组将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其
中甲组不作处理,浇上等量的蒸馏水。三组均放在无菌且其他条件

适宜的环境中,每隔一段时间测定未腐烂的落叶量,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时间
高二生物学试题第1页(共10页)
A,甲组中参与落叶中有机物分解的生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B.乙组可能是对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进行了灭菌处理
C.丙组是一段时间后在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中加入了催腐剂
D.催腐剂降解落叶产生的C02和能量等可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
4.某微型水域生态系统中能量情况如表所示,该生态系统中的初级消费者以生产者和来自陆地的
植物残体为食。根据表格数据分析,下列叙述锴误的是
生产者
来自陆地的
初级消费
初级消费
初级消费者
能量类别
固定
植物残体
者摄入
者同化
呼吸消耗
能量值[105J/(m2a)]
100
50
80
20
10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5×10J/(m2a)
B.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有20%的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
C.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1.0×10J/(m2a)
D.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为6.0×10J/(m2.a),该能量不属于其同化量
5.紫茎泽兰是强入侵性物种,易打破当地的生态平衡。泽兰实蝇是紫
茎泽兰的专食性天敌,泽兰实蝇将卵产在植株的茎尖,孵化后的幼
170
150
土堪
虫蛀食幼嫩部分,并在植株顶端形成虫瘿,阻碍植株生长和繁殖。
飞10
00
科研人员发现,随着紫茎泽兰入侵程度加强,某生态系统中的昆虫

8
种类数逐年大幅减少。生态系统中植被、调落物及土壤三者的碳储
8
植被
量(吨/公顷)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0
调落物
A.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导致紫茎泽兰种群密度增大的主要直接原因
012345678910
入侵时间年
B.在0~10年内,因土壤碳储量的减少,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逐渐减弱
C.入侵的紫茎泽兰适应性强,繁殖速率快,降低了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可通过调查虫瘿密度对紫茎泽兰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泽兰实蝇的防治效果
6,土壤纤毛虫主要以细菌、单胞藻类、真菌孢子及有机碎屑为食,可通过其摄食来调控微生
物群落的组成和功能。由于纤毛虫特有的结构,土壤纤毛虫具有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的
特点,可以用土壤纤毛虫的环境效应参数来评价、监测土壤环境的变化。某地实施退耕
还林后,某科研小组调查了10年内不同恢复阶段土壤中纤毛虫物种数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纤毛虫的丰富度
70r 下毛目三曰管口目
60
异毛目然网篮口目
B.土壤纤毛虫扮演着分解者、消费者和指示生物等多
缘毛目密肾形目
50
·熙盾纤目■前口目
重角色
0
图膜口目
C.退耕还林提高了该地土壤纤毛虫的种群密度和物种
前30
丰富度
斯20
D.调查期间,土壤纤毛虫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提高了生
10
态系统的稳定性
未恢复恢复3年恢复7年恢复10年
高二生物学试题第2页(共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