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暑假预习常考易错题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测试)-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单选题1.两个因数相乘,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一个因数乘4,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也乘4B.如果一个因数乘5,另一个因数除以5,那么积不变C.如果一个因数加2,另一个因数减2,那么积不变D.如果一个因数乘3,另一个因数也乘3,那么积乘92.下面竖式中箭头所指的部分表示( )。A.3个238 B.6个238 C.30个238 D.33个2383.125×40的积的末尾有( )个零。A.1 B.2 C.3 D.44.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 )。A.不变 B.扩大10倍 C.缩小10倍5.若A×40=360,则A×4=( )。A.3600 B.360 C.36 D.1806.437×25的积的最高位是( )A.万位 B.十万位 C.千位7.正方形面积为16平方厘米,边长增加到原来的2.5倍,则扩大后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A.40 B.100 C.4008.在一次长跑活动中,甲以8千米/时的速度跑完全程,时间为75分种,而乙先以10千米/时的速度跑完全程的 ,最后以6千米/时跑完全程,则( )A.甲胜乙 B.乙胜甲 C.并列 D.无法比较二、判断题9.201×21结果一定比4000大。( )10.三位数乘两位数,积不一定是五位数。( )11.两个因数的积一定比任何一个因数都大。 ( )12.如果两个因数都扩大到原来的3倍,那么积扩大到原来的9倍。()13.小明每小时步行3米.( )14.45×40与450×4的计算结果相同。( )15.如果0.4×a=1.25×b(a、b都不为0),那么a>b。( )16.两个小数相乘,积小于其中任何一个因数。( )三、填空题17. 56943 ≈57 万,里最小填 ;74□43≈7万,里最大填 。310×2 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大填 。18.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 ;买了多少,叫做 ;一共用的钱数,叫做 。19.450×16的积的末尾有 个 0;214×35的积是 位数。20.两个因数的积是6.95,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 ,积是 。21.一只兔子和一只小狗从同一地点出发,同时向同一方向运动,同时到达终点。观察图像可知,原本跑得快的兔子由于途中休息了 分钟,在第 分钟被小狗追上。照这样的速度,小狗12分钟能跑 米。22.一个三角形的底和高都扩大到原来的3倍,它的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 倍。23.张明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行了120千米,按原路返回时每小时行30千米,则张明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行 千米。四、计算24.直接写出得数18×2= 125×8= 100×40= 300×20=18×20= 110×7= 250×20= 398×0=25.竖式计算229×80=458×83=508×26=46×635=26.脱式计算。15×28+257 65+35×103 135×16÷5五、操作题27.说出下面计算中的错误原因,并改正过来。六、解决问题28.市内公共汽车司机平均每天要驾车行驶240千米。一个月(按22个工作日计算)要驾车行驶多少千米?29.小红平均每分钟能打115个字,55分钟能打多少个字?30.一列快车每小时行120千米,照这样计算,甲地到乙地用了 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31.王老师带了2000元钱,要为学校选购12块图中这样的小黑板,还剩多少元?32.王明每分能打260个字,0.4时能打多少个字?1.5时呢?(用计算器计算。)33.淘气放学步行回家共走了13分钟。已知他前3分钟走了180米,照这样计算,淘气家和学校间共有多少米?34.某市对小学生视力进行抽检,平均每100名学生中正常视力人数为48人,这个市约有小学生5万人,正常视力的人数大约是多少人?35.李老师带了500元钱为班级购买新书.(1)如果要买12本《爱科学》和18本《漫画》,他带的钱够吗?(2)如果你要用这些钱为班级购买新书,你打算怎样买?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解析】【解答】解:两个因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加2,另一个因数减2,那么积不变 ,这句话说法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积的变化规律: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两个因数扩大的倍数相乘,就是积扩大的倍数。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用一个因数就相应的缩小多少倍,积不变。2.【答案】C【解析】【解答】解:238×30=7140,竖式中箭头所指的部分表示30个238 。故答案为:C。【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可以把两位数看做一位数和整十数,三位数分别同他们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3.【答案】C【解析】【解答】125×40=5000,积的末尾有3个零。故答案为:C。【分析】先计算,再观察积的末尾有几个0。4.【答案】B【解析】【解答】解:比如2×3=6,2扩大10倍后是20,则20×3=60,那么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10倍.故答案为:B.【分析】积的变化规律: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5.【答案】C【解析】【解答】解:A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积也缩小10倍,所以A×4=36.故答案为:C【分析】积的变化规律: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6.【答案】A【解析】【解答】解:437×25=10925;10925的最高位是万位;所以,437×25的积的最高位是万位.故选:A.【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437×25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7.【答案】B【解析】【解答】解:16×2.5×2.5=40×2.5=100(平方厘米)故答案为:B。【分析】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边长扩大到原来的2.5倍,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2.5×2.5=6.25倍,据此列式计算即可。8.【答案】A【解析】【解答】75÷60=1.25(小时)则这次长跑活动的路程为:8×1.25=10(千米)乙跑完全程用的时间为:===80(分钟)75<80,即甲跑完全程比乙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少,所以甲胜乙故答案为:A【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路程、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即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9.【答案】正确【解析】【解答】解:因为200×20=4000,所以201×21结果一定比4000大。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两个因数都大,两个因数的积也一定大,据此解答。10.【答案】正确【解析】【解答】解:100×10=1000,200×50=10000,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11.【答案】错误【解析】【解答】解:举例:1×1=1,两个因数的积等于任何一个因数。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分析】要看具体的算式,否则两个因数的积和因数无法进行比较。12.【答案】正确【解析】【解答】解:如果两个因数都扩大到原来的3倍,那么积扩大到原来的3×3=9倍。故答案为:正确。【分析】因数×因数=积,当2个因数都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时,积就扩大几×几倍。13.【答案】错误【解析】【解答】步行的速度应是每小时大约3千米。故答案为:错误【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可得成年人每分钟可以走75米左右、小孩每分钟可以走40米左右,所以小明每小时不可能是步行3米,速度应该是每小时3千米。14.【答案】正确【解析】【解答】解:45×40与450×4的计算结果相同。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两个非0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几倍(0除外),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15.【答案】正确【解析】【解答】 0.4×a=1.25×b, 0.4<1.25,所以a>b。原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如果两个乘法算式的积相等, 一个因数越大,与它相乘的另一个因数就越小。16.【答案】错误【解析】【解答】2.5×0.1=0.25;2.5×2=5,所以原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分析】一个非0数乘小于1的非0数,积小于原数, 一个非0数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原数;据此判断即可。17.【答案】5;9;3【解析】【解答】解:56943 ≈57 万,里的数要大于或者等于5,最小填5;74□43≈7万,里是数可以填0~9,最大填9;310×32=9920,积是四位数;310×33=10230,积是五位数,要使310×2 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大填3。故答案为:5;9;3。【分析】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看需要保留的下一位数,是0~4舍去,是5~9向前一位进一;三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乘法,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然后再用十位上去乘第一个因数,再用百位上去乘第一个因数,最后把三次乘得的积相加。18.【答案】单价;数量;总价【解析】【解答】解: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故答案为:单价;数量;总价。【分析】弄清楚单价、数量、总价的意义,还要掌握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19.【答案】2;四【解析】【解答】解:450×16=7200,积的末尾有2个0;214×35=7490,积是四位数。故答案为:2;四。【分析】先计算,再根据计算的结果判断。20.【答案】6.95【解析】【解答】解:两个因数的积是6.95,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积不变,还是6.95。故答案为:6.95。【分析】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积也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21.【答案】3;5;240022.【答案】923.【答案】24【解析】【解答】解:120÷20=6(小时)120÷30=4(小时)(120+120)÷(6+4)=240÷10=24(千米/小时)故答案为:24。【分析】 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可以求出往返回的时间,即:120÷20=6(小时),120÷30=4(小时);再根据”平均速度=路程和÷时间和“,即(120+120)÷(6+4)=24(千米/小时)。24.【答案】18×2=36 125×8=100 100×40=4000 300×20=600018×20=360 110×7=6 250×20=5000 398×0=0【解析】【分析】根据乘法的计算方法直接口算,注意乘积的位数和乘积末尾0的个数。25.【答案】解:229×80=18320458×83=38014508×26=1320846×635=29210【解析】【分析】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乘三位数的每一位,所得结果的末尾与因数的个位对齐,然后用两位数的十位乘三位数的每一位,所得结果的末尾与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计算的结果加起来即可。26.【答案】677;3670;43227.【答案】解:错误原因:第二次的积的末尾应该与十位对齐,改正:【解析】【分析】三位数乘以两位数:从右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然后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28.【答案】5280千米29.【答案】解:55×115=6325(个)答:55分钟能打6325个字。【解析】【分析】每分钟打字个数×打字时间=打字总个数;据此解答。30.【答案】解:120× =160(千米)答:甲乙两地相距160千米。【解析】【分析】用每小时行的路程乘用的时间即可求出两地相距的路程。31.【答案】224元32.【答案】解:0.4时=24分,1.5时=90分260×24=6240(个),260×90=23400(个)答:0.4时能打6240个字,1.5小时能打23400个。【解析】【分析】先把时换算成分,然后用每分能打字的个数乘时间即可求出打字的总数,用计算器计算即可。33.【答案】解:180÷3=60(米)60×13=780(米)答:淘气家和学校间共有780米。【解析】【分析】3分钟走的路程÷3=平均每分钟走的路程,平均每分钟走的路程×走的时间=淘气家和学校间的长度。34.【答案】解:48×(50000÷100)=48×500=24000(人)答:正常视力的人数大约是24000人。【解析】【分析】5万是100的500倍,5万人正常视力的人数是100人正常视力人数的500倍;100名学生中正常视力人数×500倍=5万人正常视力的人数。35.【答案】(1)解:15×12+20×18=540(元)因为540元>500元所以,他带的钱不够.(2)解:答案不唯一,如可以这样买:买“爱科学”及“动物世界”各6本,“寓言故事”及“漫画”各7本.正好把钱花完.15×6+24×6=90+144=234(元)(18+20)×7=266(元)234+266=500(元)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