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测量时间的工具中,能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精确测时的是( )
A.日晷 B.沙漏
C.电子钟 D.铯原子钟
2.下列物体的长度最接近的是(  )
A.铅笔的长度 B.水杯的高度 C.教室门的高度 D.课桌的高度
3.如图所示,物理老师手里握着一把锤子准备维修桌子,锤子的锤柄长度大约是(  )
A.10cm B.30cm C.50cm D.70cm
4.茶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晋南北朝时期,题图中与物理书并排摆放的茶饼直径接近( )
A.18mm B.18cm C.18dm D.18m
5.关于错误和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认真细致地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 在测量中应避免错误,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C. 只要使用精密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产生误差
D. 对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6.浙江大学的研究团队参与研发的微米和纳米钙钛矿突破技术瓶颈,实现了像素尺寸新极限。关于此“纳米精度”,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7.五一前夕,某学校举行了春季运动会,下列数据中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
A. 男子立定跳远的成绩为
B. 女子跳绳的成绩为每分钟360个
C. 男子的成绩为
D. 女子铅球的成绩为
8.下列过程中,经历的时间约为的是( )
A. 人的眼睛眨1下所用的时间 B. 脉搏跳动10次所用的时间
C. 人的心脏跳1次所用的时间 D. 成年人走10步所用的时间
9.如图所示的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刻度尺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小些,则用这把刻度尺测得的数值比真实值要大
B. 同一把刻度尺夏天和冬天测量同一个物体长度一定一样大
C. 用皮尺测量长度时,皮尺拉得过紧,会使测量值偏大
D. 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时,若“0”刻度线没有对准课本一端,测量结果会偏大
二、填空题
11.2023年9月,华为发布了各项性能“遥遥领先”的mate60系列手机,该手机采用了7nm工艺制造的麒麟9000处理器,nm是长度单位, m。
12.宸宸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则物体的长度是__;她用同一刻度尺测另一物体的长度时记录的数据为、、、,物体的长度测量值应记为____。
13.图1中,物体的长度为 cm;图2中,秒表的示数为 。
14.已测得一根钢管的内径为7.4mm,用三角板和刻度尺测量钢管的外径,如图所示,由此测得钢管的外径是 cm,钢管壁的厚度是 mm。
15.现收藏于扬州市博物馆的东汉铜卡尺如图1,小明观察后仿制了一把卡尺,活动长爪滑动到最左侧时,其 端与刻度尺“0”刻线对齐。如图2,用此卡尺测量透明胶带卷的外径和厚度,测得外径为 cm,内径为 cm。
三、实验题
16.(1)在测物体的长度时,两种读数方式中正确的是________图,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铅笔的长度应为________cm。
(2)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为。其中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该物理课本的长度应为________。
(3)若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做成的,且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变化很明显,那么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四、简答题
17.某同学用一把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中A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这位同学测量中的三个错误之处。
参考答案
1.【答案】D
【详解】日晷、沙漏属于古代的时间测量工具,测量比较粗略;电子手表属于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测量工具;铯原子钟精准到千分之一秒,甚至百万分之一秒,故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精确测时的是铯原子钟,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2.【答案】C
【详解】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一支铅笔的长度略大于此数值,在左右,故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的拳头宽度约,一般水杯的高度略大于此数值,在左右,故不符合题意;
C.老师的身高在左右,教室门的高度略大于此数值,在左右,故符合题意;
D.中学生的身高在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左右,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3.【答案】B
【详解】由图可知,锤子的锤柄长度与人的小臂长度相近,约为30cm,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4.【答案】B
【详解】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我们所用的义务教育物理教科书的宽度约为18cm,茶饼直径与教科书的宽度相当,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5.【答案】B
【详解】误差与测量人、测量工具、测量环境有关,因此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减小误差,不可能消除误差,故、错误;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故 正确;对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错误。
【易错警示】
误差不同于错误,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能减小,不能避免;错误是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数、记录时粗心等造成的。
6.【答案】B
【详解】,所以。故选。
7.【答案】C
【详解】男子立定跳远成绩约为,故不符合题意;女子跳绳的成绩约为每分钟140个,故不符合题意;男子的成绩约为15秒,故符合题意;女子铅球的成绩约为,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8.【答案】C
【详解】人们常用“眨眼之间”形容时间短,正常眨一下眼的时间远不到;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大约跳动70次,跳动10次的时间大约为;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大约跳动75次,跳动1次的时间大约为;成年人走一步所用的时间约为,走10步所用的时间约为。故选。
9.【答案】B
【详解】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应该与被测物体的起始端对齐,故错误;选项中,被测物体的起始端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视线与刻度尺垂直,符合刻度尺的使用规则,故正确;选项中,视线没有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故错误;选项中,刻度尺没有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且视线没有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故错误。故选。
10.【答案】A
【详解】一刻度尺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小些,则相同长度的位置该刻度尺的数值更大,即用这把刻度尺测得的数值比真实值要大,故正确;有些材质的刻度尺热胀冷缩的程度比较明显,则冬天和夏天的测量结果会有差别,故错误;用皮尺测量长度时,皮尺拉得过紧,物体对应的刻度值偏小,所以会使测量值偏小,故错误;“0”刻度线没有对准课本一端,不确定“0”刻度线是在课本一端的内侧还是外侧,所以不能确定测量结果是偏大还是偏小,故错误。故选。
11.【答案】
【详解】因为1nm=1×10-9m
所以7nm=7×10-9m
12.【答案】3.50; 14.51
【详解】题图中,刻度尺上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物体左侧与刻度线对齐,右侧与刻度线对齐,故物体的长度为;从题中数据可知,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所以是错误的,应去掉;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为。
13.【答案】1.40;185.4
【详解】图1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是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起始端从0刻度线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1.40cm。
图2中,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3min和4min之间,没有偏过中线;大盘的分度值是0.1s,大盘指针在5.4s,因此秒表读数为3min5.4s,即185.4s。
14.【答案】1.30;2.8
【详解】由图可知,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钢管左端的三角板对齐刻度线“6.5”cm,右端三角板对齐刻度线“7.8”cm,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后一位,即保留两位小数,故该钢管的外径是
已知钢管的内径为7.4mm,外径等于1.30cm=13.0mm,则钢管壁的厚度是
15.【答案】右;4.20;0.40
【详解】由图1可知,当活动长爪滑动到最左侧时,活动长爪的右端与刻度尺“0”刻线对齐。
由图2可知,刻度尺分度值为0.1 cm,透明胶带卷的外径为4.20cm,厚度为0.40cm。
16.【答案】(1)甲;0.1cm;3.40;(2)取平均值减小误差;26.42cm;26.02;(3)偏大
17.【答案】(1)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2)刻度尺边缘没有和被测物体的边沿平行;(3)读书时斜视。
【详解】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是: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在实际的测量中,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精确程度和量程,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
(2)零刻度线(或某一数值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3)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4)记录的测量结果应有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三部分组成。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