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预习常考易错题第四单元比(含解析)-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暑假预习常考易错题第四单元比(含解析)-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暑假预习常考易错题第四单元比(单元测试)-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一、单选题
1.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高相等,底面积之比为3∶1,则体积比是(  )。
A.3∶1 B.1∶3 C.1∶1 D.9∶1
2.(比的应用)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之比为1:2:3,则这是一个(  )三角形。
A.锐角 B.钝角 C.直角
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60cm,其中两条边的长度比是1:2,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是(  )。
A.40cm B.30cm C.20cm D.12cm
4.小明看一本书,已经看的与没看的比是3:7,那么已看的占全书的(  )
A. B. C. D.
5.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4:6:11,按角分,这是一个(  )三角形.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无法确定
6.甲、乙两包糖的重量比是4:1,如果从甲包取出10克放入乙包后,甲、乙两包糖的重量比变成7:8,那么两包糖重量的总和是(  )克.
A.20 B.30 C.50 D.40
7.已知五①班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 ,据此,四人发表见解如下:甲说: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 乙说:女生人数是男生的 ;男生占全班的 ;女生比男生多 .在四人中见解正确的有多少人?(  )
A.1人 B.2人 C.3人 D.4人
8.小李走的路比小红多,小李走的时间是小红的,那么小李和小红的速度比是(  )
A.11:8 B.5:22 C.22:5 D.11:8
二、判断题
9.比的前项扩大3倍,要使比值不变,后项要缩小3倍。(  )
10.佳足球队以3:0大胜乙队,说明在特殊情况下,比的后项可以0.(判断对错)
11.因为3÷8= =3:8,所以除法、分数、比的意义相同。(  )
12.的比值是 (  )
13.小明身高154厘米,弟弟身高是1米,小明和弟弟身的比是154:1。(  )
14.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5:4,这是一个钝角三角形。(  )
15.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4:5,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
16.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倍数,比值不变。
三、填空题
17.把:0.75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2 :2.6比值是   。
18.已知一个比例两个外项的积是12.8,其中一个内项是8,则另一个内项是   。
19.把7∶8的前项加上14,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乘   。
20.配制一种药水,药液与水的质量之比是1:9,可以看作药液有   份,水有   份,药水有   份,药液的质量占药水质量的    ,水和药水的质量之比是   。
21.六年级学生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5∶4.总份数是   ,其中男生占总份数的   ,女生占总份数的   .(分数,先填分子,后填分母)
22.父子二人并排竖直站立于游泳池中时,爸爸露出水面的高度是他自身身高的三分之一,儿子露出水面的高度是他自身身高的四分之一,父子二人身高之和为3.4米,则爸爸的身高为   米。
23.在 中, =3:1, 是 的中点,且 =7:1,求 =   
四、计算
24.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得数。
=
25.列竖式计算。(带★要验算)
(1)0.26×5.3 =
(2)★26÷0.13 =
(3)6.701 :88≈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五、操作题
26.下面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cm。画一个长方形,面积是24 cm,长与宽的比是3:2。
六、解决问题
27.甲、乙两根绳子共长22米,甲绳截去 后,乙绳和甲绳的长度比是3:2,甲、乙两根绳子原来各长多少米?
28.六年级有三个班,一班有38人,二班有44人,三班有42人。学校买来62根跳绳,按人数分配给六年级三个班,每班应分得跳绳多少根?
29.一批儿童读物,按6:8分给甲、乙两个班.分完后发现,乙班比甲班多分得30本.这批儿童读物有多少本?
30.甲、乙两地相距800千米,A、B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开出,4小时后相遇。已知A、B两车的速度比是2∶3。A、B两车平均每小时各行驶多少千米?
31.(分数应用)修路队修一条公路,已修的和未修的比是1:3,又修了300米后,已修的占这条路的,这条公路长多少米
32.某公司开展团建活动,需制作一批坚果拼盘,坚果拼盘由核桃、松子和花生按质量比2:3:5组成。现在这三种坚果各有4.5kg,当松子用完时,核桃还剩下多少千克 花生已经补充了多少千克
33.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这一天,嘉兴小学新买来360本图书,其中40%放在了图书室,剩下的书按2:3:4分给了四、五、六年级,六年级分到多少本书?
34.源源家共有48块酥糖和软糖,他吃了3块酥糖后,酥糖和软糖的块数比是1:2。这两种糖原来各有多少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解:假设圆锥和圆柱的高是h。
3×h×:1×h=1:1。
故答案为:C。
【分析】假设圆锥和圆柱的高是h,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写出比后化简比。
2.【答案】C
【解析】【解答】 解:设三角形的三角的度数是x°,2x°,3x°,
则x+2x+3x=180,
x=30
3x=90°
即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C
【分析】 设三角形的三角的度数是x°,2x°,3x°,得出方程x+2x+3x=180,求出方程的解即可
3.【答案】D
【解析】【解答】解:60÷(2+2+1)
=60÷(4+1)
=60÷5
=12(厘米)
故答案为:D。
【分析】三角形三条边的比有两种情况1:2:2或者1:1:2,又因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1+1=2,所以1:1:2这种情况不成立;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总份数×底边占的份数。
4.【答案】B
【解析】【解答】解:3÷(3+7)
=3÷10

故答案为:B
【分析】已看的是3份,没看的是7份,用已看的除以全书的份数即可求出已看的占全书的几分之几。
5.【答案】C
【解析】【解答】180°×
=180°×
=
所以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角为,而>90°,所以按角分,这是一个钝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C。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根据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例,因为4+6<11,所以11占的比例最大,即三角形最大角所占的比例为,再用180°×求出最大的角,再与90° 进行比较,大于90°的为钝角,等于90°的为直角,小于90°的为锐角。
6.【答案】B
【解析】【解答】解:10÷( ﹣ ),
= ,
=30(克).
答:两包糖重量的总和是30克.
故选:B.
【分析】没从甲包取之前,甲包占总重量的 ,从甲包取出10克后,这时甲包就占两包总重量的 ,在这过程中总重量是不变的,它们的差就是10克所对应的分率.据此解答.
7.【答案】C
【解析】【解答】解:男生的人数就是女生人数的
1﹣ =
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7:8
女生人数是男生的
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7÷(7+8)
=7÷15
=
女生比男生多
(8﹣7)÷7
=1÷7
=
所以四人见解正确的有3人.
故选:C.
【分析】把女生的人数看成单位“1”,那么男生的人数就是女生人数的1﹣ = ,即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7:8,进而分别求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和女生比男生多几分之几,再进行选择即可.
8.【答案】D
【解析】【解答】解:(1+):1=5:4
(5÷10):(4÷11)=:=11:8。
故答案为:D。
【分析】速度=路程÷时间,小李和小红路程的比=(1+):1=5:4;小李和小红时间的比=10:11,然后写出比,依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9.【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比的前项扩大3倍,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要扩大3倍。原题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0除外)相同的数,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10.【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在比中,比的后项不能为0;
而甲足球队以3:0大胜乙队,说明本次比赛中甲足球队进了3个球,乙队一个球也没有进,这是表示进的球的个数比,比号后面的数可以是0,表示一个也没有;
所以在特殊情况下,比的后项可以是0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比的意义是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而甲队以3:0大胜乙队,说明本次比赛,甲队进了3个球,乙队一个球也没有进,这是表示进的球的个数比,与前一个比意义不同.据此判断.
11.【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 3÷8= =3:8,数值相同,但是除法、分数、比的意义不同。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12.【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m=10×=8dm,8dm:40dm=,化简为。与dm不同。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先将原比同化单位,再进行计算,最后还应该考虑“同类量的比值没有单位”这一关键性性质。
13.【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小明身高154厘米,弟弟身高是1米,小明和弟弟身的比是154厘米:1米=154厘米:100厘米=77:5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两个数字单位不统一,不能直接写比,要先统一单位再写出比并化成最简整数比。
14.【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180÷(1+5+4)
=180÷(6+4)
=180÷10
=18(度)
18×5=90(度),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最大的内角=三角形内角和180°÷总份数×最大内角占的份数;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5.【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180°×=18°
180°×=72°
180°×=90°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已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4:5,即把内角和平均分成1+4+5=10(份),三个角分别占1份、4份、5份,根据分数乘法,计算得出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180°×=18°,180°×=72°,180°×=90°,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所以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6.【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5:6=(2×5):(2×6),所以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比的前项与后项同时增加相同的倍数时,可以将两项增加的倍数同时约除,所以比值的结果不变。同理,当前后两项同时减小相同的倍数时,比值也不变。
17.【答案】;
【解析】【解答】解::0.75
=2:
=2÷
=2×
=
2:2.6
=2÷2.6
=20÷26
=
故答案为:;。
【分析】求比值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即可。
18.【答案】1.6
【解析】【解答】解:12.8÷8=1.6
故答案为:1.6。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内项积等于外项积;据此解答。
19.【答案】3
【解析】【解答】解:(7+14)÷7
=21÷7
=3,后项应该乘3。
故答案为:3。
【分析】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0.【答案】1;9;10;;9:10
【解析】【解答】解:药液与水的质量之比是1:9,可以看作药液有1份,水有9份,药水有9+1=10份,
药液的质量占药水质量:1÷10=,水和药水的质量之比是9:10。
故答案为:1;9;10;;9:10。
【分析】药水的份数=药液的份数+水的份数;药液的质量占药水质量的几分之几=药液的份数÷药水的份数;水和药水的质量之比=水的质量:药水的质量=9:10。
21.【答案】9;;
【解析】【分析】男生所占的分数和女生所占的分数分别为5份和4份,所以总分数是:5+4=9,一个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等于这个数的份数除以总份数。
22.【答案】1.8
【解析】【解答】解:水面的高度是爸爸身高的1-=,水面的高度是儿子真高的1-=,所以爸爸身高和儿子的身高比是,
爸爸的身高:3.4×=1.8(米)。
故答案为:1.8。
【分析】根据两人露出水面的高度得到水面的高度分别是两人高度的几分之几,然后判断爸爸身高和儿子身高的比,把3.4米按比分配后求出爸爸的身高即可。
23.【答案】3:4
【解析】【解答】解:AF:FC=3:4。
故答案为:3:4。
【分析】设△AFD的面积为 ,因△AFB的面积:△AFD的面积=7:1。故△AFB的面积为42a。
连接CD,△ADF的面积:△ADB的面积=EC:BE=1:3。故△ADC的面积为14a,从而△DFC面积为8a。所以, AF:FC=△ADF的面积:△DFC的面积=3:4。
24.【答案】
6 =
1.5
:=
【解析】【分析】一个非0的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它的倒数;分数乘分数,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25.【答案】(1)解:0.26×5.3 = 1.378
(2)解:26÷0.13 = 200
验算:
(3)解:6.701 :88=6.701 ÷88≈ 0.08
【解析】【分析】小数乘法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点小数点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有几位,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不够除,就在这一位上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并在余数右边一位落下被除数在这一位上的数,再继续除;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一个数除以小数,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最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先看要求保留到的那一位,然后再向后多看一位,把多看的这一位数四舍五入。
26.【答案】
【解析】【分析】根据题目,设长方形的长为3x 厘米,宽为2x 厘米。由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得:3x×2x=24,即6x2=24,所以x2=4,x=2.所以长为 厘米,宽为 厘米,即可画出长方形。
27.【答案】解:(1﹣ )÷ = ,即乙甲原来的长度比是 6:5;
乙原来长:
22×
=22×
=12(米);
甲原来长:
22×
=22×
=10(米).
答:甲绳原长10米,乙绳原长12米
【解析】【分析】已知甲、乙两根绳子共长22米,甲绳截去后还剩(1﹣)=,乙绳和甲绳的长度比是3:2,即甲的占是乙的,由此可得乙原来是甲的 ÷=,即乙甲原来的长度比是6:5,这样就能分别求甲乙原来长多少米.
28.【答案】一班、二班、三班分别分得跳绳19根、22根、21根
29.【答案】解:30÷( ﹣ ),
=30 ,
=210(本);
答:这批儿童读物有210本
【解析】【分析】一批儿童读物,按6:8分给甲、乙两个班,就是甲班分到了这批儿童读物的 ,又知乙班分到了这批儿童读物的 ,乙班比甲班多分 ﹣ = ,就是30本,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可列式解答.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比与分数关系的掌握情况,以及利用分数除法的意义解题的能力.
30.【答案】解:800÷4=200(km)
200÷(2+3)
=200÷5
=40(km)
40×2=80(km)
40×3=120(km)
答:A车平均每小时行驶80千米, B车平均每小时行驶120千米。
【解析】【分析】A、B两车分别的速度=路程÷相遇时间÷速度总份数×各自分别占的份数。
31.【答案】解:300÷(-)
=300÷
=1200(m)
答:这条公路长1200米。
【解析】【分析】原来已修的占这条路的,所以用减去原来已修的分率即可求出又修的300米占这条路总长度的分率,进而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求出这条路的总长度。
32.【答案】解:4.5÷3=1.5(kg)
4.5-2×1.5=1.5(kg)
5×1.5-4.5=3(kg)
答:核桃还剩下1.5kg,花生已经补充了3kg。
【解析】【分析】根据三种坚果的质量比可知,4.5kg松子对应的是3份,可求出一份为4.5÷3=1.5(kg),然后求核桃的质量,即2份的质量,用4.5kg减去2份的质量,就是还剩下核桃的质量。同理,求需要花生的质量,即5份的质量,用需要花生的质量减去4.5kg,即可求出已经补充的花生的质量。
33.【答案】解:360×(1-40%)×
=360×60%×
=216×
=96(本)
答:六年级分到96本书。
【解析】【分析】六年级分到的本数=嘉兴小学新买来图书的总本数×(1-40%) ×六年级占的分率。
34.【答案】解:(48-3)÷(1+2)
=45÷3
=15(块)
15×2=30(块)
15+3=18(块)
答:酥糖有18块,软糖有30块。
【解析】【分析】=软糖的块数=(糖的总块数-吃掉酥糖的块数)÷总份数×软糖占的份数;酥糖的块数=(糖的总块数-吃掉酥糖的块数)÷总份数+吃掉的块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